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智慧加互聯網破解供應鏈死穴
06-15
在供應鏈上的企業雖然是合作關係,但是當企業加入供應鏈時,企業都會首先研究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並根據某種判斷準則,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結成聯盟。供應鏈上企業的這種分工合作、相互關聯會帶來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由於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供應鏈企業之間形成一個典型的採購供應關係。在這種關係里,作為產品供應方的供應方永遠掌握比扮演採購角色的採購方更多的信息。而供應方作為獨立法人,有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難免出現不能夠完整曝露信息給採購方的現象。而當這種事件發生時,雙方的信任關係必然出現危機。而不信任導致的供應鏈運行效率低下,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死穴。2001年經濟學諾貝爾獎,三位獲獎經濟學家的核心理論是:當產品的賣方對產品質量比買方擁有更多的信息時,低質量產品將會驅逐高質量商品,從而使市場上的產品質量持續下降。實際上,當信息不對稱時,市場上便出現了次品驅逐優質品的現象。這個時候的市場是假冒偽劣盛行,真正好的產品賣不出去,最後倒台和垮掉的是好企業。一、供應鏈的死穴供應鏈的死穴就是由於供應鏈上採購方和供應方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不誠信行為,導致2001年諾貝爾獎指出的結果:次品驅逐優質品現象,甚至發生道德問題。而這些問題在供應鏈技術層面上不可解。供應鏈上的企業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企業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為了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企業的行為有可能會損害其它企業的利益。為了在談判中獲得優勢,企業往往會保留私有信息,如產品的成本與質量、企業的生產能力等。這種供應鏈上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採購供應問題可以分為兩類:由於事前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逆向選擇問題和由於事後隱藏行動或信息的道德風險問題。所謂由事前信息不對稱引起逆向選擇是指,在採購供應問題中,供應方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能力,而採購方則不能夠全面了解供應方的信息。為了爭取合同,供應方選擇發出價格信號等,採購方根據觀察到的供應方的信號判定是否與供應方簽訂供應合同。從理性經濟人的觀點出發,採購方似乎應該選擇要價低者。但是要價低者是否其能力也低?在供應鏈環境下採購方的評價標準不僅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價格因素,還應該涵蓋了價格、質量、服務、交貨期等諸多要素,通過多個要素的評價指標來彌補採購方在信息方面的劣勢,因為供應方的能力是其私有信息。這樣,供應方為了加入供應鏈體系,獲得為數不多的供應資格,建立與採購方持久的供求關係,就必須展開全方位競爭。企業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市場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如果被淘汰出供應鏈,競爭地位將非常不利。由此,不擇手段的道德問題就有可能發生道德風險是指由於事後的信息和行動不對稱,採購方無法觀察到供應方的行為,供應方可能做出有損採購方利益的行動。有人會說,供應鏈企業之間是共贏關係,信任可以減小風險。在這裡,首先要明白信任是前提還是結果?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有多少關鍵因素存在共贏?實際上,重大因素在信息不對稱時往往只有單贏,譬如最重要的價格,誰都想對自己更有利,共贏往往變成合作慶功宴上安慰信息弱勢一方的漂亮詞語。二、目前供應鏈管理的重點試圖讓信息對稱叔本華說得好:不了解原委的信任是一種偷懶行為。另一方面,信任就是速度,就是效益。合作方式越機動,時間越短,對信任的需求也就越大。信任是放棄對他人的監督,因為能預料到他人的行動方式。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就是要了解原委。辦法主要是加強供應方,即供應商管理,通過供應商調查,及認證體系規範供應方行為。從而去接近達到信息對稱的目的。供應商管理必然包括內部控制標準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兩部分流程:供應商選擇和管理程序步驟內部控制標準1. 供應商選擇原則2. 供應商考察、評估3. 供應商數據維護· 必須按照公司確定的供應商資格確認程序,並經過批准· 選擇供應商的過程涉及採購、技術、質量、成本等方面,選擇供應商不得只由採購部門或採購人員負責· 必須按照公司的規定確定供應商名lu/資料庫,並經過批准· …未達到標準存在的風險A.1 採購可能:· 未經授權或授權不當· 購自未經批准的供應商· 由未經授權的人員訂貨和接收貨物A.2 所採購貨物可能不符合質量標準· 可能接受了未經核准的價格或條款· 對供應商的評估不全面· …· 選擇和確認供應商過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標準必須形成文件並妥善保存· 選擇/資格認定的標準應該包括:– 到供應商現場進行考察– 供應商的技術能力– 評價供應商現行的質保體系– 按時交貨記錄– …以跨國公司的全球採購為例,供應商管理一般分為七個步驟:1、查找供應商。