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調伏人生二十難 [第四頁]

調伏人生二十難

(第四頁)

證嚴法師講述 王端正詞

第七難:見好不求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凈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人生到底有什麼困難?其實都是出於一念心,心結打開,一切就不困難。接下來的一段是「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見好不求第七難,這也是在於「心」的問題。人都有一種貪念,不單因缺乏而貪,主要是心態問題——看到東西就想要,然後就會不由自己無能為力奪取。譬如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有的男人喜歡偷女人用過的東西。一個大男人卻有這種嗜好,喜愛收集女人穿過的衣物,這就是一種心理變態。當他冷靜下來時,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但是每次看到,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偷,這就是心態問題。    有些人純粹是為了貪,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比別人困苦,既然別人比我富有,我偷他的有什麼不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他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慚愧心,所以一犯再犯;小則偷、大則盜,這種偷盜的心態就慢慢地養成。為了偷盜,不只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有時一失手,甚至會毀滅自己。    所以,迷於物質心就無法調伏,造成「人生大患在貪婪」。大患就是由於貪婪心,造成遺憾人生。但是,這種人一生庸庸碌碌,再怎麼偷也同樣過得很辛苦,因為他不肯正當地學習一技之長,只是去偷去搶,短暫的歡樂享受完畢,身心依然流離失所。 自造因緣自承擔    其實,貧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懈怠,不肯去找正當的工作,只想要輕鬆過日子,這種心態也是很辛苦。佛世時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位貧困的人,他的生活非常潦倒,想去謀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有一次,他看到富有人家在辦喜事,非常風光,於是自己就想:我的兒子也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看到人家的迎娶場面是如此風光,如果我的兒子有了對象,我要拿什麼當聘金去迎娶呢?    他坐著想像娶媳婦的情景,忽然間飄來一股難聞的味道,原來是一隻全身惡臭的流浪狗。看到這隻狗狼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目前的處境,「我和這隻狗又相差多少!我這麼貧窮,家裡的太太、孩子,我能拿什麼養他們?」