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這片大陸的美(文化圓桌)

——「中拉文化交流年」三人談《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8日 24 版)

由中國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區近30個國家共同舉辦的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前不久在北京啟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雙方共同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年度文化盛事。在這一年裡,中國與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將通過文學、藝術、文物、電影、傳媒、旅遊等多種領域的交流聆聽彼此的心聲。可以預期,「中拉文化」將成為2016年度熱詞。中拉加強文化交流意味著什麼?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本期文化圓桌將就此展開討論。——編者情誼源自互相理解胡里奧·巴耶斯特爾·古斯曼(古巴文化部副部長)古巴與中國雖然遠隔重洋,但兩國的情誼未曾被時間和空間沖淡。80多年前,在哈瓦那海濱大道附近的9號街廣場,古巴人民豎立了一座特殊的紀念碑。上面用中文鐫刻著它的名字:「旅古華僑協助古巴獨立紀功碑」,還有西班牙語銘文:「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逃兵,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叛徒」。紀念碑為緬懷參與古巴獨立戰爭的華人而建,它或許是世界上第一座為中國移民在其他國家衛國戰爭中的表現立下的紀念碑。我很讚賞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我看來,「一帶一路」不僅是連接世界各國的一條經濟走廊,更是一條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交的人文之路、友誼之路。古巴和中國之間也有這樣的一條道路。歷史上,移民定居古巴的中國人曾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做出諸多貢獻。出生在哈瓦那的世界著名畫家維弗雷多·林便是中國人和古巴人的兒子,他以獨特的畫藝,在現代美術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成為僅次於畢加索的世界一流藝術家。如今,文化交流讓兩國人民走得更近。就在去年為紀念哈瓦那建城500周年的音樂會上,古巴本土鋼琴家與中國青年鋼琴家郎朗同台演奏了古巴作曲家所創作的多首曲子。兩國音樂家心靈相通的場景讓我深深陶醉,久久難以忘懷。就在今年1月1日,耗費3年時間修繕的哈瓦那艾里西亞·阿隆索大劇院重新向公眾開放。這座有近200年歷史的大劇院,是拉美的第一座現代劇院,它的「重生」得到了中國企業在技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心愿是,邀請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與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在這個嶄新又富有歷史感的舞台上,實現再次合作。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是一個難得的契機,這意味著中國與古巴、中國與拉美的認識與理解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感謝中方促成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得以展示我們的文化藝術、闡述我們的文化態度。我們也將儘力促進中國文化在古巴的交流,讓古巴成為在拉美推介中國文化的「先鋒地帶」。希望通過我們雙方的努力,進一步加強兩國兄弟般的友誼和了解,同時也希望這樣的密切交流能夠長期持續,並擴展到文化之外的其他領域。(本報記者任姍姍採訪並整理)藝術交流是心與心的碰撞馮英(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大幕緩緩落下,站在「中拉文化交流年」開幕式的舞台上,看著演員們雀躍歡笑、相擁相抱、拍照留念,我的腦海浮現了2年前的古巴之行。2014年7月,為配合習近平主席對古巴的國事訪問,在文化部、外交部的支持與推動下,中央芭蕾舞團遠赴古巴與世界知名的傳奇人物艾里西婭·阿隆索及其親手創建的古巴國家芭蕾舞團進行藝術交流並同台演出。這次經歷讓我們的藝術家終生難忘。7月22日和23日晚,在古巴國家劇院成功舉行了兩場以「中國—古巴芭蕾友誼晚會」為主題的交流演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古巴最高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親臨現場,與當地數千名觀眾一起觀看了首演。開演前一項不在節目單之列的小小舉動,讓我的心靈震顫。當雙眼失明的阿隆索女士在兩位學生的攙扶下走到觀眾席時,現場觀眾立即全體起立向這位芭蕾藝術界的傳奇人物鼓掌致敬。而當兩位國家元首步入劇場向各界觀眾招手致意時,同樣走到了阿隆索女士和我的面前,並與我們親切握手、致以祝福。這一刻,我永存心中。那次演出中,兩國芭蕾藝術家攜手合作了最能體現藝術表現力和芭蕾獨特魅力的《吉賽爾》《堂吉訶德》等經典劇目,還有反映各自文化特點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阿隆索女士向中國文化致敬創作的《舞者》,其靈感源自中國民族音樂《彩雲追月》和《花好月圓》。中國藝術家輕盈靈動、沉靜柔美及瀟洒大氣、光彩奪目的舞台表現與古巴藝術家優雅俊朗、舞技超凡的表演,凸顯了兩國藝術家合演的華彩。熱情的古巴觀眾告訴我,中國演員的表演精彩獨特、實力超強,希望今後能觀賞到更多的中國芭蕾作品。一位芭蕾研究者認為,中國演員身上有著較強的俄羅斯學派風格,動作強調規範嚴謹,而古巴演員身上的本土化特點更多一些,中、古兩國藝術家同台合作,是藝術交流的有益之舉,對觀眾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那一次的成功合作源於兩團歷經半個世紀的友好關係。