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四四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四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0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2-144
尊敬的諸位學長、諸位長輩,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剛跟大家談到,「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自我的提升當中,強調的是不要隨性,包含不要太有把握。
像上一節課,我要上來以前把頭髮梳得很整齊,但是忽略了沒有做沙盤推演,這都是剛剛課程裡面講的,不好意思,我是反面教材。因為我的沙盤推演忽略了,我上來以後鞠了兩個躬,鞠了躬以後頭髮掉下來了。孔子教導要「不貳過」,要效法顏回夫子不貳過,所以我以後上來只要鞠完躬,要先做(整理頭髮)這個動作了,不然可能又忽略了,頭髮又掉下來。頭髮掉下來,會讓底下的人整節課都不是很專心,他在那裡擔心了。好像有學長就比了一下。我剛剛下去叫了一位學長,我說「我頭髮掉下來你沒有看到嗎?」他說「有啊,我在底下比了好幾下。」比好幾下,我還是沒看到,所以這裡又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做到位。
另外一個學長又跟我講了,他說「可是我們坐在旁邊,老師你直接看不到啊?」有沒有道理?你不會走到這裡來啊?是不是?很有意思!人什麼念頭都有,就沒有一個把它做到、把它做到位。所以做什麼事情可以找十個、二十個藉口,但是你想幹,鐵定可以把它幹好。
但是又想一想,坐在旁邊的人怎麼不敢來這裡給我比?他又有想法了:那個攝像的人。啊,我的頭髮還是這樣,顯然,他沒有給我提醒的嘛。就是說,我們在思惟一些事情跟實際情況要符合,不然這個不符合的情況又讓我們把這件事就不幹了。所以思惟要是有意義的思惟,不要變成不符合實際狀況的思惟。
為什麼坐在旁邊反而不敢來中間提醒?所以孔子講「慎而無禮則葸」,就是你太謹慎了,反而做什麼事怕怕的。想去做,我想可能有學長因為我頭髮的問題,他在那裡:我要去,啊呀算了,啊,可能有其他的人。所以孔子這些話很有味道,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會發生了。「恭而無禮則勞」,「禮」是節度,你那個節度要掌握好。
「慎而無禮則葸」,你太謹慎了,謹慎到自己有點害怕,想做又不敢做,就在那裡猶豫、躊躇,就做不出來了。但是大家要注意,害怕是自己的心理反應,我們有時候會隨順自己,沒有想到大眾的利益。為什麼說「仁者必有勇」,因為他時時考慮就是他人的利益、大眾的利益,他那個「仁」就會推動他,突破他的那種太過謹慎或者有點畏懼的性格,就把他推過去了。所以人不能突破習氣,往往是慈悲心不夠切,利益對方、利益大眾的心不夠,想自己比較多,你顧忌就退下來了。
「勇而無禮則亂」,個性很勇敢,但是沒有深入經典學做人的分寸,「勇而無禮則亂」。人很正直、直率,但是沒有經教的學習,「直而無禮則絞」,可見得學很重要。有好的性格還要經過經典的教誨、人事的歷練,慢慢才能走到「中道」。你看正直的人,他不知道講話的分寸、因緣,講的也對,但太衝了、太直了,對方會受不了,很像那個繩子絞在一起,都快要斷的那種感覺。
我們剛剛還講到人君的本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本分。所以諸位學長,在台下聽課也有一個本分,就是台上的人頭髮掉下來的時候,你們看到了要盡一份道義提醒我,人的本分anytimeanywhere(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比方趙學長今天做主持,他有沒有本分?有啊,這整個開課前、開課後他的職責在哪裡?他要把它串聯好。再來,麥克風他要檢查,他想說:我們信息部的人會檢查。你再檢查一遍不就萬無一失?有一些做法都要有doublecheck(再次確認),這樣比較不會因為剛好一個人疏漏。疏漏是有可能,為什麼?他剛好那一段時間身體不好、剛好他太太要生孩子,是不是?人之常情啊,都會有不穩定的時候,可是你有重複的檢查,就不會出這個情況。
不然剛好今天有哪個國家的元首來,還是什麼重要的人物來,我們一上去麥克風講不出來,人家一看,辦事怎麼這麼不牢靠?接下來的話,人家還會慎重來聽嗎?人家很內行的人他都看細節,看你落實的程度,不是只看你講話。包含台上這個坐墊的高度,上一個講課老師可能是一百五十五公分,下一個講課的老師是一百七十四公分,本來有墊子現在不用了,本來腳底下有墊子現在不用了。假如這個都沒有檢查,那麻煩了,我坐上來就變成這樣了,所以這個都要了解到,扮演每個角色都要細心去沙盤推演,這樣才能讓人家感覺辦事特別仔細、縝密,人家才能信任我們,我們這些經教都是落實在工作、落實在生活當中。
