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活著,並不是為了達到別人的期待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總為達不到別人的期待而自責怎麼辦?

覃宇輝,提供遠程心理諮詢/武大心理學學士、賓大教育學碩士

好像總有這樣的時刻:

明明很用心地學習,爸媽卻一再講別人家的孩子。看到他們一臉羨慕,我們心裡很愧疚:「如果再優秀一點該多好。」

已經拚命地省錢,但經費只夠搓一頓館子。發現女朋友連飲料都捨不得點,自責一下子湧上心頭:「能讓她沒那麼委屈就好了「

工作失誤耽擱了進度,內疚感一下子炸鍋:「事情做得那麼爛,哪還有臉見老闆和同事?」

為什麼我們總會被內疚感消耗,沒法心安理得地生活?

  • 鏡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 心理學家 Cooley (1902, 1992) 認為,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他人評價的感知。如果從父母緊皺的眉頭中讀出「你讓人失望」的想法,我們也會潛移默化地接受這個觀念,轉化成「我很差勁「的自我評價。

    同時,很多家長把「挫折」和「恥辱」聯繫在一塊,不斷將這種觀念灌輸給孩子。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考得那麼差,我的臉都被你丟光了。」「就你這幅德性,連 XX 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

    當小孩因為犯錯而被羞辱,他們會逐漸內化「做不好就要挨罵」的關係模式,甚至內心產生一個自我譴責的聲音。即便有天離開原生家庭,來到溫暖鼓勵的環境,這個嚴苛的聲音仍會不停回放,讓我們在犯錯時有強烈的內疚感。

    -

  • 歸因方式 (attribution)
  • 心理學家 Weiner (1972) 認為,人們對於行為原因的推斷,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

    ? 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

    導致這個結果的是內部或外部因素?

    ? 穩定性(stability)

    這個因素是穩定的還是易變?

    ?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影響因素是可控還是不可控?

    活得心安理得的人,一般把成功歸為內因,把失敗歸為外因。工作做得好是自己能力出眾,出現失誤是運氣太差。即便對錯誤進行反思,他們也傾向於找易變而非穩定的因素。任務沒辦好,那就多花時間提高專業技能,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他們不會覺得自己能力太差,內心充滿自卑和焦慮。

    總被內疚感困擾的人,太習慣把責任全往身上攬。項目不順利,就一直挑自己毛病,彷彿他們是「罪魁禍首」,導致錯誤的所有原因。他們就像主動的「背鍋俠」,把別人的「鍋」也算在自己頭上,很少從外界找原因。當所有責任都一個人扛,三分的愧疚感會放大到七分,沉重得喘不過氣來。

  • 認知應對策略 (cognitive coping strategy)
  • 有研究者表示,自我譴責(self-blame)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是我們應對外界壓力的方式 (McCrae, 1984)。很多人憑經驗感覺,面對人際衝突時先自我攻擊,能有效緩解對方的憤怒,降低被傷害程度。

    女朋友看到我們打遊戲而不爽,矛盾升級。如果顯得很懊惱,狠抽自己一頓:「我怎麼控制不了這手,真該剁掉」,衝突可能會有所緩和。表現出愧疚感,或許是在傳遞信息:「我已經懲罰過自己,你別生氣了好嗎?」自責會幫助我們緩解矛盾,避免更嚴重的傷害。

    那該如何調整自我譴責的傾向?

