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讀史筆記(七十)西漢(下)
西漢(下)
劉奭(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孝元皇帝,漢元帝,漢高宗(後被取消),母許(平君)皇后。劉奭出生後二年,霍光夫人(名顯)為使自己的女兒當皇后,毒殺了許皇后。母死後,劉奭由王夫人(皇后)撫養。地節三年四月,霍光死後一年,被立為皇太子。劉奭柔仁好儒,宣帝曾說:「亂我家者,太子也」,「淮陽王名察好法,宜為吾子」,幾次想以淮陽王取而代之,終因自己從小依附許家而不忍。
劉奭當太子時,專寵司馬良娣。司馬良娣病死前,說她將要死了,她死並非天命,是其他姬妾嫉妒自己受寵信,天天被妖法咀咒,因此死不瞑目。良娣死後,劉奭鬱鬱寡歡,遷怒諸娣妾,不與她們見面。宣帝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個不接近女色的人,如何傳宗接代?命皇后從後宮家人子中選五位佳麗,讓太子挑選一名為姬妾。太子無可無不可的挑中了王政君。當日,太子臨幸王政君,後來就把她給忘了。誰知道劉奭一箭中的,王政君居然有了身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甘露三年,生下一男,這就是後來的漢成帝。漢宣帝非常喜愛這個孫子,親自給他起名定字,名劉驁字太孫,走動把他帶在身邊。後來,劉奭寵信傅昭儀,生子定陶共王,幾度欲廢劉驁,立定陶共王為太子。侍中史丹以太子是先帝得意之孫為由,加以諫阻。劉驁這才保住太子之位。母以子貴,王昭君也由家人子升為太子妃、婕妤、皇后。
劉奭即位,大幅度增加博士子弟數量,重用儒生,強調實施仁政,以儒家理念治理國家。上至公卿郡守,下至州牧縣令,多為儒者所據。貢禹、薛廣德、韋賢、匡衡為丞相。在精簡機構,減少支出,讓利於民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將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和苑田借給貧民耕種。家資不滿千錢的,借給種子和食糧;少府管轄的江海陂湖,水衡禁囿、宜春下苑也借給貧民經營,且免收稅賦;民有疾疫,令大官減少膳食費用,裁減樂府工作人員,減少上苑御馬數量,以賑濟睏乏;在民有饑寒的情況下,不再修繕不常使用的宮館,減少飼養御馬的糧食和餵養野獸的肉類;下令虛倉廩,開府庫,賑濟災民;罷除甘泉、建章宮護衛人員,讓他們回家務農;精簡機構,罷除角抵戲、三服官(負責供給春、夏、冬服的官)、收官田稅、負責常平倉的機構和鹽鐵官(三年後恢復);罷除帝、後廟祠寢園(後又恢復)以及在郡國的祖宗廟祠守陵人員。
元帝在位期間,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以呼韓邪為單于,宣帝時已向漢朝稱臣,信守承諾,為漢守邊,並娶待詔掖庭的王昭君為閼氏。昭君出塞,致力於胡漢和解,被封為寧胡閼氏。婚後三年,昭君產一子,被封為日逐王。呼韓邪單于死,呼韓邪的兒子雕陶莫皋繼任單于。王昭君又成為雕陶莫皋的閼氏。王昭君出嫁匈奴,換來漢匈五十年和平,可謂貢獻巨大。「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宣帝時,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北匈奴郅支單于遠遁西域。後來,郅支單于橫行西域,攻打烏孫,勒索大宛,斬殺漢使,危害漢朝和西域各國關係。元帝建昭三年秋,漢護西域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矯詔(假傳聖旨),發西域各國胡兵和漢屯田吏卒四萬多人,兵分六路攻打康居國(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和郅支單于所部,郅支單于兵敗被殺。
