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莫迪訪華,又一個來配合中國復興的角色登場了?

2018年4月27日零時13分,武漢天河機場迎來了一架來自印度的特殊航班,這是印度總統莫迪的訪華專機。

作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領導人,莫迪選擇半夜三更去另一個大國進行臨時增加的非正式訪問,不按套路出牌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不同尋常的訊息。

據早些時候我國外交部透露的消息,關於本次非正式訪問,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將圍繞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戰略溝通,並就中印關係未來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中印關係發展把握大方向,樹立新目標,開創新局面。

敲黑板!下面劃一下重點: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

「大方向,樹立新目標,開創新局面。」

按照慣常的描述,領導人相互訪問,一般不都是「親切友好的會晤」,「就共同關心的話題廣泛交換意見」嗎?

這些非常規辭令,再結合當前中美貿易戰乃至火藥味漸濃的技術戰爭的背景,以及美國曾經倡導的用於圍堵中國的「美日印澳四國聯盟」,「印太戰略」,就更顯得不同尋常。

上一次可以稱得上兩個大國就「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把握「大方向,樹立新目標,開創新局面」的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恐怕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吧?

尼克松訪華,可以稱得上是冷戰時代的重要轉折點。中美關係從此破冰,從隔離對抗走向友好接觸,進而發展成經貿合作夥伴。由於重要地緣玩家中國的轉向,美蘇對抗的形勢逆轉,變得越來越對蘇聯不利,最終導致蘇聯倒台。而中國開始承接來自美國的產業轉移,走上了快速發展的崛起之路。

莫迪此次訪問中國,是否能起到與尼克松訪華同樣深遠的影響呢?

以下從從地緣和歷史兩個維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度分析。

1

在《中美"冷戰",朝鮮"改開",接下來是否……大國解體?》這篇文章中,北山曾說過朝鮮的體量太小,它的轉向不足以撬動整個地緣形勢的變化,最多對中國東北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助力。

印度是完全不同數量級的概念。

印度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唯一人口超十億的大國,GDP的世界排名也是世界前十。在中美逐漸走向對抗的大背景下,印度就如同當年的中國,它選擇站哪一邊,就會對整個戰略局勢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會左右勝負結局!

如果從地緣形勢上看,印度的地緣甚至比中國還要重要!

要理解這個判斷,首先要明白世界地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形勢。

當今世界是一個海權的世界,海權論的實質,是將海洋看作交通命脈,最終的落腳點還是陸地,控制海洋,歸根結底是為了控制陸地(的物質財富)而服務。

通過海洋控制陸地,那麼就要控制陸地上的戰略區域。這種戰略區域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是交通要衝,主要航線上關鍵的運河和海峽。控制了交通要衝,就可以獲取大量的利益以及戰略優勢。例如地中海的西出口直布羅陀海峽,東出口蘇黎世運河、曼德海峽,印度洋上的馬六甲海峽,南北美之間的巴拿馬運河,中東石油的出口霍爾木茲海峽等等。次一級的還有麥哲倫海峽、英吉利海峽、台灣海峽等等。大洋雖然浩瀚無垠,但是扼守住這些關鍵節點,就控制住了海洋的脈搏。

世界主要海峽和運河

第二類就是財富或資源集中區。控制交通要衝,無非就是可以收收過路費;控制財富和資源集中區,才可以直接攫取財富。因此,第二類區域比第一類更加重要,可以稱得上是核心戰略要地。

這些戰略要地必須滿足如下條件:

1、臨近海洋,擁有優質的港口,也就是可以與海洋無縫對接;

2、擁有大片相連的平原,優良的內陸交通,足量的人口,也就是足夠的戰略縱深。

地球上有七大洲,但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流戰略要地的地方屈指可數,一個巴掌就可以數的過來:

其中歐亞大陸上有四塊,分別是歐洲、中東地區(一堆伊斯蘭國家)、東亞地區(主要是中國)和南亞地區(主要是印度及巴基斯坦、孟加拉)。美洲大陸上有一塊,就是美國。

這裡之所以把當今世界領土第一大國俄羅斯排除在外,是因為其人口密度不足,緯度太高,氣候寒冷,缺乏不凍港。如果氣候變暖,北冰洋能夠實現常年通航,則俄羅斯就可以躋身一流戰略要地行列。同理被排除的還有第二領土大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這些只能是地區大國,這裡就不具體分析了)

以上述這五塊戰略要地之中任一為根基,輔以控制海洋的能力,就可以通過海權戰略稱霸天下。

上述五大戰略要地中,美國的安全形勢最好,離其他大國最遠,但是反過來,它距離主要的市場也最遠。因此美國掌握世界貿易霸權,其實是一種十分不自然的現象,它必須想辦法在歐亞大陸上紮下釘子(英國、以色列、沙特、新加坡、台灣、韓國、日本),還要布設大量海外軍事基地,甚至必要的時候製造動亂,才能實現目的。

