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您說說話|從白居易詩句看人生
白居易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有「詩王」之稱,與李白、杜甫齊名,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也是一位虔誠的彌陀凈土信仰者。
宦海沉浮終看破 隨緣處世自安樂
白居易出生於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dà fū)。因性格剛直,敢於直言進諫,在官場得罪了權貴,屢遭貶謫(zhé)。由於經歷了宦海沉浮,加以他對佛教的信仰,使他對功名利祿和權勢紛爭,都視若浮雲,常以佛教思想指導為人處世,不僅全身遠害,而且使自己始終保持寵辱不驚的樂觀心態。
最能反映白居易人生觀、處世觀的代表詩作,就是《對酒詩》。
詩曰: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快樂,
不開口笑是痴人。
白居易看透人生,認為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蝸牛角上,空間是那樣的狹窄,還有什麼事好爭的呢?人生之短暫,就像寄身於石頭相撞的那一瞬間所發出的一點火光中,一閃即消失了。
如此短暫的人生,不論富貧順逆,當隨遇而安,隨安而樂,於人於事,不必計較執著,應該放寬胸懷,保持心情愉快,笑口常開,逍遙處世,快快樂樂度過一生,這才是處世之道。
人生活在娑婆世界,看似很大,其實就如生活在狹小的小蝸牛角上,有什麼好爭的啊?看這個世界的人,爭名利,爭權錢,爭財物,爭長短,爭高下,爭是非,爭錯對,爭一句話,爭一口氣等等,都是貪嗔痴心所使,自造業絲,作繭自縛。用釋迦牟尼佛的話講:「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
用因果觀看人生,人生在世,貧富苦樂,人事順逆,悉皆前世因緣感召之果,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隨富而樂,隨貧而安,高下不相慕,平朴無虛妄,即使廣廈萬間宿不過卧榻三尺,良田千頃食不過一日三餐!縱然貧富,身寄無常域,皆不過電光石火,轉瞬即逝,難得久長,有什麼好爭的呢?
依佛教視之,世間福樂,不過人天之樂。如善導大師講: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凈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凈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所以,身居娑婆,當心眼高遠,「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極樂世界才是真實的寄身之處。
白居易誕生於善導大師往生後的九十一年,深受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的影響,從而奠定了白居易歸心彌陀凈土的信仰。
二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念彌陀
作為經歷過多次宦海浮沉,人生波折的文人來說,功名利祿,榮辱得失,對他來說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再也喚不起他的任何興趣。在佛教的信仰中,經歷了早年崇奉南宗禪,晚年轉向彌勒凈土,在人生最後幾年因染風痹之疾,轉而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其最後的歸宿。所以白居易的佛教信仰,是經過多重選擇之後,最終選擇了持名念佛求生凈土這一法門。
白居易舍三萬奉銀,請畫師繪極樂世界圖、西方三聖相,題願詞曰∶極樂世界清凈土,
無諸惡道及眾苦。
願如我身老病者,
同生無量壽佛所。
這便是白居易專志西方求生極樂的真實信願的見證。
還有那首流傳廣遠,膾炙人口的《念佛偈》,便是他信仰彌陀凈土的史證。
詩曰:
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凈心,但念阿彌陀。
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甚麼?不達又如何?
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白居易認為,自己已經71歲了,來日已經不多,不再寫詩了,復因眼花、腿腳不靈便,也不願再耗費眼力去看經了,也不再到處跑作功德了,作為我這樣的「機」,「何以度心眼」呢?就是放下萬緣,但靠「一句阿彌陀」。
「一句阿彌陀」,即是「度心眼」法,即是無上甚深微妙禪法,「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何必求禪悟呢?由此可見,善導大師機法深信,對白居易身心影響是何等之深啊!更加彰顯了凈土念佛法門,是老少咸宜的易行道。
正是白居易對「一句阿彌陀」「度心眼」的法深信,所以安心起行作業,不離阿彌陀佛。落實在行持上,即如偈云:「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也就是將念佛作為每天的第一要務,行住坐卧,一句佛號不令間斷。這正是把善導大師:「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落實到心行業上的寫照。
白居易自謂:「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凈心,但念阿彌陀。」也就是說我年歲已老,人生的路已走到了盡頭,回想自己的一生,從修禪,到信仰彌勒凈土,直至人生最後關頭才回歸到彌陀凈土,屈指數來,虛度了很多光陰,非常惋惜啊!曾經向禪求清凈心而不可得,而今方悟「旦夕清凈心,但念阿彌陀。」念念阿彌陀,念念清凈心。這便是曇鸞大師所講的:「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凈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凈,即得往生」之義。
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甚麼?不達又如何?
這裡的「達人」,實指始終專於修禪而通達禪理的人,包括曾經的禪宗同修。
那些專修禪宗的達人們,應嘲笑我天天念阿彌陀佛,但我心若金剛,任爾諷,任爾嘲,不為他們動亂破壞,只管念念不舍的阿彌陀佛。
他們雖通達禪理,但不明「一句阿彌陀」度心眼,脫輪迴,不念阿彌陀也免不了輪迴,通達又有什麼用呢?我念佛決定往生,出輪迴,即使不通達禪理,那又能如何?念佛往生才是真通達。
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白居易普勸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像自己一樣稱念彌陀名號,共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便是善導大師「自信教人信,大悲傳普化」對白居易的影響。
善導大師凈土宗教對後世影響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白居易於武宗會昌六年八月十四日,「一夕念佛,倏然而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享年七十五歲。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偉大的政治家,風骨諍然,為民造福,體恤百姓,多有建樹;又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他以佛教觀處世,看破人生,隨遇而安,安樂處世;尤其他對佛教的信仰,經歷重重選擇,最終選擇了彌陀凈土的信仰,足見他的慧眼與超人的見地;從他的凈土行持看,無不處處折射出善導大師凈土專修的思想;他那留取丹心念彌陀的至誠心,「自信教人信」的弘法精神,非常可貴,令後生敬佩,堪為一切在家佛弟子的榜樣,更是知識分子的楷模!
我們深深地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彌陀凈土的虔誠信仰者,善導大師凈土專修的依止者,並為我們今生緣遇善導大師教法,專依善導大師教法,專稱彌陀佛名,乘佛願力,超生安樂,永絕輪迴而自豪!
作者:佛成居士
推薦閱讀: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是我們一生所願!
※閑聊白居易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成神?
※《壯哉唐詩》第八講白居易與《長恨歌》--邱員太教育博客
※【轉】杜甫 王維 白居易:唐朝大詩人學陶淵明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