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多地男孩教育偏女性化 祖國面臨「男子氣概危機」?
2017-05-31 15:31 手機人民網 原創稿
孩子多被女性家長帶大、學校教師幾乎都是「娘子軍」,部分男孩偏柔弱膽怯、男生過早被邊緣化……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新華社的一篇走訪報道讓「男孩危機」再次走入了網友的視線,引發廣泛熱議。
【聚】
媒體:女孩當主角男孩成背景 男孩呈「偏女性特徵」
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地的幼兒園,指出了男孩教育偏差的問題。報道稱,北京的周女士說,4歲的兒子晨晨(化名)所在的公辦幼兒園共九個班,教課、保育老師全是女性,一位男教師也沒有,課程內容也偏「女性化」。「幼兒園每周一有一節舞蹈課,班上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我看著晨晨穿著那雙粉色舞蹈鞋、白色緊身褲,覺得特別彆扭。」周女士說,「晨晨回家展現在學校學的一些舞蹈,動作也都是『女性化』的:踏著小碎步、翹著蘭花指,活脫脫一個女孩的模樣……」
長沙市民曹女士說:「這次六一兒童節班級排練節目,都是女孩當主角,男孩大多充當樹木、花草等背景,一句台詞都沒有。只有個別男孩比較擅長舞蹈,裝扮成女孩演出,讓別的男孩羨慕不已。」
更讓一些家長焦慮的是,有的男孩甚至出現了一些「偏女性特徵」。家長劉先生說,兒子佑佑(5歲)喜歡女孩的花衣服,喜歡玩毛絨玩具、芭比娃娃等,還不時呈現出女孩的動作和姿態。「佑佑說,女孩是好孩子,他不喜歡和男孩玩……小男孩天天在『娘子軍』的耳濡目染下,我真擔心孩子會變『娘娘腔』,產生『性別偏差』。」
餘下全文
孩子多被女性家長帶大、學校教師幾乎都是「娘子軍」,部分男孩偏柔弱膽怯、男生過早被邊緣化……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新華社的一篇走訪報道讓「男孩危機」再次走入了網友的視線,引發廣泛熱議。
【聚】
媒體:女孩當主角男孩成背景 男孩呈「偏女性特徵」
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地的幼兒園,指出了男孩教育偏差的問題。報道稱,北京的周女士說,4歲的兒子晨晨(化名)所在的公辦幼兒園共九個班,教課、保育老師全是女性,一位男教師也沒有,課程內容也偏「女性化」。「幼兒園每周一有一節舞蹈課,班上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我看著晨晨穿著那雙粉色舞蹈鞋、白色緊身褲,覺得特別彆扭。」周女士說,「晨晨回家展現在學校學的一些舞蹈,動作也都是『女性化』的:踏著小碎步、翹著蘭花指,活脫脫一個女孩的模樣……」
長沙市民曹女士說:「這次六一兒童節班級排練節目,都是女孩當主角,男孩大多充當樹木、花草等背景,一句台詞都沒有。只有個別男孩比較擅長舞蹈,裝扮成女孩演出,讓別的男孩羨慕不已。」
更讓一些家長焦慮的是,有的男孩甚至出現了一些「偏女性特徵」。家長劉先生說,兒子佑佑(5歲)喜歡女孩的花衣服,喜歡玩毛絨玩具、芭比娃娃等,還不時呈現出女孩的動作和姿態。「佑佑說,女孩是好孩子,他不喜歡和男孩玩……小男孩天天在『娘子軍』的耳濡目染下,我真擔心孩子會變『娘娘腔』,產生『性別偏差』。」
美媒:中國正面臨一場「男子氣概危機」
今年1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處理「男子氣概危機」,讓男孩不再是「娘娘腔」》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
文章稱,如今中國擁有著巨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中國在世界面前呈現的形象是這是強大且自信的國家之一。然而,在中國國內,有許多人認為,被過度保護的年輕男孩子在生理和情感上正逐漸變弱,因而中國正面臨一場「男子氣概危機」。相較於西方文化,中國的性別認同更加明確。一些中國評論人士認為如今的「男子氣概危機」可能會導致社會問題,甚至還會危及國家安全。
【議】
「男孩危機」為啥出現?女性強勢、日韓文化影響、男教師太少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玫玫分析,諸多原因導致了「男孩危機」的出現,一方面,由於當前女生越來越強勢,尤其在性格表現上,讓一些男生越來越顯得靦腆;另一方面,由於在教育過程中,父親的缺位使得男孩所受的挫折教育不足,尤其在80後、90後群體的家庭教育中,媽媽扮演著主要的教育角色,這讓許多男孩更多地受到了女性化的影響。
「此外,還由於『日系』、『韓流』文化的影響。通常而言,在日本、韓國等文學、娛樂作品中,多把女性塑造成比較兇悍的形象,而男生則主要為花樣美男、柔美性男神,這也影響了許多男生。」張玫玫說。
湖南商學院心理諮詢師蔣瑛瑾說,校教師隊伍中女教師所佔比普遍要高於男教師,課堂教學、遊戲內容、行為模式傳達上更容易打上「女性」標籤,而老師是孩子最願意效仿的。同時,女教師更喜歡文靜的學生,女孩在幼兒園的優勢被放大。而老師對頑皮的男孩表現出排斥,也很可能在不自覺中忽視了男孩在運動、視覺和空間方面的能力。
各地做了什麼嘗試?男生教材、男孩班進校園
「男孩危機」的出現引起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男生教材」「男孩班」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去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國內首本為小學男生量身定製的性別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漢》。