美國的全球地緣戰略說穿了,其實就兩條:

一,使得歐亞大陸保持地緣均衡,也就是處於對稱性破碎狀態,防止出現一個實力超強的大國統合歐陸;

二、將世界的主要海洋航線控制在手中,進而掌握貿易和金融霸權。

美國的地緣戰略可以說非常成功,上世紀九十年代肢解了蘇聯,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百密一疏,美國的戰略出現了一個巨大破綻,那就是對西太平洋的控制不力,令中國崛起。

實際上,美國的地緣戰略,還存在一個現在看起來不太明顯,但可能是將來的致命隱患,那就是印度。

印度如果完全背離美國利益行動,很可能成為美國霸權崩潰的起點。

印度洋,是世界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是海洋航線集中的航運重地,也是世界工業礦物質資源,尤其是油氣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唐代以來,印度洋貿易,也就是中國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佔據世界貿易的主流千年之久。

地緣和資源這雙重誘惑,招致近代以來幾乎所有強國都將目光鎖定在印度洋,並為此展開了生死博弈。

大英帝國當年直接控制印度,以英屬印度為支點,可以十分輕易地控制印度洋,從而執掌世界之牛耳。英俄之間的世紀大博弈,實際上爭奪的目標也是印度。

美國的力量核心位於北美,卻在距離印度洋最遠的地方。美國實力雖然超強,但是如果要從本土將力量直接投射到印度洋,還是力有未逮,因此美國的世界霸權中的一個重要支撐,就是美國和印度洋地緣力量之間的聯盟持續存在。

與美國正好相反,印度是距離世界核心利益區域最近的大國。

所謂的「印度洋地緣力量」,很顯然就是印度。

2

印度舉足輕重的地緣意義決定了,一方面,印度是全球霸權爭奪的焦點,地緣政治玩家們都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另一方面,在冷戰時代,印度是美蘇這兩大地緣政治力量都難以觸及的地方。

戰略玩家們的相互制衡之下,印度反而可以保證一定的獨立性,又能夠左右逢源。而中國和歐洲都處在美蘇力量的交界,除了選邊站隊之外別無選擇。

印度獨立後的首位總理尼赫魯,就是一位具備如此全球戰略視野的政治家。

尼赫魯

尼赫魯強調,「有些國家可能會垂涎印度,但其他國家會行動起來阻止這種可能,沒有任何國家會允許其他國家取得對印度的統治權;如果一旦發生侵略,其他所有的國家就會阻止和挫敗侵略者,這種對抗本身就是使印度免遭侵略的最好保證。」

尼赫魯說:「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句名言時至今日,仍是印度人耳熟能詳的名句,也是印度大國戰略的最好注釋。

尼赫魯的戰略認知雖然到位,但是印度建國並不是像中國那樣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印度的領導層並沒有經歷像中國那樣的生死考驗,並不具備如同中國那樣的凝聚力,也不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行動力,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

因此在執行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國內外形勢的影響,產生各種跑偏……

印度是在反英的殖民地鬥爭中獨立的,天然帶有反英、反帝國主義的一面。然而,隨著印度國內的形勢特別是冷戰的發展,對印度外交的取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戰後初期,印度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災荒和經濟困難,迫使印度不得不向西方國家,特別是向美國提出經濟援助的請求。

為了儘快獲得美國的援助,尼赫魯很快就自己打臉。1949年4月22日在印度人民院發表演說時,他對於「不結盟」政策路線進行了「靈活的」解釋:

「當我說我們不應同任何一個大國集團結盟的時候,很明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的親疏完全一致。目前你們可以看到,我們事實上同西方世界某些國家的關係就比同其他國家的關係親密得多,它部分源於歷史原因,部分出於其他因素,這種親密關係無疑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且我們也將會全力推動這種關係的發展。」

就在同一個月,印度最終決定留在英聯邦。對美國和西方而言,鑒於印度此前長期的反英立場、中立主義和反殖政策,印度留在英聯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尼赫魯公開倒向西方集團一邊。

《紐約時報》稱讚印度的決定是「歷史性的一步……它不僅促使英聯邦前進,而且限制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從而開闢了比大西洋更廣闊的防務前景。」而蘇聯則將印度加入英聯邦視為尼赫魯投靠西方的又一證據,認為尼赫魯「已經與英國帝國主義和印度反動派做交易來打擊印度人民」。

