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台灣蔣介石草山官邸的面紗(圖)
蔣介石到台灣後的首座「總統」官邸,後來又變成蔣介石夫婦夏季避暑行館的台北陽明山「草山行館」,經整修後於4月上旬向民眾開放。記者進去採訪後,終於看清了這座曾經蒙上神秘面紗的特殊建築的「廬山真面目」。
草山行館展出的蔣介石的身份證
蔣氏抵台後的首座官邸
草山行館位於台北近郊陽明山。從風景秀麗的陽明山公園第一停車場一條小路下去,大約五十公尺,一座帶有門洞的日本和西方混合式建築赫然閃現眼前。這就是當年戒備森嚴、帶有威權色彩的蔣介石到台灣後的首座「總統」官邸。
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環繞的山谷地區,因滿山生長著碧綠的芒草和箭竹而得名。日本統治台灣時期,這裡被當作休閑區,成為日本大員的度假別墅,其中台糖株式會社為接待日本皇太子所修建的主建築,就是現在的草山行館。儘管日本皇太子最終沒在這裡住過一天,但是,這裡後來還是成為名流們享受生活的溫泉別墅。
1949年12月,蔣介石敗走台灣,看中了陽明山的自然美景和隱蔽性,就把這裡作為來台後的首座官邸。1950年5月,蔣介石搬出草山行館,住到了新建的、面積大得多的士林官邸,這裡的地位就降格為避暑山莊。蔣介石每年端午節左右來此居住,到中秋節下山,行館的名字也隨之改為「夏季避暑行館」,亦稱「草山老官邸」或「後山官邸」。蔣介石去世後,這裡門庭冷落,日漸荒蕪,幾被棄置。
草山行館外觀。1949年至1959年,蔣介石夫婦居住於此,經歷了夢想「反攻大陸」、1958年「八二三炮戰」等重大歷史事件
林蔭深處留下歷史痕迹
草山行館與蔣介石後來居住的士林官邸和晚年居住的陽明書屋相比,規模小得多,內部裝飾也簡陋得多。這可能與當時的年代有關。行館佔地共4275平方米,其中主建築為584平方米,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典型日本風格。主建築內部原先分為川堂、大廳、會客室、卧室、主卧室、起居室、客房、廚房、中庭與陽台。主行館以外,還有四棟附屬建築,原為蔣介石隨從侍衛的房舍。其中一處澡堂,早已倒塌,只留殘牆。
草山行館年久失修,早已破敗,其原貌只能從展出的舊照片中看出個端倪。如今供大眾參觀的建築、室內的傢具,很多是按照原先的模樣,結合某些現代觀念複製的。只有用大理石製作的壁爐是原件。行館裡展出了大量的歷史照片和手稿,反映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生活情況,其中有宋美齡的畫作,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結婚喜帖,蔣介石1965年在台灣獲發的第一張身份證,蔣介石穿過的長袍馬褂,宋美齡穿過的旗袍等。
當年戒備森嚴的要地,如今成為咖啡室,許多市民在此休閑飲茶,四周到處擺滿藝術品
住在陽明山的蔣介石,將自己的住所設計得十分迂迴隱秘。客廳鑲嵌著龍鳳板,中庭修了個小魚池。小花圃的旁邊,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防空洞。據說,這個防空洞通到山上的警察大隊隊部,裡面至今可能還有蝙蝠和蛇。
草山行館作為蔣介石的官邸和避暑行館,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金門炮戰,到策劃「反攻大陸」;從「復行視事」,到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都在這裡留下了痕迹。如今,這些都成了解說員輕鬆的談資,成為參觀者遙遠的故事。
宋美齡五十年代在此居住時的照片
昔日官邸今成藝文沙龍
昔日森嚴的蔣介石官邸,去年被台北古迹審查委員會核定為建築,台北市文化局又將這裡劃為藝文園區,由文化大學承包經營,4月5日正式舉行了開館典禮,節假日前來參觀者眾多,既可踏青賞花,又可觀看藝術展覽。進門後原為侍衛加蓋的西式石造房舍,現在成了小型展覽場所,取名為「美廬」;當年蔣介石夫婦接待外賓的地方,成為為遊客提供餐飲的「飲和堂」,此名取自《莊子.則陽》:「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宋美齡昔日的卧室兼畫室,取名「萃英堂」,以後將改為展覽場所;蔣介石的卧室兼書房,起名為「大雅堂」,取「春風大雅能容物」之意,指來此者均為雅士,闢為藝文沙龍;最裡邊的客廳,現在成了展覽和講座場所。
介壽堂原為蔣介石的卧室,現在改為放映室,供市民在此觀看一些文史資料片
草山行館的修復開放,為民眾休閑觀光提供了一個新去處。一些漂亮的女大學生利用假日主動到這裡來當志工(義工),為遊客服務。也有人對行館的改造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因為行館對不少舊地重遊者來說,有一種「原味全失」的感覺。不過,經營草山行館的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校長表示,由名人建築物變成了市民的公共空間,必須有一番改造與轉換。年輕人對這樣的改造已經習以為常了。
|
神秘面紗拂去,藝文風華呈現。人們在這裡尋找的是春天的快樂,是假日的喜悅,是漫山遍野象徵著生命的綠樹和山花。誰還會留戀過去那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歲月呢?
推薦閱讀:
※蔣介石麾下「八大金剛」的命運
※強國夢與憲政之路——蔣介石在1943年
※平史 | 李宗仁的遭遇足以讓你看透蔣介石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魯迅為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有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