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管錐老子

管錐老子

王秉遵

(編者加:以管窺天,所窺者大,所見者小;以錐插地,所刺者巨,所中者小。)

  有人說,不讀孔子的書,難以深知什麼是中國文化;那麼也可以說,不讀《老子》,就難以深知什麼是真正的中國智慧。以非凡的洞察、簡練的語句,幾千年前的老子用五千字總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精華。老子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漢字所特有的含蓄而深刻的表述方式,也帶來了大部分哲辨思維和小部分宗教情懷,還帶來了「無為」這樣一個法寶。

  老子可以說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孤獨的思想家。他既不像孔子那樣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也不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那樣有一批批的學生,更不像釋迦牟尼、耶穌那樣有眾多虔誠的信徒。這位「周守藏室之史」,一個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給全世界奉獻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部無與倫比的經典。

  老子的《道德經》,在中國和世界的所有經典中,可以說是文本最簡潔、文字最優美、內容最豐富、思想最深刻而又最玄妙、最富啟示意義的經典,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顯其價值的巨大和影響的深遠。

  老子的思想,既是先哲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獲得的對於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認識和經驗的總結,又反過來指導人們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建功立業、治國安民;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人生態度和行為準則,對中華民族的心理性格起著重要的陶冶作用,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留下了巨大的投影,並廣泛滲入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它灌溉著封建社會政治、文化的各個方面,像一個永遠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五千言讓中國人受用了幾千年。

一、老子的思想首先應該是政治思想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我國道家學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經典。它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為核心,建構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

  歷來對老子思想的研究,大概可分為三個路線:第一類純粹走哲學思想的研究路線;第二類把老子單純地歸到個人修養,所謂神仙丹道上去;第三類把老子歸到政治謀略上去。但我認為,《老子》一書中固然有辯證哲學、有養生,但更主要的以及首要的應該是政治思想;老子不僅是一位哲學家、思想家、養生家或宗教家,他更應該是一位政治思想家。

  史書記載,老子出於史官,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老子其人貌似超脫恍惚,其實很關心政治,很關心天下大事,總在為統治者出謀劃策,講聖人應該這樣,聖人應該那樣。比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比如「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比如「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等等。同時我們也知道,老子所謂的「聖人」,並不是孔子、孟子心中的「道德先生」,而是「社稷主」和「天下王」,是「聖明的統治者」或「英明的領導人」。所以,老子講的這些話,都是「為君主謀」,為作為統治者的「聖人」服務的。

  《老子》一書雖然言語極簡,微妙難識,實際上是有為而發的,是對當時「周文疲敝」的社會背景的直接反映。周朝的文物典章制度,曾經粲然大備,但經歷一段時間後,已漸呈疲弊僵化的狀態,老子自然目睹這種疲弊的狀狀。思想家的結晶,免不了環境社會的影響。雖然老子的身世背景披有神祕的外衣,再加上是否先於孔子的爭論,使老子的形象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不過,我們可由《老子》一書的文本內涵,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可以知道《老子》一書的產生是「救世」、「救時」的需要,老子的目的在於「以太古之治,矯末世之弊」。

  「道」和「德」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道」並不像時下哲學史所認為的那樣,是對自然現象和宇宙規律的觀察、概括。「道」字在《老子》全書中共出現了72次,有36個章節提到「道」,其中明顯屬於談自然宇宙之道的,只有4個章節(今本《老子》第四、二十五、三十四、四十二章),其他32個章節談的「道」,都是治國之道,都是經術政教之道,都是關於存亡治亂、成敗興衰的客觀規律之道。老子不過是借自然以明人事而已,並非對自然知識的真正研究或總結,因為老子的真正立足點是當時的社會鬥爭和歷史經驗。

  老子的「德」,指事物的本質屬性,是內部所具有的。得,是從外部得到的。《老子》中說的「上德不德」,是說具有上德的人的精神不游移在自身之外。精神不游移在外,自身的內在本質就能保全。自身的內在本質保全就叫做「德」。「德」是得之於自身的意思。凡是德,都是以無為來積聚,以無欲來成就,以不思慮來得到安定,以不使用來得到鞏固的。

