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什麼我們總是政策錯配
最近我們為什麼總是政策錯配
在經濟運行到某種狀態的時候,政府需要把原有政策做某個方向的調整對經濟和社會最有利。如果長時間不做調整,這就犯了反應遲鈍,措施滯後的錯誤,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更可怕的是,政府把政策調整到一個相反方向,這樣反而加重不利因素,加速經濟走向崩潰。這叫政策錯配。政策錯配帶來的問題是最大的。
去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流動性明顯不足,已經有很多專家認為美國會因此觸發金融危機。美國經濟發生問題,必然影響中國,也就是會使中國顯示生產過剩的情況。這個時候,由於世界同時發生了石油、糧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中國也出現明顯的通脹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判斷了:究竟世界和中國經濟的走勢會是什麼樣子,是哪些因素造成了中國通脹局面。
經濟學家梁曉寫了個文章,認為中國通脹的關鍵是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導致熱錢流入,熱錢流入導致央行對應投放人民幣。自05年人民幣升值後,非順差和投資形成的外匯儲備增長已經積累8多美元,對應增發6萬億人民幣,這是導致國內通脹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他因素是國際價格上漲)。而且農產品自身也積累了價格需要抬升的潛力。這個時候緊縮銀根,升息都不是對應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人民幣在升值」,屬於投機行為。因此,這個時期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停止人民幣升值,讓熱錢迴流。
但是我們的判斷不一樣,採取了提高銀行儲備金加升息措施。在經濟將發生萎縮的情況下緊縮銀根,屬於政策錯配,結果造成今年四、五月份開始沿海大量中小企業流動性枯竭,紛紛倒閉。使本來該在下半年才發生的問題提前半年出現(國外需求減少,下一期訂單下降,一般要半年多才會傳導到中國)。
6月份美國兩房危機,已經顯示美國已經進入金融危機的步調中,7、8兩個月勢頭已經很明顯。只要腦子稍微清楚點,就知道波及中國是必然的。但是我們的金融政策一點沒做調整。一直到9月,中國工業增長速度明顯放慢,財政收入只相當於上半年增速的9%,才在月底開始放鬆銀根。這叫政策滯後。
一個管事的人,處理正常狀態和危機狀態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正常時期的措施和想法,往往在危機時候是錯誤的。為什麼有「危機處理」這個行當?就因為危機處理和正常管理是不同的。
9月份,中國已經意識到中國也將進入一次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而且這個經濟危機的所有特徵與西方此前發生的危機是很接近的。這個時候,本來應該借鑒西方成功處理經濟危機的措施。
西方以前發生經濟危機,突出表現為一個矛盾:由於需求不足造成生產過剩。生產過剩表現為企業東西賣不出去造成流動性枯竭,大量裁員、降薪甚至倒閉。而裁員和降薪又造成低收入群體收入繼續下降,需求更加疲軟,生產過剩更加嚴重。這就是使企業生產過剩和居民消費不足成為一個互為因果,反覆加劇的過程。這個時候會出現個嗷嗷叫的對象。一個是企業,流動性枯竭,眼看要死。一個是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採取什麼政策才能解開這個結呢?
羅斯福採取的是,對企業,恢復銀行功能,降息和提供貸款增加流動性,使企業不會馬上全死。同時,制定最低工資制度保障企業不再通過降薪解決問題。對消費者,採取政府直接投資一些無關緊要的項目,變相給低收入群體發錢,讓他們具備消費能力。同時制定福利法案提高生活水平。羅斯福還採用了累進位的稅收政策,減弱了貧富分化速度,最終創造出一個所謂「中產階級」。
羅斯福新政首先讓企業不馬上死個光,然後大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低收入群體的消費率高,增加1塊錢收入就花光這1塊錢,整個社會的購買力開始增強,企業產品賣出去了。企業一好,就業增加,工資保障,居民收入就增長。這樣形成一個良性互動關係,經濟就走向復甦。這裡,核心政策是讓低收入群體收入明顯提高。因為危機的引起就是因為低收入者群體發展越來越大,購買力越來越低造成的。羅斯福的政策持續很長時間。他的工資和福利政策最終在美國形成一個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正是這樣一個收入比較高,數量比較大的群體,支撐了美國此後的經濟增長,使美國此後經濟危機直至美國選擇自由主義經濟後才發生。