    1 明確讓自己內疚的群體,降低「與世界為敵」的心理負擔

    當問到是否做得不好就要自責,被釘在恥辱柱上,有來訪者稍帶遲疑地說:「我不這樣覺得,但是其他人都是這樣想。」如果繼續追問其他人是誰,答案可能是父母,老師,或者朋友。

    如果把周圍的態度當做所有人的看法,反抗就像在與「全世界為敵「,會引起極大的恐慌。當明確意識到,只是身邊而非所有人都這樣想,調整「犯錯就要自責「的觀念就不再那麼可怕。

    2 明確自我邊界,不把取悅別人當做存在的意義

    習慣性自責的人,和他人的界線模糊不清,宛如一個整體。如果在內心世界裡,自己和他人是附屬與主導的關係,那會很自然地用取悅他人來確認自我價值,為無法滿足對方而焦慮和害怕。

    所以要明確人際界線,在內心告訴自己:「雙方是平等的,他可以對我有想法和期待,但我有權力選擇滿足或不滿足。」當我們處在平等的位置上,不給對方主宰和隨意評判自己的權力,愧疚感也會減少。

    3 不斷累積正向的自我認同感,對挫折經歷「冷處理」

    自我認識就像太極圖,有「陰」和「陽」兩個部分。當某個部分佔據主導時,自我形象就呈現出「積極」或「消極」的基調。如果從前累積了太多因為失敗而被羞辱的經歷,我們會逐漸發展出消極的自我評價,更容易在失敗時自我譴責。

    所以要尋找一些積極的「例外」——遭遇失敗,但得到關心和鼓勵的經歷。當我們接受挫折的存在,並將目光更多地放到正面反饋上,自我形象會逐漸從消極向積極轉化,「挫折」和「羞恥」的聯繫也隨之變淡。

    4 適度從外界找原因,將重心放在可控易改變的內部因素上

    如果所有的「鍋」都自己背,即便一個小錯誤也會壓力山大。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需要看到外因的影響。比如職場新人犯了錯,除了檢討自己,也可以想想公司的培訓制度是否完善,任務安排是否合理。如果沒有資深員工帶,一上手就是高難度工作,那犯錯也很能理解。

    與其責怪自己能力太差,內心很絕望,不如把問題歸結到可控可快速調整的內因,讓自己找回信心和勝任感。比如數據出錯,是因為統計技術掌握不到家。通過看工具書或者網路教程,自己就能把漏洞補上工作做好。如果把問題分解成可操作的目標,通過努力彌補錯誤,愧疚感也會有所緩解。

    5 使用更成熟的防禦機制,以較小的代價緩解人際衝突

    Garnefski, Legerstee, Kraaij, van den Kommer, and Teerds (2002) 等研究者發現,自我譴責雖然是一種應對策略,但是使用也會付出很多代價:更高的抑鬱和焦慮水平。這個結論對青少年和成人都適用。

    或許更好的方式,是用共情和計劃來緩解對方的憤怒。比如女朋友因為自己沒時間陪伴而生氣,我們可以真誠地道歉:「親愛的,真的很對不起。在你需要的時候沒有及時出現,我能想像你有多委屈和難過。」之後自己再加倍補償缺席的時間,陪她逛街,旅行,好好安撫對方的情緒。

    生活在社會裡,每個人都難以完全擺脫他人的影響。但我們至少可以審視那些「理所當然」的觀念,知道自己有選擇接納或拒絕的權力。當我們能夠主導自己的生活,不做其他人的附庸或響應者,外界的期待也無法再擾動我們內心的安寧。

    -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 宇輝心理 (yuhuixinli2017)。

    References

    Cooley, C. H. (1902). The looking-glass self. O』brien, 126-128.

    Cooley, C. H. (199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Garnefski, N., Legerstee, J., Kraaij, V., van den Kommer, T., & Teerds, J. (2002). Cogni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comparison betwe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6), 603-611.

    McCrae, R. R. (1984).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responses: Loss, threat, and challe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919.

    Weiner, B. (1972). Attribution theory,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2), 203-215.

    查看知乎原文
    推薦閱讀:

    活著是為了修復世界,而不是為了適應它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一定要看 保證不後悔(想好好的活著快看吧)
    你心裡活著幾個戀人
    人活著:別省,別等!別忍,別恨!(好文)

    TAG:期待 | 活著 | 我們 | 對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