朱謙之:中國人的智慧《易經》

朱謙之:中國人的智慧《易經》(上)

提要:本文為著名學者朱謙之先生的遺作。文章從《易經》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位置、作者及年代、流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資料豐富,頗具學術價值,且對後學如何做研究工作,不無啟迪。朱謙之(1892—1972),中國著名學者、哲學家,先後任職於廈門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一生勤於著述、教書。

主題詞:中國人智慧《易經》

《易經》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位置

《周易》是古代的卜筮書,從其性質來看,和甲骨卜辭同起源於占卜,雖然兩者體制不同,就內容來說,範圍也不相同,但無疑都是卜筮者流所做的。

即因《易》是一部卜筮書,所以秦焚《詩》《書》而《易》獨以卜筮書保存下來,也即因其為一部卜筮書,可以附會解釋,所以到了儒家手裡,便給它添上了許多道德政治和哲學的解釋,如彖辭、象辭、文言、繫辭之類,都只是儒家把原有的《易》加以發揮,《易》變成中國哲學胚胎的書,而且變成最早保有中國辯證的素樸唯物主義的哲學傳統的書了。

《易經》在中國哲學史中的位置,一方面有人認為是儒家經典中最古最神聖的東西,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語,指伏羲畫卦,文王重卦,孔子作十翼)。

《周易》既然是六經之首,那麼其中所代表的思想,也應該是居中國哲學的第一位了。但也有相反的看法,認為《周易》的形成決不能最早,而因此竟把它放在戰國百家爭鳴之學中講。平心而論,《周易》作者和時代雖有問題,如雲卦辭為文王作,爻辭為周公作、十翼為孔子作,證據雖均薄弱,但即使弄不清楚這些問題,仍不能否認《周易》是一部古代極有價值的代表中國人的智慧的書,何況《周易》經部的關鍵本在卦辭和爻辭上,就卦爻辭來看,《周易》很明白是西周時代的書。把它來代表西周哲學——即使卦爻辭只停留在最素樸的思想里——是可以的。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講到中國哲學,他即很注意關於《易經》起源於伏羲的傳說,認為完全是神話的,虛構的、無意義的,但他同時卻指出:「第二件須要注意的事情是:中國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純粹的範疇。古代的《易經》(論原則的書)是這類思想的基礎。《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是有絕對權威的)。」(頁120三聯書店版)黑格爾雖認為「他們也達到了對於純粹思想的意識,並不深入。」(頁120)其所以不深入的原因,因為《易經》「從抽象過度到物質是如何地迅速。」(頁122)又《易經》「第一個符號包含著太陽與陽本身,乃是天(乾)或是瀰漫一切的氣。」(頁122)黑格爾是唯心主義者,所以對於中國代表素樸唯物主義的《易經》中所說的「氣」,不能接受,而因此也就貶低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價值,然而我們卻相反地承認《易經》具有最早的素樸唯物主義的思想,因此價值也高些,但無論如何說《易經》是中國人的智慧,這卻是真的。

郭沫若同志不承認《易經》時代之早,卻承認《易經》里有辯證法的思想。在他所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周易的時代背景與精神生產」中,上篇講「周易時代的社會生活」,下篇即講「易傳中辯證觀念之展開。」(頁69—95)《易經》既然有早期的素樸唯物主義的思想,又有辯證的觀念之展開,這就可見是一部有絕大意義的哲學書,儘管這部哲學書,追溯其來源,還是出於占卜,但占卜是一回事,哲學又是一回事。《繫辭》很明白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在四者之中,哲學是第二項「以動者尚其變」,這已經把占筮書變樣,而達到了對於純粹思想的意識了。

《易經》之成為講變化的書,這隻就《易》所用名詞來看,便可知道,如就字義說:「易晰易也,日十二筮變色,取其變易」;陸佃、羅泌、吾丘衍、羅喻義均有此說。又孔穎達論《易》的名義,他說:「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自天地開闢,陰陽運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孚萌庶類,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續,莫非資變化之力、換代之功。……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但在變化之外,孔穎達更相信有不易和易簡之二義。劉熙《釋名》謂「易一言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鄭玄依此義作《易贊》及《易論》雲「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正義》本此。

其實《易》言變易,即不應再說什麼不易。俞樾在《湖樓筆談》中駁其說道:

「推尋其義,殊不可通。繫辭雲『天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隕然示人簡矣』,是簡《易》之德,分屬乾坤。《易》有乾坤,應題《易》簡,去簡若《易》,於義何居,若夫天尊地卑,乾坤有定,不《易》之義,亦有可言,然義取不《易》,而書則名《易》,翩其反而,抑何悠謬?若如斯言,則吉為不吉,凶為不凶。故《易》簡之說,或者以乾包坤,不《易》之說,實乃以白為黑。鄭君信緯,遵用其義,孔氏正義列之首篇,支離之談,所未敢循。」

《易經》本以變化為主,所以《繫上》說「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系下》說「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繫辭》雖出於孔子門人,但以《易》為講變化的書,卻是正確的。講變化乃中國人一切智慧的基礎,是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規律的胚胎思想,忽視這一點,中國哲學就無從講起了。