就因這樣的心態,所以他一直不敢回家,流浪在外,潦潦倒倒,庸庸碌碌,苦不堪言。    他想:我為什麼會這麼窮困,到底是什麼原因?於是,他來到給孤獨園,將他貧困生活,及流浪在外的苦悶向佛陀吐露。    佛陀聽了很同情,就告訴他:「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由於前世你有著一分貪念,見好必取;偷竊強盜無所不為,致使他人生活困難,甚至有人因此而亡。這都是你過去生中種下貧窮之因,所以今生受到如此的果報。」貧窮人就問佛陀:「我過去生所造的因,現在已經得到貧窮的果報,那麼我的將來要怎麼辦?」    佛陀就說:「從今以後照顧好你的心,不要讓內心產生任何的慾念,貪念是貧窮的因,有了貪的念頭要及時消滅,更要培養富有愛的心態。」貧窮人說:「我什麼都沒有,我要怎麼付出愛心?我愛我的妻子、孩子,卻無法給他們什麼,所以我很慚愧也不敢回去,我有愛,但卻無法付出。」    佛陀就說:「你還是回去吧!一分勞力的付出,就是一分愛的培養,何況他們所愛的不一定是物質,你可以給他們心靈的依靠。讓你的貪念消除,如此貧窮的因果也會慢慢消失。無因不成果,現在要好好造就愛與慈悲的念頭,對一切眾生平等。」    貧窮者聽到佛陀如是說,他想一想:愛,應該是很美的東西。他就想到剛才那隻狗雖然很臭,無形中也讓他生起憐憫心,所以他將這個心得告訴佛陀:「我剛才對那隻狗起了憐憫心。」佛陀就微笑說:「是!我們對一切苦難的眾生,不只是人,而是對所有生靈,都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愛念。」    貧窮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要有豐富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一顆滿足的心,切莫因貪慾而求取別人的物質來滿足自己。他了解了——貪,是永無止境的;人,是不會滿足的。 心中寧靜能致遠    「庸碌一生心難安」,庸庸碌碌只因一念貪,所以才會覺得不足。只要我們知道滿足,願意辛苦付出,世間其實沒什麼困難的事。    「精進去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清凈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不是很簡單嗎?只要精進去除對身外物的貪念,內心自然就會寧靜,眼界也隨之開闊。所以,我們要為未來著想,不單只是為了眼前短暫的滿足,而讓身心的舉措失誤。    佛陀不是說「前世因,今世果」,致遠,不是只為了現在,還要想到未來,不單為了目前一點點的滿足,就拖累未來長久的人生。所以說「心中寧靜能致遠」,無虧失、無掛礙,內心自然寧靜,智慧開啟就能宏觀今生未來,這叫做致遠。「清凈佛心最輕安」,學佛能學得一片清凈,與佛心一樣沒有煩惱塵垢,就是最輕安的狀態。    如果能這樣,「見好不求亦不難」,看到好的東西,我們怎麼會貪求?不只沒有貪念,我們還會以愛心去布施。布施,不一定是物質,若能以種種的形態、動作去幫助別人,點點滴滴都是布施。    學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調心」,制伏我們平常錯誤的動作。舉手投足無不是業,開口動舌無不是罪,不論是開口動舌,或者是舉身動足,都只在於一念心,如果我們心定行正,生活自然清凈、輕安。