中國大陸的解放戰爭的走向,對美國南亞政策產生了巨大的的影響。隨著美國在中國大陸選擇的代理人蔣介石徹底退出大陸,轉進台灣,印度在美國亞洲戰略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國民政府要員及其美國盟友們

1949年底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48號文件明確指出,「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落入共產黨的控制之下,美國及其盟國在亞洲大陸可能會沒有立足點」;一個中立的印度將成為「抵抗共產主義擴張的堡壘」,美國應探討使英聯邦所有成員國在同美國的合作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以保證南亞地區的安全。

1957年年初,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了大規模援助印度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第5701號文件。

總統艾森豪威爾在批准這一文件時強調:「美國對外援助的基本目標是向非共產黨的政府提供援助,以避免它們陷入蘇聯的統治之中。假如我們不援助印度這樣的國家,蘇維埃俄國肯定會那樣做。」

國務卿杜蕾斯,啊呸,是杜勒斯的一句話,可以明確表明冷戰初期美國對印度政策的實質——聯印遏中。

杜勒斯

杜勒斯指出:「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自治國家。它同共產黨中國約有2000英里的共同疆界。現在這兩國之間出現了這樣一種競爭:是自由方法還是警察國家方法能實現更好的社會進步。這種競爭直接影響這兩個國家的八億人民,它的結果最後也會影響整個人類,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適當地繼續給予印度某種技術援助和物資,使它能完成它的五年計劃,是完全符合我們的利益的。」

1954年2月19日出台的題為《美國對南亞的政策》國家安全委員會第5409號文件(NSC5409),系統地闡述了印度經濟發展對於美國冷戰大局的重要作用。

報告承認,尼赫魯的中立主義常常會導致印美之間的衝突,但尼赫魯繼續當政則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因為對印度民主的未來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印度的民主反過來將對整個亞洲產生巨大的影響。

文件特別指出,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通過截然不同的道路正在尋求解決一個共同的難題: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印度已經選擇了西式民主的途徑,而中國正在走共產主義的道路。如果證明印度沒有能力實現比中國更快的經濟發展速度,西方世界將會在一槍未發的情況下,把發展中國家拱手送給共產黨。

因此,印度的發展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印度的經濟發展失敗了,經濟上的麻煩將極有可能導致政治危機。這樣,在發展問題上的鬥爭,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印度是在「民主的框架內繼續發展」,還是「淪入共產主義的控制之下」。美國應「重審對印度的經濟援助政策,以便通過援助和投資行動對印度的政治和經濟前途產生最大的影響」。

在美國決策者看來,「印度為了發展以及為了增加在亞洲的影響,正在同共產黨中國進行競爭,因此美國已經在印度有著至關重要的利益」。

(兔子拿出小本本,默默記下了這一切)

國家安全委員會第5409號文件的重要性就在於,美國決策者明確認識到,亞洲的經濟發展同美國安全之間的關係。國務卿杜勒斯在1954年8月的時候表示:「我個人開始相信,如果我們不能用一些方法在提高生產水平方面超出共產黨的那種大規模努力的好幾倍,要阻止世界上許多地區落入共產黨控制之下將是非常困難的。」

肯尼迪政府更將印度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特彆強調將印度打造為第三世界國家中「民主的典範」。

肯尼迪相信,「印度和中國的鬥爭,是兩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為爭奪東方的領導權、爭取全亞洲的尊敬以及尋找機會證明,誰的生活方式更美好而進行的鬥爭。這種鬥爭的結果將極大地影響整個亞洲的前途,影響共產黨國家和自由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而且必然影響我國的安全和地位。」

知道為啥各種公知超愛誇獎印度,甚至達到肉麻的程度了吧?

下面這個男人就是始作俑者,這種風氣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直持續到今天,已經有六十多年了。

肯尼迪

在未就任總統之前,肯尼迪在1958年發表文章就指出:在所有的第三世界的國家中,印度已成功選擇了在民主制度下發展的道路,「如果印度崩潰了,整個亞洲都會失去」。肯尼迪還強調,假如印度內部發生分裂或與中國一起加入共產主義陣營,那麼「自由世界將不再是自由世界了。」

肯尼迪政府對外經濟援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制定在第三世界同蘇聯的經濟攻勢作鬥爭的長期規劃。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之後,肯尼迪在1963年進一步強調說,「今天的鬥爭不在歐洲,而是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他還告訴國家安全委員會,「我們不能允許那些自稱奉行中立主義的國家投入共產主義集團」。因此,「我們不能看到四五個國家突然投向共產主義僅僅是由於我們沒有提供相當的援助……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對外援助的問題,把援助視為可以最好地服務於我們利益的基礎」。