再說到周易這個名稱,也是把變化的意義形象化了。鄭玄解釋周易說:「周易者,易道周普、無所不備」;賈公彥《周官太卜疏》雲「周非地,號以周易,以純乾為首。乾為天,天能周於四時,故名易為周易也。」這本沒有錯,惟孔穎達《易疏》雲「文王所演故為之周易,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余代,故易緯雲周代以名周是也」。這本易於緯之說,實不足信。《周禮太卜三易》雲「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藏,均不題名夏易商易,何以周易獨以地名為題,實不可解。而且《易》既為講變化的,則《周易》稱周亦所以明變化的曲折路線,所謂「日中則晨,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豐卦)所謂「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所謂「終則有始」。在這裡「周」是周流不息之意,這也可以說是中國人古代辯證法的思想的表現,知道變化是無窮無盡的,是一陰一陽按辯證法的法則展開的,但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周《易》固非指地方而言,而《易經》哲學的發展,卻也正在西周初期,所以孔穎達等的誤會,也決不是偶然的。

《易經》的作者及年代問題易經哲學何以是始終西周呢?這當然是就卦爻辭說,而不是就十翼說的。就十翼說,決不能在春秋中葉以前,而就卦辭爻辭說,則卻可決定在西周初期,卦爻辭既然均為筮占的筮辭,與甲骨卜辭同類,則其年代決不會太晚。

據《繫辭傳》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雖不言中古是什麼時候?憂患為什麼事情?但另一段說:「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是故其辭危。」因此卦爻辭還被認為文王所作。《史記·太史公自序》「西伯拘而演周易」;又《周本紀》「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麥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又曰傳「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漢書·藝文志》更肯定說,「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這就是說在文王之前已有八卦,文王演之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叫做《周易》。但文王演《易》是否同時做了卦爻辭呢?如爻辭多文王后事,若爻辭是文王作,不應升卦六十四有「王用享於歧山」(追號文王為王乃武王克殷後事),不應明夷六五有「箕子之明夷」?(箕子被囚為奴,乃武王觀兵後事)又《左傳·昭公二年》「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而周公當放謗流言的時候,也算得起是憂患極了,所以馬融、陸續、孔穎達均主張卦辭為文王作,爻辭則為周公作。其實是文王作,還是周公作,都無明文可據。《史記》稱「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也不曾說作卦爻辭,若雲爻為周公作,這也不過東漢古文家如鄭興、賈逵、馬融等的異說,西漢今文家便不如此說,所以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的。最好的解決,是承認卦爻辭為西周初期所作,儘管不識作者為誰,但可明白卦爻辭的作者,只將商代及商周之際的故事敘述於各卦爻中。例如「帝乙歸妹」兩見,「高宗伐鬼方」(既濟九三未濟九四)亦兩見;又如王亥喪牛羊於有易(在壯六五,旅上九)亦兩見,可見卦爻辭雖著作人無考,卻可決定其為兩周初卜官所作的書,在周初這些卦爻辭當皆太卜所掌,直到孔子時代,才根據於此而加以整理髮揮,成為中國珍貴之哲學遺產,卦爻辭決非孔子所作,但其產生則無疑是在孔子以前,是西周哲學思想的代表作,儘管這種較為素樸的作品,尚不脫出占筮書性質,但就其所列六十四卦次序,及卦爻的結構,已可看出辯證法思想的萌芽了。在六十四卦中,有表示對立的,有表示矛盾的,而即在這對立和矛盾之中,說明了一闔一辟、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的陰陽變化之反覆無窮的意義,只這一點,已經指示後來中國哲學以無限的發展前途。如下《易》卦原次序:

在上列卦中,此卦與彼卦參伍錯綜,便產生各種卦變之法,約略說來有三種:

(一)變易即陽變陰,陰變陽,如乾變坤,坎變離。但也可成為旁通之卦,如需下乾上坎,下卦旁通坤,上卦旁通離,重卦旁通晉,故晉為進,需為不進,義正相反。

(二)交易即陰交於陽,陽交於陰,如否與泰為乾坤相交,既濟與未濟為坎離相交之類。

(三)反易如屯反為蒙,蒙反為屯。臨下兌上坤,反易則為觀,而觀反易亦為臨。又漸下艮上巽,反易則為歸妹,而歸妹反易亦為漸,以此類推。

《易》六十四卦,惟上經泰否與下經既濟未經,兼變易、反易、交易三義,說見《仲氏易》,惟《仲氏易》尚有對易與移易二爻法。移易指陰陽二爻,往來上下,例如泰,四爻移為上爻,四陽往而上陰來則為損,又如否三爻移為初爻,四陽來而初陰往則為益。推此則一爻往來移易,如蠱下巽上艮,初六易九二為賁九三易六四為未濟,六五易上九為井,上九易初六為泰,亦可為移易之一例。對《易》之說,謂如上經需訟與下經晉明夷對,其說實不可通,惟易卦中非無對易,如履下兌上乾,使乾居下而兌居上,則對易為?,豫下坤上震,使震居下而坤居上,則對易為復,臨下兌上坤,使坤居下而兌居上則對易為?,可見對易是有的,不是如《仲氏易》所說那樣罷了(此參見《仲氏易》卷一與劉師培說卦變,見《經學教科書》第二冊)。