在江蘇,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中開辦了首屆「男孩班」。據了解,該校從初一年級95位報名的男同學中,篩選出30名男生組成一個班級,男老師擔任班主任。在此之前,2012年,上海八中獲批成立了男子高中班。
此外,為增添小學生的陽剛之氣,一些學校還開設了父子課堂、男班主任工作室。在湖北武漢,今年3月,武漢市育才小學開發區分校設立「男班主任工作室」,10位男老師將在新學期共同研究如何為小學生增添「陽剛之氣」。
在上海,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至今仍開設父子大課堂的教學形式,邀請男生父親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建議:學校積極引進男教師、課程設置注重性別差異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民盟中央提交了《關於完善中小學教師招錄製度的提案》,指出教師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女性教師比例過高不利於學生「陽剛之氣」培養。民盟建議稱:首先,系統設計制度,促進教師性別比例趨向合理。在師範招生指標中設定男生名額或比例,確保生源中性別比例合理;也可以設立男生「專場」,專門招收師範男生,提升其職業認同感。試行教師招聘設崗時的性別規定,保證男性教師的基本比例,比如初中、小學新招聘教師中男教師比例應不低於30%(特殊學科例外),同時設置一個實施該措施的「檻值」,當該地小學或初中教師中男教師比例超過30%,該招聘的性別規定暫停。在教師招錄考試時,通過增加實踐性筆試評價讓更多男性應聘者有機會進入面試環節;同時增加面試比重,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加以綜合評判。
長沙市嶽麓區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園長周淑群表示,平衡學校男女教師比例非常重要,應呼籲社會改變對男教師、特別是男幼師的職業偏見,從人才培養上給予男教師更多支持,鼓勵更多優秀男性從事教育事業。「學校要想方設法積極引進男教師,如在體育社團活動、興趣課堂上引進兼職男教師。」另外,家庭里父親的角色「補位」也極為重要,可以通過設立「家風家規」,引導男孩培養獨立、堅強、陽剛的性格。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教育部門應積極探索,鼓勵教師在教學、考試中多增加一些可發揮男孩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內容,全面、客觀評價男孩的表現和發展。而學校課程設置也要更注重「性別差異」。
國外如何進行性別教育?
英國:男女分校,開設男性領袖性格課程
男女分校是英國教育一個較為傳統的模式,他們認為男女分開在單一性別的學校學習,能夠培養出孩子應該具有的特性,讓教育更能做到有針對性。
《泰晤士報》2010年的調查顯示,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成績前十名中90%是男女分校,前50名中80%是男女分校。
英國男子寄宿學校會開設一些注重培養男性領袖性格的課程,在多種戶外團隊活動中提升男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樣,英國傳統女子寄宿學校針對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社會認知,特別開設了一些性格塑造培養的課程,如禮儀、女性修養等等。
這樣的單性別教學並不意味著遠離異性。男女分校的在校老師性別是混合的,同時學校還會在周末安排和附近的異性別的學校進行聯誼和交流、組織外出旅遊等活動。
俄羅斯:男孩注重體能和動手能力培養
俄羅斯在男孩教育方面,主要側重於男子氣概的培養,甚至在蘇聯時期就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
早在1966年,第一部針對男生教育的書籍出版,名為《致16歲之前的男人》。此書的作者本身是一名戰鬥機的飛行員,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備受全社會的愛戴,是無數男生心中的偶像。所以該書以及一系列其他兒童教育書籍也備受追捧,時至今日仍然受到男孩們以及家長的喜愛。
在實踐方面,俄羅斯也有一套兒童教育的科學方法和傳統,除了注重溝通、強調獨立等和女生教育相同的部分之外,男生教育更注重榮譽感的培養,以及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勇於擔當相應的責任。在課堂教育之外,對體能的高要求,對動手能力的全面培養,也是俄羅斯男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聽】
@鐵秋風:看看我們的影視作品裡的小鮮肉、娘娘腔,就知道我們現在的問題有多麼嚴重了!是時候開始抵制了!
@2231824570:呵呵,全世界各國現在都一樣。另外,中國男孩子們現在也只是在女孩子面前才有些軟弱而已,其實還是很男子漢的。這是社會進步的結果。
@2373135174:年輕人不是肥頭大耳,就是小塑料身板。性格懦弱,沒什麼興趣愛好,就是窩在家捧個手機低頭看。軍訓暈倒中暑的一堆,家長還要鬧場。跑五千米猝死,家屬又鬧。有的學校足球都不讓踢,怕學生受傷家屬開鬧。
(綜合新華社、環球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網等報道)
(責任編輯:董菁)推薦閱讀:
※祖國真心不容易
※??祖國山川,美到勾魂!
※氣功與祖國醫學的心腎說
※祖國風光(1221)米脂盤龍山
※讚美祖國偉大的句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