(兔子拿出本子,又記了一筆)

美國希望印度作為遏制中國的棋子,但是由於尼赫魯在冷戰初期奉行所謂的「不結盟」政策,希望在美蘇之外形成國際政治中的第三支力量,對遏制戰略和亞洲的冷戰的反應與美國決策者的期望相差甚遠,印度由此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同美國產生了重要的矛盾和分歧。

是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尼赫魯時期印度同美國第一個重大分歧。

不顧美國人的強烈反對,尼赫魯主張承認中國。

然而,他的主張實際上包含著一定的禍心:他認為中共內部存在矛盾,而外部壓力撤去後會釋放這種潛在的矛盾,引發中共的分裂。

尼赫魯預測,中國不久就會形成「比鐵托主義更強大」的力量,西方國家應盡其所能鼓舞這種勢頭。從這點來看,不承認北京政權和繼續支持國民黨將會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因為當共產黨人面臨著西方的敵視時,他們就能夠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革命的許諾,歸咎於「外國惡魔」。如果他們沒有外部的敵人,「其自身的問題就會增多,內部分裂的趨向也會上升」。

尼赫魯認為,在毛澤東的支持者和周恩來的追隨者之間存在著「真實的分裂」,前者完全執行莫斯科的路線,而後者則尋求擴大中國對外聯繫的途徑,因此西方外交的目標應當是鼓勵後者。

從謀略的層次上,尼赫魯顯然要比他頭腦發熱的美國盟友技高一籌。堡壘從來是從內部攻破,外部壓力反而會導致內部的團結,這是經過無數歷史事實證明的規律。根據絕大多數歷史案例推斷,未來可能正如尼赫魯所料那樣的發展。

然而,中共的領導層,正是歷史上那罕見的例外!

事實上毛澤東比任何人都要更加反對莫斯科的遙控,這種傾向在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中共內部確實如他預測的那樣出現了重大分歧,但是毛澤東運用他的威望和手腕,壓制了分歧的進一步擴大,而周恩來則起到了關鍵的壓艙石作用,保證了政權的穩定。

3

尼赫魯對中共的判斷出現了失誤,但是他的判斷卻恰好可以作為印美同盟之間關係的最好註解。

尼赫魯的「大預言術」,出現了「傷害反彈」。

美國一方面對印度進行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又漸漸感到印度是一個不容易操控的大國。特別是朝鮮戰爭中,印度與美國發生分歧,不聽美國人的號令對中國施壓,令美國認為印度不是一個合格的棋子,開始考慮重申對南亞的政策。

時任副總統的尼克松和國務卿杜勒斯建議,美國應把南亞政策的重點放在巴基斯坦。尼克松說,巴基斯坦是一個「他願意為之做任何事情的國家,它的人民要比印度人更為單純,巴基斯坦人非常坦率,哪怕是它受到傷害的時候」。

說白了,尼克松認為,巴基斯坦很容易當槍使,既然要在南亞布局,為何不找一把聽話的槍?

1954年2月25日,艾森豪威爾公開宣布美國軍事援助巴基斯坦的決定。5月2日,美國和巴基斯坦簽訂了軍事援助協定。巴基斯坦還是第一個簽訂巴格達條約的國家,成為「美國在亞洲最為可靠的盟國」。

土豪就是任性,撒錢就能換來朋友! (兔子默默地把這點記在小本本上,並附註:我們除了撒錢,還要談感情)

由於印巴分治後兩國始終處於敵對狀態,美國此舉在印度人看來,無異於背後捅刀。

尼赫魯在1953年初就告誡印度駐美大使:美國同巴基斯坦結盟對印美關係來說將是災難性的。而在美國決策者看來,印度實在是反應過度,「一個象印度那樣擁有3.6億人口的國家會害怕一個人口僅有7600萬的國家的侵略,那簡直是荒謬之至」。

隨後,印度就對美國的舉動做出回應。1955年尼赫魯訪問蘇聯,美國《新聞周刊》評論說,尼赫魯正在帶領印度直接投入蘇聯陣營。隨後赫魯曉夫回訪印度,同印度簽訂武器協定,蘇聯同意以印度準備向英國購買飛機的價格的一半向印度出售戰鬥機。

杜勒斯1956年3月同尼赫魯的會談時,表達了美國對印度購買蘇聯軍火的強烈不滿。杜勒斯說:「您可以從英國人那裡買飛機,也可以從我們這裡買,我就不明白,您為什麼要從俄國人那裡買,而您也知道這樣做將會使美國在您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大規模援助您的努力幾乎成為不可能了。」