由上可見《易經》是講變化的書,而在講變化中,還既寓著民主性的精華,如易義扶陽抑陰,然而立天之道,不曰陽與陰,而曰陰與陽,又雲一陰一陽之謂道,又雲分陰分陽,均陰居先而陽居後,又繫辭云:「列貴賤者存乎位」,那應該是擁護階級制度了,但《易經》言位至為無定,所以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如果平民而有君德,也自然為利見之大人,君位豈有一定。又如《易》坤上乾下卦反為泰,其象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乾上坤下卦反為否,其象曰「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樓鑰《通下情疏》認為「此皆聖人之深意」,呂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頁24)亦認為「否」是說乾上坤下的統治和被統治者所形成的現社會已不合理,已達到其自身否定的形勢了。只有把階級的地位變過來而達到坤上乾下的形式,才是合理的「泰」。據此他斷定說「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這樣矛盾對立鬥爭的形勢中變化出來的」(同上頁24)。這不是說在西周初期中國已有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和很優良的古代哲學遺產嗎?然而不幸地,這在早期所做成的思想系統,它的年代很早便成問題,在中國宋歐陽修有《易童子問》三卷,其下卷專言繫辭文言說卦而下皆非孔子所作,在日本則遠如伊滕東涯,近如本田成之均疑作《易》年代,這應該怎樣去解釋呢?

朱謙之:中國人的智慧《易經》(中)

案《論語》中關於《易》的有三段話:(一)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二)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子路》)(三)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據陸氏《釋文·述而篇》出「學易」二字注「如字,魯論讀易為亦,今從古。」因此許多人以為魯論易字作亦,五十以學句,五十是知命之年,此時若能再字,自今以後,可以無誤云云,是謙遜語,而非謂說學易,即依魯論《述而》全文為:「加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不知陸氏釋文原意,只是說魯論「讀易為亦」、古文讀易異,(孔穎達《周易正義》「救易者易也,作難易之易」)魯論讀易為亦,不誤,孔穎達從古讀易為異,則系音讀問題。如《學而》篇「傳不習乎」,鄭注「魯讀傳為專,念從古」;《公冶長》篇崔子,鄭注「魯讀崔為高,今從古;」(王國維書敦煌本論語鄭氏注殘卷後,見《觀堂集材》四)在這裡「傳不習乎」不是「專不習乎」,「崔子」不是「高子」,這和讀易為亦,均為音讀問題,辨這一點,可見易不作亦,且「亦可以無大過矣」,大過乃易卦名,學易而言可以無大過,分明與易有關,把易字改為亦字,就亦字也似為衍文。其次《子路》篇「不恆其德,或承之羞」,顯系孔子引恆卦九三爻辭二句,所以接著說「不佔而已矣」。《易》為卜筮之書,此言「不佔」證明是指易而言,而且是《荀子·大略》篇「善為易者不佔」一說所本。

而且《易》和孔子的關係,在《論語》之外尚有旁證。如《莊子·天運篇》載孔子見老聃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又《天下篇》雲「其明而在度數者,詩書禮樂,鄒魯之士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明分」。即使認此均為莊子後學所作,也不足以證明在孔子當時《易》的經部還沒有構成,相反地卻證明了和孟子同時不久,莊子之徒已認《易》在孔子時代早已完成了。還有就是漢人對孔子和《易》的關係,均無異論,《史記》所述,尤為明蓋。如:

(一)《呂氏春秋·慎行》論壹行「孔子卜得賁,孔子曰不吉,子貢曰夫賁亦好矣,何為不吉乎?孔子曰夫白而白,黑而黑,夫賁又何好乎?」(《說苑·反質》略與此同)

(二)《淮南子·人間訓》「孔子讀易至損益,未嘗不憤然而嘆曰益損者其王之事與,事或欲以利之,適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戶,不可不察也。」

(三)《說苑·謹慎》篇「孔子讀易至於損益,則然而嘆。子夏避席而問曰:夫子何為嘆?孔子曰:夫自損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嘆也。……是非損益之微與!吾故曰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四)《韓詩·外傳八》「孔子曰易先同人後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故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者抑事而損者也,將盈之道,抑而損之,此謙德之於行也,順之者吉,逆之者凶。」

(五)《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系彖、說卦、文天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六)《史記·滑稽列傳》「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長短經》作以道義)

在這裡最可注意的是《史記》。太史公世治《周易》,而所記如此,可見孔子與《易》關係,無可諱言。

惟謂今《十翼》皆是孔子所作,似亦成為問題。《十翼》內容是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其中說卦,序卦,雜卦,均屬後出,《文言》、《繫辭》均有「子曰」當屬孔子弟子述孔子之言。孔子所作,現存的《十翼》中,一部分是孔子所作,一部分為孔子的後學所作,要之均與孔子之治易有關,孔子對於易的大貢獻,即在把卜筮書之《易》變為道德政治哲學書之《易》。