供應商可分為交易型供應商、合作型供應商、全球戰略型供應商;2、供應商基本情況調查;3、供應商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0、ISO1400等;4、產品質量認證:UL認證、CE認證等;5、試生產;6、合同談判;7、供應商考核管理。其中,對供應商的評估認證是最重要的環節。跨國公司要評估企業七大體系,即品質保障體系、交貨供應體系、採購價格體系、外貿流通體系、環保認證體系、電子商務應用體系、安全品質體系等。要進入全球採購商的供應鏈,必須符合其評估標準,全球採購正在重塑我國企業的商業模式。而細節決定成敗,全球採購對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是一個嚴格的考驗,我國企業要根據評估要求細則,精益求精,相應地建立這七大體系。如何做好全球採購評估的準備工作,青島跨國採購促進中心以食品行業為例提出以下建議:1、編寫完整的質量手冊,並要中英文對照。全球採購商對企業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公司的文件,文件的科學性、縝密性、說服性、可考究性顯得極其重要。同時要做到「言行一致」。即文件中規定要執行的必須執行,而且必須做好準確、完整的原始記錄。2、安全性是國外客戶評價一種產品可否食用的最重要標準。必須讓產品有可追溯性,即產品必須有準確的序號,任何產品都能溯源到哪天在哪條生產線上,由誰加工的,原料是哪家的。萬一出現質量問題,要有一套科學的糾正與預防措施。3、所有記錄必須有條理性和易檢索性,每個部門都要將自己所負責的文件歸檔,並在客戶需要時能在3—5分鐘內將其全部擺在他面前。4、強化員工培訓。新員工的廠級培訓、車間培訓、崗前培訓,都不可或缺,在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上都必須保證,而且有詳實的記錄。對老員工,最好每年能進行一次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工藝操作規程、廠規廠紀等內容的培訓,並做好記錄。5、注意一些細節。比如:防蟲、防蠅、防鼠設施是否已安置,安置的位置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完全能夠預防性;原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完全隔離沒混放?員工在進入車間及在工作崗位上是否形成了嚴格按衛生管理制度操作的習慣?以上措施努力方向是試圖讓信息對稱,確實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但在原材料價格波動,質量變化以及政策執行方面,仍然出現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由此發生含鉛塗料、蘇丹紅事件都是發生在跨國公司的供應鏈管理中。三、反向信息不對稱破解供應鏈死穴既然供應鏈的死穴來自於供應方掌握優勢信息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損害採購方的利益行為,發生逆向選擇和道德問題,即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和不守信及行賄問題。如上所述,達到信息對稱又難以在供應鏈層面實現。在此,本文提出通過某種信息平台實現有利於採購方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信息不對稱給採購方帶來的問題,只能用反向的信息不對稱來解決。即賣方不知道採購方知道多少。在有效的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市場信息權必須轉移到對採購方有利的一方。最關鍵的是要在供應鏈死穴的重災區:價格和質量方面實現反向信息不對稱,1、價格信息權的反向不對稱。以前的採購方法有比價、招標、反向拍賣。大家都知道這裡同樣存在欺詐:圍標就是一個常見現象。因為入圍供應商之間的熟悉程度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深。因為只要入圍,入圍成員信息就有可能被採購方某些人出賣給其它成員。於是串通在所難免。在此,信息權並沒有真正轉移到採購方手裡來,只是形式上拿到「密封」的標書。其內容早已不密封。「囚徒困境」2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cha抓住,分別被關在不同的屋子裡審訊。警cha告訴他們:如果兩個人都坦白,各判刑5年,如果兩個都抵賴,各判1年(或許是因為證據不足);如果其中一個人坦白而另一個人抵賴,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用表格概述如下:甲沉默(合作)甲認罪(背叛)乙沉默(合作)二人同服刑1年甲即時獲釋;乙服刑10年乙認罪(背叛)甲服刑10年;乙即時獲釋二人同服刑5年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招,結果都被判5年刑期。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 (被判1年刑)就不會出現。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這就是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要避免供應方之間「串供」導致串標,就要想辦法把他們隔離開。