竟寧元年五月,元帝駕崩,壽四十三歲,在位十六年。劉奭多才多藝,善書法、鼓琴、吹簫、作曲,經常頒詔罪己,求直言敢諫,「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代帝王之風。然而在治理國家方面,他卻不是一個好皇帝。拘於經義,優柔寡斷,政寬吏貪,奸佞逞能,民不聊生,夷羌反叛,大漢王朝日漸下行,為後世埋下禍根。
劉驁(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孝成皇帝,字太孫,元帝太子,母王政君。劉驁小時候,深得祖父漢宣帝喜愛。宣帝駕崩,元帝即位,立為太子。劉驁喜好儒家經典,平時寬博謹慎,喜好飲酒,沉迷宴樂。元帝寵信傅昭儀,對她的兒子定陶恭王劉康更加鍾愛,認為劉康多才多藝,「坐則側席,行則同輦」。元帝不以劉驁為能,常想以劉康取而代之,終因宣帝喜愛劉驁,侍中史丹輔助有力,才保住了太子之位。竟寧元年五月,元帝駕崩。六月己未日,劉驁即皇帝位,明年改元建始。
建始元年,成帝頒發施政綱領:「崇寬大,長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在用人方面,母族當權。舅父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諸舅王崇、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封列侯。就連王政君已經死去的小弟弟王曼,也被追封為新都哀侯,由其子王莽襲封。當然,成帝封諸舅並非本意,皇太后王政君是幕後操手。她設法奪取其他外戚所掌權力,先擠走名聲大、能力強的馮昭儀弟弟馮野王,又逼許皇后之父許嘉引退,迫使成帝免去丞相王商(漢宣帝表弟)的職務,除去了王氏專擅朝政的主要障礙。郡國守相、刺史皆出王鳳之門。諫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以夏季霧霾為由頭,說黃霧是「陰盛侵陽之氣也」,上天示警的原因,是太后諸弟無功封侯,有背高祖之約。朝廷嘩然,嚇得王鳳上書辭職。成帝一下還丟不掉這根拐棍,挽留他繼續任職。京兆尹王章向成帝建議,不宜繼續任用王鳳,宜退使就第,另擇忠賢以代之。王鳳以退為進,再次要求辭職。王太后聽說王鳳要辭職,不吃不睡痛哭流涕。成帝無奈,只得撫慰挽留。王鳳對王章懷恨在心,抓住由頭,誣陷王章大逆不道,將其全家收捕入獄。王章瘐死獄中。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說王鳳一個不字。「公卿見鳳,側目而視」,郡國守相刺史皆出其門。五侯群弟,爭為奢侈,姬妾數十,僮奴千百,搜羅鐘鼎珠寶,玩弄倡優狗馬,建府第,築高台,洞門高廊互連,樓台亭閣相望,一望無際,都是王家宅邸。王鳳死後,王音(王鳳弟弟)繼之。王音死後,王商(王鳳弟弟)繼之。王商之後,王根(王鳳弟弟)繼之。後來,王莽又擔任大司馬。史家評述王政君,「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成帝就是個擺飾,連任命劉歆為中常侍這樣小官,都作不了王鳳的主。成帝身體不好,想留定陶共王住京城,以便早晚相見。王鳳不同意,以日蝕之咎,歸於定陶共王。成帝只得將共王遣回定陶。王氏專擅國權,最終釀成王莽篡漢,這是王政君始料不及的。
