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路遙《平凡的世界》遭到的冷遇
06-15
1986年初夏,《當代》雜誌分管西北五省稿件的編輯周昌義,趴在招待所的床上第一次閱讀到作家路遙剛創作完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讀著讀著,他沒興緻了,覺得故事沒有懸念、節奏慢、語言啰嗦。在他看來,當時的中國文學肩負著思想啟蒙、文化復興的任務,讀小說不僅要讀情感,還要讀新思想、新觀念、新形式、新手法。最終這部小說以《當代》積稿太多為由被退稿。2007年,周昌義在《文藝理論與批評》上發表《記得當年毀路遙》一文,21年前的這一幕才為人所知。 《平凡的世界》 在文學界遭到的冷遇從這裡開始,周昌義之後,作家出版社一位編輯到陝西看稿,看了三分之一,就直接把稿子退給路遙,說這部作品不適應時代潮流,屬於老一套「戀土派」。所幸,1986年11月 《花城》 雜誌第6期全文刊發 《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當年12月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將其出版。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批評界的冷淡。除了幾個老一輩批評家關注這部作品外,少有批評家願意對其作出認真的解讀分析。於是在大多數的文學史著作中, 《平凡的世界》 或不被提及,或因其獲茅盾文學獎而被在附註中簡單提及。 然而與其在評論界遭到冷遇不同的是,在廣大讀者群中,《平凡的世界》一直受到好評,長期暢銷。幾代閱讀者的追捧使得它成為近三十年來發行量最大的小說之一。評論界與讀者群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讓《平凡的世界》成為一種「現象」。 電視劇版熱播的今天,《平凡的世界》再一次引起評論界的關注。那麼,文學界做好重新審視這部路遙「生命之書」的準備了么?今後的文學史將如何評價這部作品? 「路遙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是1985到1988年前後,那正是中國文壇上借鑒和實驗現代派文藝,先鋒派創作、前衛藝術最為活躍的時期。在當時的氛圍下,理論批評界沒能給《平凡的世界》太多的讚揚和肯定,甚至是很冷淡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卻也暴露了我們總是習慣於"一邊倒』的思維。」批評家雷達分析了《平凡的世界》遭冷遇的原因,在他看來如果仔細閱讀小說,就會發現它為什麼會如此具有生命力。「我認為路遙作品中強烈的審美衝擊力來自三個方向:一個是傳統道德之美;一個是苦難、冶煉之美;一個是自我實現的未來之美; 它們像三股強大的激流,激蕩著無數青年讀者的心。」他認為,《平凡的世界》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將來的文學史對它的評價是會修正的」,而由他主編的 《中國現當代文學通史》中就花了不少的篇幅來評論這篇文章,「這部文學史里對它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 《中國現當代文學通史》另一位編者趙學勇曾經撰文分析路遙在文學界和讀者中獲得的矛盾反應。在他看來,路遙是一位真正思考「中國問題」、密切深情地關注「中國現實」的作家,他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現代化進程中艱難行進的「中國曆程」,「在這一點上,他表現除了令人敬佩的真誠和難以置信的生命能量,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豎立起了只有屬於路遙的"這一個』」。他呼籲重新發掘路遙的價值:「文學作品的價值是以什麼來體現的?文學批評的標準是以什麼來衡量的?文學史的"入史』有時以什麼眼光來取捨的?」趙學勇認為,儘管史學家們的判斷有自身知識結構和情感的投射、有著自己「立史」的不同角度和作品選取的價值標準,但有時更要超越一時的背景來更長遠地看待作品,《平凡的世界》 作為傳統現實主義作品不能以新潮與傳統、先鋒與保守、新與舊來判別高下。 正如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鴻生所說:「文學史是一個活的歷史,它不應該是凝固的,它隨著時代、社會、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在他看來,《平凡的世界》 在評論界冷遇有一個原因是,之前關於小說 《人生》 的討論已經很多,而《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主題有一定的相關性,這可能也影響了當時對這部作品的看法,評論者可能認為有些問題已經討論過了,審美的興奮點已經轉移了。而且路遙寫作《平凡的世界》時,現代主義文學進入中國,人們對現代主義的小說寫法更有興趣。他認為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盲目性。「歷史條件、時代社會在變化,經過了二三十年的淘洗,還有如此多的讀者喜歡它,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孫少安、孫少平兩個主人公內在的困境在今天的年輕人身上仍然沒有被解決,所以人們還是會被這樣的作品感動。而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我認為在於現實主義文學的生命力。」 我們曾經有這樣一種觀念:當現代主義小說手法流行開來後,現實主義就已經過時了。王鴻生認為現代主義文學確實給那時候的中國文學擴容了,而且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 「但那時候對現實主義文學的貶低是不明智的,缺乏前瞻性,也缺乏對讀者的了解」。「評論家作為個體,他的興奮點在哪裡很難說,但既然形成了一種輿論和一種評價尺度,那就是一種文學價值的建構了。那時候這種文學價值的建構是有問題,在今天值得我們反思。 《平凡的世界》 在今天仍然能贏得讀者,原因是很多的,我們發現,一個作家即便他的語言、寫作存在粗糙的地方,但小說文本中的生命力、生命的元氣、那種不甘不服的力量仍然是會打動讀者的,這種價值不能漠視。現實主義文學本來應該有它的位置,但1980年代中期以後建構的文學史標準給現實主義文學打的分比較低,這是個問題,文學史應該給 《平凡的世界》 這樣的現實主義作品應有的位置。」 但在當下過度的「路遙熱」之下,雷達提醒,「我們切不可又走向另一種 "一邊倒』,即用過分的讚揚和拔高來否定其它方法。我們只能說,用什麼方法和手法都不是決定性的,各種方法都有並存的權利,而真正決定作品生命力的是它的思想藝術的高度和深度。」
推薦閱讀:
※相貌平凡的人,如何品出好品味?
※一些平凡的經典語錄
※永恆的幸福就是平凡,最長久的擁有就是珍惜
※願,牽著你的手一起平凡的走過
※平凡的人的文件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