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官場飯局政治:誰點菜不重要 坐哪裡才重要

飯局,是人們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官員尤好飯局。十八大之後,這些飯局雖明顯減少,但不妨礙在飯桌上,依然要講政治。通過飯局可以產生決策,可以張揚勢力,可以收納或排斥,可以論資排輩或攀比高低,最重要的是,可以讓這個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活動,升華成細緻和有效的政治工具。據稱,官場上飯局講求「四重要」,即誰請客不重要,誰被請更重要;誰點菜不重要,坐哪裡才重要;吃什麼不重要,說什麼才重要;在哪兒吃不重要,最終成果才重要。這裡面都大有文章。近日,反腐敗期刊《廉政瞭望》對此進行了梳理。

誰請客不重要,誰被請更重要

據稱,原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就和商人吉立昌特別「投緣」,經常在一起吃飯。一次,倪發科應吉立昌的邀請,去吉家吃羊肉餃子。吃完飯後,倪發科順手挑了吉立昌3塊較大的玉石籽料帶回家。官員老是跑到商人家裡吃飯,這種官商關係自然是很不正常,如「大師」王林家就經常舉辦官員盛宴。

能參加一定分量的飯局,意味著一種資格。意義越是重要的飯局,自然越封閉,級別越高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有時候,通過幾次吃飯,本來不認識的人可以建立甚至加強聯繫,構織起一種特殊的關係網。原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愛交朋友、愛請客是出了名的。在重慶,王的東北客人不斷,這些大小飯局中,就有徐明這些圈內朋友。王立軍還吃出了科技,在他的一百多項專利中,包含了「循環式傳菜火鍋宴會桌」。據說該專利能夠自動循環傳菜,並能供十數人或數十人同桌方便用餐。

2005年,廣東村級換屆,廣州市增城石灘鎮麻車村的兩名村主任候選人僱用20多輛中巴車,爭相宴請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飯,一吃就是10多天,花費超過百萬元,結局自然是得不償失。事後當地有人表示:「這就是不懂『政治』,哪能這樣大規模『撒網』呢?一下子請這麼多的客人,已經失去了請客的本意。」

而現在的官員只要聽到紀委請喝茶、就像聽到廉政公署請喝咖啡,早就汗流浹背。自然,人們關注的也不是請客方,而是客人。

誰點菜不重要,坐哪裡才重要

不得不承認,歷史上發明圓桌的那個人是個天才,因為圓桌的含意是「平等」和「團結」。相傳,亞瑟王的圓桌打破了12騎士的等級,每個人都看似平等了,但其實並非這樣,比如亞瑟王的位置後面就撐著華蓋,因為他才是NO.1。

NO.1坐的位置自然是很講究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主位,有的地方謙虛地稱為「主陪」。主位為什麼要面對大廳的入口?據歷史學家的研究,這兒可以觀察全體,以及人員的進入,從而起到控制整場宴會的作用。其他人往往則是以這個席位為中心,按重要程度依次圍聚,在整場飯局中,大家都在靠近中心,關注那個人的語言和動作傳遞出來的蛛絲馬跡。

上世紀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上,曾經展現過森嚴的等級,所有人的目光都要專註於斯大林,頻繁祝酒後,大家起身走向領袖碰杯,權力的集中由此得到了象徵體現。希特勒也經常在宴會座位的安排上煞費苦心,離自己近的該是戈培爾或戈林沒有定論,全看此時需要鼓勵還是制約他們。

當然,給其他人排位子,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這種席位的安排是很講究和複雜的,坐什麼樣的位子對應著什麼樣的職務、年齡、親疏關係。當然這種排列並不固定,席間要是有人臨時加入,這種脆弱的平衡就得重新被打破。

一名市政府副秘書長表示,有時候,一塊桌布都有非同尋常的含義。如果有幾桌客人,且難以用方位設置的辦法來突出主台,就要利用主台與其他餐台的桌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來突出主台。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問題,在桌次安排上不用數字,而是通過花卉名稱不同加以區別。

上述官員是北方人,他說以單位名義宴請客人有一定規矩:一般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1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但有些地方經常會讓客人坐在主陪的位置上,而副主陪的位置坐了一名司機,「大概他們覺得,這個位置是上菜的地方,一點都不重要」。

據湖南衡陽市接待處網站上一篇文章介紹,多桌宴會各餐桌之間的距離應不少於1.5米,主賓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離應不少於2米,餐桌距四周牆壁應不少於1.2米。

當然,和民間請客一般由主人點菜不同,官場上的主位者往往不會親自點菜。「負責接待的辦公室主任通常會在領導來之前把菜點好,等主客到達之時冷盤必須上好,絕不能讓桌子空著,這是大忌。」上述人士表示,「但現在這些規矩已經簡化了不少。

推薦閱讀:

官場飯局:瘋狂,身不由己
陪領導去飯局喝酒,記住這3條「不成文」的實用規矩就夠了!
局內與局外:一場官場飯局的解讀
飯局上不能帶的十種人,掉身份!
飯局裡的前途:淺規則吃出職場一片天

TAG:政治 | 點菜 | 官場 | 飯局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