朝政有王氏專擅,成帝也樂得逍遙。他花巨資建造宵游宮、飛行殿、雲雷宮,供淫樂。成帝後宮佳麗萬千,著名的有色藝雙全許皇后(許誇)、婦容婦德婦才婦工皆優的班婕妤(班恬,班彪姑母)。然而,成帝並不滿足,他微行出宮,尋花問柳。一次在陽阿公主家,成帝為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曼妙舞姿、清麗歌喉、勾人魂魄的眼神所迷倒。成帝先後召趙氏姐妹入宮,雙雙被封為婕妤。趙氏姐妹專得帝寵,在宮中飛揚跋扈。許皇后恨之入骨。皇后姊安剛侯夫人許謁,設壇詛咒懷有身孕的王美人和大將軍王鳳。王太后大怒,許謁被誅,親屬被責令回故鄉山陽郡。飛燕姐妹乘機讒言,說許皇后壞話。許皇后受牽連,於鴻嘉三年十一月,被廢為貴人。綏和元年十一月,廢后與淳于長書信往來被發現,賜飲毒藥而死。班婕妤眼看飛燕姊妹貴傾後宮,自願去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明哲保身,躲之大吉。
成帝欲立趙飛燕為後,太后以為出身微賤,不同意。侍中淳于長(王政君姊王君俠之子)受成帝之託,反覆與太后磋商,最終獲准。為解決出身微賤問題,成帝先封飛燕父趙臨為成陽侯,再立飛燕為皇后。永始元年,立飛燕為後,合德為昭儀。淳于長也因此被封定陵侯。飛燕姊妹深知,自己是以容貌歌舞得寵,為長期保持體型容貌,採用方劑避孕(把麝香等藥劑封於肚臍)。她們自己不生兒子,也不讓其他妃嬪生皇子。妃嬪宮女偶得臨幸生子,飛燕姊妹即讒言迫害,直到成帝將母子賜死為止。如許美人、曹宮史等。當成帝獨寵合德時,飛燕想生個兒子鞏固後位,開始穢亂後宮,召少年宮奴奸宿。可能是孽事做得太多,老天報應,卻始終未能懷上。成帝沒有子嗣,在家天下的封建時代可是件大事,意味著宗廟絕祠,帝統無續。定陶王祖母傅太后通過賄賂飛燕姊妹,說服成帝,望立定陶王劉欣為太子。綏和元年,成帝收定陶王劉欣為子,立為皇太子。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因服用春藥縱慾過度,死於趙昭儀寢宮(未央宮)。成帝平素身體強壯,無疾病,突然死去,輿論嘩然,歸罪於昭儀。趙合德畏懼,自殺身亡。成帝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歲。
漢成帝是一個昏君。對王商穿鑿京城,引澧水注私池,王根赤墀青鎖,外交藩臣,驕奢僭上,忤逆行為,也只是發發火而已。對飛燕姐妹禍亂後宮,殘滅皇子,甚至為虎作倀。如果說他還有點政績的話,那就是搞了點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如「罷中書宦官,初置尚書員五人」,使宦官勢力得到抑制;其他還有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刺史為州牧等等。幸運的是,他在位期間,雖然災害連年不斷,黎民饑寒交迫,奮起反抗當局;然而民眾造反,屢被鎮壓,邊界安寧,社會運作還算通暢。皇權旁落,外戚專擅,勾心鬥角,中道衰落跡象展露。他死後,卻以「安民立政」得了個上等謚號「成」。飛燕禍亂後宮被揭發,哀帝念及自己能當上太子皆飛燕姐妹之力,仍尊為皇太后。把飛燕父親和弟弟廢為庶人,舉家遷往遼西,以對群臣有所交代。哀帝死,王莽請示王政君,先貶飛燕為孝成皇后、再廢為庶人。飛燕自殺而亡。真所謂,燕啄皇孫死,蟒吞飛燕亡。
劉欣(公元前27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又名劉和,定陶王劉欣,生母丁姬,生父定陶共王劉康。劉欣三歲時,嗣立為定陶王,愛好文辭法律。元延四年入朝,表現尚稱成帝之意。隨行的王太后(傅昭儀),重金賄賂昭儀趙合德和大司馬王根,二人勸成帝納劉欣為嗣子。成帝與中山孝王劉興、定陶恭王劉康是同父異母兄弟。成帝經過權衡,同意納劉欣為嗣子,立為皇太子。綏和二年三月,漢成帝駕崩。四月丙午,劉欣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王政君為太皇太后、皇后趙飛燕為皇太后。尊祖母傅太后為恭皇太后、生父劉康為恭皇、生母丁姬為恭皇后。王根也因建言定策,益封二千戶。