要實現有利於採購方的信息不對稱,首先要準備好「囚室」:斷開供應方之間聯絡要讓供應方「坦白」,就必須把他們分開,讓他們互相不知道誰是誰。這時他們不知道採購方了解到的價格是多少。即形成了有利於採購方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在中國商界早就發明了袖籠談價,在舊時的珠玉匯緣市上,買主與賣主通過反覆將手伸過來、伸過去,你捏我手指,我捏你手指的,來促成雙方成交。所謂「袖籠 里做文章,手指頭談生意。」相互捏拿手指就代替了報價與討價還價。在此,有效地將供應商一個個分開報價,形成了有利於採購方的信息不對稱,供應商最佳選擇就是報最低價。上海求勢管理諮詢公司開發的袖籠網就是運用了這個原理,讓價格通過「單獨」渠道直達採購管理者,破除了供應商可能存在的串標、圍標問題。2、產品質量信息權的反向不對稱毫無疑問,無論是招標還是比價都無法解決質量問題。因為供應方永遠掌握比採購方更多的原料成本信息。三聚?胺問題、蘇丹紅問題、含鉛塗料問題說明供應商在產品質量方面的優勢信息不對稱給採購方造成了極大的困惑。即使引進專家組,也難以解決信息層面及道德層面的問題。在供應產品質量方面的反向信息不對稱的核心,一是讓供應商有動機主動曝露關鍵材料及成本信息;二是供應商提供的信息是通過單獨的渠道到達採購管理者處,其他供應商並不知道信息內容,從而使採購管理者形成相對的信息優勢。四、互聯網工具在破解供應鏈死穴中的作用將互聯網技術運用於採購管理最常見的是網上招標和網上的反向拍賣。網上招標的原理就是將線下招標移到網上,節省了費用,提高了效率。網上的反向拍賣通過在一定時間段內,賣方根據買方發表的招標信息,進行可以修改的報價,在截止時間前報價最低者中標。這兩種方式的缺陷是基於假設買方對招標產品所有參數都了如指掌的情況下進行的,事實上難以實現。以某大型跨國超市採購托盤為例,該公司僅對那些容易了解參數的產品進行招標,有一次對托盤委託美國某網上招標公司進行招標,最低價中標後,發現該托盤也符合招標書上表明的參數,但是托盤可以當飛盤飛出去了。顯然漏掉了重量這個重要參數。這個案例再次說明,在供方掌握優勢不對稱信息時,就有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上海求勢管理諮詢公司開發的袖籠網從商業模式上顛覆了傳統的招投標交易模式,將優勢信息權從供方手裡轉移到了買方手裡。其方式是通過袖籠談價,讓買方掌握優勢價格信息,省掉了難以長期奏效的談判。在質量方面,做到了讓供方通過單獨的渠道提供更多信息給買方。其原理是利用產品質量好的供應商不願意和產品質量差的供應商同台比價的競爭心態,通過設立互聯網平台(袖籠網)公開所有供應商產品參數,讓供應商互相評價,並將評價結果直達採購管理者。同時實現了第二點要求的單獨反饋渠道。其結果是讓採購方明了了供應產品原料成本及質量問題。三種互聯網採購管理模式比較:產品參數供應商數目比價效果質量控制網上招標固定限定好難反向拍賣固定不限定很好難袖籠網不固定不限定好容易袖籠網的作用:1、袖籠網解決了價格[h1]:在實踐過程中,某著名醫藥物流公司在以前的採購中,採購報價過程仍按行業傳統的電話報價,存在比較嚴重的價格欺詐現象。通過以採購諮詢項目介入的方式導入袖籠網,利用袖籠談價原理直接為企業節省採購成本。系統外報價破除了圍標,而價格直達採購管理者賦予了採購方優勢不對稱信息,有利於掌控談價局面。2、袖籠網同時解決了質量問題:袖籠網利用向供應商公開參數,讓供應商參與產品質量評價,利用產品質量好的供應商不願意和產品質量差的供應商同台比價的競爭心態,將評價結果直達採購管理者。單獨反饋渠道讓採購方掌握了優勢不對稱信息。其結果是讓採購方明了了供應產品原料成本及質量問題。一個案例發生在某汽車公司的項目採購上,項目採購的供應鏈管理難度很大,尤其是涉及到多層次採購的質量控制問題,以前該企業的採購每年都向上游供應商壓價,但約有60-70%的供應商以犧牲產品質量的方式迎合之。譬如:車鎖質量問題經常發生,採購在採購配件質量下降。公司向車鎖廠採購車鎖,車鎖廠採購配件,配件廠採購特種鋼,而問題常常發生在特種鋼的採購上面。該公司通過導入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平台,讓配件廠的特種鋼採購直接在網上顯示,當特種鋼採購發生問題時,第一個知道的時特種鋼供應商,質量好的供應商就將問題直接反饋到了車廠領導及所有採購環節的採購方那裡,於是質量欺詐被規避。事實在操作中,僅僅基於袖籠網的威懾力,質量欺詐現象就會大幅下降。說到信息威懾力,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說:「我認為信息革*能夠導致威懾理論的變化。我可以對薩達姆海珊說,我們有能力在伊拉克上空撐開一把信息傘,我能看到你所做的一切。如果你不遵守聯合國決議,我們能夠做到,而且也將這樣做。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在美國有線電視網上播出我通過信息傘看到的一切,這樣我就能告訴全世界。……重要的不是航空母艦的大小、空軍的多少,重要的是我擁有智慧的多少,是我思考和運用信息傘的能力的大小。……信息傘可以代替核武器傘。」在供應鏈運行中,建立企業成員間的信任和監督機制, 增加供應鏈透明度非常重要。企業成員間的信任是供應鏈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沒有監督的信任卻是形成供應鏈風險的最佳土壤。因此,袖籠網,可以建立並完善企業成員間的信任和監督機制,以降低供應鏈結構成本,減少內部交易成本,促使夥伴成員以誠實、靈活的方式相互協調彼此的合作態度和行為,並使供應鏈管理層通過不同渠道驗證信息的客觀性,得到清晰和沒有失真的信息,降低成員企業在信息不完全情況下做出錯誤判斷或決策的可能性。附2001年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的介紹:阿克爾洛夫的「次品理論」他認識到:市場結構的理論建立在參與者可以嚴格地充分利用信息的基礎上,這是一個對交易和合同具有統治權的機械理論。