如傳孔子之學的子思,即於《易》極有心得。杭辛齋《學易筆談》卷四「大學中庸易象」(頁14—19)與武內義雄《易與中庸之研究》(頁133—135岩波書店版)均認《中庸》本於《大易》,如《中庸》有「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首二句本《易·文言傳》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閉邪存其誠。」又「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見知而不悔,惟聖者能之」,亦與《易·文言》「潛龍勿用,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用意相同。至於所傳子思所作《表記》、《緇衣》、《坊記》三篇(均見《禮記·中》)則所引《易》之《象辭》、《彖辭》,更為明顯的證據。如「初筮吉,再三讀則不吉」(《蒙卦·象彖辭》)「不家食吉」;《大畜卦·彖辭》「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蠱卦·上九爻辭》見表記。「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恆三·爻辭》見緇衣。「東部殺牛,不如西鄰之馤」、「不恆其德,實受其福」;《既濟九五·爻辭》,「不耕穫,不藺鱥凶」《無妄六三·爻辭》見坊記。

《孟子》七篇引詩二十六,論詩四,引書十七、論書一,又論《禮》及《春秋》,獨未言《易》,李榕村《語錄》竟雲「孟子竟是不曾見易」,此說似尚成問題(參看杭辛齋「孟子之易」在《字易筆談》中)。惟先秦儒家中,荀子是主張「善為易者不佔」(《大略篇》),且曾論到《周易》的人囊括其書所引《易經》的話,如:《非相篇》易曰括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大略篇》……易曰複目道,何其咎,春秋賢穆公,以其能變也。前者所引為坤六四爻辭,後者所引為小畜初九爻辭。但他有一處也引咸卦彖傳,只是沒有標明出處,即《大略篇》所云:「《易》之咸見夫婦,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把這一段和《彖下傳》比較,「咸感也,柔上而剛下,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在這兩段相類似的文句之中,很明白是《彖下傳》的說話在先,而《荀子》在後,《荀子》未標明出處也不過如章實齋所舉孔子引「不恆其德」未嘗明著《易》文同例。而且根據《荀子》本文所述《易》之咸,不是已經標明是出於《易傳》,《易》之出世是在荀子之書以前,不是很明白的嗎?再就《十翼》中《說卦·文言繫辭》來說,依《史記·孔子世家》,《說卦·文言》也應該是孔子作的,卻是今傳《說卦》、《序卦》、《雜卦》三篇,據王充《論衡》與《隋書·經籍志》的記載,乃系後出。《論衡·正說篇》……孝宣帝之時,河內女子發老屋,得逸《易》禮尚書各一篇,奏之,宣帝示博士,然後《易》禮尚書各益一篇。《隋書·經籍志》……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之。

這在西漢中葉即漢宣帝時出現的說卦一組,雖不必盡出漢人的偽托,但其中所載的易象,顯然和京房的卦氣圖說相合,陸德明《經典釋文》於說卦但末注所舉荀爽九家集解本,似說卦傳亦有異文,其非孔子所作甚明。只有文言和彖辭相一致如兩者所共通的「時乘六龍以御天」一句,就是好例。傳孔子所作《文言傳》當亦孔子弟子所記孔子之言。惟文言今惟乾坤二卦,其餘諸卦均無,其實他卦亦有文言傳,惟二卦所言獨詳,他卦與乾坤二卦原為一篇,以後錯簡散佚,編入《繫辭傳》內。

《繫辭傳》中有解釋爻辭似《文言傳》的,即為他卦文言的錯簡,上下《傳》共十八條,今各舉二例如:「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你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易曰「憧憧往來,服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處,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上傳》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言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之,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無只悔,元吉。《下傳》元吳澄《易篡言》曾將《繫辭傳》引一十八節,並移入《文言傳》;明湛若水《古易經訓》,也指出舊本多有錯簡重複,如「亢龍有悔」以下十九條,乃《文言》之文,而錯簡散佚於《繫辭》,雖然這種對於《繫辭傳》的整理,為馬國翰所不滿,認為「汨亂古經」,其實古代用簡策所做的書,錯簡是常有的事,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即是斷爛了三次編簡的皮帶子,所以《文言傳》很可以錯簡入《繫辭傳》,《繫辭傳》之文,許多人疑其錯亂,這都是很可能的。但無論《文言傳》或《繫辭傳》,我認為均非孔子所自作,而為孔子弟子述孔子之言,其時代當較《彖傳》《象傳》為稍後,這也是無可疑的。《文言傳》與《繫辭傳》均有「子曰」字樣,可證其非孔子親筆,但這並不意味其中並沒有孔子以前的說話,如《說苑·君道篇》引泄冶之言曰:「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至「可不慎乎「一大段,句下並有「天地動而萬物變」句,為今《繫上傳》所無,王伯厚《困學紀聞》謂泄冶在孔子前,而引《易·大傳》,疑《說苑》所記為非,劉申叔則謂孔《十翼》之文,多有所承,如乾文言釋元亨利貞與穆姜所言悉符,穆姜所言蓋系易學相傳之誼,繫辭君子居室數言,也必系同代說《易》者所傳,故泄冶引其文,孔子采其說(《左?集》卷11頁2—3)。由此可見《文言》、《繫辭》多有所本,即非孔子親筆,然其闡發陰陽變化之理,對於古代辯證觀念的展開,其貢獻決不在同為孔門弟子所述的那《論語》之下,而因此我們在中國哲學史里,也不應把《易傳》的史料價值估計過低。中國哲學中矛盾變化的思想,起源很早,當在殷周之際,經儒家的孔子和孔子弟子而更發揚光大起來,《易經》標誌了殷周之際統治階級思想的動搖,不但告訴我們世界是在矛盾中變化,而且本於陰陽的變易,而主張變更君臣位置之革命的真理。如革卦彖辭云:「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就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又「井道不可不革」,(《序卦傳》)「革去故也」,(《雜卦傳》)這一類革命思想的發展,成為《孟子》所謂「聞誅一天紂矣,未聞弒君也」,這是自稱萬世一系的日本漢學者最認為大逆不道的,所以歷來日本漢學者,很多反對《易經》和《孟子》。寫《作易年代考》的本田成之,即認「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易傳》思想為「造成極不安定之現象」,(《先秦經籍考·上》頁60)稱湯武革命為「其危險甚多」(同上書頁61)。他們雖不敢斷定《易經》為偽書,但總想用盡曲折的方法,來眨低這一本書的史料價值,不是完全否定《易經》和孔子的關係,就是貶《易經》為卜筮書。他們對於中國人的智慧的否定,實際乃是對於革命思想的否定。但是,我們現在已不受這種殖民地意識的拘束了,我們要重新認識這一部最初提出革命和民主思想的哲學史料的真價值了。