  呂思勉先生也認為:「現在研究先秦諸子的人,大都偏重於其哲學方面。這個實在是錯誤的。先秦諸子的學術,有兩個來源:其一從古代的宗教哲學中蛻化而出,其二從各個專門的官守中孕育而成。前者偏重玄學方面,後者偏重政治社會方面。《漢書·藝文志》說諸子之學,其原皆出於王官;《淮南·要略》說諸子之學,皆出於救時之弊。一個說其因,一個說其緣,都不及古代的哲學。尤可見先秦諸子之學,實以政治社會方面為重,玄學方面為輕。」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務實性的民族,中華文明具有獨特的現實主義和注重世俗性的特點。因此,中國古代的學說大多都是主張學以致用。先秦諸子正是這方面的典型,無論其學說在哲學方面建樹多高,必有其社會的或政治的歸止。美國學者伯恩斯和拉爾夫對此也英雄所見略同,他們在合編的《世界文明史》一書中說:「由於一些無法解釋的原因——或許僅僅由於巧合——在古代世界的三個相隔很遠的地區,在大約同一時候都開展著高度的哲學活動。當希臘人正在探討物質世界的性質,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靈魂和神的關係時,中國的聖人正試圖去發現人類社會和賢明政治的根本區別。」他們還指出:「中國的思想家對自然科學和玄學都沒有多少興趣,他們提供討論的哲學是社會的,政治的和倫理的。從規勸和改良的語氣來看,這種哲學無疑反映了一個屢起衝突,政治混亂的時期……哲學家們在東周時期大動亂的形勢下,力圖提出穩定社會和安撫人心的原則。」

  梁啟超先生也有同樣的觀點,他說:「我國自春秋戰國以還,學術勃興,而所謂『百家言』者,蓋罔不歸宿於政治。……我們的民族性,又是最重實際的,無論哪一派的思想家,都以濟世安民為職志,差不多一切議論,都歸宿到政治。」

  撇開諸子百家的互絀不論,其實各家是非常一致的,都有著同樣的產生背景和學術目標,即各家都興起於「周文疲弊」,都是「務為治」的。對先秦學術的精闢總結,要數《莊子·天下篇》、司馬談《六家要指》、《淮南子·要略》和班固《漢書·藝文志》,他們無不認為諸子百家的學說是經世致用之學。

  所以,胡適先生說:「我述老子的哲學,先說他的政治學說。我的意思要人知道哲學思想不是懸空發生的。……在中國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學思想,全是當時社會政治的現狀所喚起的反動。社會的階級秩序已破壞混亂了,政治的組織不但不能救補維持,反而呈現同樣的腐敗紛亂。當時的有心人,目睹這種現狀,要想尋一個補救的方法,於是就有了老子的政治思想。」

二、老子政治思想的內容與本質——「君人南面之術」

  老子對當時的社會歷史冷眼旁觀,他「贍足萬物」,同時又「觀往者得失之變」,「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他從中發現了解事物的矛盾性以及矛盾之間的對立、轉化和消長,進而概括為政治哲學理論,其後又直接衍化為政治統治的謀略——「君人南面之術」。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老子》是一部為了君王、寫給君王、讓君王看的書,書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做一位聖明的統治者和傑出的領導者。

  老子的「君人南面之術」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向,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對內,可以分為「聖人之道」和「統治之術」;對外,可以分為「外交之法」和「用兵之策」。

  (一)聖人之道

  老子心中的聖人其實就是國家的統治者,是「社稷主」,是「天下王」。他認為要做一位合格的聖人,必須「無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因為在春秋戰國之際,諸侯均欲富國強兵,大有為於天下,而結果毫無成就,內則引起紛亂,外又引起戰爭。老子有鑒於此,所以說:「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第六十四章)。

  老子之所以主張無為,乃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如文子所引老子之言:「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文子》第十九篇《下德》)所以老子希望君臣俱休息乎無為。

  老子主張「無為」,還有一個原因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眼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子認為,人們光知道「有」的好處,卻很少知道「無」的妙用;「有」是暫時的,「天地尚不能長久」,何況區區人事,只有「無」是萬物的本原。不知事理的人常常沾沾自喜於「有」,到頭來卻兩手空空。因此,應守住「無」而反對「有」。「無」表現為人事便是無為。

  老子的「無為」,許多人都誤解了。「無為」並不是不做事,而是順其自然,當為的就為,不當為的就不為,站在否定的立場來肯定,站在不為的立場來為。所謂『無為』乃是一種『君道』;君主必須『無為』才能『無不為』,表面不管,實際卻無所不管。……只有『無』、『虛』、『道』,表面上似乎只是某種空洞的邏輯否定或混沌整體,實際上卻恰恰優勝於、超越於任何『有』、『實』、『器』。因為它才是全體、根源、真理、存在。而這就正是君主所應處的無上位置,所應有的優越態度,所應採的統治方略。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人們經常認為老子是消極無為。其實,老子一再講「聖人」、「侯王」,老子的「無為」是一種「以無事取天下」的積極的政治理論,是一種迂迴之術。「無為」是過程和手段,「有為」、「無不為」才是結果和目的。治天下本求有所作為,但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不如順其自然,無為而為,不治而治,這樣就「無不為」,「無不治」了。