杜勒斯也就是這麼一說,為了始終把印度拉在美國一頭,美國的援助只增不減。

通過這次會談,杜勒斯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擔憂,特別是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對立,以及印度對美巴結盟和美國向巴基斯坦提供軍援的強烈不滿。

尼赫魯是一個很懂得在美蘇之間遊走戰略鋼絲的政治家。隨後,他宣布在年底訪問美國。美國輿論對尼赫魯1956年12月訪美的反應空前熱烈。

《紐約時報》稱,「在尼赫魯領導下的印度已經成為對抗共產主義成功的重要力量」。《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評論是:「同尼赫魯先生對蘇聯採取友好的中立立場相比,印度作為非共產主義世界的一員,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更為重要」。《華盛頓郵報》則指出,大多數美國人不再認為尼赫魯是一個「潛在的共產黨分子了」。

(兔子心裡在咆哮:此處需要劃重點!

甚至可以理解為,七十年代中國轉向美國,其實印度已經提前趟好路了……)

在這一背景下,艾森豪威爾在1957年1月4日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要求重新檢討對巴基斯坦的政策。他說,我們以前決定讓巴基斯坦成為一個軍事盟友,現在顯而易見的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代價太高。艾森豪威爾強調,「這可能是我們做出的最糟糕的計劃和決策。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但我們現在看來是無可救藥地捲入其中了」。

在討論對印度進行援助時,財政部長漢弗萊(GeorgeHumphrey)強烈反對,其原因是印度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社會主義同共產主義的差別微乎其微」。

面對財政部長的指責,艾森豪威爾被逼得脫口而出:「在美國也有不少社會主義的東西」;如果美國不援助印度這樣的國家,「蘇維埃俄國肯定會做的」。

得,一著急,實話都說出來了……

各位公知們,桑你們心的男人就長下面這樣……

艾森豪威爾

參議員布里奇斯(StylesBridges)向艾森豪威爾抱怨,美國根本不要去援助南斯拉夫、印度以及印尼這樣的國家,因為他們不可能對共同安全有所貢獻。艾森豪威爾則反駁道,印度有3.5億人口,如果美國去防衛印度,那就需要守衛同中國接壤的1800英里長的邊界,耗費高昂。

艾森豪威爾認為,印度應該是世界上一兩個可以保持「中立」的國家之一。儘管美國沒有義務防衛印度,但也決不允許其他國家征服印度,「如果這個國家走向共產主義,那麼我們將走向哪裡呢?」

(兔子小本本又掏出來了,這是重點!印度就算不是我們這頭,也不能是敵人那頭的)

從1951年至1967年印度的3個五年計劃中,美國提供了印度全部外援的54.3%,在1961年至1966年的第三個五年計劃中,印度60%的外援來自美國。特別是1957年夏,印度第二個五年計划進展得極不順利,經濟形勢惡化。

為了防止印度這個「民主樣板」失效,美國給予印度大量貸款和贈款,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印度。(公知們,再出來走兩步?)

在印度頭兩個五年計劃的213億美元的全部投資中,美國及其盟國投資52億美元,美國本身投資33億美元,而蘇東集團的投資僅為9.438億美元。在印度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全部218億美元的投資中,美國及其盟國為50億美元,其中美國20億美元,蘇東集團為9億美元。在1971年財年,美國向印度提供了5.5億美元的發展援助基金,占該財年美國全部對外發展援助基金的2/3。

斯大林去世之後,在赫魯曉夫的帶領下,蘇聯迅速拉近了印蘇關係。1955年7月在蘇共中央全會上公開宣稱,如果印度在中國之後加入社會主義陣營,那麼西方資本主義將決定性地衰落下去。因此,蘇聯無需過早同西方發生衝突,而應該在欠發達地區展開攻勢,而印度就是主要的用力方向。

美蘇博弈的重點,演變成了競相拉攏印度。美蘇就像兩個狂熱的追求者,對印度這個美女送房子送車,不求天長地久,但求勾勾搭搭。印度左右逢源,收錢收到手軟。

赫魯曉夫在與中國交惡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印度的拉攏力度。早期,蘇聯向印度提供的援助主要集中在武器裝備上。隨後,在經貿、技術轉移方面,蘇聯全方位援助印度。

從1953年至1980年,印度和蘇聯共簽訂了6個貿易協定;從1955年開始,蘇聯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額持續上升。1951年到1959年,印度和蘇聯之間的貿易增長了15倍。同時,蘇聯還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蘇聯還為印度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到1977年,蘇聯為印度培養了8570名工程師和技師,48720名熟練工人。

在釣凱子方面(爭取美蘇經濟和軍事援助),印度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同時從美蘇兩個陣營收好處,享受被兩個超級大國輪流伺候的待遇,放眼世界,這也是獨一無二了。

