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學佛問答(90集).doc
06-15
凈空法師:學佛問答(90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6/26編號:第一卷檔名:21-90-01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家好!因為這幾天從各個地方來到『居士林』的同修很多,這裡場地比較大一點,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見面。同學們是聽我講話,還是讓我來答覆你們的問題?如果你們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或者是寫在紙條送上來也可以。我想我解答你們的問題比較更契機,更是你們所需要的。因為有許多問題,雖然是你的問題,也可能是別人的問題,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就能夠幫助許多人斷除疑惑。大家的問題還沒有送來,我有幾句話跟大家講。昨天晚上,巴哈伊教在此地為我們做簡介,介紹巴哈伊教。我們聽了之後就會明了,讓我們多接觸一些宗教,多了解這個世間的宗教,特別是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土,許多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尤其是對於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觀,我們可以從宗教裡面去體會。回過頭來,再聽聽佛經裡面是怎麼說法,我們就能夠融會貫通,斷疑生信,堅定自己的信願,長養自己的道心,這是很有幫助。這樣我們就能幫助自己,也能夠幫助別人,所以一定要多接觸、多了解。好,現在這邊有幾個問題。問:人死投鬼胎,是否和世人一樣慢慢長大?眷屬在陽世祭祀,他是否知道?他的靈魂還能來嗎?答: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相信,特別是學佛的同修幾乎都能肯定。人死了之後不一定作鬼,六道輪迴中鬼是六道之一,但是人死了之後作鬼的成分多,這是事實。這是什麼原因?佛經裡面告訴我們:『十法界中包括六道,我們得這個身相因素非常複雜,在許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佛為我們說出,餓鬼道最重要的因素是貪心。』我們想想:這個世間人幾個人沒有貪心?貪心墮餓鬼道,愚痴墮畜生道,嗔恚墮地獄道,佛說『貪嗔痴是三毒煩惱』,貪嗔痴的果報就是餓鬼、畜生、地獄,我們一定要明了。鬼確實也跟人一樣,也可以慢慢長大。鬼道的受生跟我們人道不同,人道是胎生,鬼道是『胎卵濕化』四種生態都有。而貪心很重,在人間也做了不少好事,這是有福報的鬼,有福報的鬼多半是化生,他沒有受生之苦。鬼道有報得五通,這是決定占多數,所以陽世後代的祭祀他知道,若有這個緣分,他也能來。像我們這個道場就很多,我們這個道場看不見的這些眾生,比我們肉眼看得見的要多很多倍,同學中有些人有特別緣分的也能見到,也能覺察到。我們現在二樓跟一樓播放講經的錄像帶,二十四小時都不中斷,這是鬼道眾生要求而為他們播放的。他怎麼來的?他在念佛堂附身來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堂有個同修,念佛的時候被鬼附身,這鬼提出要求:要求為他做皈依,並要求聽經。我們告訴他:『我們五樓講堂天天講經,你可以到這裡來聽經,四樓念佛堂,你可以跟著大家一起來念佛。』他說:『講堂跟念佛堂的光太強了。』不是燈光,修行人都有光,法師心地清凈,光就更強了。他說:『他們在這個地方很難受,希望我們把二樓餐廳這個地方讓他們在那裡聽經。』所以我們在餐廳裝了電視,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播放講經的錄像帶。你們晚上看到餐廳的地方也在講經,不是電視機沒關,是應他們的要求。除這個之外,我們台灣過去有兩個道場:一個是『華藏圖書館』,一個是『佛陀教育基金會』,這兩個道場都供奉著同修們的祖宗牌位以及他們已過世親屬,同修打電話來:他們也都託夢,要求到這裡來聽經,到這裡來念佛。台灣很多團到這邊來,那個亡靈也來了,所以我們這裡特別給他們供了牌位。這是真有,不是假有。問:人死後阿賴耶識投胎去了,第六識、第七識到哪裡去了?答:第六識、第七識是跟著阿賴耶識一起去的,決定不會分開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是一體的,決定沒有單獨分開的。問:人死一次投一次胎,就有三個魂,是否魂愈來愈多?聽法師講,智者大師說自己往生是五品位?答:人死了投胎,靈魂是一個不是三個,沒有這個道理,這個要懂得。靈魂愈來愈多,這世界上人愈來愈多,到底怎麼回事情?現在諸位同修都知道移民,這是他方世界來到我們這個世間,是屬於移民來的。他怎麼會到此地?有共同的業力,他就聚會到這個地方。譬如十方世界的眾生,大家都聽《無量壽經》、聽《阿彌陀經》,都喜歡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天天增加。從哪裡來的?不是那裡生的,是十方世界移民過去的,是這個原因。