好,我們剛剛延伸到兩百六十二句,這是提醒我們在君臣關係當中,應該怎麼順著君臣的綱常、倫常。我們一起念一下: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則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
經句提到『人君』,一個君主凡事都是親自去做,這個『躬』就是親身親自,什麼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把下屬的事情都做了,那他的下屬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好了。甚至於他做了,每一次都不合我們的意,好像動輒得咎,都是被罵、罵了又不講怎麼改善,罵得他最後就緊張了、不敢做了,反正你都會來做,那我都讓你做好了。
每一個人在五倫的因緣當中心態都會起變化,他是往好的變化還是往不好的變化?首先當父母、當老師、當領導的人,這個心態的變化一定要往正念、正確的態度去變化。因為他處上位,他一正,底下的人比較容易效法、信服、認同,因為上行下效。有沒有下行上效?這個就是人情事理啊。你的身分比較高,你以身作則,底下的人很容易接受跟效法;你處在下位,領導者又很固執,你要影響他就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本身高位者就有本分要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這個才是辦政治。
往往我們在這個道理當中不清楚,所以學很重要。信解行證,對經典相信不懷疑,願意去學,所以信是第一步。但人對於聖教的信心,來自於哪裡?他連經典都還沒有深入,他怎麼知道好東西?所以他認同經典有一個緣,有一個增上緣是什麼?介紹他的人。所以為什麼要為人演說?演要在前面,你演得好,人家認同才能說;演得不好,信任沒有,愈說可能人家愈反感。
比方說,一個領導常常遲到,然後他在開會的時候:「諸位同仁不可以遲到。」你相不相信反效果更嚴重?所以這個信,假如我是一個領導者,底下的人還沒接觸聖教,那他的信跟我有關。「身教者從,言教者訟」,自己帶頭去做,人家很容易接受,你恭敬他們,他們很歡喜,自自然然就恭敬你;但是我們自己很傲慢,要求他們恭敬,很難接受。我們先做到位了,這個信有積累了,對我們信任,然後帶著他們深入經典。人要明理也要有個過程,甚至於明了理,「理有頓悟,事要漸修」。知道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來的慣性又跑出來了,還要再提醒,還要再陪伴。
科學家調查,一個人對一個道理要記住,要重複幾遍?二十一遍!告訴大家,是記住,還不是契入哦。知道、悟到、做到、得到,二十一遍叫知道。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耐性很重要,你要不厭其煩,孔老夫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有所感悟了,他還會反反覆覆在跟慣性、習性做拉扯,這都是正常現象。
所以真正放下習氣的人,他絕對不苛刻要求別人,因為他已經走過來,他知道不容易。凡是很會批評別人的人,決定自己還不是修學的過來人,因為修學的過來人,不可能是這樣的心境跟行為。反而我們曾經跟大家說到的例子,看到別人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氣。「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這個故事非常有味道。所以一些大儒他們修學的體悟就講到,凡是見別人的過失,假如把這個過失反省自己,幾乎都跑不掉,只是深淺、嚴重的程度不一樣,但是還有。
要不見人過、不跟人對立,一定要落實《弟子規》說的「見人惡,即內省」。他也是我們的老師,他也在教育我們,尊重、恭敬他,就不會見他的過,這叫「愛敬存心」。他在幫助我們提升,恭敬他。再來,我一定要做好,給他好的影響,你愛護他,叫「正己化人」。人能把「愛敬」兩個字放在心上,決定任何境界一提起來,煩惱就調掉了,所以《了凡四訓》行善的總持法門就是「愛敬存心」。其他的你可以不隨時記住,就這「愛敬存心」記住了,不會被煩惱障住、不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這也是《了凡四訓》提醒的。所以,人的心不定,隨時都在變化、隨時都受環境的影響,除非自己很理智,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
我們講到君臣,今天我們不懂這個,你把底下人的事情都攬去做,叫做『倒逆』。他還不懂,他還繼續看底下的人做,「哎呀,這樣不合格了,來來來,我自己做了。」又不教他,最後他會變成什麼?底下的人都無能。麻煩了,他這個態度一出來,他對底下的人都苛責,彼此不就很難過?
