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更清新——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綠色生活更清新——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綜述來源:浙江日報  2010年06月28日 10:30:06  【進入論壇】

  浙江日報訊 在綠色浪潮湧動的後危機時代,浙江將以怎樣的路徑切入?

  當低碳成為生活消費新主張時,我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如果說,節能減排是在做減法,努力償還長期粗放增長欠下的資源環境債;那麼,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則是在做加法,是我省未來發展拓展新空間,為增強我省國際競爭力增添新動力。

  一項涉及自然、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生產、流動、消費各個環節以及地區、產業、企業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已經在浙江大地上悄然萌動。浙江未來發展,必然建立在生態可承受的基礎之上,在保證自然再生產的前提下擴大經濟的再生產,從而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

  循環經濟方興未艾

  一個原木色的紙盒裡面,裝著筆記本、名片夾、U盤、鑰匙扣和圓珠筆,每件產品上面,都印著一句話:「我曾是個飲料盒」。

  這些產品的前身,正是廢棄的牛奶飲料盒。杭州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新型鋁塑分離技術,將其分離成紙漿、塑料粒子和鋁粉,並設計加工成30多種產品。2009年,富倫共處理廢棄飲料盒1.5萬噸,相當於15億隻飲料盒,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

  富倫人算過一筆賬:每回收1萬噸飲料盒,可生產再生紙漿6750噸、再生塑料2250噸、再生鋁粉56噸,相當於種植了11萬棵樹,節約70萬噸水,節省了7000噸石油、1.7萬噸鋁土礦,節約垃圾填埋場地約50畝,減少垃圾處理費4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2.5萬噸,同時還創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

  從飲料盒到筆記本的重生,正是資源小省浙江努力打造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之一。在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浙江經濟時刻伴隨著資源短缺的瓶頸。因此,改變以往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破解資源與環境的雙重製約,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沿著濱海主幹道進入寧海灣開發區,一座投資200億元的現代化電廠——浙江國華寧海電廠拔地而起。「一期工程投資85億元,有20億元投向環保。」電廠負責人介紹,「電廠除塵率、脫硫率、脫硝率比歐版標準還要嚴格。」

  依託國華電廠,派生出36個工業項目,總投資230多億元,把電廠一期每年產生的60萬噸粉煤灰、20萬噸脫硫石膏全部消耗掉,形成煤—電—粉煤灰—水泥、煤—電—石膏—石膏板、煤—電—粉煤灰—新型牆材三條循環產業鏈。緊臨電廠的宏韻建材有限公司,一年「吃」掉電廠6.3萬噸粉煤灰,製成的新型牆材相當於節省了1億塊標磚。

  而在寧海長街等3個鎮鄉之間,連片10萬畝農田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正在全省推廣:果蔬園廢棄的菜葉,成為養殖場的綠色飼料;畜禽的糞便和打碎的秸稈混合,製成綠色有機肥還田;動物的尿液通過集中發酵成沼氣,免費供應給周邊農戶燒火做飯;沼液通過管道流進果蔬園肥田。

  像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正由點到面、從自發到自覺、由塊狀的特色區域向整個省域鋪開。

  目前,我省資源綜合利用工業企業產值達到220億元。從今年開始,我省又將啟動25個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和100項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

  生態優勢變為生態資本

  天台縣石樑鎮的高山村方廣村,日前又迎來了一批上海遊客。全村22戶人家,全都辦起了農家樂,每戶年均增收近4萬元。

  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山區的點金石。以天台山水、雲錦杜鵑為重點,發展特色生態旅遊業;以天台雲霧茶、高山蔬菜和其他特色種養業為重點,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天台縣的生態產業鏈鏈接了深山和城市,形成了年銷售達25億元的生態套餐。每年200多萬名城市居民走進天台山,又將200多個天台農特產品帶回城市。