劉欣即位,也想有所作為。他首先下令改革屬田和蓄奴制度,解決農民失業和官民爭利問題;其次,打擊外戚勢力,解決王氏專擅朝政問題。在限田限奴方面,經過廷議決定:「諸王、列侯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公主名田縣道,關內侯、吏民名田皆無得過三十頃。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中。賈人皆不得名田、為吏犯者以律論。諸名田蓄奴婢過品,皆沒入縣官。……。」然而,這些決定遭到權貴反對,因此只是一紙空文,並未得到認真執行。在打擊王氏專擅方面,責令曲陽侯王根就國;將成都侯王況免為庶人,令其離開長安,返回故郡;並將王根、王商薦舉的官員全部罷免;將新城後趙欽、城陽侯趙訢(二趙為飛燕族人)免為庶人,遷徙遼東等。然而,在打擊其他外戚勢力的同時,又將傅太后、丁姬的家人推向前台,讓他家外戚傅喜、丁明擔任大司馬。
劉欣即位後,兩腿患麻痹症,雖不好聲色,卻是個狂熱的同性戀者。他的男寵董賢好容貌,性陰柔,喜奉迎,善嫵媚。劉欣第一次見董賢,就砰然心動,將他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出同車,卧同塌。人們貶同性戀者有「斷袖之癖」。「斷袖之癖」這個典故,就來自於漢哀帝和董賢的故事。一天中午,哀帝和董賢同塌而眠,哀帝醒來起身,不料衣袖被董賢壓在身下。哀帝怕抽拽驚醒董賢,就拔出寶劍將自己的衣袖斬斷,這就是「斷袖之癖」的由來。劉欣寵愛董賢,不但賞賜給他數以千萬的黃金珍寶,還召他妹妹進宮為昭儀,讓他的妻子入住董賢辦公的宮殿,改宮舍名曰椒鳳。哀帝封董賢父親為關內侯,拔其岳父為匠作大將。董賢本人更是飛黃騰達,短短四五年,就從小小太子舍人飆升為大司馬、高安侯,位列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之首。為了董賢,哀帝不惜將大司馬傅喜、丁明免職,將丞相王嘉殺害。不僅如此,哀帝一度想效法唐堯,將天下禪讓給董賢。福兮禍所依,滿則溢,盈則虧。漢哀帝駕崩第二天,董賢被罷官,夫婦自殺身亡。哀帝賞賜給董賢的金錢珠寶和財產全部被沒收,價值四十三萬萬錢。其兄弟父母也被趕出京城。
元壽二年六月,哀帝駕崩,在位六年。哀帝無子,中山孝王之子劉衎承嗣帝位,是為漢平帝。
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又名劉箕子,漢平帝,漢元宗,父中山孝王劉興,母衛姬。劉衎年三歲立為中山王。哀帝駕崩,太皇太后王政君頒詔(丁太后、傅太皇太后死在哀帝之前),罷免董賢大司馬官職,以王莽為大司馬領尚書事。七月,迎劉衎進京,九月即皇帝位。貶皇太后趙飛燕為孝成皇后退居北宮,哀帝皇后傅氏退居桂宮。是年劉衎九歲,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稱制,王莽秉政,號令群臣。
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子,綏和元年十二月曾任大司馬。漢哀帝即位,王莽斥責內者令,將傅太后座位安排在太皇太后旁,不合禮法!重新按藩國之妾安排傅太后座次,招致傅太后怨恨。王莽以健康為由,請求辭去大司馬職務,退居封國。公卿大夫為此,多稱頌王莽耿直。哀帝對他也很敬重,益封三百五十戶食邑,派中黃門供其差遣,每十天賜給一頓飯食。王莽退隱,韜光養晦,閉門不出,低調做人。他曾逼殺人的兒子自殺,以博取大義滅親之美名。王莽名聲越高,哀帝對他越不放心。建平三年,哀帝責令王莽,回新野封地居住。王莽在新野三年,事事小心,處處謹慎。哀帝打消了對他的懷疑。元壽元年,哀帝徵召他回京城居住。哀帝駕崩第二天,王莽取代董賢為大司馬。