  錢穆先生也同樣認為:「莊周書中之聖人與明王,常是淡漠、混沌,無所容其私,而老子則不然。老子曰:『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是老子心中之聖人,乃頗有其私者。彼乃以無私為手段,以成其私為目的。故老子又云:『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目屬虛見,腹屬實得。聖人而如此,則此聖人顯然欲有所為,亦有所得。」因此老子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於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老子》第三十四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老子書中,有很多話,上半句是無為,下半句是有為。例如:「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例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例如:「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二十二章)。例如:「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例如:「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老子》第六十七章)。在老子看來,要想「有為」,必須先「無為」,或者裝著「無為」。這一點,老子倒也不避諱。老子的「無為」,只不過是重拳出擊之前的收回胳膊,難怪有那麼多的「有為者」會喜歡《老子》了。

  老子洞明萬事盈虛消長陰陽互動之理,詳察萬物一體兩面對立轉化之要,他認為要想「無為」,應當從反面下手,從弱處著眼。這樣的話,反面的可以轉化為正面,柔弱的可以戰勝剛強,進而實現「無不為」的目的。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老子》第四十章),「反」當作「返」講,「反」的意思即是相反、返回。老子認為,事物存在盈虛消長的規律,總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並且在對立轉化中顯現出來。所以老子說: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合,前後相隨。(《老子》第二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三代以上,歷史久遠,資料不全,姑且置而不論。三代以下,從商湯、周武的征誅開始,一直到秦漢以後,凡是建立統一世系的帝王,沒有哪個不深通老子「有無相生……前後相隨」的路線的。大舜起自田間,赤手空拳,以重孝道德行的成就,繼承帝堯而有天下。大禹是以為父贖罪的心情,胼手胝足,治河治水的勞苦功高,又繼大舜之後而有天下。湯以一旅之師,文王以百里之地,以積德行仁為大謀略,而享有天下。秦始皇以區區西陲之地蠶吞六國,漢高祖劉邦的手提三尺劍降秦滅楚,以及曹操父子的陰謀篡位,劉裕的效法曹瞞,李世民的反隋,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忽必烈的聲東擊西,朱元璋的奮起淮泗,多爾袞的乘機入關,康熙的帝王術,都是師承老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等原理而建立世系基業。

  因此辦事情應當「無為」,應當從反面下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第三十六章)。同時,老子又認為事物的運動發展總要返回到原來初始的狀態。又案「反」即「復」也,「復」即是返而歸之的意思。因此,老子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老子》第十六章)

  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朴(《老子》第二十八章)

  事物既返且復,也就是「動」,所以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當事物返本復朴時,也就回歸了自己的根本,這樣才是順和自然。即「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老子》第六十五章)。

  因為老子經常講「居下處虛」、「守弱用柔」,所以有很多人認為老子是弱者的哲學,這其實是大錯特錯。《老子》中講「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等,其中的「若」可解釋為「好像」,與《孫子兵法》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兵家「詭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也有人認為老子「實質便不外一個裝字」。因為能才有資格裝作不能,強才有資格裝作弱,智才有資格裝作愚。因此,梁啟超先生才認為「無幽玄微妙之智慧,不足以傳老學。」

  老子雖然用柔用弱,但柔弱不是軟弱,所以老子說:「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他說: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第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老子》第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既然正反兩面要易位,柔弱的可能戰勝剛強的,那麼已在正面的人,如何能常得而無失,常利而無害呢?這裡說明正反易位是有一定的條件的,要常保正面,不轉到反面,必須「知止、知足」,必須「去甚、去奢、去泰」,必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正面不完全脫離反面,正面就會保持常態。例如王公大人自稱孤、寡、不穀,表示貴不棄賤,高不棄下,因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貴、高脫離賤、下,貴、高也就不能存在。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總之,在老子看來,「聖人之道」應該以「無為無不為」為中心或原理,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方法論,以「道」、「德」、「自然」為法則。其中,「無為」是「道」,「無不為」是「德」,「無為無不為」是「自然」;「反」、「弱」是「道」,「動」、「用」是「德」,「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自然」。老子認為,統治者只有這樣做,才能達到「無不治」、「取天下」、「民自化」的目的,從而進入「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做一位老子心目中的聖明的「社稷主」和「天下王」。