大家都被打擊了,他的心態愈偏愈厲害,「我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一般人聽到覺得「哇,他好厲害哦!」一個領導者怎麼可以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他一個人可以培養出十個人,這樣是對的。所以人沒有經典的指導,他的心會一直偏,愈偏底下的人就偏得愈厲害。他愈覺得底下的人無能,底下的人要不自卑、要不嚴重的變什麼?怨。「你都不給我們機會,你也不指導我們,就是會罵而已。」上下相怨,上面的說底下無能,下面的說都不體恤我們、也不教我們,只會罵我們。
《孝經》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我們不能學成上下有怨。為什麼孝可以上下無怨?孝就有愛心,會設身處地;孝是父子有親的原點,而且孝一開,性德開。「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我們對人不能保持愛敬,就是這個真心還發得不徹底、孝心還不徹底,鐵定對父母還不夠愛敬,可能還有不耐煩,還有見父母過的這些現象。所有修行的根源問題,都離不開孝道。
所以為什麼找人才都是回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少成若天性,真正培養人才要從小開始,發掘人才要觀察他的家庭教育,這個是根本。除非當事人非常受教,這個緣分,領導者要指導下屬才容易,因為「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我們學的時候都二、三十歲了。師長老人家講,「二十歲以上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後講都不能講了。」我以前聽到這句話,「真的嗎?」你看我都不老實。這句話是師父的人生閱歷講出來的,代表人隨著年齡的成長,很多習慣愈來愈固著。除非他發真心,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不然光是一個面子要放下,談何容易!連對父母道歉都很困難,那怎麼去尊重老師呢?怎麼去跟老師真誠相待呢?怎麼去跟領導真誠相待呢?
所以我們愈是成年接觸聖教,我們學貴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要下真功夫、要下大功夫,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不能有絲毫放任。人家講得對,一定要表態,「謝謝你的提醒,我一定改給你看!」沒有這種決定的氣概,我們學很多年,真的自己冷靜想想,退多進少。「修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真幹」二字心境呈現出來是什麼呢?沒有一毫自欺,沒有一毫夾雜,叫「真」。我們在思惟的時候,把自私自利、把貪瞋痴慢夾雜進來,不真了、不是用真心了。明明自己發脾氣了,「我哪有,我哪有?」自欺了,這不是真了。「幹」呢?「一毫自恕、一毫懈怠即非幹」,感覺到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容易。
我們有學長也有研究《易經》,真正能改造命運的人,一百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兩個人。為什麼?因為改變命運,大根大本就是改變習性,「改習為立命之基」。我們能不能看出自己的命改了沒有?很簡單,我的貪念減少多少?我的脾氣減少多少?人脾氣不調伏,該衝突的因緣還是衝突了,該犯的過失還是犯了,他忍不住。
有一位長輩,他的父親就跟他講,「依你的背景種種,要娶一個不錯的太太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父親最擔心你的,就是你的脾氣。」知子莫若父啊!請問大家,我們學習聖教,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的爸爸媽媽:「爸,你覺得我最嚴重的習性是哪幾點?」有問過的請舉手,好,請放下。我們連最親的父母都不敢直接請教,然後來提醒我們,其他的要接受也不容易。我們面對自己最信任的身邊的人,「聞過欣」,有沒有請教他?為什麼不請教?「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沒有主動,自己的顧慮在哪裡?自己的牽掛在哪裡?那是更深的習氣,不這麼探下去,自欺一關要破,談何容易!
