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科學是基督教世界觀的產物

科學事實與基督教信仰:二者如何並存?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061108.html 【現代科學起源】 許多人會驚訝地發現,現代科學本身其實是基督教世界觀的產物。著名的劍橋大學歷史學家 Herbert Butterfield在 《現代科學起源》一書中指出,1 6世紀及以後發生的變革並非由於得到新的數據,而是源於思想的變化。 現代科學的三個主要假設就是: 宇宙(世界)是井然有序的; 這個有序的世界是可知的; 有發現這種秩序的動機存在。 希臘與羅馬文化中都不存在這樣的假設,他們的神都是喜怒無常、無法捉摸的;誰能夠知道他們的心思呢? 傳統的印度教將宇宙視為一個循環,他們的神 同樣變化莫測。有誰能曉得Kali 與Shiva 的心意呢?沒有任何跡象顯明他們掌管著一個井然有序的宇宙。 ...... 典型的無神論者則持嚴格的自然主義,認為萬物都不過是偶然或一系列無序事件的產物。 數學與哲學都只能停留在自身,無法幫助認識一個有序的宇宙。 只有基督教的世界觀全部符合這三個假設。 聖經中有多處經文提到被創造的宇宙是井然有序的。 如耶利米書31:35 :「那使太陽白日發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發亮 … 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 保羅在羅馬書1:19-20 中告訴我們宇宙是可知的,因為其創造者是可知的:「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在創世紀中神對人類直接的命令 「……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道出了人類發現規律的動機。 【科學與神學的範疇】 兩者之間交叉部分就是自然界,那些認為神學與科學毫無關聯的人忽略了這一點。歷史上,這一交叉部分導致了「目的論的論點」,即宇宙的秩序指向一位有序的創造者,這也是許多現代科學奠基人的觀點 。 當我們認識到宇宙的秩序蘊含著信息時,宇宙的秩序顯得更奇妙。 Robert Gange在他的書《起源與終點》一書中指出:最簡單的細菌所含的信息量為7 百萬比特(不是計算機單位,而是信息單位)。 那麼最初的信息從何而來? & 科學與基督教信仰抵觸嗎? http://www.ccgn.nl/ft-book/xxww/htm/chapter6.html 追溯起來,近代科學的培植土壤,正是基督教世界觀。 基督教相信一神,換言之,萬有背後存在一個統一的意志,因此自然法則萬古不變,不因時地轉移。 如果宇宙各處分神而治,「自然法則」就沒有定律可言,而變成了因時、因地、因神而異——要研究、歸納、推演,就不知從何說起了。 此外,基督教相信創造萬有的神,是全知全智、按序按理行事的神。科學家必須先相信宇宙間存在定律,人的探求推斷才有意義。 十六世紀科學家致力探究自然定理,他們相信自己研究的一事一物,都從一位滿有智慧的神創造而來。 「人類從事科學研究,因為相信自然界有定規;科學家相信自然界有定規,因為相信有一位設立定規的神。」 【進化論】 進化論的大部分內容,仍不過是一堆未經證實的假設。而所謂「進化」,其實是相當籠統的說法,要瞭解進化論,起碼要懂得分別兩種性質不同的「進化」:第一種是「微進化」(micro-evolution)、第二種是「廣進化」(macro-evolution)。 「微進化」是指某物種的變異與發展,譬如說,我們今日所見的馬,比起古代的馬體形增加了、體能也提高了,這樣的「進化」有憑有據,與聖經的記述也談不上有什麼抵觸。 「廣進化」是指某物種「進化」成另一物種,最著名的例子,是猿進化為人——很多人以為「人從猿進化而來」是科學界的公論,事實是:廣進化論不過是未經證實的假設,更不是所有科學家的共識。 【科學與目的論、設計論】 神藉著萬有創造向人啟示自己,更藉著耶穌基督(參照聖經記載)向人啟示自己。 科學研究的課題,是神在大自然的普通啟示;神學研究的課題,是神藉著耶穌基督、藉著聖經賜給世人的特殊啟示。 凡事皆有因,如果一直追溯上去,至終會得出「第一因」。 可能很多人聽過這個故事:有一個人在倫敦海德公園攻擊有神論,他大聲宣稱萬事發生無緣無由,根本沒有邏輯可言,說話之際,有人向他丟蕃茄。