  (二)統治之術

  在老子看來,社會不和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人民「不知足」、「有欲」、「有智」。老子說: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老子》第六十五章)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

  因此,老子也希望被統治者「無欲」、「無知」、「知足」,即「使民陷入無為之地,使之不能為或想有為而不敢為」。

  先秦諸子討論政治,大都由人性出發,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法家也都主性惡。但老子不言人性之善惡,而只說天下之亂由於人慾太多,所以老子主張「少私寡慾」。其實,這種寡慾思想不僅僅老子有,先秦諸子說到經濟生活,沒有一個不主張寡慾的,只不過老子特彆強調。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實際上與孟子所說的「養心莫大於寡慾」很相似。

  老子不但希望人們寡慾,並且由寡慾,進而又主張人們無欲,又由無欲,進而反對人類之有知識,老子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第三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老子》第十九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政治思想雖然包括使民無知無欲,但老子所攻擊的是高等的慾望,他並不反對初等的慾望。因為「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所以老子也知道必須先「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以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正是老子的高明之處。

  老子由無欲,進而主張無知,友無知,又展開了他偏激的政治理論,提出類似愚民的政策。之所以說是類似於愚民,是因為老子的本意不在於愚民,而只是希望人民無知無識無爭無亂,使社會和諧。老子由此出發,進而主張回歸太初世界。老子說: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許多人認為,《老子》的小國寡民說是幻想回到原始社會農村公社時代。我認為這種說法並沒有多是根據,與其說是歷史觀的復古,不如說是對現實的反動。小國寡民說不是從歷史的回顧中得出來的結論,而是從邏輯中演繹出來的。」

  老子固然希望回歸到太初世界,然而絕不是胡適所說的無政府主義。老子有「治大國若烹小鮮」之言,更有「立天子,置三公」之言,因此可以知道老子心中理想的社會也是有政府存在的。只不過老子希望政府清靜無為,使人民「不知有之」,甚至「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同時,老子也對統治者進行勸誡,因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所以老子希望他們能「去甚,去奢,去泰」。具體而言,主要指薄稅斂、輕刑罰、尚節儉。老子雖然沒有正面提過這些主張,但他對當政者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老子》第七十五章)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第六十九章)

  從這些入木三分的批判中,我們有理由認為老子主張薄稅斂、輕刑罰、尚節儉。

  (三)外交之法

  老子見當時的社會,持強凌弱,以眾暴寡,因此說天道與人道不同: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道是「以大事小」,人道則是「以小事大」。老子的對策是: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也。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老子》第六十一章)

  老子認為社會能否和諧,人類能否和平共處,關鍵取決於大國的態度。小國若能對大國謙下有禮,自然可以取得大國的兼蓄,使大國對它平等看待。但「小國以下大國」,「不過欲入事人」,依然是小國,依然是大國的臣僕。老子心中所看重的,畢竟還在大國,因為大國如果能對小國謙下有禮,不僅能取得小國的信任,使小國甘心歸附,兼蓄小國,還能「損有餘而補不足」或「有餘以奉天下」,即先取小國後取天下。

  老子以江海之處下比喻大國之處下,「江海居大而處下,則百川流之;大國居大而處下,則天下流之。故曰『大國下流』也。」所以老子說:「大者宜為下」。

  (四)用兵之策

  春秋戰國之時,諸侯為了擴大其領土,「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這是各學派所共同反對的。而主張清靜無為的老子,尤其反對戰爭。老子說: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老子》第三十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與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老子》第三十一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老子》第四十六章)

  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是不義之戰,我不攻人,人亦攻我,所以老子雖然反對戰爭,但是又說明作戰之法。老子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老子》第六十七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第六十八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老子》第六十九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老子》第七十三章)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老子》第七十六章)

  可以知道,老子用兵,是出於自衛,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且以「慈」為主。「慈」有兩個意思:一是怕我的人民為敵人所殺;二是怕敵人為我所殺,所以我不敢挑起戰爭或爭端。但是如若敵人來進攻我,我才會起而應戰,即所謂「吾不敢為主而為客」。雖然應戰,卻不輕易開戰,因為「輕敵幾喪吾寶」。這個「寶」字,就是「我有三寶」的「寶」字,「慈」為三寶之一,輕於開戰,既是不慈。若敵人硬是來攻我,我則「以守則固」,如若守不住,我則向後退,「不敢進寸而退尺」,萬一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方,敵人還要進攻,如果此時再不開戰,就是坐視我軍束手待斃,對於我方來說,這也就是不慈。到了此刻,則是不得不戰了。這時候我軍已無退路,人人悲憤,唯有向敵人衝殺才是生路,其勢銳不可當,這就是「抗兵相若,哀者勝矣」。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應用這個原理。