明明自己在乎,嘴上又說不在乎,那人家就不可能繼續給我們講下去了。明明有得失,你說「沒有啦,我看得很開了。」其實我們跟親戚、朋友在交流的時候,常常都會看的到「哎呀,我最放得下我兒子了,我不擔心他了,我都放下了、全放下了。」那個就是最放不下的人。「我才不罣礙他了!」真放下的人不會嘴巴掛著。所以人修學最可悲的事是被自己給賣掉了,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自知之明,那不就被自己給耽誤了嘛。
所以我們看到俞淨意公,他修學的過程有一段自己的體會是什麼?只要你這一生修學要成就,必然要跟他下同樣的決心,不然種種習氣打不過去。大家以前有沒有看過武俠片「十八銅人陣」?少林寺你要畢業。有沒有看過「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關?人只要一覺得「哎,我還不錯!」保證不出三天,絕對遇到事情過不了,一有得意,馬上考試就來,戰戰兢兢,不能得意忘形。
俞公,他已經得到高人指點了,明理了,但還是起起伏伏、進進退退,最後在觀音聖像前面懺悔,磕頭磕到流血,願自己的「善念永純」,善念一直保持;「善力精進」,什麼是「善力」?懺悔力、反省的力、感恩的力量,讓它相續。人感恩的力量不相續,埋怨就進來了,念恩就忘怨,念怨就忘恩,正念就沒有辦法相續了。人的正念能提起來,感恩重要啊。
我們每天吃飯前念那個感恩詞,能夠放在心上,邪念不容易進來。為什麼?要感恩的太多了,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農夫、感恩各行各業、感恩大眾的支持,不要多,其中一個句子提起來,邪念就進不來了。懺悔力,要承認錯誤,然後愈挫愈勇。又犯錯了,不要沮喪,迎難而上、百折不撓。所以俞公講的「善力精進」,這個「善力」,孝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懺悔的力量。
「倘有絲毫自寬」,你看自恕、自寬一樣的意思,有絲毫自寬、自恕即非幹。他下決心了:我有絲毫的自寬,「永墮地獄」。那他就沒有後路了,沒有後路就勇往直前;有後路就還有明天、還有明年,最後還有下輩子,這個就麻煩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諸位學長,我們今天回去,晚上列三個最需要克服的習性,痛改、痛下功夫,用一個月的時間改這三點,一個月之後我們來互相切磋交流一下。
所以聖教能不能有功夫,都在改過、放下,這個才是功夫。沒有改過、放下,學的是知識跟學術而已了,自己很難得真實的利益。什麼是真實的利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法喜,煩惱會輕、會少,智慧會增長。
剛剛我們提到領導者的心態偏了,底下人也會跟著被影響,所以上下相怨不被理解。《孝經》是非常好的管理學的經典,我們一個領導者要愛眾,「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對下,「必謙以和」,謙虛、和藹、和氣;對上,「必忠以敬」,對上忠誠不失恭敬。我們的心態一偏了,對上諂媚,對下變成了傲慢,變成了苛求,變成了不體恤、忽略,這樣就不好。我們不管是君還是臣,都是在這個本分當中積功累德,不能變成造作罪業,那就非常冤枉了。
尤其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單位,是可以跟廣大的大眾結善緣、結法緣,要珍惜好這個機會。我們盡心盡力做出來的書籍、光碟,假如有一萬個人受益,這是我們整個團體對他人的服務、貢獻,我們這一生就在服務當中積累自己的功德。一般的人在其他的行業、因緣,要跟上萬的人結善緣,不一定有這個機會。
我記得二00五年十月底,剛好我們在廬江第一期的課程,當時候有三十幾個學長,我跟他們共勉,能夠來做弘揚文化的工作是跟大眾廣結善緣,是有福氣能夠來做這個事情。當時候我還給他們講了一句閩南話(福建話),好像是周潤發的廣告,他不知道有沒有版權,我必須要講一下,是吧?台灣有一些廣告詞滿有味道的,比方,孫越先生他說「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這挺好的。孫越不簡單,演藝圈名跟利都是達到很高點,他最後走向公益事業,盡心盡力在服務大眾,可佩啊!為什麼?公眾人物做公益活動,認識他的人這麼多,起而效法,功德無量啊!
