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皈依三寶之義

淺談皈依三寶之義

太橋旦曾堪布

我們今天要講解皈依的利益、功德以及沒有皈依的過患。對於皈依的意義,可能有人已經學習過,今天再聽一次,可以增加記憶;是第一次的人則有新的了解。

就藏傳佛法而言,皈依是非常重要的項目,然而皈依的情況不一定只是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也有皈依,但是真正的皈依,是不共、勝義的皈依,只有佛教才有。所謂的皈依,就是一個眾生為了畏懼現前與究竟的痛苦,要尋找一個方法救助他出離痛苦,所以有皈依的產生。我們皈依的出發點,大多數都是因為在世間想離苦得樂,尋求救助依靠,這並非只是人,其它界的眾生也會尋求救助與依靠。

在這裡我們講到皈依有很多層次,像小孩害怕恐懼,要皈依父母,尋求依靠;身為父母的有畏懼和苦痛,會找世間的鬼神、有力量的對象去皈依。因此,各個宗教有不同皈依的方法,以及對於皈依者的心態動機各有不同的說法。佛教經典說,佛法的皈依是最正確與究竟的皈依。

佛法中皈依講求正確、清凈,皈依的對象為教主佛陀、佛所宣說的法和僧,這三項稱為三寶。單就皈依的對象來說,佛教皈依的對象比其它宗教皈依的對象正確、清凈,因為其它宗教皈依的對象本身並沒有完全從痛苦中脫離,獲得完全的喜樂。在無著菩薩《佛子行三十七頌》提及「皈依三寶佛子行」說到一切世間的神祇,本身都還在三界輪迴,沒有證得涅盤,和獲得無上究竟的智慧,不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所以皈依很重要,但更重要是皈依的對象。

接著,我們要知道身為皈依者,我們自己需要具備的發心。分為三種狀態,這三種皈依對象都是三寶,只是心態不同。

首先談到最下等皈依的心態是,為了怕到三惡道受苦,希望獲得快樂,而尋求皈依。這是最下等的發心動機,也就是並非求取究竟果位或正確的修持,而是為了獲得世間的快樂,求授皈依。像這樣的心態,沒有清凈心,稱為「下士」。比如,有人為了更長壽、富貴、希望此生更有名聲,為了此生的快樂,非正確清凈的發心,所以稱為下等動機的皈依。

其次中等的皈依心態。中等者,希望自己得到涅盤、為了獲得阿羅漢果位、不願意受到輪迴的苦、懼怕輪迴苦、並沒有想到利益眾生,這是中等的發心與皈依。

第三種是上等的皈依。上士皈依,明了一切眾生如同我們的父母,如今都在輪迴苦海中受苦,因此要皈依,修學佛法,成就佛道,讓如母的眾生能夠脫離苦海,成就佛道,這是為了一切眾生的皈依,就是上士的皈依。

因此當我們在皈依時,應該觀察自己的心態與動機,是持哪一種心態。求授皈依時,在座各位都是佛教徒,且都是大乘佛教徒,也都做密乘修持,更應該砥礪自己做出上等的發心求授皈依,修學佛法。

對於皈依和戒法的獲得要具備因,即心態要具備因緣條件,才算是獲得皈依戒,不止是外表上:剪頭髮、拿到法名與皈依證。

因有二種,共同說法是,首先是信心,密乘的說法是虔敬心。少了信心與虔敬心都無法獲得真正的皈依。就像經典說,若不具備基本信心,佛菩薩一切善法功德不能獲得,因為沒有信心,沒有獲得皈依戒,就沒有辦法獲得菩薩戒、也無法獲得密乘戒,層層精進。如同前面所提,自己是否求授皈依,取決於自己,重點在反觀自己對上師是否具信心、虔敬心,若是沒有,只是人家拉我們來,這並非真正的皈依。我們要知道雖然皈依是重要的,但皈依的求授也非容易的事。

至於皈依的重要性是分別佛教徒與外道這兩者之異,換言之就是自己是否承認三寶。佛教徒與外道的分別不是說外表長得丑的是外道,長得美的是佛教徒,而在自己承不承認三寶。有些人說,佛教與外道的分別,依據有無皈依這論點,但是不能這麼講。皈依是建立在感到苦,想尋求依靠,像佛陀本身沒有皈依,佛沒有苦,不會尋求依靠,用皈依來分別佛教徒與外道,是有爭辯的,應該取決於承不承認三寶。

在承認三寶之後而皈依,就會成為真正的佛教徒,與外道有所分別,之後求取任何法、戒法、灌頂、密乘戒,就能真正獲得,因為基礎已經具備。

以上是談的是皈依的重要性,皈依對象為佛法僧,是正確皈依的對象。

對於佛法僧三寶所代表的意義,也應該認知,因為佛法僧是指導師、是道路、是我們於道路上的友伴,想要真正獲得遍知究竟佛果,如果沒有皈依、承認,那遍知的佛果我們是無法得到的。以世間法來比喻,佛好比是老師,法是老師教的課程,僧是我們的同學。另一比喻:佛好比是醫生,法是葯,僧是護士幫助我們。倘若我們是病人,當我們生病時,要看醫生吃藥需要護士的幫助,自然我們的病就會痊癒。為了獲得遍知的佛果,要依靠佛、法與友伴的幫助。

另外,我們重複敘說,自己如同病人一般,最大的病就是煩惱病,為了要醫治煩惱大病,我們需要葯,最好的葯就是正法,最好的治療者醫生就是佛,最後還需要友伴一起來幫助我們。對於三寶的認識可以用這樣來理解,三寶是我們的共同皈依處,在密乘也有不共的說法,這裡說的是共同的說法,一切佛教所講共同的皈依處。