年逾九十的阿隆索女士回憶說:「在我作為藝術家的漫長人生中,對於中華民族及其悠久文明的認識,是我眾多珍貴的文化體驗中最為刻骨銘心的。」她數次帶領古巴國家芭蕾舞團訪華演出,都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她有很多中國芭蕾界的朋友。所以,阿隆索女士對兩團藝術家的交流非常重視。她不顧高齡和異常炎熱的天氣,在家人的攙扶下,堅持一步步上到二樓排練廳,與我們一起指導節目排練。令人感嘆的是,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用心感受到了這一切。她「看」到並指教我團演員飾演「吉賽爾」用感覺去表達,「看」到群舞演員飾演「幽靈」時可以再整齊一些,她甚至通過腳尖的節奏聽到了每一位演員的呼吸。她拉著我的手關切地詢問每一位演員的情況,並對年輕人給予真誠的關懷和美好的祝願。短暫的相處,給大家留下了永恆的記憶。相信這份來自大師的勉勵和關愛將令大家終身受益。那次合作演出之外,我還曾隨文化部到拉美各國訪問,這都是當下中國向拉美人民展示和介紹中國文化藝術的良好機遇,以文化藝術交流的方式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拉美各國人民在新時期的友好關係。芭蕾具有國際通用語彙的顯著優勢,是全世界範圍內極具廣泛合作性的一門藝術形式。在「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全球化時代,中芭期待與拉美各國文化藝術界開展更豐富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今年的「中拉文化交流年」,我們除了參加開幕式演出,還將派出優秀演員赴南美和烏拉圭演出,為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地提升國家「軟實力」做出積極貢獻。在文明激蕩中確立位置任姍姍(本報記者)「儘管航海技術的進步大大縮短了美洲和歐洲在地理上的距離,我們雙方在文化上的距離卻擴大了。」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說出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獨」。30多年過去了,無所不在的網路和一日千里的科技將世界幾乎變成了平的,拉美文化藝術卻似乎仍未完全走出「孤獨」。如果說地理、經濟乃至政治上的差異曾是這種「孤獨」的推手;如今在經濟全球化和網路技術的蔓延下,這種不平等和不平衡卻以一種更加不易察覺的方式在加劇。根據法國社會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在全球範圍展開的調查,「南—北之間的貿易正愈來愈不對稱,南—南貿易中新興國家與貧困國家之間的貿易正愈來愈不均衡」。環顧四周,我們的媒體對諾貝爾文學獎、奧斯卡獎、戛納影片如數家珍,對好萊塢電影、韓流日劇趨之若鶩,但對於拉美、非洲等地域的文化藝術的介紹卻少之又少。今天的文化傳播某種程度上印證著話語權即影響力,「馬太效應」愈加顯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強勢文化之外更為廣泛的其他文化的聲音,卻被淹沒乃至沉默。話語權的不平等、傳播力量的不平衡,遮蔽了這個世界原本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然而,我們真的不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嗎?回溯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程,我們會發現: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僅源於中華文明自身的不斷揚棄、承續、更新,也來自對外來文明的吸收、融合、再造。歷史上,凡是文化態度開放包容、發奮砥礪的時代,也多是大師輩出、群星燦爛的時代。比如,開放包容造就了五彩繽紛、才氣縱橫的盛唐之音;知恥後勇造就了近代的開眼看世界、近代思想文學的大爆發。朱熹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於今天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而言,這源頭活水不僅僅是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並且源源不斷被輸送到眼前的歐美文化、東亞文明,也應是包括拉美文化在內的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當代中國對拉美文化並不陌生。中國當代文學曾經從拉丁美洲文學大爆炸中汲取營養,馬爾克斯、略薩、聶努達等拉美作家,為中國當代文學寫作打開了另一扇窗口。作家莫言曾感慨:自從1984年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就一直在與馬爾克斯「搏鬥」。但在拉美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領域,大量的聲音仍然未被發掘和關注。對於今天正在不斷尋求全球視野、不斷塑造當代價值的中華文化而言,由多元文化構成的他者的眼光也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並且確認自己的參照系。它有利於我們提升民族自尊自信,也提醒我們避免陷入狹隘的民族自戀、自傲情緒;為當下的文化創造提供新的靈感,也避免我們因對某一種文化偏聽偏信而妄自菲薄。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啟幕,標誌著我們不必再從遠處聆聽彼此,它為中國與拉美讀懂對方打通了「最後一公里」,它意味著中拉文化交流也將步入前所未有的「中拉時間」。大幕緩緩拉開。期待這方舞台孕育出下一個奇蹟!製圖:蔡華偉返回目錄下一篇

我要評報|關於人民日報社署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推薦閱讀:

中國大陸有兩面非常難得的鏡子
大慶商江推薦目前中國大陸一流的60多個論壇博客
大陸居民如何購買港股和美股?
台媒:大陸赴台遊客團縮減 業者憂4月少四成|大陸赴台|遊客
去年到香港大陸遊客4700萬 今年只有47萬 香港徹底完蛋

TAG:文化 | 大陸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