所以人有名,你要藉這個名,利益更多的大眾,不是拿來炫耀,那就墮落,麻煩了,就對不起上天、對不起大眾的信任,對不起領導對我們的栽培了。名的背後是對社會、對團體的責任才對。
當時候周潤發的廣告是說「福氣啦(閩南語)」所以我跟這些學長們共勉,我們來幹這個事情,老祖宗、聖賢人會保佑我們,我們好好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以顯祖宗。
所以我想,我們的祖宗在天之靈,一定默默的祝福我們「加油!加油!」你有時候氣餒了、退心了,突然晚上一作夢,比方說,你假如是魏徵的後代,突然魏徵就來到你的夢中,「不要氣餒,我支持你。」或者姓李的,唐太宗就出現了;或者是姓劉的,劉邦就來了。我們的祖先很慈愛後代,冥冥中都在護佑我們。大家看《三字經》就很清楚了,「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誰點化他的?他去世的祖父到夢中點化他的。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他隨時都在護佑我們。新疆有一位老師,她的老闆很仁慈,拿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光碟跟書籍,免費送給他們。她有一個習慣,貪小便宜,哇,免費的,拿了很多,裝了一箱回去放在床底下,沒有看、沒有學。有一天早上,她三、四歲的女兒過來跟她說,「媽,昨天我作夢,夢到爺爺。」她公公已經過世了,結果她的女兒夢到她公公來了。爺爺說,「叫媽媽把床底下那個書拿出來學,尤其《了凡四訓》。」孩子怎麼知道什麼叫《了凡四訓》?她爺爺在夢中告訴這個小孫女的。
大家想一想,怎麼不直接跟媳婦講,還得要託小孫女講?因為我們的腦子亂七八糟,連睡覺都不安寧,作夢很多,祖先的頻率插不進來。能夠夢到周公不簡單,夢到聖賢人,你的心很真誠、清淨。不然你夢夢看,周公來不來?誠則靈!「一念不生是謂誠」,雜念要放下,尤其邪念那更感不來了,邪念都感妖魔鬼怪、都做惡夢啊。
她聽完之後嚇了一大跳,為什麼?她那一段時間起了不好的念頭,打算要跟她先生離婚,她的公公趕快提醒她:趕快學聖教啊。這是她親口跟我們分享的,她現在在新疆也在教傳統文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都是很可貴的例子。
我們看到,『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這個現象就稱為顛倒錯位了,那顛倒錯位必然會造成混亂、造成上下相怨了。所以『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君主任用臣子,不用事必躬親,那麼臣子就會各司其職。我們傳、幫、帶,接著能夠信任、肯定他們、鼓勵他們,那他就不斷提升了。這樣子做就『是君臣之順』,因為他們各司其職,盡職盡責完成任務,這樣君臣的倫理就順暢,有正常的發展,這樣是『治亂之分,不可不察』。是「君臣之順」還是「倒逆」,這個就是治世跟亂世的區別所在,不能不審慎、明察。
我們再回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一個領導者要知道他的職責、本分,權責、權責,我的權利背後的責任是哪一些,很清楚。清楚了他就會照著去做,不會越權、不會攬權,這個分寸不會去侵人家的權責,這分寸就拿捏得好了。
所以延伸開來,自己在這一個職責本分提起責任、放下習氣,延伸到對整個團體的人際關係、整個組織的倫理,我們就能「敦倫」,大家都和睦了。不只是自己上下級,再延伸開來,平級單位才能和順,互相相親。別的部門的事我們常常給人家拿來做,這個變成越權了。這樣才能和睦組織,這個是第二點。
第三,不只是說不能越權去做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建議是為他好,有分寸;再來,絕不批評,「我又沒去管他的事」,但是一批評就造成人心的動盪。待會我們再來分析,不屬於我們管的事情我們批評一大堆,會有什麼副作用。
先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因為你不在那個位置,所以不管那個部門的事情,免得侵犯別人的職權。但是假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來請教呢?那你假如懂了不講,不就沒有盡一份力嗎?分工不分家,他覺得你可以給他建議,然後他跑來請教你,你說「不關我的事,那是你們家的事。」那叫分裂大家庭了。分工不分家,真的他願意聽你的意見,只能在理論上提出意見供他參考,不能說太具體的辦法。為什麼呢?因為客觀的狀況是他比我們了解,你把原理原則給他,他客觀判斷怎麼去用這個原理原則,把事情做得妥善。
假如我們客觀狀況不了解,又具體說怎麼做,我們會不會判斷錯?請問,你說:你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等他做了以後不行,責任歸誰?「就是你給我講一二三,我都照做了,現在不行。」你跳到黃河都洗不清,這個不是不承擔責任,這都是進退的分寸。他是主事者,他聽了你的建議,你有把握他做幾分嗎?這個都是變數。