第八難:被辱不瞋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    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    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    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佛陀告訴我們人的心中有多少難關要過,其中一個就是「被辱不瞋」的困難。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一種自我心態——誰對我好,我就很歡喜;誰對我不好,我就很生氣。好與不好,都是在形態上,形態則不開聲與色。臉色不好、行動不好,或是聲音不好、傳話不好等等,都讓我們無法容忍,無法不生氣。看看一些衝突事件,往往是由於被辱、瞋怒而發生。凡夫愛面子,好像被人欺負就很沒面子,一口氣吞不下去,心結難過關,就會發生問題。    每天都有類似的新聞事件發生——原本很好的兄弟,相邀去喝酒作樂,只因幾句話不投機或是彼此看不順眼,就發生口角而後拳腳相向,甚至聚眾尋仇,變成打群架、殺人放火等等。這都是因為吞不下一口氣,所以看對方不順眼,這就是凡夫的心態。    佛陀教誡我們——心中最難調伏的除了貪以外,就是瞋怒的心。有了瞋怒,即使平時富有同情心,或多麼勤於布施,一旦瞋心發作,還是「一把無明火,燒盡功德林」。任你平時做得再多再好,只要一時火氣無法忍耐,過去所做的一切都將付之一炬。 培養不瞋胸襟寬    所以這念瞋恚心一定要好好地降伏。《法華經》中提到一位「常不輕菩薩」,他永遠都不輕視人,不論人家如何侮辱他、罵他,他都是歡喜接受。他時時低聲下氣,人家罵他,他還頂禮膜拜;有人打他,他閃避之外,還在遠遠的地方祝福對方。他就是受持「不發脾氣」的法,以寬大的心胸待人處世,這就是降伏瞋恚心。    但是,凡夫只稍微受了別人一點不好的聲色,就會覺得「不尊重我,欺負我,讓我沒面子」,這是凡夫的計較心,所以說「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只是稍微受到委屈,就說別人欺侮他,用狹窄的心態,來看待世問的人事。有時明明一句很好的話,他卻曲解了,說別人侮辱他。世間常有這類事情發生,我們如果能善解,即使真的聽到不好或惡毒的話,也會變成很好的助緣來警惕我們,端視自己如何去看待人、事、物所產生的境界。    如果用瞋怒的心來面對一切的人物,這樣我們的生活形態,也將時時忿忿不平。我常常說,人要懂得善解,才會有包容心,凡事善解,世間哪有壞人?哪有讓我們怨恨的人?所以「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只要我們願意轉化心念,那我們與常不輕菩薩也就相差不遠了。希望我們可以做到從內心尊重他人,不論別人如何待我,都用寬大的心去面對。 包容善解致祥和    有一位苗栗的老菩薩,他在路上被一對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撞倒,送到醫院已回天乏術。    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也都是慈濟人,尤其往生的這位老菩薩,以往也都將靜思語中愛人、助人的觀念,運用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在他家裡,到處都能看見他親手抄的靜思語,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教化,但是他時時放在心裡,應用在生活周圍,無形中他的鄰居、同村的人也都受到感化。    最難得的是他的家人,從他的太太一直到兒孫輩,整個家庭成員都有菩薩心,全家過著佛化的生活。但是這樣的家庭同樣會面臨無常的到來,八十幾歲的老菩薩,早上出外散步,一場車禍就此天人永隔,親朋好友們都很不舍,更何況是他的家人!但是,每個人都能充分善解、包容,家屬們雖然很心痛,但卻原諒了這對肇事的年輕人。    其實,家屬們怕這對年輕人內心受到驚嚇,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生活,所以除了原諒他們,甚而還安撫他們,讓他們心安。家屬們將對方賠償的錢,以肇事者的名義捐助慈濟希望工程,希望今生雖然有這樣因緣,但願將來不會留下壞的結果,甚至能化惡果為善緣。這就是寬大善解的心,加上轉念生慧,讓社會達到真正祥和的氣氛。    若是動不動就對人事不滿意,動不動就發脾氣,表現醜陋的形態,這樣不僅有損自己的道德,也會帶給社會不安定的氣氛。所以不論遇到任何事,如果能心平氣和,那麼戾氣也會化為祥和,這實在不困難,只在於轉化一個心念。好的心念,若能常常湧現,就會時時吉祥;如果將不好的心念放在心裡,日常生活就會有層層難關。      我們要運用自己的心念,慢慢地拓寬心胸。所以「一忍天下無難事」,只要我們願意忍耐,而且還能忍而無忍,成就真正的大忍,想開了,面對不如意的情境就沒什麼困難。所以培養寬闊的本性,以善解為起點,包容他人就會成為很自然的事,因此,「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我們剛開始在學習時,「忍」當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心上,應該會很難過。不過,培養到最後,凡事看開了,就不會有障礙,所以「被辱不瞋亦不難」。