  高品質的生態環境就是稀缺要素,就是重要生產力。有著得天獨厚自然環境的麗水,打起了生態牌:早在2008年6月,慶元縣就取消了地處高海拔山區的13個東部鄉鎮工業生產、工業稅收和招商引資等方面的考核指標,重點考核生態保護和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等工作。以開發小水電聞名的景寧畲族自治縣,叫停爐西峽水電站項目,只為保護完美的山水原始生態。林業大縣遂昌,在原有86.5萬畝生態公益林的基礎上,又將91萬畝山林納入限伐區進行保護,這至少要投入1400多萬元……

  這些看似不尋常的路子,卻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生態旅遊正成為麗水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2009年其總收入佔全市GDP的16%多。該市食用菌、特色水果、名優茶、高山蔬菜、畜禽等高效生態農業發展迅速,國家級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達到344個,生態、原生態、綠色、有機的品牌和理念提升了麗水農業和農產品的競爭力。

  無論是在山區還是平原,人們在努力實踐著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生態文明的理念正悄然改變浙江大地……

  產業新布局緊扣低碳

  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經濟的全球博弈中,新能源產業漸成兵家必爭之地。浙江也奮起直追,謀求制高點。

  低碳經濟的核心是新能源技術,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生物質能、水電及核電等。

  漫長的海岸線,成為浙江捕捉風能的寶地。岱山、慈溪、溫州等地,一批風電項目紛紛開建;

  嘉興市秀洲區啟動了節能產業園一期工程,園內所有建築的樓頂都將鋪上一層太陽能光電板,每天能為電網輸送「綠色」電力;

  嗅覺靈敏的民營企業紛紛看好新能源:華儀電器、天馬軸承等介入風能;正泰、昱輝、向日葵等主攻太陽能……

  在清潔、環保、可再生的背後,新能源更誘人的是其龐大的產業帝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設備具有科技附加值高的特點,將給浙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帶來深遠影響。

  2009年5月7日,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實施「六個一百加一個基地」計劃、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提升戰略以及一攬子政策措施。力爭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50兆瓦,實現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消費量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1%以上,成為國內重要的新能源裝備研發和製造基地,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新一輪產業布局中,我省不少地方順應低碳趨勢,將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放在突出位置。

  杭州在全國率先出台低碳新政,著力構建低碳經濟、低碳建築、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六位一體」的低碳城市。寧波依託東部新城國際貿易展覽中心、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和國際金融服務中心三大中心建設,引導以金融、會展、航運、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加快向江東集聚。紹興提出,在5年內,實施20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投入,建設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節能電光源、環保裝備3個先進位造業基地,打造1000億元節能環保產業規模……

  綠色消費推動生態經濟

  在浙江,生態文明的意識逐漸擴展到更多的人群,綠色逐漸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清新。

  上下班以步代車,每張紙雙面列印,洗衣服後不用洗衣機甩干而選擇自然晾乾,電腦不工作時關閉主機及顯示器……這是城市白領的綠色片段。

  用沼氣燒火做飯,裝太陽能熱水器,愛護山林、古樹和溪流,再也不亂丟垃圾……這是鄉間興起的綠色風尚。

  東西越「土」越好,無公害、有機食品走俏,節能燈、節能家電暢銷——人們的消費觀念在改變,「今天,你低碳了嗎?」成為最時尚的問候語之一。

  綠色選擇潮湧——每個公眾都是消費者,倘若每個消費者都選購環境守法企業的產品,必然倒逼污染企業改變其行為。

  人們意識到,建設生態文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方式、生存態度都會深刻影響區域乃至全球的生態環境。綠色生活,既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又能推動每一家企業的節能減排,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今天,儘管新興產業的規模還有限,儘管還存在種種欠缺,但我們堅信:綠色和低碳,絕不僅僅是漂亮的口號,它們就是未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中國女孩子不化妝?
前夫破產找我借生活費我該借嗎?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就是成功』這句話是正確的嗎?
迪迦的人間體,你知道有幾個嗎?
一場聲勢浩大的生育直播

TAG:生活 | 浙江 | 生態 | 文明 | 清新 | 綠色 | 建設 | 生態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