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貨幣互換,中國虧了嗎?
本周以來,盧布的狂跌引起全球關注。盧布兌美元匯率跌幅創下自199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自今年初以來,盧布匯率已下跌逾50%,目前市場仍對盧布走勢持悲觀預期。
這時候,有人忽然想起中國央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指出中俄雙方互換貨幣匯率極低,並認為我國因此蒙受了匯率損失。
今年10月13日,中俄雙方簽訂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貨幣互換協議,匯率摺合算來,1元人民幣約等於5.43盧布。而相對於目前1元人民幣兌10~12盧布的匯率,眼看著盧布持續下跌,有人大呼中國央行吃虧了。
實際果真如此嗎?
貨幣互換並未實際發生
「首先,貨幣互換並沒有任何實際發生,只是給了兩國一個應急機制,相當於信用額度。」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賁聖林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解釋稱,「我國和那麼多國家簽了貨幣互換協議,現在為止,實際發生的極少。」
賁聖林稱,貨幣互換實質只是互換額度,並不代表實質發生的交易,中俄兩國某一方需要使用時,應該向另一方提出需求,在中俄貿易中使用,但是也可以不使用。
那什麼是貨幣互換協議,為什麼要簽訂這種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貨幣互換其實是貨幣掉期(SWAP),貨幣互換的目的是為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以及降低融資成本。交易雙方根據互補的需要,以商定的籌資本金和利率為基礎,進行債務或投資的本金交換並結清利息。
「互換雙方一般是金融機構或企業,按照事先商定的匯率,交換不同幣種、相同數額的本金並定期結算利息,協議到期後再互換回初始交易時的本金。」劉英向本報記者稱,其實,由於美元走強,不只是盧布大幅走低遭受重挫,土耳其里拉、哥倫比亞比索兌美元匯率也跌至紀錄低點。南非蘭特、馬來西亞林吉特、巴西雷亞爾、印尼盾等也都觸及幾年來的新低。
賁聖林稱,之所以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是為了防範國際金融風險,可以不通過美元,而是通過其他非美元國家進行雙方的貨幣結算。比如購買俄羅斯的石油,我國可以用人民幣結算,並不一定要用美元了。
「所以,貨幣互換協議是為了雙方的貿易投資而簽訂的協議,同時防患未然,為防範風險而進行的。」賁聖林稱,貨幣互換的目的是為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以及降低融資成本。
所以,貨幣互換協議只有實際發起和動用,才會互換一筆資金到對方賬戶上去。現在只是簽了協議,備用性質,並沒有發生債權債務關係。
實質是信用額度
賁聖林解釋稱,貨幣互換實質只是互換額度,信用額度並不代表實際提款。並且,在發起和動用該協議的時候,需滿足一些在協議中註明的前提條件,會對資金提供方提供一定保障,比如用盧布作為抵押物。
「如俄羅斯向中方提款的時候,要用盧布作為抵押,其實是一個信用風險的問題。」賁聖林向本報記者解釋。
例如,俄羅斯提出需要提款,那麼就要用盧布作為抵押物,這個時候最大規模是1500億元人民幣,到期後,俄羅斯需要還相應額度的人民幣,所以抵押並不表示俄羅斯不用還款了。
雙方簽訂的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是規定的最大可互換規模,如俄方發起,最多可動用的餘額是1500億元人民幣;如中方發起,最多可動用的餘額是8150億盧布。現在沒有動用,談不上有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還是美元,而之所以沒有大量使用人民幣,瓶頸在於俄企業手頭並沒有足量的人民幣。
在俄羅斯遭受歐美製裁,大批國企獲得美元、歐元舉步維艱的時候,若俄方能通過互換獲得人民幣流動性,提高在對華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重,對於人民幣走出去也是大有裨益的。
沒有匯率風險
「當然,如果俄羅斯覺得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提出來人民幣提款,我們也應該有這個責任,並不表示俄羅斯不還款了。相對而言,簽訂時候匯率比較低,不是商業機構之間的貨幣互換。」賁聖林稱。
「我們並沒有匯率風險,貨幣互換目的之一是為防範外匯風險,三年協議到期,俄羅斯就要歸還我們1500億元人民幣加利息。」劉英向本報記者表示,因為是人民幣與盧布直接互換,不涉及美元轉換,是「去美元化」。
該協議實際動用時,是按發起時的匯率(而不是提前設定的固定匯率)來計算應互換的雙方金額;歸還時本金不變,動用方還要付一定利息。也就是說,如果俄方動用了我方的人民幣,一定期限後還需歸還我方人民幣,金額是原本金+利息。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匯率風險的。
這其中,最大的風險是俄羅斯經濟狀況急劇惡化,金融愈發不穩,俄央行在互換到期後違約。也就是,俄羅斯賴賬不還錢怎麼辦?
即使在最壞的情境下,俄央行違約,形成對華債務,中方也可以通過要求俄方對華出口燃料、原材料和武器進行償還。
事實上,自1962年5月美聯儲與法國央行簽署世界上第一個央行間貨幣互換協議以來,世界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央行互換違約事件。
推薦閱讀:
※四代重殲-四代重殲:全部上當了-中俄同盟-取禍之道-中華網博客
※美艦隊司令妄評中俄軍演:對地區穩定沒建設
※收復外東北的阻力有哪些?
※俄羅斯研究與中俄關係—聆聽張德廣大使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