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逼蔣投降轟炸溪口 蔣經國生母慘死 日軍威脅要暴屍受辱
毛福梅,蔣介石的原配夫人,1882年農曆11月9日出生於浙江奉化岩頭村,比蔣介石足足大了五歲。
1901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下,兩人正式結婚。這年毛福梅19歲,而蔣介石只有14歲。
毛福梅一直在蔣家實際上相當於一個童養媳,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照顧還不懂事的蔣介石。但隨著後來蔣介石考入浙江武備學堂,從軍從政,並不斷接受了新思想,在燈紅酒綠中開始接觸各種女人,甚至公然帶著在外面結識的姚冶誠回到老家同居。對毛福梅基本不聞不問,就是在1910年4月蔣經國出生後也沒有好轉,只是偶爾覺得良心愧疚。
1927年12月,蔣介石為了迎娶宋美齡,最終選擇了與毛福梅離婚。不過對於毛福梅來說,儘管兩人名義上離婚了,但「離婚不離家」,她依然住在蔣家祖宅豐鎬房,依然以蔣介石原配身份進行著各種活動,也為蔣家族人所公認,被人們稱為「毛太夫人」。
1939年12月12日,日軍為了逼迫蔣介石投降,派出6架飛機首次轟炸了溪口。炸毀了豐鎬房,也炸死了毛福。她的屍體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救援的士兵在後門邊挖出。當時整個大腿都被炸裂,腸子都流在了外面,慘不忍睹。在經過簡單的清洗,包紮後展示停放在不遠處的蔣氏家庵摩訶殿。
當時蔣經國正在江西贛州擔任專員,在接到自己母親慘死的消息後連夜趕回奔喪。在趕回老家車還沒停穩,便淚如雨下,一路跌跌撞撞的直奔摩訶殿撲倒在母親遺體上痛不欲生。隨後立即開始著手為毛福梅趕製棺木。當時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風水寶地,由蔣經國做主將母親安葬在摩訶殿前側。隨後蔣經國手書「以血洗血」四個字,要求人將其刻碑立在母親遇難處,以表示自己誓必向日軍報仇雪恨的決心。
在日軍炸死了毛福梅後,日軍依然不可罷休,並進一步派人威脅蔣經國,如果蔣家父子不投降,他們將會對毛福梅挖墳掘墓,讓她再受暴屍之辱。
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蔣經國請民國元老吳稚暉為自己母親補寫了墓碑「顯妣毛太君之墓」。最初因考慮宋美齡的關係,蔣經國原本的碑文為「蔣子經國生母之墓」。但吳稚暉一看當即表示,生母一般是指小妾,而且毛福梅本就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如果連顯妣都不敢用,簡直就是對死者的不尊敬,也是對蔣經國母子之情無法交代的。於是才最終拍板定為「顯妣毛太君之墓」,落款為「男經國敬立」。
推薦閱讀:
※研究蔣經國八字
※蔣經國最後見蔣介石:跪在地上 哭喊「阿爹」
※你知道蔣經國的初戀情人嗎?
※蔣經國與台灣的民主進程
※重新思考蔣經國與台灣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