所以進退當中守住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能盡多少力。「哀公問政」,孔子說,「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焉」。是不是?原理原則啊。有沒有講得細到:「你要教你兒子,第一句話怎麼教、第二句話怎麼教」,沒有那麼細。「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親親」就是他齊家了,大方向告訴他。曰:「來百工也」,他真有心了,他就會去了解各個行業的情況,調底下的人來問客觀的狀況,怎麼帶動風氣、怎麼改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來跟你請教的人,他對你的話百分之百不打折扣,而且絕對有狀況他都會自己承擔,不會推給你,他又覺得你的經驗決定有更好的方法,他願意百分之百去做,但是,這樣的緣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見。所以聖人強調的還是你把重要的綱領告訴他,「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當然更可貴的,比方說,他落實到一定程度,他會一直來請教,你一直在他的情況之下,再去給他最重要的綱領的建議。就好像中醫治病一樣,那病情都在變化,他可能一、兩天要把一次脈,趕快調整。
這一段話當中,我們有看到「人君任臣而勿自躬」,領導者信任、授權給下屬去做,『則臣事事矣』。這一句話就是說,臣他承擔不斷的歷練,最後他能做好,可不是第一次就做好哦。那我們這個領導者的心態很重要,接受、包容底下的人犯錯,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有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次到位的?我們要求一次到位不就變成太苛刻了?只要要求底下的人一次到位,我想底下的人一做事都會發抖。你有沒有看過哪一個父親,他的兒子一歲左右在學走路,然後他推著他兒子說「兒子,我只給你一次機會,你只要沒有走好,輪椅伺候。」你那孩子不練就已經全身發抖了,是吧?都是一直信任他、一直鼓勵他,他就愈走愈穩了,人學習這是必經過程。
所以,為領導者在任何事情發生,還是要回到我們在講「君道·反身」當中的那一句聖王代代相傳的教誨,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我自己犯了錯絕不找藉口、絕不推諉給別人;但是老百姓有過失,都是我沒有把他們教好、帶好。
比方,今天我們團隊同仁進來了,他不夠盡責、不夠好學,我們覺得:你做傳統文化的要表法,你要為人演說,你怎麼可以懈怠呢?你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功呢?結果這個同仁花了兩年、三年還是不改,當然這個領導會很難過。「我都花了兩、三年了,我花那麼多功夫了,我也盡力了。」兩、三年不容易,這一句「朕躬有罪」要不要繼續用?要啊。他的心境不到位,他沒有這個使命感,他怎麼去為人演說呢?那不就變成我們攀緣了嗎?攀了緣以後他又不受教,不把自己也累死,把他也累得半死。
為君者,或者是你教學的人,你要緣分具足,緣分不具足,你出再大的力氣,效果有限。結果你很多事情都幹不了,每天就為了一、兩個同仁不聽你的話,在那裡傷了很多的精神、體力。這個還是要回過頭來,多少人做多少事情,你何必去強求這些不具足的緣分呢?傳統文化一個團體,又不是說一、兩千人才能弘揚傳統文化。這就是一個對事情的判斷力、決策的能力,多少人做多少事。「我們才二十個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要看哪一個部門,雖二十人,但是都盡心盡力,都有使命感,都能做出一些成績供養別人。
又不是在大,是有沒有真正把《弟子規》、把三根的教誨做出來在自己的團體,或者在每一個部門。哪怕二十個人,放大光明。為什麼?每一個人來他都能看到怎麼落實。那二十個人放光明啊,光照神州、光照大千!我們那個喜歡大,也可能是做事的習氣。大,比較有面子、比較有氣勢,是吧?所以,「毋欲速,毋見小利」,都還是要隨緣盡分,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所以一個上位者,「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能去抱怨,當父母的人能不能抱怨孩子不好教?不行,因為是你生的,不然你不要生,生了你要負責任。所以很多女孩子要出嫁的時候,她爸爸媽媽都交代一句話,「你自己挑的哦,自己下決心了,不要嫁了以後回來抱怨哦。」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抱怨就是不負責任,你自己選的哪還怨呢?那不是很不成熟?古人決定事情非常冷靜、非常慎重,他不輕易答應你、不輕易承諾,有一些承諾可是要終身盡責任的。
所以你看古人那個私塾,父母把五、六歲的孩子帶到老師面前。我對那些私塾老師太佩服了,人家給他三跪九叩,他受那個禮太不容易了,戰戰兢兢,那要對這個孩子一生的道業要負責啊,這都要慎重考慮的。真的答應了,再怎麼難都沒有退縮的心,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信義」,答應了,再難不回頭。