第九難:有勢不臨

佛說人有二十難,有勢不臨第九難;    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閑;    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

   在無常的人生里,山河大地危脆,器世間不斷在破壞中。佛陀要我們時時警惕,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與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糾纏不清,心若有貪念——貪名利、地位、權勢等等,這一生不僅不會快樂,還會過得很辛苦。凡夫就是時時在名利的漩渦里打轉,才會由不得自己。    人如果有得勢的機會,要放棄權勢實在是很難,所以有句話「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如果我們執著權勢,想要不斷地向上攀緣,那麼「天上有天,人上有人」,權勢再高也永遠不會滿足。這些都是心理作祟的形態,人若一味趨炎附勢,最後難免落得孤單不勝寒。    其實人生有什麼好爭的,當初佛陀想要放棄名利地位、榮華富貴而出家,因為在末成佛之前的悉達多太子,他的觀念、思想,早巳超越常人。他認為人生的苦難,就是因為這些財利、權勢,讓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他要追求心靈真正富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因此離家修行。    他的父親凈飯王很擔憂,雖了解太子出家修行的心意已定,再也不會回來。但是,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繼承人,所以又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孫子身上,可是佛陀成道後回王宮說法,度了許多王族的人,連皇孫羅睺羅也被釋迦牟尼佛度化出家了。 快樂源自能知足    這與我們一般人不同,通常大家都喜歡擁有權勢,但是已經覺悟的聖人,卻徹徹底底地看淡物質世界的虛幻真相。他們明白,唯有修行以找回自己的本性,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也才能成長慧命。佛陀疼愛他的兒子,所以也度化親生子出家。    如此一來,王位的繼承又該如何是好?最後凈飯王好不容易從王族裡,找到一位富有才華智識的人才。但是,這位摩訶男繼承王位之後,卻覺得不快樂。他看到許多王族青年隨佛出家,心裡就想:名利地位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何悉達多太子要出家?後來,他自己也感受到這些榮華富貴都是纏縛人的枷鎖,於是也毅然出家了。    出家之後,每天天未亮,他就在精舍前後繞行,並大聲喊著:「快樂啊,快樂!」有人聽到了,誤以為這位捨棄王位出家的修行者,內心可能還在懷念權勢的享受,所以才會每天三呼「快樂啊,快樂!」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就叫人把摩訶男找來。他來到佛前,佛陀就問:「你對擁有世俗權勢、王位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完全捨棄?」摩訶男回答:「不!我已經將權勢地位捨得一乾二凈了。」「那你為何每天都在喊『快樂!快樂!』?」    這位比丘很歡喜地告訴佛陀:「感恩佛陀開闢這條道路,度我出家修行。出家之後,每天都心無掛礙、輕安自在,我真的很快樂!從前在王宮時,每天都很害怕擔心,不知何時會有外來的侵略戰爭。此外,還要擔心刺客潛入王宮,所以需要很多人來守衛;出門也要很多侍衛保護,就好像被禁錮在牢獄裡,一點都不自由。現在想一想,真是苦不堪言!如今我能身心解脫、逍遙自在,所以每天高呼快樂!」    這種快樂是因感恩而來。從這段小故事可以體會到:擁有權勢,其實是一條大繩索,捆綁著我們的身心,不得自在解脫。如果執著權勢,絕對不會滿足,這種無止境的追求,實在是一件苦事。所以「趨炎附勢不勝寒」,當你手握權勢時,很多人前呼後擁,充滿一片熱情;然而一朝曲終人散,仍是剩下寂寞孤單。 不凡人生心自閑    看清權勢虛幻,人生還有什麼需要追求?所以說「淡泊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閑,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人如果有顆淡泊名利的心,才是真富有。有句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如果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好再向外追求,這表示很富有,沒有欠缺,如此內心才能豐富,否則永遠都不會滿足。    不凡,就是超越凡夫的心。凡夫的心量,每天庸庸祿祿於名利,內心會非常忙亂,若能超越凡夫心,身體雖忙,心境卻能清閑自在。我常常聽慈濟的人說:「忙得很幸福、很美滿。」他的身體雖忙,心裡卻很滿足,這就是不凡的人生。    當我們「有」的時候,要常念「無」的苦。人時常在「無」時,才會想:如果我有的話,那不是很好嗎!如果能得到少許,那不也是很好!等到真正獲得時,卻還是不滿足,這就是「有一缺九」的貪著心態。    凡夫都有不斷追求的痛苦,卻沒有人會記取當初貧困的苦,而珍惜現在的安定。我們應該要學習知足,當一切都有餘時,更要常念無常。    我時常提起九二一地震的事件,每思及此,內心就只剩一個念頭——人如果平安就好,還想要求什麼?我們要了解「無常」,因為何時會發生事情都無法預測。我們不需要求很多,只求現在心靈的滿足,這就是福。只要我們淡泊名利,超越凡夫的心態,就能時時自我警惕人生的無常,如此,「有勢不臨」又有何難?其實最主要的難,是在於心,只要願意打開心結,世間就沒有難倒我們的事情。

推薦閱讀:

外國男人的床上,也不全是溫柔鄉啊
幸福課 第十二集 記日記
增廣賢文 人生必讀(轉載)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呀,難道僅僅是活著嗎?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