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庫 經典解讀系列 《人生自是有情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管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是啊,愛恨情愁是人與生俱來的感情,與風花雪月無關,古人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情之所發,發乎於心腑,源乎於本性,是心靈與心靈的美妙感應,由是而生出的愛恨情愁,與吟風弄月無關,與草木萬籟無關,與世間的萬事萬物皆無關。王國維先生曾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詞人具有一顆真誠單純、自然溫厚的心靈,他們本性天然,不矯飾,不虛偽,內心猶如一株不沾染世俗塵垢的綠草,無論對親人朋友、妻子愛人還是對家國社稷,對自然萬物都一往情深、飽含真情。 「吟詠情性,莫工於詞」。詞這種形式最擅於傳達人們深婉細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生命深處的苦樂情愁。從某種意義上說,與詩相比,詞更像是心緒文學、言情文學,其抒情意味更濃、更足、更細膩、更「純粹」。清代況周頤先生說:「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即詞心也。」一首詞的「詞心」,就是蘊含在詞人心靈深處的、那份對人事外物極為強烈的、情不能已的情意。當詞人受到外物外境觸動時,這份「不能已之情」表現在詞人筆下便形成一首詞的情感意蘊。由此可知,詞是人真實生命感受的藝術結晶,只有當詞人真正在體悟生命時的創作出的作品才會具有人的性靈、詩情與哲理,從而產生震顫人心的感發力量。 宋詞作為古典詩詞百花園中最美妙的一朵奇葩,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內容可以喚起人們一種善於感發的、富於聯想的、活潑開放的、更富於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可以使人心不死,給人以情感力量。為此,我們選取李煜、柳永、蘇軾、秦觀、李清照、辛棄疾等六位最富於深情的詞人之作進行詮釋解讀,他們的詞作,是從他們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歌,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歌唱。透過他們的詞作,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一生的情感趨向和心靈律動。 唐朝人的愛恨情痴也在詩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親情友情愛情都關詩情;「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離愁鄉愁都在詩里。唐詩道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蘊涵著生命的感動和召喚。 千年已逝,浪漫的大唐王朝早已遠去,幸而有唐詩代代流傳,通過這些泛著沉香的詩卷,我們依舊感受得到大唐盛世亘古不變的豪邁,而藉著大唐詩人的視野,我們可以穿過浮躁與輕佻,看見心靈深處最真的那個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幾多波瀾幾多曲折,其中的得失成敗,誰人能控制多少?當面臨彷徨困頓時,讀一讀唐詩,感受詩人們的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會產生一份跨越時空的共鳴,從而讓人學會自信優雅地生活。 讀一讀唐詩吧,在唐詩中慢慢體會唐朝文化的精髓;讀一讀唐詩吧,在詩的國度里超越小我生命的狹隘與無常,把目光投向更廣大、更恆久的嚮往和追求,相信詩歌能帶給你堅定的信仰和堅強的力量。 內容推薦 在華夏文化史上,宋詞作為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創造了文學史上又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宋詞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的詞牌即為演唱時的調名。宋代是一個群星璀璨、文人輩出的黃金時代,因此宋詞是兩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形式。本冊以宋詞代表人物的優秀作品為切入點,引出對於當時人物風貌、社會生活的敘評,能夠對讀者起到初步普及的作用。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柳永:失意文人的市井溫情 柳永(987?—1053?),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原名柳三變,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大約是中年以後,因為身體多病,才改名永,字耆卿。永即永年,耆即耆老,希望能夠長壽。也許他屢考不終,想換個名字,想躲避世人的注目,因為可能想柳三變的名頭太響了,曾給皇上留下了不好影響。後來及第後,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令、定海曉峰鹽聲鹽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在北宋時期,柳永詞招來幾乎是一片斥責。他一生蹉跎困頓、坎坷,沉淪下僚。據說,最終柳永病死在潤州(今浙江鎮江),寄棺寺廟,後來才由人出資埋葬於北固山。 柳永創作活動主要是在宋真宗、仁宗時期,作為北宋一大詞家,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有的詞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節物風光,另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樂章集》留存二百多首詞,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一、忍把浮名 換了淺斟低唱 ——功名與風流之間的搖擺者 柳永生長在一個世代士大夫家庭。祖父名崇,以儒聞名。父親柳宜,曾入仕南唐,至宋,官至工部侍郎。其父是南唐降臣,博學多才,思念舊主又擔心被宋主發現,只好在隱忍苟活,這種性格也傳給了柳永。賦詞是有家學緣由的,叔父宣、寘、宏等,也都是做過官,其兄三柳、三複、三接都曾中進士,號「柳氏三絕」。這種家庭出身,對他功名思想及文學創作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柳永喜歡出入煙花柳巷,與年輕時曾隨父親一度生活在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有關。當時,他自由自在,常出入歌妓館,為樂工歌妓撰寫歌辭,加之為人放蕩不羈,因而被達官貴人所不齒。他在《戚氏》一詞中回憶:「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後來柳永在京城科舉待試期間,也曾頻與下層樂工歌妓交往,一度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為歌妓樂工寫了不少流行歌曲,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算是個半職業的流行歌曲的詞作者。隨著在社會上名氣越來越大,在市井煙花柳巷裡如魚得水,可在科舉考試中卻屢屢名落孫山。面對科場失意,有人灰心意冷,歸隱山林,有人愈挫愈奮,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而柳永卻是個另類:走向歌樓歌館,飲酒高歌,以填詞為樂,這就不能不讓當政者十分厭惡。有個故事,就很能說明他不為當政者所喜的原因。一次科舉考試後,柳永已經入圍了,放榜之前,宋仁宗看到柳三變這個名字就問:「是那個填詞的柳三變嗎?」有人回答說:「是的。」仁宗說道:「且去淺斟低唱就行了,何必要浮名?」直接將柳三變(當時柳永還叫做柳三變)的名字從中舉名單中划了去。是什麼讓龍顏不悅,將柳永的功名一筆勾銷了呢?惹禍的原來是柳永的一首叫《鶴衝天》的詞: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詞人落榜後的失望情緒一覽無餘:本來滿心歡喜地去看榜,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沒有在金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這樣清明的時代,自己卻名落孫山,這可怎麼辦啊?詞的前面四句話寫出了他的失望和無奈。下面緊接著寫自己在失意的心境下,只能恣游狂盪。風雲,風雲龍虎的簡稱,指明君賢臣的意氣相投。既然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何不去盡情地遊玩,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泥?詞人內心的憂憤脫口而出。何必一定要談什麼得與失,作為一個才子詞人,我本來就是穿著布衣的卿相,失意的外表下透露出的是對自己才情的自負。政治抱負既難以伸展,便只有在煙花柳巷中、丹青畫屏前,尋找意中人,她們的柔情蜜意,可化解我胸中的不平之氣。在柳永看來,依紅偎翠是人生最暢快的事了,何況青春本來就極為短暫,人生一世就要及時行樂。「都一餉」,就只一會兒,表示人生短暫。詞人最後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牢騷,正話反說:「忍把浮名,換來淺斟低唱。」那些浮名對我有什麼用處呢?還是醉眠於歌樓妓館吧,還是陶醉於填詞作賦的快樂之中吧。
推薦閱讀:
※華夏族
※華夏王國
※華夏詩苑-詞格簡表-長調
※華夏奇門絕技助康壽
※華夏皇帝漫談之漢高祖劉邦 劉邦一句話,竟改變了楚漢相爭重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