這個道理要懂,絕對不是說一個人死了之後會變三個靈魂,三個人死了會變九個靈魂,沒有這種說法的,這是不合理的。智者大師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示現,表演給我們看的,這是做個榜樣,告訴我們修行重要。領眾是管理寺院道場,對自己道業決定是有妨礙。你要發心作住持、作當家,管理寺院行政,最低限度要有智者大師的本事,那就是決定得生凈土,只是品位低一點而已,但決定得生,這個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因管理道場而造作罪業將來墮三途,那就錯誤了。智者大師的表演,主要是告訴我們這一樁事。問:有人想住新加坡『彌陀村』念佛三年,如何能去?答:這件事要問『居士林』的林長,問我不行,我不能答覆你。『新加坡居士林』是一個十方道場,非常難得,任何人到這個地方來參學、念佛都歡迎!但是外地來的有麻煩,會受到新加坡政府限制,這個地方移民很不容易,因新加坡地方太小,人口很多。人口有三百多萬,國家的面積,實在講是一個小城市,所以它對於人口的限制很嚴格。我們希望將來在中國緣成熟了,在中國到處建『彌陀村』,這是好辦法。問:宋朝的楊傑,臨終說了一首偈:『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戀,太虛空者,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答:他對於『將錯就錯』懷疑!這個事情,我早年學佛,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到台中不是跟他學凈土,是跟他學講經的。他講經講得好,我們很佩服,是去學講經不是去學凈土。李老居士曾經多次勸我專修凈土,也舉了這個例子。這個例子是什麼意思?是對於修凈土信心不具足的人說的;這個法門三世諸佛都提倡,自古至今多少人修學往生了,我們也可以試試看。如果說錯了,自古以來那麼多人都錯了,那麼多人都錯了,我錯一次又何妨!『將錯就錯』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不錯,那我們就中獎了。這是勸勉信心不足的人,不妨像他們一樣,我們錯一次,是這個意思。楊傑,在《凈土聖賢錄》上有記載。問:學佛以來,狀態一直都很穩定,可是這一兩年來,身體出現不規律的發燒,一直在忍耐。最近情況加重,清晨起床全身無力,到午後才能好轉,念佛修學已不如以前。他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不是修學功夫不得力,還是不得當?第二個是不是業障很重,或者是有其他原因?答:你這種情形,最好先讓醫生做個檢查,以便了解身體的狀況。當然與修學的方法、業障都有關聯。病痛來源不外乎三大類:第一類是飲食起居調理不當,這個會引起生理的病態。凡是屬於生理病醫藥可以對治。第二類是冤業病,冤親債主附體。這是醫生治不好的,藥物也沒有用處,就像《慈悲三昧水懺》裡面悟達國師得的人面瘡,這個不是屬於生理病。凡是這一類的病就要調解,自己能夠發願跟他和解,請一些有德行、有修持的法師,或者在家居士,為我們講開示,為我們誦經迴向。如果對方接受就會離開,他走了你的病就會好了。第三類是業障病,這是自己過去、今生造作許多惡業。這種病最麻煩,既不是生理病,也不是冤親債主,但是這種病不是沒有救,佛教導我們要『至心懺悔、改過自新、斷惡修善』。由此可知,什麼樣的病都有方法對治,自己一定要懂得如理如法的修行,問題自然就能解決。你念佛一定求佛菩薩加持,世尊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當我們有急難的時候,專心持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求菩薩慈悲加持,往往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問:靜坐念佛時忽然聽到聲音,心裡受到驚嚇,非常害怕!長期下去,是否容易著魔?如何才能消除這個魔障?答:世尊在《楞嚴經》上教導我們:魔境現前時完全不要去理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或者集中在讀經上,不要理會它,魔就不能得其便。如果魔來嚇你,你就害怕,他收到效果了。他來嚇你,你不怕,他就沒有辦法,他只好走了。魔見到有效果,他就惹你,找你麻煩,所以不必畏懼,我們一心念佛就好,這個魔境自然就不見了。往年,我在美國舊金山,有一位同修遇到魔障,那是一般人都沒有辦法承受的。這個魔現前,不是看不見,是看得見的,樣子非常醜陋,氣味非常難聞,晚上半夜十二點他就出現,而且愈靠愈近。他見到魔來了,就大聲念阿彌陀佛,佛號一句頂著一句不間斷,那個魔距離他大概三尺遠,他大聲念佛,不念他就靠近,念到天亮魔就走了。過兩天,魔又來了。他住的房子是鬼屋,魔告訴他:『前世是他的冤親債主,是來討命的。』他每天念佛,別人勸他搬家,他不搬,他說:『好事情,不是他,我就不能用功念佛了。他天天來找我,我的佛號一句接一句,一點都不敢鬆懈,他幫我大忙!』他不怕魔,一句佛號頂住魔,這位同修的確非常勇敢,很值得讚歎。聽說以後他出家了。菩提道上,冤親債主變現的魔障是決定不能避免,最重要的是我們念頭要正、心地要善良,決定沒有害人之心,決定沒有惡劣行為,對於這些魔障不但能減少,或者在一生中再不會遇到了。問:長期念佛總覺得口乾、氣力不足,怎樣念佛口不幹且心平氣和、法喜充滿?