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成「情人節」之前,古人過的七夕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對奇數有一種特別的情結。一年中十以內的奇數重複出現在月和日中的五個日子,從一月初一的春節,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一直到九月初九的重陽節,每一個都是對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節日。儘管如今,七夕節已經演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和燒烤日),但其實在古代,七夕節的可不是一開始就被當做情人節的。而古人也另外有著自己的「情人節」。

最早的節俗:晒晒不長蟲

最早關於七月七日的節日的可信記載來自東漢時期。這個節日最初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沒有關係。《玉燭寶典·七月孟秋第七》引東漢學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記載: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凈艾;六日,饌,治五穀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柒丸,曝經書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麹」就是釀酒用的酒麴,一種富含酒麴黴菌孢子的糧食製品。麹室就是專門釀酒的屋子。「薄持」是一種薄餅。「治」和「具」都是準備的意思。「藍丸」是啥我也不知道,主觀猜想的話,可能是用各種藍草做的食品或「藥品」吧。「蜀柒」一般認為就是植物「常山」。不過古人缺乏系統的植物學知識,對常山這種植物的認識也非常混亂,文獻記錄經常自相矛盾,這個蜀柒的具體所指,不僅我們不得而知,大概古人自己也不是真明白。「曝」就是曝晒。糗指「炒熟的米麥」。「蕙耳」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 strumarium)或者刺蒼耳( Xanthium spinosum)一類的植物了。這裡記載,七月四日和六日要對七日的活動做以準備,而到了七月七日,則需要製作「藍丸」、「蜀柒丸」和炒麥,採集蒼耳,還要曝晒圖書和衣物。

《古逸叢書》本《玉燭寶典》里引用了《四民月令》對七夕節的記載。《四民月令》中的這些記錄是現在我們已知的關於的七夕節的最早的記載。

這些風俗中在後世影響比較大的只有「曝晒"這一項,但也足以讓我們看出其中明確的繼承關係。後世關於曝晒的文獻記載非常豐富,我們這裡僅舉《世說新語》上的兩個比較好玩的故事作為例證: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犢鼻褌」就是一種窮人穿的短褲,以其像牛的鼻子而得名。《史記》上說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開小酒吧時,司馬相如穿的就是這個東西。這兩段引文,第一段講的是阮咸和阮籍沒錢也任性的故事,第二段中郝隆的行為藝術也頗為獨特。在那個時代,這種曝晒防潮的風俗十分盛大且鄭重,到了七夕節這天,從皇家到平民,全國都會熱情地投入起來。一項常見的勞動,也獲得了節日所必備的儀式感。這也是我們認定《四民月令》中所記載的七月七日可以屬於節日的理由之一。

犢鼻褌。

曝晒本身屬於勞動,雖然獲得了儀式感,但畢竟娛樂性不強,而崔寔記錄的其它風俗,在這一天製作的那些什麼藍丸呀,蜀柒丸呀一類的東西看起來也不像元宵、粽子那樣好吃。長此以往,這樣的節日很可能會沒落。

幸好後來有織女和牛郎拍牛趕到。於是,七夕的另一個核心風俗出現了。

蜘蛛占卜,祈求心靈手巧

這一風俗就是向織女(有時也包括牛郎)祈願。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乞巧了。乞巧就是乞求織女可以把她的技巧傳遞給自己。對這一節俗的最早的記錄來自晉代。

晉人葛洪所著《西京雜記》卷一記載:

「漢?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卷三又曰:

「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

穿七孔針、系五彩繩,這都是乞巧時的節俗。漢代是不是真的已經有了這樣的風俗,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當然,戚夫人那個時代是幾乎不可能有的),但是葛洪既然講,說明在當時乞巧已經是一個比較流行的習俗了

《漢魏叢書》本《西京雜記》書影。

乞巧的風俗在後世繼續發展。南朝蕭梁人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記載:

「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鍮(tōu)石就是銅礦石。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這裡談到的卜巧風俗,就是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結了網,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預兆,而且網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於蜘蛛結網和人類編織有一些相似,用肖蛸卜巧習俗在後世非常常見,其中文獻上最常看到的方法是每個妹子都捉一隻肖蛸放到盒子里關一宿,等到天亮的時候打開盒子,大家互相比較誰的肖蛸結的網多。網越多,就預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嗯,蟲恐的妹子們,如果你們生在古代,大概是沒辦法和別的妹子一起愉快地玩那個時代的塔羅牌了。

