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現實撕碎了給人看
06-15
隨著《溫州兩家人》電視連續劇在中央一套播出。溫州,再次被世人注目。 作為編劇之一的李濤先生在「名家有約」與我們面對面交流,分享關於創作《溫州兩家人》的那些事,把我們的思緒又拉回到當年杭州的三把火。一九八七年八月八日,杭州武林廣場,五千多雙溫州鞋被打上「劣質皮鞋」的印記,在熊熊大火中付之一炬,這一把恥辱之火,燒得溫州人膽顫心驚、魂飛魄散。從此,溫州企業以絕地重生的勇氣,在質量和品牌中重塑「自我」;十二年後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杭州市郊中村,二千多雙假冒溫州品牌的皮鞋被大火燒毀,這一把雪恥之火,燒得溫州人揚眉吐氣、精神振奮,燒出了烈火中的溫州形象;二OO七年八月八日,溫州人在杭州武林廣場又點燃了第三把火,把誠信之火燒得越燃越旺。杭州武林廣場的三把火,置其死地而後生,使溫州人的自信和誠信得以重生、重塑和重立。我想,如果說高滿堂先生創作的《溫州一家人》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溫州人二十年來在改革發展的烈火中歷練,那麼他的《溫州兩家人》則是三把火的灰燼之靈,如烈火中走出的勇士去迎接來自世界的風起雲湧,接受百鍊成鋼的磨厲。 我們真的要感謝,這多元的時代、多彩的生活、多變的人生給了《溫州兩家人》非常豐富有意思的創作營養,從而有更大的能量去直面現實、批判現實、關懷現實,並致力於真實地呈現生活、真誠地講述故事、真情地演譯人生。因此,作為反映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部史詩劇,它是把現實一片片地撕碎了給人看,并力圖指向未來的方向和遠方的路。而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撕碎的過程,首先是「有趣」的,然後才是「有用」,人們在「有趣」中不刻意地感受「有用」,「有用」不留痕迹地寓於「有趣」之中;這個撕碎的過程,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情感的震撼,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老闆成長和企業家崛起的希望。 有趣與有用 我想,大凡一篇小說或一部電影電視劇,首先吸引讀者和觀眾的是其講述的故事很有意思,然後才能引人入勝,這便是「有趣」的。接著,人們在回味思考人物刻劃、藝術特色、主題表現等方面對於現實生活的意義,以及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自然而然的共鳴,這便是「有用」了。一方面,它的故事情節很有趣。這「有趣」牢牢地紮根於現實的土壤上,來自於溫州的真人真事。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事件,如今被搬到電視屏幕上演譯得活靈活現。劇本從二00三年開始至二0一三年,把中國加入WTO後,溫州十年的發展歷史和真實發生的事件濃縮在兩家人身上,圍繞兩家人展開的故事,人們隨時可以從中看到熟悉的事、熟悉的人。故事一開頭,便是侯三壽邀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做他企業的形象代言人,鬨動媒體紛紛前來採訪。此情節又勾起了人們對過去的回憶。2000年至2003年期間,「溫州法派集團希望邀請柯林頓作企業形象大使」,消息轟動全球。柯林頓原打算2003年6月來溫州考察,但終因SARS和伊拉克戰爭而取消。這個前所沒有的大膽創意,讓當時所有頂級的企業策劃師們捶胸頓腳。我想,不管劇情是跌宕起伏還是玄機暗伏,中國改革開放的偕行者,肯定有如入事中之感,恍若回到昨日之事、見到身邊之人,彷彿人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另一方面,人物的性格刻劃很有意思。黃瑞誠的「傻」,侯三壽的「滑」,蘇若冰的「冷」,林佳來的「穩」。當蘇若冰問黃小威:「你爸怎麼樣?」時,黃小威卻說:「無趣,但有用」。作為兒子對父親的了解,黃瑞誠是傳統、刻板、實誠、嚴謹,而在侯三壽看來卻是「傻」;「高大上」的蘇若冰女士,是留美博士、經濟學家、大學教授,這些「高處不勝寒」的標籤,似乎沒有男人可駕御她的思想,她說話尖酸刻薄、不留面子,甚至讓人討厭,用黃小威的話說,「才貌雙全,溫州無雙」。從表面上,這兩個人都是「無趣」之人,而恰恰是「無趣」更反襯出藝術形象的特色,顯得有生活、有生趣、有生氣。侯三壽則腦子活、行動快、好「自信」、豪爽中顯粗鄙,人稱三猴子。他做事情經常出人意料,為了達到目的往往不計後果;而林佳來跟他正好相反,凡事思前顧後,對於侯三壽的野心、盲目擴張極力反對,因此夫妻之間矛盾百出。正是這兩個性格反差極大的人物特徵,讓藝術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使故事情節更加波浪迭起。 《溫州兩家人》以赤誠之心把現實一片片地撕碎後,拋向人們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問題:當進入新的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暴露出知識產權意識落後、抵禦國際風險能力差、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缺乏運籌帷幄的能力等等,這或許就是《溫州兩家人》的「有用」之處。溫州人行商天下,敢想、敢做、敢闖,能吃苦、能計算,在商場上賺了錢,但在法律上吃了虧。