朱謙之:中國人的智慧《易經》(下)

《易》學的流派

從哲學史料的眼光來看《易經》,是中國人最早辯證的素樸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代表作了。《易經》以前雖相傳有如有焱氏所作的頌,(見《莊子·天運篇》引:「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彩,充滿天地,苞裹六極」),以音樂的精神說明世界。又《呂氏春秋·圜道》引《黃帝》說:「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這是完整的史料。

《易經》是古代中國人對於宇宙萬物發生種種問題的總結,是仰觀俯察自然現象的結果,是應用來作舟車、作杵臼、作衣裳、作宮室、作書契,所重乃在講變化,講改造世界,這是有進步的意義的。

但雖如此,《易經》畢竟是從卜筮書發展出來,正如列寧批判畢太哥拉的學說似的,是把「科學思想萌芽和宗教神話式的狂想聯繫。」(《哲學筆記》)因此無論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都可以托始於《易經》,因此就使易學中產生許多流派,許多不同觀點的不同著作。對於這些不同觀點的不同著作的介紹,不但可以使我們得以明了《易經》這一門學問的歷史,也可以越發明白中國人智慧的來源,黑格爾所稱為「有絕對權威的」,決不是妄言。

大概說來,易學的派別,按時代可區分為如下之三類型:

第一、易漢學。《漢書·藝文志》所載《六藝略》,《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以下,共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隋書·經籍志》經部舊藏十三卷以下,易共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通計亡書,合九十四部八百二十九卷。以上從漢到隋的《易經》註解,今多不傳,漢志所載幾皆不存,惟京氏占候、嚴可均輯有殘本(見《鐵橋漫錄》)。

又四庫子部數類收《京氏易》傳三卷,有漢魏叢書本、津逮秘書本、學津討原本及四部叢刊影印天一閣本,又今存《焦氏易林》,傳焦延壽作,《七略》與《漢書·藝文志》均未著錄,顧炎武、梁啟超疑是東漢以後人作,丁晏《易要釋文》與顧實《重考古今偽書考》則認為學出西京,文義古奧,非東漢諸儒所能依託,近如尚秉和、於省吾均重此書,尚秉和曾就《易林》獲逸象若干,按之易而合。又《隋書·經籍志》載子夏易傳,有通志三經解本,此書決非卜子夏所作,已成定論,晁說之以為是張弧的《作易》,朱彝尊則以為其文亦為類唐人文字,謂為張弧所作,恐非今本,可知偽書中還有偽的。通計隋志所載今存全部或一部分的,只有下列數種:

《周易》九卷後漢大司農鄭玄注《周易》十卷魏尚書即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韓康伯注繫辭以下三卷王弼又撰《易略例》一卷《周易》十五卷吳鬱林太守陸續注《周易繫辭》二卷晉太常韓康伯注就中《周易》鄭康成注,亡於南北宋之間,今本尚非原本,一種系宋王應麟編《周易鄭康成注》一卷,有玉海本,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元刊本,乃是散佚之後,重新搜集,以婧閡椎囊幌摺S忠恢智寤荻氨唷緞鹵局J現芤住啡恚餐跤朧樗氐摹?—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書,更搜采群籍補九十餘條。此外,尚可舉者:

清盧見曾刻雅雨堂叢書輯本,《鄭氏易注》十卷(廣州刻古經解匯函本三卷補遺一卷)清丁傑輯補,《周易鄭注》十二卷(陳春刻湖海樓叢書本)又陸氏《易解》一卷,有明姚士所輯吳陸續《周易注》,乃鈔攝陸氏《釋文》,李鼎祚《集解》及《京氏易傳》三書而成,收《四庫全書》。又有古經解匯函方刻孫堂輯本一卷,及玉函山房輯佚書中三卷之陸氏周氏《易述》。

由上可見唐代以前所著《易》,實存無幾,魏王弼晉韓康伯注,排擊漢儒,自標新義,其學源出費直,費氏《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易》,李鼎祚《集解》頗載其遺說,大抵究爻位的上下,辨卦德的剛柔,已與弼注略近,但弼全廢象數。