由於印度同美國關係的迅速發展,以及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對印度政策的變化,直接導致尼赫魯的大國野心膨脹,過於樂觀地估計了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幻想挑戰中國,甚至計劃將西藏佔為己有。

由於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和西藏問題的屢次挑釁,中印關係迅速惡化。為了遏制印度在邊境上得寸進尺的勢頭,不斷入侵挑釁和蠶食祖國領土的行徑,毛澤東決定對印軍發動一次反擊,將印度打痛,然後再將其拖回談判桌上。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作戰時機。1962年10月15日,古巴導彈危機正式爆發,美蘇以及全世界都將精力投向古巴,世界彷彿已經來到熱核戰爭的邊緣。而對於毛澤東來說,這正是千載難逢的解決印度問題的良機。10月20日,中國軍隊開始對印度的反擊戰。

中印之戰成為尼赫魯政治生涯中「滑鐵盧」。精神上的打擊和政敵的攻擊,令他的身體和威望每況愈下。尼赫魯抓緊了對女兒英迪拉·甘地的接班準備工作。在1963年清除了反對英迪拉·甘地的勢力,完成了他政治生活中最後一項重要任務後,於1964年5月去世,終年74歲。

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就這樣完成了世襲權力交接。(公知們對此表示視而不見

4

在大英帝國解體之時,英國人對印度這枚昔日「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關照」。加拿大、澳大利亞可以保持統一的國家形態繼續存在,但是印度不行,實在是因為,印度的地位太重要了。

失去帝國榮光的英國人,顯然不放心大好的印度基業繼續保持統一狀態,如果印度民族意識覺醒或者被其他人利用,成就新的帝國霸業,如此一來,大英帝國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英屬印度通過「蒙巴頓方案」實現印巴分治,後來進一步分裂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等部分。其中印度又合併了葡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印度共和國。

從歷史淵源來看,美國這個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和印度這個最大的民主國家,原先都是英國的專屬殖民地,都是大英帝國衣缽的「繼承者」。兩個國家有林林總總的相似之處。

換句話說,印度正是美國的「亞洲表弟」。然而在現實中,印度則是美國的隱性經濟殖民地,經濟資源源源不斷地被美國汲取。印度本國工業體系建立不起來,成為外國商品的傾銷地;印度的優質智力資源則源源不斷地輸出到美國,而印度廉價的英語人力資源,也成為美國的外包服務中心。

不要感到意外,這正是民主國家國際體系之間的正常關係,只不過印度表現得尤為典型而已。

美國傳承了英國的清教價值觀,接過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建立了超越大英帝國的海權,繼承了在海權基礎上的貿易和金融霸權,相當於繼承的是大英帝國的「靈魂精氣」;印度繼承了解體後的大英帝國的核心地盤以及大英帝國遺留的行政體系,相當於繼承了大英帝國的「屍體」。

按照修仙小說的套路,人和仙之間並無絕對的界限,神仙都是人修鍊而成。人的精華在於「靈魂精氣」,修仙的目的也是修鍊「靈魂精氣」,最終結成元嬰,修鍊證果,成為地仙、天仙乃至大羅真仙(至高神原始天尊也屬於大羅真仙)。

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將其比喻為修仙的過程,修鍊成至高無上的「大羅真仙」(地球領袖和主宰),這也正是美國孜孜以求的目標。美國一直在將美式價值觀包裝為普世價值向全世界推銷,嘗試建立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秩序,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自由貿易秩序以及金融自由化,在各國培養「精神跪族」,進行顏色革命,正是美國的修仙證果之路。

美國修仙的終極目的,不是把自己變成修仙者的帶頭人,將修仙方法傳授給大家,讓大家都變成「神仙」(按照我國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話說,就是「先富帶動後富,實現共同富裕」),而是為了把自己變成西方宗教價值觀中的「上帝」,然後就可以成為世界各國跪著膜拜供奉的對象,其他國家必須絕對服從「上帝」,有什麼好東西要奉獻給「主」,以求獲得「主」的垂青與恩賜。

如果按照馬列主義階級鬥爭的觀點來看,美國的終極目標,是要永遠當世界的奴隸主,其他各國則按照能力大小以及與美國的親疏遠近,分別承擔看家護院、打手幫凶,以及勤勤懇懇幹活的奴隸等不同角色。

如今的中美矛盾,無非是天下苦美久矣,中國帶頭造反而已。

同樣是按照修仙小說的套路,修仙者屍體的質量雖然遠不如靈魂,但是也能自行修鍊,練得好也能成就大道,變成屍仙,比如被孫悟空打了三次才打死的那個白骨精。

繼承大英帝國的軀體煉成屍仙,這也正是印度所選擇的道路。

印度到底依照怎樣的修鍊心法,才能在大英帝國的屍體上修鍊成屍仙呢?這就是「三環外交」。

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三環外交」這個名詞的版權所有人,是大英帝國的最後一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

