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問題不除,關節疼痛不止!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結締組織病,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特點是以侵犯四肢大關節為主,在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或功能障礙,發病以兒童及青年居多數。以潮濕、寒冷、氣候急劇變化的地區為常見。

本病屬於中醫的「痹證」、「歷節」,「痛風」。由於體虛,陽氣不足,腠理空疏,加之居處濕地,冒雨涉水,氣候劇變等原因,使風寒濕熱導致,阻於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即成痹證。

【技術一·針刺法】

【針灸取穴】

肩髃、肺俞、曲池,外關、合谷、中渚,環跳、陽陵泉、膝眼、大腸俞,懸鐘、崑崙、解溪。

配穴:阿是穴、膈俞、肩髎、陽池、秩邊、商丘。

肩髃穴

【針灸取穴】

治法根據病位和症情,每次取主穴1~2個,配穴2穴,輪替選用。用捻轉法進針,待得氣後,凡病重、體質壯實者可用強刺激瀉法,病輕或體質較弱者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20分鐘。

在針刺時,重症者可先針健側,後針患側,且以健側為主;輕症者,只針患側。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3天。

【技術二·針罐法】

【針灸取穴】

阿是穴(壓痛最明顯處)。

配穴:關節局部及鄰近穴位。

針罐法

【操作規程】

治法根據不同病變部位,令病人正坐或取卧位。主穴必取,配穴酌取2~3個。快速進針破皮後,緩慢送針至得氣,採用捻轉加小提插手法,促使氣至病所(即針感到達病灶處)。留針5~10分鐘。

其間運針1~2次。然後將配穴之毫針拔去,僅主穴留針。接著拔罐,主穴上採取架火法,配穴針孔用閃火法或抽吸法吸拔。留罐15~20分鐘,至局部皮膚顯現暗紅色或瘀瘢。取罐後,主穴之針再行針一次,繼續留針10分鐘取出。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日。

【技術三·艾灸法】

【針灸取穴】

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

配穴:肩髃、肩髎、外關、膝眼、懸鐘、阿是穴。

大椎穴

【操作規程】

取適量乾薑、草烏煎汁與麵粉調成漿糊,塗在數層白棉布上,粘好晒乾剪成小方襯墊備用。

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據部位而加,總穴數以4~8穴為宜。將襯墊置於所選穴區,艾條點燃後按壓在襯墊上4~8秒鐘,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熱難忍,即提起艾條作1壯。每次灸5~7壯。每日1~2次,7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

以上所有內容全部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灸天下,每天灸一灸,活到九十九。關注即可讓大師免費教你艾灸養生之道!


推薦閱讀:

能否吃辣是生理決定心理決定?
局部疼痛的整體性分析
卡在節骨眼 疼痛入心扉
李明威是誰?
案例分享--肩下部疼痛

TAG:疼痛 | 關節 | 風濕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