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

  蔡建華,侯曉.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N]. 大河健康報,2011-06-24(14-15).

  閱讀提示

  一則《中國人的一天》的惡搞段子,把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誇張得聳人聽聞:「早起,買兩根地溝油油條,剝一個蘇丹紅鹹鴨蛋,沖一杯三聚氰胺牛奶;中午,吃塊瘦肉精豬肉,炒盤含農藥的韭菜;晚上,吃一碗石蠟翻新的陳米飯;睡覺前,泡一壺含香精的茶葉……」

  近段時間,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熱點話題,因為台灣的塑化劑,因為大陸的瘦肉精,還因為6月20日正式生效的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理解,食品添加劑一再出事兒,為什麼還允許添加到食物中呢?在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正式實施當天,本報記者專訪了河南省衛生監督局局長張偉平。張偉平局長說:「多年來,公眾一直在誤解食品添加劑,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劑,都是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國家是禁止它們添加到食物中的。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添加,可起到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兒,保鮮、防腐的作用,只會幫忙,不會添亂,更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可以說,食品添加劑是錦上添花的事兒,消費者要有正確的認識。」

  ●先弄清兩個概念:

  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

  要給食品添加劑正名,必須先搞清兩個概念,即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

  有些人,把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混為一談,統統稱為添加劑。這是基本概念的錯誤。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是截然不同的兩類物質,非食用物質是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質,一旦用到食品中,就可稱之為「非法添加物」。非食用物質涉及面很廣,有相當不確定性和未知風險,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都是非食用物質,但很多人把它們搞混了,認為它們就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有著明確的定義,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質,是按照標準允許添加到食品中的,能夠起到改善食品品質或者改變口感等方面作用。

  食品工業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離不開食品添加劑。對食品安全來說,食品添加劑對於保障食品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防腐劑,如果沒有防腐劑,食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腐敗變質,加入防腐劑後,保質期延長了,讓我們得到了安全的、豐富的食物。

  所以,大家平時所說的添加劑問題,其實說的是非食用物質,把蘇丹紅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歸罪為食品添加劑,其實是冤枉了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特點:

  安全和需要

  安全和需要,是食品添加劑的特點。

  國家頒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並不是要求所有食品必須加入添加劑,而是對需要加添加劑的,必須執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裡面明確規定了哪些食品可以使用添加劑,加什麼添加劑,加多少等。

  張偉平局長是這樣看待食品添加劑的:能不加最好不加,能少加就少加。真正需要食品添加劑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兒了,需要用它防腐、保鮮了,應該毫不猶豫地加。

  張局長坦言,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添加劑,有化學合成的,也有從天然食物中提取的,都是其他國家經過很長時間的使用,我們國家才將它列入標準的。只有極個別的食品添加劑,是我國獨有的,比如做豆腐時用的滷水或石膏、做豆腐乳使用的紅曲紅,這些食品添加劑,在我國有著漫長的使用歷史,非常安全。

  也就是說,我國剛頒布實施的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歷經多年檢驗過的,只要按量使用,絕對安全。

  沒有食品添加劑

  食物不會如此豐富多彩

  再說說為什麼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我們的食物就不會如此豐富多彩,就得回到解放前。解放前是什麼樣?嘴饞的人,想吃武漢鴨脖、北京烤鴨、德州扒雞,想都別想,讓人捎回來也臭了。想吃,除非你到當地去。

  那時候,想吃南方水果,不可能,運到河南都爛了。所以,當時的人們只能吃當地的時令水果,時令季節一過,想吃到反季節水果,只有吃罐頭。那時候的罐頭口感很差的,無論吃啥水果罐頭,都跟嚼麵疙瘩一樣,沒一點水果味兒,存放時間也短,原因就是缺少防腐、保鮮的食品添加劑。

  現在,去超市轉一圈,只要有錢,全世界的特產都能抱回家,而且打開一嘗,還都像原產地的那個味兒。食物如此豐富,味道如此之好,功勞應歸功於食品添加劑。

  食品工業發展的時代,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劑很有必要,主要是因為食品添加劑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保證食品的安全,讓食品經過長時間的存儲不變質、不腐敗。正因為有了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才有了食品貿易的大發展,促進了食品加工業快速前進。二是為滿足食品加工工藝的需要,比如蒸饅頭時要用鹼面,不用,蒸出的饅頭就會發酸。當然,鹼面用多了,饅頭會發黃,這是使用量的問題。三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食品消費者中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人,飲食過程中需要少糖,但又需要滿足對甜味的需要,在食物中加些不是糖的甜味劑,既滿足了口感,又不影響病情,可謂一舉兩得。

  正是有了食品添加劑,我們生活中的食物才如此豐富多彩。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食品添加劑,比如家裡做飯用的鹽、味精,都屬於食品添加劑的大範疇。