  總而言之,老子討論政治,必定有辦法。政治用無為,經濟求知足,兵爭求用哀,外交則取下,這些都是《老子》書中的聖人運用政治手腕的高明之處。政治用無為,經濟求知足,便是以正治國;兵爭求用哀,便是以奇用兵;外交則取下,便是以無事取天下。「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第五十七章),這正是老子心中的聖人,運用政治之三部曲。

三、老子對後世的影響

  《老子》一書自從問世以來,後人便開始對其進行研究。兩千多年來,各種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據不完全統計,歷代注《老子》者多達三千餘家。後人對《老子》的研究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注重對《老子》版本的校讎和文字的訓詁,一是注重對《老子》思想內涵的研究。對《老子》思想的研究,又可分為三個路線:第一類純粹走哲學思想的研究路線;第二類把老子單純地歸到個人修養,所謂神仙丹道上去;第三類把老子歸到政治謀略上去,而且習慣上,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認為老子講的是陰謀。

  在《論語》及《孟子》里,我們可以看見孔、孟的人格活躍在紙上;在《道德經》中卻不能找出老子的真性格。老子是深刻的,但是太深刻了就會讓人覺得冰冷,而且高明得也跡近狐狸。於是老子很容易被認為是陰謀家。

  歷代學者中認為老子有陰謀的,以朱熹、章炳麟二人影響最大。朱熹說:「老子心最毒」,章太炎說老子「為後世陰謀者法」。

  老子主張用陰、用柔,但陰柔不是陰謀。陰是相對於陽來說的,柔是相對於剛、強來說的。陰與陽,只是一體的兩面,沒有好壞之分,關鍵看怎麼用。所謂用陰柔,即不用剛強,不是勉強而為,而是一切順勢而來。

  陰謀者固然能從老子中汲取某些營養,因為其中的確包含了「棄仁義而用詐譎」的某些東西,比如以退為進、欲擒故縱……這些稱之為「毒」、「陰謀」,也算有理。但正像老子不能等同於出世的、不與君王和統治階級合作的莊子那樣,也不應該等同於申、韓那樣「慘礉少恩」的法家。

  史書記載,陳平本治黃帝、老子之術,幫助劉邦奠定漢朝四百年基業,及其封侯,嘗自言曰:「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吾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後來果然如此,陳平的後人,到他孫子這一代,所謂功名富貴,一切而斬,就此斷了。

  魯迅先生說過: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其實,對於《老子》這樣博大精深、玄之又玄的書,何嘗又不是呢?你是什麼人就能解讀出什麼樣的老子來:哲學家能從《老子》里找出辯證法,宗教家能從《老子》里找出神仙養生,軍事家能從《老子》里找出用兵謀略,陰謀家能從《老子》里找出詭詐之術,企業家能從《老子》裡面找出管理之法,政治家能從《老子》里找出治國之道。

  《老子》為古道書,辭義精微。自來詮注,每隨時代風尚,敷暢一家之言。因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學者,對《老子》有著不同的理解,於是漢人注者為漢老子,晉人注者為晉老子,以此類推又有唐老子、宋老子、明老子、清老子、近代老子和當代老子。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在不同人的眼裡,對《老子》的解釋各執一端,莫衷一是。

  老子既為統治者提供了豐富的政治哲學,又對統治者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前者為統治者所必需,後者則是統治者所不喜歡的。這種狀況決定了多數統治者對它不即不離的態度,既需要它,但又不能把它置於尊為。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漢代以後逐漸被神化和宗教化,成為道教教主,稱為「太上老君」。他的思想儘管與道教有聯繫,但卻有著本質上的差異。老子的思想對後代道家的派別有很大的影響,從先秦到明清,受老子影響的道家學派很多,如以莊子為代表的逍遙派;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養生派;以漢代揚雄為代表的玄學派;以漢代劉德為代表的知足派;以魏晉王弼、何晏為代表的貴無派;以及在「道隱無名」宗旨影響下的隱逸派等等。可以說,兩千多年來,老子和老子其書其思想與儒家思想,共同構成了中國思想的重要經緯。


推薦閱讀:

老子留下五千言
無為而治:兒子奉旨勸老子少喝酒卻被老子打屁股
這樣的老子算什麼老子?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道篇1-37)
老子與孔子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