某種肖蛸科的蜘蛛。圖片來源:bugguide.net

當然也少不了求子

除了乞巧,還可以乞些別的。《玉燭寶典·七月孟秋第七》引周處(對,就是《世說新語·自新第十五》上被老百姓列為「三橫」之中「尤劇」的那位,是周魴的兒子)《風土記》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掃於庭,露施機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熒重為稻,析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云:『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如地河之波,盪而輝輝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或雲頗有受其祚者。」

這裡羅列了乞富、壽、子三種情況,然而文獻中最多見的都是祈子。前引《西京雜記》上說七夕時需要「臨百子池」,這個池名似乎已經暴露了些什麼問題。而上一段引述的《荊楚歲時記》中那些叫「喜子」的蜘蛛,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也是可以表示喜事的。在通俗文獻中,它們絕大部分時候都被用來暗示與愛情、啪啪啪或懷孕有關的喜事。

如馮夢龍所編《掛枝兒》第三卷《想部》收錄了一篇題為《盼歸》的民歌(引文中括弧里的是「襯字」):

「喜蛛兒忽地在檐前掛,(昨夜)銀缸上燈結蕊,(今朝)喜鵲兒喳喳,粉牆上畫的(又是)成雙卦。久矣(他)無信了,(想是)明日定還家。若果明日還家也,(止守得)今宵一夜寡。」

這裡的「喜蛛兒」就是「喜子」。此外,後世七夕節還有許多與祈子直接相關的風俗。比如很多文獻上說七夕時新婚妹子們會玩弄一種叫「化生」的嬰兒玩偶,這與祈子之間的關係不言自明。楊琳(1990)等很多學者認為穿針的風俗也有生殖的意味,進而認為七夕本來就是一個以祈子為主的節日。事實上,雖然支持祈子是七夕的最核心內容的結論的很多證據尚存爭議,但祈子是傳統七夕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卻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七夕吃什麼?

中國古代傳統節日總離不開吃吃吃。元宵節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重陽節的螃蟹,每一種美味都為節日增色不少。不過前面所引《四民月令》中講的吃炒麥和各種丸的風俗,在後世文獻中鮮有記錄的,大概是它們在口味上還有待提高。

後人們也在七夕特色食物上有所努力。篇幅所限,這裡僅舉一例。《太平御覽》卷三十一《時序部十六》引周處《風土記》就記載了前人的一種努力:

「魏時人或問董勛云:『七月七日為良日,飲食不同於古,何也?』勛云:『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今此日惟設湯餅無復有糜矣。』」

不過這種吃「糜」的節俗早在周處的時代就已煙消雲散。之後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出現過多種七夕節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沒有任何一種廣泛傳播併流傳至今。直到最近這幾年,燒烤才承擔起了這個職能。然而與元宵和月餅一樣,對絕大部分現代人來說,燒烤也不是一種健康的飲食,尤其是用於做燒烤的主料,人(即使是比較瘦的人),脂肪含量偏高。在此我們呼籲大家珍惜健康,移風易俗,改選植物性的食物作為承載七夕文化的食品。

人體營養成分表,脂肪和膽固醇可都不少哦。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七夕能算中國情人節嗎?

當前很多商家將七夕打造為中國的情人節,此舉卻受到了部分學者的反對。那麼,七夕究竟算不算情人節呢?其實,這要取決於對「情人節」這個概念的認識了。七夕最初的基本節俗雖然是與愛情無關的曝晒,後世最重要的節俗乞巧和祈子與愛情也缺少直接的聯繫,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吸收的牛郎織女傳說,確實多少與愛情有關。像「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樣的動人詩句,無疑也包括了對愛情的期待,和對愛人離別的傷感。

不過,這個節日與愛情的關係確實不那麼密切。事實上,在古代,元宵節、上巳節甚至寒食節、清明節都有比較專門的負責勾搭的節俗存在。這些節日比起七夕,似乎更能承擔情人節的職責。篇幅所限,我們這裡只能對其進行分別做最簡要的介紹。

元宵節,古稱上元節。對其最初的起源,學術界至今尚存爭議。這一節日最初流行大概不會晚於南北朝時期。到了隋唐時期,上元節逐漸興盛為全國性的節日。這一節日的主要節俗包括燈會、踏歌、走橋、盜福和食用某些特別的食品等等。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出於治安等方面的考慮,城市在夜晚時經常要宵禁。而元宵節則是少數可以暫停宵禁,夜晚自由活動的時間。元宵節的燈會和走橋活動更是古代女性少有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限制,暫時離開家門外出活動的機會。而人們也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完成著勾搭大業。

元宵節的燈會,是少數可以暫停宵禁,大家一起出來玩耍的活動,自然也少不了互相勾搭一下了。圖片來源:pace.edu

這裡我們以《隋書》卷六十二《柳彧傳》中柳彧對上元節的「淫風」的抱怨為例,一窺古時上元節的艷遇風俗:

「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廣幕陵雲,袨服靚妝,車馬填噎。餚醑肆陳,絲竹繁會,竭貲破產,竟此一時。盡室並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緇素不分。穢行因此而生,盜賊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實有由來,因循敝風,曾無先覺。非益於化,實損於民。」

這裡說每年正月的「望日」(即月圓日,在這裡指陰曆十五日),「內外共觀」、「男女混雜」、「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正說明了上元日勾搭的機會非常之多,而大家也約得非常開心。這樣的風俗在後來長期存在,一直流傳到近代。歐陽修的那首著名的《生查子》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詞句,就是這種約約約風俗的生動寫照。

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很可能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是一般中國人知道的傳統節日中歷史最悠久的幾個之一。一般認為《論語·先進第十一》上那個有名的「侍座」篇中曾皙那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上巳節的古老節俗的直接寫照。這個節日原本來自古人覺得在這一天洗澡、供神或吃某些特定食物可以「拂除不祥」,「自求百福」的古老觀念。大概是有人覺得用公開洗澡的方式社交不太好,於是這一風俗在後世有時也變異為「修禊」(對,就是《蘭亭集序》上那個),就是用在水邊的嬉鬧玩水,或者舉行某些象徵性的親水儀式。

上巳節。看起來就像是溪邊野餐會。圖片來源:ntdtv.com

清明節本來是春天的一個節氣。寒食節是一個與清明節時間非常接近的陽曆節日,起源於認為更換火種可以消災禳病的古老迷信,後來與春祭融合,獲得了祭掃的節俗。

上述這三個日子時間上一直非常接近,在中古時發生了融合。到了今天,基本上就只剩下清明節還存在了。

上巳、寒食和清明的主要活動,除了剛才提過的洗澡、祭掃和字面上可以看出的吃冷餐以外,還包括曲水流觴(對,也是《蘭亭集序》上那個)、浮棗、浮卵(這倆是祈子的)、春遊、吃清明餜等等。中古以後常在清明、寒食之間設定幾天法定假日(比如唐宋時期一般就放七天假),跟今天一樣,古人也會利用這個黃金周集中出遊踏青,而這才是當時這個節日最重要的部分。跟上元節一樣,這也是一個女性可以出門活動的時間,同樣也是艷遇的高發期。其實這一風俗也是古已有之的。《周禮·地官司徒第二》稱:「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這正是這一古老習俗的體現。篇幅所限,這裡我們僅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說明一下這組節日中的艷遇之風。

清明稞,一種用艾葉和糯米粉製作的食物。圖片來源:douban.com

唐范攄(shū)《雲溪友議》卷上《襄陽傑》篇講了一個窮秀才崔郊的故事。說崔郊的姑姑有個婢女,才貌雙全,和崔郊好上了。崔郊的姑姑也很窮,後來以四十萬錢的價格把這個婢女賣給了當地的軍閥。軍閥得到她後非常喜歡。後來,崔郊通過寒食節女性可以自由出遊的機會見到了思慕已久的前女友,給她寫了一首詩: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結果,討厭崔郊的人把這首詩傳到了軍閥那裡。軍閥一看,馬上就傳召了崔郊。崔郊聞訊,腸子都悔青了。沒想到到了以後,軍閥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把那個婢女又賞賜給了崔郊,還填了許多嫁妝。當然,讀者也在這一次土豪任性的慷慨中開心地滿足了一次自己的白日夢情結。

以上兩組節日都有很明確的脫單的節俗,比起七夕來似乎更符合「情人節」的要求。當然,理論上說,只要在一定程度上與愛情相關的節日,一般都可以被稱為「情人節」。至於是否要接受七夕是中國情人節的說法,讀者也可以自行判斷。(編輯:球藻怪)

PS:綠色過節,遠離燒烤

燒烤是一種不健康的食品,而且這樣隨便燒烤的行為會增加空氣中PM2.5等污染物的含量,危害人類健康;釋放溫室氣體,促進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氣候變化,危害生態環境;燒烤時能量的大量釋放更將增加整個宇宙的熵,而這種破壞則是不可逆的。「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在這裡我們呼籲廣大讀者停止這一錯誤行為,為共建和諧、低熵的宇宙環境而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又到情人節
媽媽,我情人節過生日送您玫瑰花和康乃馨
源遠流長的中國情人節—七夕
各國情人節 為愛瘋起來
情人節反思眾牧者呼籲從情愛回到聖愛

TAG:情人 | 古人 | 七夕 | 情人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