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正常狀態下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反過來說,選擇市場經濟模式後,要在正常狀態下加快經濟發展,最簡單的措施就是促進兩極分化,讓老闆們賺得多些。他們賺得多,投入生產就多,GDP就高。也就是我們前一段選擇的「效益優先,兼顧公平」。但這種狀態必然遇見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不足以支撐生產能力擴張的瓶頸,一場經濟危機就到來了。消除經濟危機的辦法就是減少貧富分化,提高低收入群體消費能力。也就是需要把政策改為「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錯誤的政策是什麼呢?一是把財政資金投入到建設上去,去增加產出能力。因為本來就是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問題。繼續擴大供給,無非是增加設備閑置率,造成過剩情況更加突出。包括建設高速公路和鐵路。因為只要經濟不好轉,照樣存在運力過剩問題。二是繼續擴大貧富分化。限制企業增加工資甚至鼓勵企業通過降薪方法來度過危機;把房市這個賭場再搞成牛市,讓有錢的人繼續在這裡賺錢。也就是繼續搞「效益優先,兼顧公平」政策。
這樣做,生產過剩局面會加劇,大量財政資金傳導到低收入群體收入上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受益面大幅度減少,低收入群體收入會持續下降。這樣,危機不僅不會過去,反而會加劇和延長。
貧道講的這些,馬克思早就講過。馬克思是研究經濟危機的專家,看得最透了。可惜老馬的話現在沒人聽了。
不聽老馬的話,於是我們選擇4萬億財政投入,絕大部分投到建設上來了。同時,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就是我國「暫緩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也就是不再管企業到底給工人發多少錢了。理由很簡單,這樣會擴大就業面,把正常狀態下的「效益優先,兼顧公平」又照搬回來了。
企業經營困難,流動性枯竭是工人工資過高造成的嗎?顯然不是。經營困難是需求不足,產品賣不出去造成的。只有賣不出去產品才發生資金流動性差,怎麼會是成本上市造成流動資金不足呢?因此,這叫無的放矢,叫政策錯配。
真的工資降低,就業面擴大,低收入群體收入就能支撐一個良好消費局面嗎?顯然不能。
嚴格來講,我國在90年代中期以後已經出現消費不足,生產過剩問題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即使採取了降低人民幣匯率,增加出口的方法緩解或者掩蓋了這個問題。如果計算一下9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凈增長中來自國內消費增長和來自外貿盈餘增長的比例,會發現主要是每年滿足國外需求的貿易順差支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如果扣除這個部分,國內需求支持的增長每年也就是5%左右。如果不能提高低收入群體受益面和收入水平,即使農民工下崗數量減少,低收入群體的總收入還會持續減少。
最主要的是,只要中央這樣發了話,地方政府巴不得降低農民工工資。因為本來各地爭取外來投資的主要措施就是給投資者一個低工資環境。既然上面有了政策,農民工工資肯定是個下降局面,連維持都不可能。各個企業都會給工人說:現在企業經營困難,大家如果不願意被裁員,一起降薪吧,老闆帶頭,主管做榜樣。甚至地方官員和工會都會來替老闆做工作。工人們能有什麼辦法?
農民工工資低了會是什麼局面?這取決於對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判斷。如果本來收入就還可以,消費能力還有點結餘,現在挖掘出來,也許總體消費不會大幅度下來。而且堤內損失堤外補,也許這次糧食價格提高會彌補這個問題。
實際情況是,2007年,農民純收入的40%來自工資收入。純收入每增長100元,60元來自工資收入的增長。如果工資收入下降,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力最大。目前農民來自農業收入只佔38%。這次農產品提價,只涉及糧食和油料,比1979年的提價面還小。因此,如果按現在的計劃綜合提高30%左右,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只有10%。而如果有20%的農民工回家,其他農民工工資再降10%,收入就會降低12%以上。農民收入就會出現負增長。
那麼,農民的消費能力是否還有潛力可挖呢?可以說已經一點也沒有了。占農民20%的最低收入群體,2006年的現金支出和現金收入比為134/100。也就是掙100元現金,要花出134元,入不敷出,借錢生活。再往上20%低收入群體,消費率達到102.3%,也是入不敷出。再向上20%的農民,現金消費率是94%,勉強過活。再向上20%的農民,現金消費率是87%。農村都是親戚幫親戚,窮幫窮富幫富。農民窮戶借的錢往往不是最富的20%群體的錢。因此,80%的農民基本上是要麼借錢花,要麼是有點結餘也被窮親戚借走了。哪裡還有什麼消費潛力!而外出打工的主要是這80%的人,不會是小商販和老闆們。因此,一旦農民工失業和工資降低,80%的農民算徹底退出中國消費品市場了。還指望內需恢復?
因此,這項政策又是一個錯配政策。
羅斯福在危機時創立最低工資制,保障工人工資不降反升,結果從困境中走了出來。我們本來剛制定最低工資制卻恰好在危機到來時放棄。真令人不解。
美國現在已經把原來打算購買銀行股份的錢變成支持消費信貸上了,台灣乾脆直接給居民發錢了。難道我們還要繼續錯配下去嗎?
推薦閱讀:
※「我都用過哪些手段來甩掉男朋友?」 | 最近我和10個女生聊了聊
※【海運倉內參】辦簽證,哪家領事館離你家最近?
※【圖】李嘉誠最近很忙:買完郵儲行又開始賣長江汽車,李嘉誠和王健林誰有錢
※相由心生,財由運來!3大生肖最近3天,財運旺,要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