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致青春》引發的青春感懷
對於沒了青春和青春即逝的人來說,青春題材的電影的確是一把利劍。所以,相對認真的青春電影,從來都是賣座的。
懷舊的表現形式可以有很多,電影是最生動的。
抓了這熱點的尾巴,隨便說點什麼。
很多人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並不是因為電影。並不是因為電影的本身有多好。而是因為那時候自己的青春有多好。
最近幾年,青春懷舊題材的電影比以往出現的頻率高,也彰顯出比以往更大的市場空間,可能是剛好趕上70後的人陸續從奮鬥走向成功,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80後的人陸續步入三十而立的特殊年紀;90後陸續走出校園。才讓這一波一波的懷舊顯得這樣恰如其分。
首當其衝的是2010年的微電影《老男孩》
「我有過夢想。」
夢想,是這部片子最大的催淚點。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你會記得你最初的夢想,可你卻未必完成了你最初的夢想,未必還在堅持你當初的願望。關於夢想一代,最大的悲哀是:人來人往,漸漸成長,與初衷相去甚遠,最後夢想遺忘。
年輕的時候,可以沒有愛情沒有初戀,但絕不會沒有夢想。看此片的時候,很多人哭了,不單單是因為懷念,也不是全因為想起曾經愛過的人,更多的部分是因為對於夢想的遺憾,從一而終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青春記憶也好,曾愛過的人也好,夢想也好,總有一個點戳中各位。年代不同,經歷不同,場景不同,但大多都是類似的,有一種情結是共通的。
微電影《老男孩》的成功,讓大家更鮮明地認識到「懷舊」的力量,讓更多的人看到「懷舊」的經濟效益和遠大市場,微電影初試水效果顯著,那麼大銀幕的效益該會更加可觀。
事實上,大銀幕的效益的確來得更猛烈些。
關於初戀
2010年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
2011年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這兩部電影可以放在一起說,問過身邊看過兩部電影的朋友會覺得哪部更加觸動,大部分的女生說《初戀》,大部分的男生說《那些年》,還有部分人表示均未感觸頗深。這是正常的正確,基於兩部片子不同的人物視角,基於大家類似卻各異的青春經歷,大家的感觸自然不盡相同。
一個女生最好的時光莫過於她漸漸成長的時候。《初戀這件小事》告訴我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你暗戀的那個人剛好也喜歡你。《初戀》的懷舊點不多,但情感飽滿了,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可能對於部分女性觀眾來說,並不是有多喜歡這個故事,有多喜歡這個故事中的男女,而更多的是喜歡那時漸成長的自己。
再說《那些年》,它的懷舊點也不盡然,也是贏在情感上,贏在「大家共同喜歡過一個人」的這種情感上,學生時代,總會有那麼一個男生一個女生格外招人喜歡,大家各自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著,或含蓄或明顯或極端或奇怪,那些年的幾個男生,的確能令很多人對號入座。
2013年內地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前無古人的微博大咖營銷
青春的部分更青春,現實的部分更現實。
關於這部電影,各大網站上對它的評論分析幾乎詳盡,從情節故事從情感,從導演演員從票房,以及它的營銷模式,都有一套精準客觀的分析。
客觀點說,應該是由於出生年代的差別和學生時代身處環境的不同,和作為蘆葦尾巴一樣這個年代的朋友們並不能感受他們70後的青春,影片中呈現的懷舊部分並沒引起年輕一代的共鳴,並沒有很深刻的觸動點。平心而論,這個片子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它嚴謹精細的宣傳和營銷,新微博時代的這種「大咖營銷」絕對是前無古人的。
「我認為《致青春》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因為青春本身就是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話題!」這是一個普通電影觀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的話。的確,已釋而回不去的東西總讓人覺得美好,那時候,我們不需要花錢來買得,現在花錢重新擁有一次,自然樂意。
有了以上各類青春懷舊的電影作例,以後的該題材電影,只要拍得不是太差,票房自然是不用擔心的,而即將上映的《小時代》也該會是一場熱血青春的極致表達吧!
這倒是一個賣錢的好點。青春買賣,從來都是你情我願的。
這將成為一場現象,這種現象叫青春懷舊。
推薦閱讀:
※趙薇導演的《致青春》這部影片到底怎麼樣?
※白志強:《致青春》觀後感
※【致青春】青春是什麼?
※百部經典電影混剪《致青春的一封情書》
※《芳華》和《致青春》比,你更愛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