依《四庫全書總目》(卷一易類一)所云「隋書經籍志載晉揚州剌史顧誇等有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冊府元龜又載顧悅之(案悅之即顧誇之字)難王弼易義四十餘條,京口閔康之義申王難顧,是在當日已有異同。王儉顏延年以後,此揚彼抑,互詰不休,至孔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注,而眾說皆廢,故隋志易類稱鄭學寢微,今殆絕矣,蓋長孫無忌等作志之時,在正義既行之後也」。今按《周易正義》十卷,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有《十三經註疏本》,也有北平人文科學研究所影印宋單疏本,尚易得。

《正義》通行之時,即漢《易》眾說衰落之時,而今吾人在千數百年之後,尚可考究易漢學者,則實得力於現存下列的二部書:《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雅雨堂本古經解匯函重刻盧本津逮書本學津討原本明木瀆周氏刻本仁和葉氏刻本

《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微撰清孫星衍刻岱南叢書本《古經解匯函重刻》孫本案李氏《集解》所采三十五家,即子夏、孟喜、焦贛、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續、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訥、張?、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元、韓康伯、劉騋、何妥、崔憬、沈駘士、盧氏、崔覲、伏曼容、孔穎達、姚規、朱仰之、蔡景君等三十五家之說,自序稱「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可見是給《易》漢學保留了不少文獻。又案《周易口訣義》,此書在直鈔註疏以便講習之外,更旁徵博引。

所引有周氏、李氏、宋衷、陸續、庄氏、張氏、王訥、荀爽、虞翻、何妥、周宏正、褚氏、鄭眾、侯果、王氏等十五家之說。由於以上兩書,在舊籍佚亡的時候,保留了古易注的遺文諸論,使得清代學者如惠士奇、惠棟、張惠言等,依此來複興易漢學,雖其「尊漢」、「好古」的旗幟,和「凡漢皆好」的主張,未免好笑,但於易漢學的研究,單辭只義,不惜竭其一生的全力,可以說有短處也有長處。其代表作有:

《易說》六卷清惠士奇家刻本清經解本

《周易述》十九卷《易微言》三卷清惠棟虞氏刻本清經解本

《易漢學》八卷清惠棟單行本經訓堂叢書本

《易例》二卷清惠棟貸園叢書本借月山房匯鈔本旨海本續經解本

《周易虞氏義》九卷

《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禮》二卷《虞氏易事》二卷

《易言》二卷《易候》一卷

清張惠言茗柯全集本學海堂本無後三種

《周易鄭氏義》二卷清張惠言同上

《周易荀氏九家義》一卷同上

《易義別錄》十四卷同上孟喜、姚信、翟子元、蜀才、京房、陸續、干寶、馬融、宋衷、王肅、董遇、王訥、劉騋、子夏。屬於輯佚書的工作,有清孫堂輯刻本漢魏二十一家《易注》三十三卷,馬國翰玉函山房輯易類,從《連山歸藏》至唐一行《易纂》共五十二卷,內漢易十二卷魏晉易十一卷,黃輯齊劉騋《乾坤義》一卷,王謨輯《漢京易乙候》一卷,晉郭璞《易璞易洞林》一卷。

漢儒易說,經掇拾殘闕之後,尚約略可觀,其所重乃在(一)互體,(二)爻辰,(三)納甲,(四)卦氣,(五)旁通,(六)反覆,(七)升降,還有什麼「關象」兩象呀,什麼「六曰七分」呀!那些說陰陽災異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固然應該把它辭辟廓清,但就其所代表的《易》之世界觀,是以「氣」為主,這是迷信和科學的混合,其中不能說一點也沒有合理的因素。

例如清姚配中所著《周易姚氏學》八卷,其學乃據鄭司農的注為主,參以荀爽、虞翻及漢魏經師舊說,而實得力於惠棟與張惠言,此書有汪守成刻本,續經解本,萬有文庫本,甚易得。他主張「元」為易之原,氣之始,引《京房》「以一為天之生氣」;又引許氏《說文》「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此則元之所以為元也」;注引《何休公羊注》云:「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成天地,天地之始也」,這以元氣說明宇宙的起源,實即近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姚氏易雖後出,而時多有新解,我們不能說《易》漢學的研究是完全沒有價值的。

第二、易宋學。易漢學以象為主,偏於感性的知識,易宋學則以理為主,偏於理性的知識,北宋五子無不精通《易經》,如周敦頤有《易通》、《易說》(潘興嗣周濂溪墓志銘),今傳《太極圖說》、《通書》,程頤有《易傳》,張載有《易說》、《正蒙》,邵雍有《皇極經世》,周邵易學出於道家,而程傳的起源,實出於王弼。《易經》在鄭玄時,始割《彖傳》與《象傳》來附《經》,《文言》尚自為一傳,至王弼乃將乾坤二卦各附《文言》,把象數之學廢了,使《易》達到了純粹思想的意識——義理之學。

這義理之學直傳到宋,遂為胡瑗、王安石的易說。程頤與謝蔔書說「讀易當先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王安石《易解》十四卷(宋志十四卷通考作二十卷)解說《易》中字義甚詳,惜其書已佚(參照朱彝尊《經義考》卷十九)。胡安定《易傳》即其門人倪天隱所纂之《周易口義》十二卷,收入《四庫全書》,據劉紹窸《周易詳說》云:

「朱子謂程子之學源於周子,然考之《易》傳,無一語及太極,於觀卦辭云:予聞之胡翼之(瑗子)先生,……於大畜上九云:予聞之胡先生曰:……於?九三云:安定胡公移其文曰,……於漸上九云:安定胡公以為,……考伊川年譜皇佑中游太學,海陵胡翼之先生亦主張教道,得先生試文大驚,即延見處以學職,其時必從而受業焉,世知其從事濂溪,不知其講《易》多本於翼之也。」

《四庫全書總目》卷二(易類二)據此斷定在宋時期胡文定時為以義理說易之宗,《朱子語類》亦稱胡安定易分曉。可見宋易所出。胡瑗有與王弼相同的地方,即不主張漢儒互體之說。新安王炎嘗問張南軒「伊川會學者先看王輔嗣、胡翼之、王輔嗣三家,何也?」南軒答:「三家不論互體故耳。」可見易宋學和易漢學是對立的,易漢學講氣,易宋學講理。關於易宋學以當時印刷術業已發明,流傳較易,今《四庫》所收及《通志堂經解》與惜陰、聚珍諸叢書中,尚有六十餘種,其可稱代表作的,不過十餘種,如:

《周易程傳》四卷宋程頤光緒九年江南書局刊本

《周易本義》四卷宋朱熹咸淳乙丑吳革刊大字本清宣揚州詩局刻及武英殿重刻宋大字本《周易本義》十二卷清寶應劉氏校刻重刻宋本十二卷時附《呂氏音訓》宋呂祖謙撰別有金華叢書本《周易傳義音訓》八卷附《音學啟蒙》宋董楷合編程傳朱本義新附《呂氏音訓》清高均儒校盱眙吳氏望三益齋刻本《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宋郭雍撰聚珍版叢書本叢書集成本《誠齋易傳》二十卷宋楊萬里全謝山跋稱其以史事證經學尤為洞邃易應以伊川為正脈誠齋為小宗雲有光緒二十五年重刊本

《丙子學易編》宋李心傳《四庫總目》雲是書所取惟王弼張子程子鄒雍朱子五家之說而以其父舜《臣易本傳》之說為證通志堂經解本此外《通志堂經解》中所收如宋項安《世易周易玩辭》十六卷,宋朱鑒(朱熹之孫)《文公易說》二十三卷,元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注》十五卷,《周易啟蒙》翼傳三篇外篇一篇,元吳澄《易纂言》十三卷,均為傳程朱的易學,惟程朱也有不同,如程頤用王弼注本,其書但解上下《經》及《彖象》《文言》,而《繫辭傳》《說卦傳》《雜卦傳》無注,董真卿謂亦從王弼。與此不同,朱子用呂祖謙編古周易本,分《上經》、《下經》、《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象下傳》、《繫辭上傳》、《繫辭下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為十二編。可見程朱不同,而割裂本義以入程傳的,如宋董楷、元趙采、明胡廣之修《大全》,都不過折衷程朱的傳義罷了。程朱以外,易宋學最可注意的,是那哲學傾向尤為明顯的一列數書:

《橫渠易說》三卷宋張載此書較程傳為簡,與《正蒙》可相參看。張載為十一世紀中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此書作於《正蒙》之先,當予以重視,有通志堂經解本。

《楊氏易經》二十卷宋楊簡此書解易惟以人心為主而象數事物皆其所略,可與《宋元學案》所載「已易」合看,為以唯心主義解易之代表作,收入《四庫全書》。

《童溪易傳》三十卷宋王宗傳與慈湖易傳宗旨相同,收入《四庫全書》,總目說明萬曆以後,以心學說易流別於此二人云,有通志堂經解本。

由上可見易宋學中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鬥爭,不可一概而論。至於從漢儒象數之學,又派生出圖書一派,如宋代陳摶出《河圖》、《洛書》,並《先天圖》,古易以示,种放受先天四圖,復後目著《六十四卦相生相摧卦圖》,劉牧有《易數鉤隱圖》(通志堂經解本,《道藏》本洞真部靈圖類)尤以邵康節的《皇極經世》,無異在易學中另闢一新世界,其流弊乃競言圖書,繪圖滿紙,千態萬狀。毛奇齡所云「宋元間人,凡言《易》象者,自為一圖」,(見《西河合集·太極圖說議》)這所謂易學,實源出道家,而與易宋學之為義理之學不同,這裡只表過不提了。

宋易之外更可注意明儒與易學的關係,王陽明《玩易雜記》,謂「假我數年以學易,其亦可以無大過」,可見曾經治《易》。《傳習錄》中講易的話很多,如雲「孔子贊易,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頁19—20葉紹鈞注本)「易是包氏之史」,(頁25)又說「何思何慮」說「敬以直內,義以方格」(頁89);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頁100);說「精義入神,以致中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頁168);說「不見是而無悶」(頁173);說「樂以養正」(頁189);說顏子「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頁192)。又分「易之辭易之象,易之變,易之占」(頁45);說「蓍固是易,龜亦是易」(頁48)。