面對二戰之後山河日下的局勢,為了挽回英國的大國地位,1948年10月9日,丘吉爾在保守黨的年會上,正式拋出了其「三環外交」的方針。

他說:「當我展望我國未來時,我認為,在自由民主國家中存在著三個大環。

……第一個環自然是英帝國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國、加拿大、和其他英聯邦自治領域以及美國在其中起著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語世界;最後是聯合起來的歐洲。

這三個大環是並存的,如果它們連結在一起,就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或聯合的力量足以推翻他們,或者甚至向它們挑戰。現在假如你們想到這相互連接的三個大環,你們就會看到,我們是在這三個大環中都佔一大部分的唯一國家。事實上我們正處在連結點上。這個島位於許多空中航線的正中心,我們有機會把他們全部連結在一起」。

丘吉爾的「三環外交」思想,包括第一環英聯邦、第二環英美特殊關係和第三環歐洲,其實質就是試圖恢復歐洲均勢,並利用原有的殖民地體系,挽救和恢復在二戰中被削弱的英國的國際地位,乃是一個國力日趨衰微的大國在外交戰略上的一種無奈選擇,也可以看作是將斷了的心脈重新接上,實現大英帝國「復活」的修鍊心法。

印度真不愧曾經作為英國最忠心的奴僕,連修鍊心法都要照抄英國人。繼承了大英帝國核心領土的印度,將上述英國版的「三環外交」略作修改,就是印度的「三環外交」戰略,其目的則是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加強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存在,甚至將印度洋變為「印度的洋」。

第一環:整合南亞次大陸,尋求某種形式上的統一。最起碼也要消除國內分裂傾向,將孟加拉、緬甸、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錫金、不丹、尼泊爾等鄰國用共同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至少不能令其為競爭對手(中國)服務,而損害印度的利益。

這一步可以看作清除分裂遺毒,復活英屬印度這個軀體。

第二環:聯合印度洋沿岸的英聯邦國家,特別是利用經濟、政治、歷史和文化上的淵源(大家共同作為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共享相同的政治文化遺產),經略東南亞、中東與非洲。

由於世界地緣利益大都分布在印度洋周邊,因此大部分英聯邦國家都在印度洋,這實際上就是復活大英帝國的主要部分。

第三環:利用世界各大國在印度洋錯綜複雜的博弈關係,縱橫捭闔,擴大印度的影響,建立印度的主導權,在印度洋建立印度主導的「香料之路」。

對於上述印度版的「三環外交」,印度政府有一個統一的戰略規劃,其實質就是在昔日大英帝國的屍體上「借屍還魂」,打造一個以印度為主導的、環印度洋「大印帝國」!

這三環中,不僅每一環都會與中國的利益發生衝突,而且假設真是按照印度的想法成功實現「季風計劃」,世界地緣利益博弈的焦點——印度洋,將會被打造成印度的後院。世界各大國的印度洋利益,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利益受損最嚴重的就是英國和美國。印度相當於在英聯邦中鳩佔鵲巢,排除了英國的主導地位。對於美國來說更是如此,美國如果失去對印度洋的控制,那麼美國的世界霸權也就會一同失去。

因此對於遏制印度的野心膨脹,世界各大強國利益是一致的。

尼赫魯正是印度版「三環外交」的實際奠基人,而現任總理莫迪則是這一路線的繼承人。

莫迪上台後,將90年代印度提出的「東向政策」升級為「東向行動政策」,意味著印度將以實際行動確保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利益,著力塑造印度在該地區的戰略主動性。在遏制中國這一議題上,印度與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不謀而合,雙方在爭奪亞太戰略利益上有契合點。

去年的洞朗事件,可以看做隨著中國的強大,實力的外延,印度感受到了經濟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壓力,想主動在軍事上出擊來抵禦空間的壓縮。

美國作為世界大國,又喊了多年的重返亞太,進入印度也不讓人感到意外。但印度這個國家的民族自尊極強,崇尚外交上的獨立自主,印度曾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之一,不會任由美國擺布。

中美印俄之間的關係,只會是過去複雜四角博弈的延續。印度不會成為任何一個大國的堅定盟友,它繼續會走鋼絲,玩外交平衡,在其他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印度就是這樣一塊吹不得、打不得,又極端重要不能忽視的牛皮糖。