相對董賢而言,王莽可謂眾望所歸。迎立劉衎為帝,又得到朝野一致擁護,說他功德可比周公,賜號安漢公,位在王侯之上。王莽的事業可謂如日中天,炙手可熱。王莽執政集團核心是四輔、三公,四輔是太傅王莽、太師孔光、太保王舜、少傅甄豐,三公是大司馬王莽、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王崇。王莽確實幹了不少邀買人心的好事,如動員太皇太后、四輔三公、卿大夫和官員捐獻田宅、賦稅,救濟受災貧民;恢復獲罪被剝奪爵位的王侯、功臣後代爵位;封周公後代、孔子後代為侯;罷明光宮及三輔馳道、安定呼池苑;將服刑的女犯釋放回家;勸民農桑等等。
王莽制定車服制度,規定不同品級的吏民在養生、送終、嫁娶、奴婢、器械所用服裝和車具的區別。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位次和十二州的州名;劃分郡國及所屬縣邑分界,重置、罷設行政區劃等等。王莽重視學校教育,制定了學校規格和學官配置規劃。天朝立明堂、辟雍,布政教化,郡國設學,縣、道、邑、侯國設校,鄉設庠,聚(邑落,小於鄉)設序,學、校配置經師一人,庠、序配置孝經師一人。徵集天下了解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鍾律、史編、方術、本草及五經、論語、孝經、爾雅的教授者數千人,加以任用。
王莽心機頗深,為進一步控制漢室,將女兒嫁給劉衎為後。王政君年事已高,不願為朝廷那些破事耗花精力,只將封爵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事情全由王莽做主。王莽投王政君所好,讓她車駕巡狩四郊,或會見孤寡貞婦,或率皇后、列侯夫人採桑,或游灞水、涇水、別苑,或宴會鄠、杜行宮,或施恩惠於民,總之,不讓她過問政事。王莽羽翼豐滿,三公、四輔、卿大夫皆為其所用。朝廷官員,趨炎附熱,為其歌功頌德。他一面暗示部下為自己請功討賞,一面又佯裝謙恭,予以拒絕。
隨著劉衎長大成人,王莽與小皇帝之間矛盾越來越大。王莽政自己出,褒善顯功,咸為自尊,左右歌功頌德,故而帝疑於上,民怨於下。王莽心知肚明,一旦皇帝親政,滅族的厄運早晚會落到自己頭上。他一不做二不休,元始五年十二月,借臘日向皇帝進獻椒酒,在酒中下了毒。平帝飲椒酒,中毒而死。是年十四歲,在位五年。王莽迎楚孝王曾孫,廣戚侯劉顯之子劉嬰承嗣漢成帝為太子。
劉嬰(公元4年——公元25年),又稱孺子,最後一位漢主,楚孝王曾孫,廣戚侯劉顯之子。王莽迎其為漢成帝嗣子,皇太子,時年2歲。王莽踐祚居攝,改元稱制。王政君並不認可,但也無能為力。朝廷名義上由太后聽政,權柄卻在「攝皇帝」王莽手中,王政君只是掌握一方國璽而已。所謂「攝皇帝」,「乃攝行皇帝事也」,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只是在祭祀天地、明堂、宗廟、眾神時稱「假皇帝」,在朝見太皇太后、皇帝和皇后時稱臣,其他方面與皇帝無異。王莽位為上公,身為宰衡,官居三公之上,加九命之錫以助祭,仍不滿足。居攝三年,王莽偽稱天意,篡漢稱帝,改朝為新。尊王政君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封子嬰為定安公,西漢滅亡。西漢歷十二世,二百一十五年。王政君也於新建國五年崩逝,歷漢四世,享國60餘載,年84歲。
推薦閱讀:
※西漢高祖劉邦的姬妾——趙姬 唐姬
※徐州西漢楚王墓群
※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西漢)
※西漢開國功臣表
※王氏名人:西漢宰相 沛人王陵----王 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