MGX公司和侯三壽、黃瑞誠公司,關於專利侵權一案;侯三壽在非洲投資被騙幾乎喪命等。當MGX公司律師問他們有無專利證書時,他們無言以對;當被指抄襲、侵權時,他們難以接受和不可理解。因為不懂法律,終被法律懲處。並且,面臨世界金融危機、國內宏觀政策調控,大部分企業失去審時度勢的能力,盲目投資、極度擴張,最終把企業推向債務深淵。隨著劇情的發展,把我們的思考推向一個深度和廣度——是中國企業內力的先天不足,還是加入WTO後,企業走出國門的陣痛? 《溫州兩家人》真情地把現實一片片地撕碎,雖然揭開的是血淋淋的傷疤,但是,更給予人們撫平傷疤的溫暖和希望。劇中,黃瑞誠運用產權式酒店經營模式後便退出房地產業投資;雖然遭遇歐盟鞋業反傾銷,卻以法律武器終獲勝訴;當他傾其全力打造的西川河皮鞋產業園被科技產業所代替,便毅然前往美國引進全球光伏專家姜遜成的研發團隊;以及黃小威去非洲打贏官司等等。觀眾一方面為候三壽的失敗和「跑路」而扼腕嘆惜,另一方面又欣喜地看到他的回歸重樹誠信,以及黃瑞誠力克艱難一步步走向光明和未來。因此,作品展示的現實生活絕不是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精心提煉後恰到好處的表達。更不是憤怒地、殘酷地撕碎,而是一片一片撕開後,娓娓道來,絕望中看到中國企業的希望和未來。猶如於無聲處聽驚雷,尤其令人憾動! 老闆與企業家 改革開放初期,溫州人是「睡著地板」成為老闆的。不管是《溫州一家人》里的周萬順還是《溫州兩家人》里的侯三壽和黃瑞誠都經歷創業的千辛萬苦、千難萬難。他們不僅僅是溫州的老闆,而且代表的是中國的老闆,他們匍匐在時代的胸脯上感受著脈動,完成了老闆成長、成熟並提升為企業家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既是痛苦抉擇的過程,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我一直認為,老闆與企業家最根本的區別,不是擁有財富多少,而是具備胸懷大小。老闆只是私營工商業的財產所有者,而企業家應具備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二者的區別決定了格局和結局的異同。在這個問題上,《溫州兩家人》給了我們更為深處的理解。黃瑞誠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以德取勝。雖然有坎坷有起落,但是,與生俱來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在幾次國際官司中終獲全勝;企業在幾次重大投資決策中立於不敗之地,得益於他內斂穩重的性格特點,更得益於積極開放的心態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使他沉穩地、準確地把握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規律;他發起的企業抱團自救的舉措,出色地表現了一個企業家的高度和遠方。黃瑞誠具備企業家的高度和深度,是在不斷地摒棄、修復、修鍊的自我提升中,把自我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時代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堪稱中國企業家的典範。侯三壽則是「小智間間」,急功近利,因「我執」致大敗。他執著於自我缺點,屈服於MGX公司巨大的利益誘惑;投資LED節能燈和光伏產業小勝後,自大、自滿的自我膨脹和極度擴張,極強的自我意識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失去了對宏觀局勢的正確判斷,以致於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和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束手無策,終於落敗而逃。我認為,《溫州兩家人》的精妙絕倫之處,是賦予侯三壽這個藝術形象的多重角色,一是老闆身上諸多的缺陷,為其自掘墳墓,自我埋葬,終被社會和時代所拋棄。二是老闆身上的善良、情義、正氣,使其在勿忘初心、自我救贖中覺醒覺悟,歸來重塑,完成一個企業家的蝶變。 所謂人無完人,事無完美。綜觀全劇,身為溫州人,會有一種無法表達的缺憾感和糾結感,總覺得還有更多的痛癢沒撓到,遠遠比劇中所表現的痛則更痛,癢則更癢。特別是把溫州年輕一代的成長和創業經歷賦予「富二代」形象的塑造,兩者是有一定的現實距離,是倉促的、突兀的,更多的是寄予理想化的。然而,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史詩性大劇,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左右逢源。《溫州兩家人》堪稱現實主義的典範劇作,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高度把現實撕碎了給人看,把關懷和深情留給這個社會、時代和生命,這些小小的缺憾又算得了什麼! (散文編輯:江南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一見鍾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嗎?
※遊走在虛擬和現實的邊緣
※【現實社會經典語錄盤點 匯總那些非常現實的句子】
※用微笑去面對現實,用心去感悟人生的精彩!
※拉媒:嚴酷的現實表明「美國從來不是民主國家」
TAG: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