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中,中美博弈是基礎,其他問題都從屬於這一基本問題。

首先必須承認,印度的人口、經濟體量足夠大,地緣位置也極度重要,因此它有資格作為一名地緣玩家,儘管略有些跛腳。

如果中國聲勢過於凌厲,讓印度感受到壓力,那麼它就會聯美製中;但如果美國像現在這樣奉行堅定的經濟民族主義,損他而肥私,那麼印度就會自然向中國靠攏。

然而,隨著中美對抗逐漸浮出水面,世界的局勢又發生重大的變化,印度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如果參照四十年前的中美蘇三國博弈,印度可以扮演中美之間舉足輕重的第三方,它倒向誰,誰獲勝的可能性就大增。

那麼,印度到底會採取怎樣的選擇呢?

繼續延續過去的策略,保持不結盟,左右逢源?這一策略堅持這麼多年,印度確實收到很多好處,但是對於國家實力的提升,意義並不是很大。

別看印度左右逢源,其實大家也都是把它當凱子,能A點錢就A點,沒人真心幫它強大,甚至巴不得印度的土地上再出幾個甘地,曼德拉。

大國崛起這事,只有靠自己,靠別人是靠不來的。

中國崛起的過程清晰無誤地告訴印度,只有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才能真正獲得強大的機會。

中美滑入新冷戰,事實上給印度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複製中國的成功經驗,倒向其中一方,吸收產業轉移,才是上上之選。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會像中國當年一樣倒向美國嗎?

答案是不會。

中國倒向美國的時代,美國是世界頭號製造業大國,並且產生了強大的對外轉移產業的趨勢。倒向美國則正好可以承接產業轉移。

但今天的美國已經今非昔比,不僅沒有什麼產業可以對外轉移,相反還要想方設法促成製造業迴流。如今的美國產業結構正如當年的蘇聯,以軍工和能源為支柱,印度倒向它,對於發展自身產業,好處極為有限甚至為負。

特朗普政府有一個特點,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不惜打破長久以來的慣例,甚至屢屢突破底線。對於一個霸主來說,這是非常忌諱的做法,這會讓其他國家無法對美國的行動產生預期,從而產生深深的不安全感。

特朗普上台後,印度屢屢躺槍,一遍又一遍被虐。首先是美國收緊工作簽證,依賴僑匯的印度大受影響;說是打擊中國的鋼鐵稅,對印度打擊大得多,因中國鋼鐵自用居多,印度才依賴鋼鐵出口。印度答應從美國多進口石油天然氣,印度離中東很近,放著家門口的油氣不進口,從大半個地球之外的美國購買,這是幾個意思?而且按照慣例,美國對外發動金融攻勢,全球剪羊毛的時候又該到了。以印度脆弱的金融體系,幾乎每次都會成為受傷的對象,這次也難以倖免。

印度倒向中國,則可以一定程度上複製當年中國的成功故事。在這一個戰略關口,對於中國來說,爭取到印度的支持也是至關重要。印度的市場對於中共來說是相當大的誘惑,因此可能會像當年的美國一樣,進行相當程度的戰略讓步。

舉個例子,美國對中國進行晶元封鎖,中國如果用國產晶元或其他渠道替代的話,產品的技術含量可能至少下降一代。但是印度智能手機佔有率還不高,甚至功能機還在大行其道,中國的電子產品在印度市場由於性價比高,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能夠為中國半導體晶元的崛起贏得關鍵幾年的發展時間。

甚至,中印人口加起來超過二十七億,再加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這麼大的市場容量。在技術戰爭的背景之下,從頭開始培育一個自主操作系統的生態,也不是不可能。

此外,中國具有全球最強的基建能力,最全的工業門類,最廣泛的中低端產品的覆蓋。印度正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一樣,極度渴望產業投資和基礎設施。中印之間深化經貿合作,可以達成雙贏。

對於印度來說,這也是趕上工業化發展的最後一班車。

如果中美勝負已定,中國就不會有什麼的動力向印度如此體量的國家轉移工業,反而要開始限制印度的工業化,防止出現下一個全面挑戰自己的對手。再過若干年,AI技術全面成熟落地,工業工人大量被機器人所取代,工業轉移浪潮就此終結,印度就會被永遠鎖死在工業化的門檻之上。

這恐怕正是開頭所提到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的真實含義。


推薦閱讀:

想要深度睡眠好,記住7點就夠了!
【文玩】深度揭秘小葉紫檀魚鱗紋
《幸福秘籍》好夫妻,靠的是互補互愛!深度好文!果斷收藏!
【故地重遊】2014年11月日本關西 東京9天深度自助游
想愛孩子,先愛妻子(深度好文)

TAG:中國 | 角色 | 深度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