這種情況會阻止資源的有效配置,相反信息的流動可以使市場得到發展,改善資源配置。」邁克爾·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 )1948年生於美國的新澤西,197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頭銜,現兼任美國哈佛和斯坦福(Stanford)兩所大學的教授。邁克爾·斯賓塞,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長和現任名譽院長。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將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這三位經濟學家是因為他們在現代信息經濟學研究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從七十年dai開始,他們就致力於「不對稱信息市場」理論的研究,即分析不同數量的信息代理是怎樣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市場產生影響的。因此,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他們的貢獻就在於揭示了當代信息經濟的核心。「不對稱信息」理論主要研究在缺乏借方信用價值信息的情況下貸方所面臨的風險問題,它也解釋了那些熟知科技產業資本運作的人是怎樣取得對其他投資者的優勢的,以及近年來科技股的泡沫問題。斯賓塞的研究顯示了信息在當代經濟社會的絕對重要性,即在一定情況下,消息靈通的商人比那些缺乏業內信息的人能取得更多的市場收益,比如說,汽車經銷商可以通過提供產品擔保書來表明他的車更好,而公司則可以利用紅利的額外稅收來顯示它的高收益。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1943年生於美國的印第安納州,196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頭銜,曾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經濟學教授。斯蒂格利茨在獲獎後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市場經濟的特徵是高度的非理性和不完整性。舊的模型假定信息是完美和理想的,但即使很小程度的信息不完整也能夠導致很大的經濟後果,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些人知道的比另一些人多。』」斯蒂格利茨的理論創新在於他提出了現代經濟學最優理論的非均衡量。斯蒂格利茨運用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分析了傳統經濟理論的缺陷,指出,標準新古典模型中有關信息的假設是一個嚴重的失誤,因為在標準信息假設中,輕微的不均衡變化將徹底改變標準模型的所有重要結論,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個體搜集、吸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信息的傳遞是有噪音的和不完全的,同時人有時會犯錯誤也是合理的現象,這一切都是經濟運行分析的前提。描述經濟運行僅僅局限於運用價格機制是遠遠不夠的,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價格機制實現帕累托效率的有效性與普遍性是值得懷疑的。因此,新古典模型並不能為市場體制的選擇提供理論指導,一旦將信息不完全性引入分析之中,就很難得出市場是有效率的推論。斯蒂格利茨將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備市場引入,進而批評了以新古典模型為基礎的蘭格-勒納-泰勒定理在描述市場社會主義特徵方面的種種錯誤理解和誤導。指出,其關於競爭市場經濟的推論存在兩個重要缺陷,即它沒有理解市場經濟框架的不充分性並錯誤地鼓吹了市場社會主義的可行性,它所提供的僅僅是一種與潛在效力相距甚遠的經濟模型。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備市場基礎上,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新的模型並描述了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運行。斯蒂格利茨的模型不僅為洞察市場經濟運行拓寬了理論視角,而且為在轉型經濟中的體制設計和政策選擇提供了有啟發性的思路。斯蒂格利茨是美國較年輕的一流經濟學家,他在經濟學領域是一個有創意並富有挑戰性的學者。在其(經濟學》一書中,他提出了要「超越馬歇爾和薩繆爾森」,推翻新古典綜合派體系。他在宏觀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公共財政、發展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等領域頗有建樹。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彙編調試技巧及簡單破解
※最全廢物測試的分類以及破解思路!!!
※★★★卡在手錢已飛 猖獗盜刷如何破解?——————————▲571《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2
※如何播放4K藍光光碟?
※生肖相衝破解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