  不是食品添加劑一超標,就一定會出事兒

  食品添加劑列表中,有最大使用量的標示,如果檢測出食品添加劑的含量略高於最高限值,是不是一定會出事兒呢?不會。

  專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劑安全標準時,是給出了足夠的安全空間的。比如某種食品添加劑,在做安全試驗時,取一個試驗量,經過長時間研究,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群,不管種族和年齡,一輩子吃含有如此量的食物,吃再多,也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然後專家就依據這樣一個安全量,往下浮動後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也就是說,最大使用量到引起真正健康損害的量,有一大段距離,而且這個距離很大。所以,即使平時檢測出某種食物中食品添加劑略有超標,也不會出事兒,不會出現安全性事件。

  食品添加劑疊加作用不用怕

  前幾天,張偉平局長看到一篇報道,報道稱人一天要吃近百種食品添加劑,他認為這篇報道不真實,至少是篇不負責任的報道。人的一天,吃幾種或十幾種食品添加劑是有可能的,近百種的食品添加劑,除非你專揀食品添加劑吃,否則是完不成任務的。

  吃一種食品添加劑沒事兒,如果一天接觸幾種甚至十幾種添加劑,會不會有事兒呢?這點大家盡可放心,在制定食品添加劑最大使用量時,專家們就充分考慮到了疊加因素,可以說,每天的正常飲食接觸到的食品添加劑,根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目前,無論國際國內,還沒有發現一例由於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導致健康損害的問題,根本不是由添加劑引起的,禍首是非法添加物。當然,濫用和誤用食品添加劑另說,比如滷水點豆腐,沒問題,但你偏偏要喝滷水,喝出事兒不能怨滷水,只能怨你的方法不對。

  每一種食品添加劑都有添加範圍

  食品添加劑除了有使用量外,還有使用範圍,有的適合所有食物,有的只限在個別食物中使用。比如有一種著色劑叫「桑葚紅」,只限果味兒飲料使用,如果是運動飲料和奶製品飲料使用了「桑葚紅」,同樣是違規的。又比如一種名為「蔗糖素」的甜味劑,在雜糧食品中,只限於微波爆米花食品使用,如果用在其他雜糧食品中,也不符合要求。

  為了增加食品的安全性,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專門規定,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以及飲用天然礦泉水等27類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精香料。

  我國的食品添加劑都有檢測方法

  有媒體報道稱,我國「食品添加劑六成無法檢測」,這種說法不準確。目前,我國現有的2314種食品添加劑均有相應的檢測方法。

  對食品中添加劑的檢測,我國做法與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相同,對於規定了具體使用限量和範圍的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著色劑、甜味劑、抗氧化劑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檢測方法。對於來自天然植物、按生產工藝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如天然色素、增稠劑等,食品中本身就可能存在,沒有必要區別添加或天然存在的情況,按照國際慣例,通常不進行檢測。

  對生產加工流程進行監管,治標又治本

  食品添加劑有檢測方法可循,對於成千上萬的非食用物質,多數情況下,專家們也是無計可施,這是不是說,食品的監管難度大,或者說食品安全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呢?

  無法檢測,不代表無法監管。食品安全,靠的是過程管理,尤其對非食用物質,有幾千、幾萬種化學物質,我們不能只用產品終端檢驗的辦法加強監管,更主要的是要注重過程監管。

  張偉平局長說,過程監管就是對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加大打擊力度,不能依據檢測方法,因為有相當多的東西靠檢驗是非常難以定性的,比如甲醛,甲醛添加到食品中肯定屬於非法添加物,但是有相當多的食品,本身就含有微量甲醛,檢驗方法沒辦法分清楚是哪個環節來的甲醛,怎麼辦?所以要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督,如果到工廠車間,發現存放著甲醛,但整個正常工藝流程中卻不需要,此時監管人員就要提高警惕了,查查產品中有沒有甲醛,如果有,很可能是人為故意添加。

  需求大,好的不夠,壞的來湊

  張偉平局長最後說,食品安全屢亮紅燈的深層次原因,與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我國本來就是食品生產消費大國,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吃得飽」提高到了「吃得好」,對好的食品的需求出現了快速增長,但供應能力則相對滯後,怎麼辦?好的不夠,壞的來湊,客觀上給不良分子提供了造假空間。

  從歷史上看,美國等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類似的階段,比如曾經往牛奶里摻水,往咖啡里加炭。即使經濟水平高度發達的現在,美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嚴重。6月7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稱,美國每年約有5000萬人,因為進食了被污染的食品而染病,這相當於每6個美國人中約有1人受被污染食品之害。研究報告還稱,沙門氏菌是造成美國食品污染的元兇,在過去15年里,因沙門氏菌而造成的食品污染事件上升了10%。

  由此可以看出,困擾食品安全問題的並非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和食品衛生問題。


推薦閱讀:

揭秘化學老師"水+添加劑"合成"果汁"事件真相
功能性食品添加劑——膳食纖維
教你識別那些坑爹的偽健康的食品(組圖)"死亡"咖啡領銜的高危美味你還敢碰嗎?添加劑最多零食排行榜!
奶粉添加劑DHA真相
葡萄酒有哪些添加劑?

TAG:食品 | 食品添加劑 | 洪水 | 添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