「是誰幹的好事?」他氣呼呼的吼道。人群中一把聲音回答說:「沒有人用蕃茄打你啊——那蕃茄自己飛過去罷了!」 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年邁之日寫下這樣的話:「這茫茫無邊、美麗動人的宇宙(還有住在其中的人類),實在不可能是盲目碰撞、機遇巧合的結果。我再三思量,不得不相信『第一因』的實在,這第一因滿有智慧(與人相仿),我甚至要自稱為有神論者了。」 「設計論」近年談論得很多,可能因為「人類定律」(anthropic Principle)時興所致。所謂「人類定律」,是說人類存在的物理條件寬容度極低,只要有絲毫差異,生命根本不會出現。 在宇宙膨脹初期,張力(使物質分散)與引力(使物質聚合)的平衡非常關鍵:如果張力過大,物質散開的速度過高,物質就難以凝聚成星體,更遑論銀河了。如果物質過度分崩離析,就不可能出現生命——但如果引力過大,導致宇宙內陷塌掉,生命也不可能出現。事實上,在宇宙誕生之初,張力、引力的差異不可超過10的60次分之一。識數之人會被這數字嚇得目瞪口呆,至於不識數之人,讓我借用大衛斯(Paul Davies)的一個比喻來說明這是怎麼樣的精確度:就像要從二百二十億光年(已知宇宙的闊度)之外,打中一個直徑半英寸的目標! 霍金說:在大爆炸發生之後一秒,如果宇宙的密度多一萬億分之一,宇宙就會在十年後內陷塌掉;但如果少了一萬億分之一,宇宙在就會在十年後散得空空如也。宇宙起初的密度怎會那樣精確?這背後一定有原因。雖然霍金不相信世上有創造主,但他的理論卻隱隱指向有神論。 & 科學家的神學思想·牛頓 http://aaaaa62435647.blog.163.com/blog/static/21793805820135182153786/ 有一天哈萊博士(Dr.Halley),在這位大科學家前講了一番不信的話,牛頓不留情面,加以斥責,正告他說:「哈萊博士,我對於你關於天文學理的高見,一向樂於領受,因為你是研究有素的;但是你對於基督聖道,最好不要隨便發言,因為關於此道,我素知你毫無研究,並且我敢斷然的說,你根本是一個門外漢。」 牛頓自已在早年的時候,也是一位盲目反對,懷疑不信的人;後來經過徹底而復嚴謹在研究,遂恍然大悟,悔改信主。 牛頓自從精密研究考察這奇複雜的宇宙構造以後,他便深深感到造物主的莊嚴偉大,實在不可思議。 力定律是牛頓最著名的發現。牛頓警告,不可用此發現把宇宙看成只是機器,猶如一個大時鐘。他說:「重力解釋行星的運行,但不能解釋誰使行星運行。 論到天體的構造和運行,牛頓嚴正地表示:「證諸天文系的奇妙安排,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必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作為。」 天主創造了萬物以後,也設定了各種自然規律,比如運動定律等等。天主先把它們一推,然後天體就按「動者恆動」的定律一直運動下去,事物都就按照自然規律和概率順其自然的發生。 牛頓在其所著《基本原理》(Principi)的結論中說:「宇宙萬物,必有一位全能的神在常管統治。」 晚年的牛頓開始致力於對神學的研究,他否定哲學的指導作用,虔誠地相信上帝,埋頭於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當他遇到難以解釋的天體運動時,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動力」的理論。 & 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對聖經創世紀的天文學解釋: 聖經創世紀與科學是否矛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18/18/2750719_479043833.shtml


推薦閱讀:

昨天跟父母說,我可能再也不燒紙、磕頭啥的了,結果父母大發雷霆,對我一頓痛罵,我到底該怎麼辦?
信心與行為 - 談談套路
我是一個單身基督徒,我想談戀愛,這是罪么?
給單身基督徒的七點實用提醒
耶和華放入瑪麗亞子宮的究竟是自己的精子還是受精卵,又或者是一個胚胎?

TAG:科學 | 世界 | 世界觀 | 基督教 | 基督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