我們中華民族的婦女,一百年前沒有人有離婚的念頭。你說那個時候她們遇到的丈夫,難道沒有很惡劣的嗎?可能有少數啊,可是她們的念頭裡面就是為孩子、為一個家。而且人只要不抱怨、不發脾氣,遇到脾氣再大的人也不會被打;一般會被打,就是付出很多,但是很容易講一些刺激別人的話。那男人本來脾氣就不好,又被一刺激,哇,那麻煩了,他脾氣就控制不住了。我有一個長輩,是屬於曾祖那一輩的,長得很莊嚴,結果他的先生長的很醜、脾氣又很大,常常跟人打架,從來沒有打過他太太。因為這個太太很柔和,從來沒有抱怨、沒有生氣過,柔能克剛、以柔克剛。
但是告訴大家,水很柔和,可是它該「剛」的時候不得了。你看那個海浪一聚集上來,連房子全部都被它捲走;你看女人在關鍵時候,那個爆發力,嚇死人!火災的時候連冰箱都搬出來了,「我們家二十年才買了這個冰箱」;你看那個母愛一起來,養四、五個孩子,這邊抱一下、那邊抱一下,又要拖著菜籃,像大力士一樣,潛力都發揮出來。
我們現在冷靜一下,我們的人生承諾過哪些事情,就不要再抱怨了。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道義永不變、如是願心永不變,我們彼此有這個默契,以後大家好溝通、好提醒。比方你在走這一條路,「哎呀,氣死了,不走了。」然後我們有默契了,我就會微笑的看著你,「你自己來的哦,沒人逼你,不要抱怨哦。」一下子提起正念:對,我沒有退路了,往前走吧。「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告訴大家,一抱怨、一生氣,「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不划算,我們閩南話講,太吃虧,不划算。你幹了二十年,拍個桌子全燒掉了,重新再來,真不理智。你積了二十年,你就一把火燒掉了,那不是很冤枉?所以要先從不抱怨開始、不發脾氣開始修起。
所以當父母的人不能怨孩子,自己生的;當老師的人不能怨,因為學生是你自己收的,到學校教書是你自己選擇的,是吧?甘願做,歡喜受。你再冷靜一點看,所有的因緣都是成就自己的,他們在提醒我們,我們的耐性不夠,脾氣還伏不住。看一切人都是善知識,都是來成就我們道業的,心就平等恭敬、平等慈悲了。
再有,對下屬也不能抱怨,那還是我們自己接納的,他已經進到我們的團體來,只求什麼?仁至義盡。你不能挑他的毛病,挑他的毛病叫上下相怨,這是負面教材,這有罪過。我們掛著傳統文化的牌子,幹的都是負面教材,這個有過無功。只問自己面對這個同仁有沒有做到仁至義盡,這樣你就問心無愧了。做到仁至義盡了,他願意突破,他就能突破了,他不願意,他自自然然跟你這個緣就了結了。他會留一個印象:這個領導很可貴,自始至終都還是為我著想。當然他不願意承擔、不願意這個因緣,這是勉強不來的。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人只能隨緣盡分。每一個人都是他人生的主角,其他人只是配角,配角能發揮多大的力量,是主角決定的。他一分誠敬,他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他得十分利益。但我們要很冷靜,不要攀緣之外,記住我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這個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不能怪別人。
接著我們看兩百六十三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政不可多門。多門則民擾。】
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政令,不可由許多的部門、單位發出來,應該是讓相關負責的部門去發布、去主這個事。假如許多的部門發布,這樣會造成底下的人或者造成民眾的困擾,他無所適從。因為不同部門講的不一樣,那他就多頭馬車了,那不就因為自己領導者辦事沒有章法,而造成底下的困擾跟組織的混亂,這就不妥了。
所以領眾,帶領治理一個團隊不簡單,「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像我們現在禮請吳執行長,他是企業的負責人,他就有帶領團體的經驗。他們在了解情況、在處理事情都非常果決,因為他很有經驗,心裡都很有底。
所以在用人方面,不只是聽他講,還要客觀了解他整個工作的經歷,他確實對這些非常的熟悉。我們有時候聽了他講,「誒,你講的很有道理」,一下激動了,「來來來,你來做。」我們要記住孔子的話,「不以言舉人」,不因為他講的話你就重用他。這個在歷史當中有一個成語叫「紙上談兵」,有一個人他談戰爭,講的皇帝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就要任用他帶領大軍。結果他的媽媽跑來阻止,「我兒子都是理論而已,他實務經驗太差了,不能讓他帶兵。」皇帝沒聽,這個皇帝也有點問題,他的母親最了解他,你要聽她的,結果全軍覆沒,所以「不以言舉人」。
「不以人廢言」,你不認同他、對他有成見,他講的一切意見你統統否定,這個叫愛憎,這個叫情緒化。人家講的有道理就要聽,哪有心量這麼狹窄?有摩擦、有過節,心就這麼偏頗,不妥。尤其在團體當中,「有容乃大」,要有肚量。「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這都是我們《群書360》在講「度量」時候的經句,應該還要以德報怨才對。