又答問易朱子主卜筮,程傳主理(頁219—200);答問通乎晝夜之道而知(頁230)。又論「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後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頁241)。又答易學以聚之,仁以行之二語,(頁264)又說「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聖人」(頁275)。由此可見王學與易學關係甚深,陽明學者雖多以《中庸》代替《易經》的位置,但二書同出一源,清魏源《古微堂集》中有「庸易通義」一篇可見。何況陽明學者如王龍?即深於《易》,(見《致知議辨》)李贄的《九正易因》,更為代表之作,可見以理講易這一觀點,宋、明儒是相一致的。

第三,近代易學。起源於對宋明學術的反動,於明儒則攻擊其強攀中庸以為證據,(說見王夫之《禮記章句》卷三十二《中庸衍》)。於宋儒則攻擊其以道家中丹鼎之術附會易文。本來易宋學的貢獻,在把以前支配於佛教觀念之下的真空觀完全推翻,提出《易經》一書來極力肯定宇宙的實在,因而辟一閎大幽渺的新世界觀,所以說「吾儒萬里皆實,釋氏萬里皆虛。」「佛氏偏處只是虛其理,理是實理,他卻虛了。」(《朱子語類》)所以易宋學在初起時實有元氣淋漓的新氣象,尤其張橫渠的學說和程伊川的《易傳》,都是借《易經》來高唱這世界的讚美歌的。但卻是到了朱子之手裡,便慢慢和圖書一派結合起來,所以近代易學的首要工作,即在推翻那種包含有周邵圖書成分的為當時功令所宗的易宋學。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明白指出「清代易學第一期工作,專在革周邵派的命。」「把濂溪太極圖說的娘家——即陳摶自稱從累代道士傳來的無極圖——找出來了」。「把所有一切怪誕的圖——什麼無極太極,什麼先天後天,什麼太陽少陽太陰少陰,什麼六十四卦的丹圖方位,一概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千年蒙罩住易經的雲霧算是開光了,這不能不說是清初學者的功勞。」(頁177—178)關於這一時期的著作,以下列數書為代表:

《易學象數論》六卷清黃宗羲新安汪虞輯校西麓堂本《圖學辨惑》一卷清黃宗炎《太極圖說遺義》一卷《河圖洛書原舛編》一卷《仲氏易》三十卷《春秋占筮書》三卷清毛奇齡西河合集本清經解本有《仲氏易》《易圖明辨》十卷清胡渭渭守山閣叢書本粵雅堂書本續經解本近代易學的貢獻,在消極破壞之上,尚有積極建設之一面,不過這種貢獻,不是指惠士奇、惠棟、張惠言等所提倡的易漢學而言。易漢學如對於虞氏易,惠棟所述只三百三十則,張惠言所述只四百五十六則,而儀征方申作《虞氏易象彙編》,增至一千二百八則,但這種研究,究竟不出於對過去成績的整理,而無所發見。我這裡所謂有發見貢獻的近代易學,乃別有所指,即以王夫之的唯物主義易學為近代易學的新起點,其代表作如下:

《周易內傳》十二卷《發例》一卷《周易大象解》一卷《周易稗疏》四卷《周易考異》一卷《周易外傳》七卷清王夫之船山遺書本《周易章句》十二卷《易通釋》十二卷《易圖略》八卷《周易補疏》二卷清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易話》二卷《易廠記》三卷清焦循焦氏叢書本王船山與焦理堂均為易學專家,其所著書綜合易漢學宋學的長處均能以考據與義理並重,且常有極深厚的新哲學的傾向,所以極可珍貴。

王船山之辯證的素樸唯物主義易學又影響於清末譚嗣同的仁學。焦理堂把數理邏輯引申於哲學體系,也給我們的辯證法開了一條門徑。自此以後如紀大奎的《易問》、《觀易外編》,孫星衍的《周易集解》,端木國瑚的《周易指》,杭辛齋的《學易筆記》初集二集,均能自出新解,不依傍古人門戶,可算幾千年來中國人智慧的發展。至如近代關係於《易經》的文字音訓的工作,如顧炎武、江有誥的《易音》,王引之《經義述聞》與孫星衍孫氏《周易集解》十卷的詁義,朱駿聲之《六十四卦經解》,乃至宋翔鳳《過庭錄》卷二卷三《周易考異·下》等的考證,又今人著作如聞一多之《周易證類纂》、《古典新義·上》(聞一多全集選刊本),於省吾之《雙劍襈易經新證》(1937年自印本)、高亨之《周易古今注》(1947年開明書店版),都是把《易經》從信仰的對象變成了科學研究的對象,《易經》現在已經不是神秘的廟堂,而完全成為古代中國人的智慧的結晶了。《簡明中國道教通史》出版卿希泰教授所著《簡明中國道教通史》於2001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20萬字。《中國道教簡史》出版唐大潮教授所著《中國道教簡史》於2001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書共28萬字。


推薦閱讀:

嘆為觀止腐敗「智慧」
洗腦
長這種耳朵最有智慧和福氣?你的耳朵長啥樣?
Siri、小娜、小冰、Pepper……為什麼AI助手都是女孩子?|人工智慧|性別歧視

TAG:中國 | 中國人 | 智慧 | 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