所以三寶是我們究竟的皈依處,而最究竟的皈依處是佛,因為他成就法身;法並非究竟皈依處,因為法像我們渡河的船,渡河時,需要船,渡過去,成就佛果之後,就不要船,可以捨棄;僧也在尋求皈依,非究竟皈依處。法與僧是現前的皈依處,真正究竟皈依處仍是佛。對三寶的說明,各位可能都聽過,也學過,但是很多人學了高深的大手印,而看不起或忘記,這裡重複講解說明,是讓大家有所回憶。

現在很多修持者的情況,是對皈依、發心、前行應具備的基礎功課,不放在眼裡,對正行抱著很大的寄望,注重正行的修持,但是經典所言,前行比正行還要重要。前行基礎沒有打好,正行會有障礙,如果注重前行,則正行中每一次第可以順利度過,據傳阿底峽大師來西藏教的全部都是皈依的修持,他在印度是很著名的班智達,在西藏很多人幫他取名「皈依班智達」,他這樣的大師,都如此重視皈依,我們更應該重視皈依。

皈依三寶,首談皈依佛。一般凡夫的認識,特別是初學者,想到佛就想到唐卡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像;認為法就是經書,或講出來的東西;僧,就是穿著僧服、剃頭的人,這是一般人對三寶的認識與看法,以相狀為見到的佛,是因我們不凈相所見到,《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人以色求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有法、報、化三身,化身是我們比較容易見到的,登地菩薩就是見到報身佛,究竟者見到法身佛,沒有任何形象。對初學者,要講低層次,先有一個相狀的佛,當他進一步修持後,可以講到更高層次的皈依層次,最後則說皈依法身法,依據眾生現前不同的修持情況而宣說。

就皈依法:法分二種:教法與證法。教法是指三藏經。證法是指三學。簡言之,能夠聞思就是教法,證法就是實際修持的法,任何人對任一種升起信心並學習就是皈依法。證法又分二種,道諦與滅諦。道諦是凈除煩惱的方法。滅諦,是真正除滅煩惱。在此時間有限不多作解說。

就皈依寶:僧寶,分大乘、小乘兩者來理解。穿著僧服是小乘見解,以聲聞乘獨覺乘緣覺乘僧團為僧寶。大乘則認為登入初地者,如觀音菩薩為僧寶。皈依任何一者,都是皈依僧。

皈依三寶,大小乘對皈依的對象、皈依者的發心、時間長短持不同見解。

小乘佛法的皈依對象,佛是化身佛、法是四諦法、僧是四部僧團。發心是為了自己一人出離、解脫輪迴。時間是盡形壽,到死亡之前的皈依。

大乘佛法的皈依對象,佛指法身佛與色身法,法是大乘三藏經論,僧團是大乘僧團,比如八大菩薩。大乘皈依發心是,一切眾生如同父母,都在六道輪迴痛苦,為了使他們脫離,所以要求取佛果,使他們離苦獲得解脫。時間直到成佛之前都皈依。「直至菩提我皈依」,在未證菩提前都皈依,直到獲得佛果,一切斷證,才不需要皈依。以上所講的是共同皈依的說法,依止顯密的共同說法。

在密續,分四部,對於皈依說法,事部與行部二個是比較相近、相通的。對象一致:佛的三身,法以事部、行部的教法,僧指瑜伽行者,發心與大乘皈依相同。

瑜伽部:佛是五方佛,法是瑜伽部密續,僧是一切男女菩薩們。

無上瑜伽:佛是佛的五身自性、法是無上瑜伽密續法、僧是一切出世間的勇父空行。無上瑜伽又分二支派,這裡所講的是上等支派的說法,承認皈依一位上師,就是等於皈依佛法僧。在此所做的皈依,就是依據無上瑜伽部的上等支派。道理是,皈依一位上師,上師的身體即是僧、其語為法,其意為佛,其事業即為護法空行,所以皈依一位上師就皈依所有的對象。

我們求授皈依,獲得皈依之後,何者該做、不該做,是我們要學習的。皈依後,我們應做的事像小的佛像、佛的形狀、畫像都要敬重,如同見佛。任何與佛法有關一字、句都要敬重,都是法。對於僧,有任何相狀為僧人的相,你看到要尊重如同僧寶。恆常供奉三寶,祈求三寶加持,不論到哪裡任何地方、不管是否快樂都應該做,隨順皈依的修持。

我們應該斷除的,不該做的事,像已皈依佛後,就不應皈依世間、外道的鬼神;已皈依法,應斷除對眾生的傷害;已皈依僧,要遠離惡友,不與惡友、惡人同行。

大手印皈依對象,就是皈依證第一頁的法照,第一頁是大手印皈依對象。

皈依後能到什麼功德,第一、證明我們進入佛門,第二、獲得皈依戒法,得到寧靜喜樂,第三、漸漸清凈罪障業障,第四、積聚福德資糧,第五、人與非人不能傷害我們,第六、魔障與障礙可以遣除,第七、不會落入惡道、第八、成就佛果。

雖然我自己沒有功德,但是對三寶很有信心,現在給大家講皈依的功德、教法,也是很好的善因、善緣,所以感到非常歡喜。

轉自:太橋旦曾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aiqiaodanzeng
推薦閱讀:

根宋上師:修行正法 佛弟子要皈依並始終深信三寶
【每日聞思】皈依上師三寶之三寶4
一般信眾皈依的心態有十三種
論皈依戒
沒有皈依,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是學不了的!

TAG: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