我們冷靜來看政多門,首先領導者自己威信會受損,然後自己本身不明職分、隨便說話,這個對他的修身跟做事都不利。對底下的人,這個「多門」的現象會造成底下的人沒有信心,上位者做事沒有章法,他當然信心會受損。再來,久了之後底下的人聽了去做了、又改,麻煩了,當然怨就會產生。要政通人和,必然要守住這些組織倫常,還有運作組織的這些章法、綱領要抓住。剛剛講的這幾句都很重要。
所以上位者要趕緊調整這個情況,不能批評。而政有多門變成上位者之間缺乏溝通,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才好調整。為什麼缺乏溝通呢?可能彼此有失和、彼此有成見。所以處上位都要以大局為重,要盡棄前嫌,不然這些情況不能改善。坦誠布公,怎麼坦誠?以前的事情放下,再來,以前的事情先承認自己的錯誤。諸位學長,有沒有人承認錯誤之後死掉的、缺一塊肉的?沒有吧?那為了團體又不缺一塊肉,為什麼不做?大家從這裡校量。為了面子不管團體,修行很難啊,難在放下自私自利。
再往人生的前端推,我們兄弟姐妹鬧不愉快了,父母操不操心?誰主動道歉、主動化解,那個人一定是最懂得體恤父母的。「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現在看年輕人火氣很大,面對年齡是他爸爸媽媽的年齡的人,居然還可以跟人家衝、跟人家發脾氣。這個造的孽太大了,要趕緊懺悔,完全沒有根基啊!我保證這樣的年輕人,在家對父母一定無禮。你真的有把父母放在心上、尊重父母,你看到別人的父母,你就會聯想到自己的父母,怎麼會這樣講話呢?父母絕對沒有在自己的心中,才會對長者這麼講話。但是,我遇過不少這樣的年輕人,我勸他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聽我的,都是我看到的。
我跟大家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的,四十歲以後講都不要講,為什麼?四十歲你要他不好面子,很難。你就尊重他的面子,沒辦法,順勢而為。什麼人能講?他跟俞公一樣發這樣的懺悔,可以講,沒有到這樣,你不要跟人家結怨。只幾個人真的想修道啊?幾個人真的這一生要成就啊?我們問問自己,再看看我們處事的態度,跟同參道友之間的互動,觀照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成就。
所以上下要帶頭、要和、要溝通,不要造成下位者的恐慌。父母不和,孩子很擔心;領導不和,底下的人心不安。和了,統一口徑、統一發言人,這個責任歸屬於誰。這個事在一個部門、在一個單位,有可能一件事情是好幾個團體合作,那政也『不可多門』,「多門」,配合的人也會很困擾。
所以,像我們一些國際活動,來自好幾個團體,這個時候哪一個團體是主,我們要主辦圓融,配合主角,懂得那個分寸,該建議的建議了,主的人負責。為什麼?因果責任是他背,誰拍板誰負責任。所以你們知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瘦?我拍了很多板!所以,很多人對領導很生氣,「領導你這個做法錯了!」很生氣。你不應該跟他生氣,你要念著他要背因果,你要幫助他,生什麼氣。生氣是什麼?控制的念頭太強了,誰不聽我的,我就不歡喜了。領導他要背因果,他愈不聽你的話,你要愈護著他,要善巧方便再勸他,「諫不入,悅復諫」。
人假如這些理都想通了,不會在那裡發脾氣。因為調自己的心,跟趕快去幫助主事者就好了。所以,深信因果的人了解,自己當領導要負因果責任,要戰戰兢兢,敬畏的心就起來了。知道要負因果責任,廣納雅言,多聽一些意見,不然落了事情還是做了因果,還得背。有一些事影響的面又很大,那不就造成一生的遺憾?所以下屬不要怨上司,要護念他,然後積累自己的經驗,不管是領導跟被領導,積累經驗,好互相護念,然後設身處地為他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我們這一句是跟大家講「政不可多門,多門則民擾」,這是在辦事。
再拉回去根本,就是他在家庭當中,以前是大家庭,大家庭要不要開會?有沒有一個最後拍板的德高望重的長者?他拍板的,你在底下亂講話,「來呀,拖出去打屁股。」小孩子有耳朵沒有嘴巴,不要聽了以後亂講,聽了是讓你長見識,不要沒有分寸亂講話,這個都是學習。
所以大家看,「家齊而後國治」,因為他在大家庭當中都懂這些組織的分寸,現在小家庭沒有這個鍛鍊了,很可惜了。所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有規矩做事就不隨性,遵守組織的倫常、綱紀。
好,那「綱紀」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從第十一個綱領「賞罰」開始跟大家交流。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想成為營銷大咖?你有每天逛這些網站嗎?
※新生大學張利東:十種不好的學習方式
※這才是學習算命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三三集)
※行測數字推理學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