答:誠心誠意的念就有感應。我們在講席中常說:念佛的人,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學佛,要學得跟佛一樣。佛在什麼地方?《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要明了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明了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訓,依教奉行,真正落實在自己思想言行之中,這一句佛號就靈了,你就能得到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冤親債主對你也就不得其便。更何況!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代他們求往生凈土,這個冤結就化解了。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與人結怨,這樣你心地才能得清凈。所以學佛,特別是學阿彌陀佛,《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我們以清凈心、平等心、覺心來念佛,這是非常重要,你自然能得法喜充滿。問:對佛非常尊敬,在佛像前照相,因照相技術不佳,結果佛像沒有照全,請問如何解決?是否有罪?怎樣消罪?答:這個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對佛非常尊敬,尊敬不是在口上,也不是在這些禮節上,總得要記住,『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再恭敬,沒有依教奉行,那不是尊敬,一定要把佛的教訓落實,才是真正尊敬。佛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做到,這是尊敬;沒有做到,這是不尊敬。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禮敬諸佛』,祖師大德跟我們說明,『諸佛』有過去佛,像世尊為我們講的《萬佛名經》,裡面講的是過去佛;有現在佛,還有未來佛。未來佛是誰?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的尊敬要統統尊敬到,我們得罪一個眾生就是得罪一尊未來佛,我們輕慢一個眾生就是輕慢未來佛。我們要以尊敬佛的心,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才是禮佛,『禮敬諸佛』。我們人與人相見都有個禮貌,人與一切鬼神見面也要有禮貌,為什麼?一切眾生,包括鬼神在其中,他也有佛性,他將來也會作佛,我們怎能輕慢?今天我們在新加坡跟九個宗教往來,每個宗教都供奉他們所崇敬的神聖,我們走到他們的教堂,走到他們的寺廟,見到他們所供奉的神明,我們要懂得致敬。縱然不跪下來頂禮三拜,至少恭恭敬敬的三問訊,這是不能少。學佛的人,遇到土地公廟、神廟,見到這些神像要不要拜?要拜,最低限度也要恭恭敬敬的一問訊。要跟我們見到人打招呼一樣,見到人我們都合掌『阿彌陀佛!』『你今天好嗎?』遇到土地公也不例外,也給他一問訊,與『你今天好嗎?』一樣的道理。人對於鬼神要有禮貌,這一些護世的鬼神,我們對他好,他對我們好,我們對他沒有禮,有時候他也會來找麻煩。所以要懂得這些道理,知道恭敬是用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問:我在國有單位工作,經常遇到同事向我要一些單位裡面的東西,以便家用。不給,似乎又不合情理;給了,確實是犯了盜戒。遇到這些類似的情形,該如何處理?答:你給學佛的人做一個好榜樣,要如理如法去做,決定不犯盜戒。如果他人要,你上面還有主管,就跟主管報告,哪個人問我要東西,這東西可不可以給他?若主管答應了,你不犯盜戒,主管沒有答應,你隨便拿去做人情,你犯盜戒。學佛最重要的是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不可以因為人情而破戒。以人情破戒,我們受的累贅太大了,將來要墮落的。像這些事情,人家問你要,都要把這些理、事為人家講清楚、講明白。我們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環境,改善自己環境一定要懂得修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修善因,決定得善果,絕不貪圖眼前一點小利。希望我們的福報留在晚年來享受,年輕的時候受一點苦難不在乎,晚年的苦難,那是比較辛苦的事情。所以年輕力壯的時候,應當多修福。問:每天誦《無量壽經》,十齋日加念《地藏經》,是否夾雜?答:可以,十齋日為了消業障,為了化解冤親債主,《地藏經》是專門為他們誦的,這個行。問:我受菩薩戒多年,有時破戒,是否有補救的措施?答:懺悔!自己破戒一定要懺悔。真實有效果的懺悔是後不再造,過去造了,以後不再造,這是真實的懺悔,很有效果。問:請法師開示農曆七月份的意義?答:這是一個民俗的風俗習慣,在佛法裡面農曆七月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就是『結夏安居』。世尊在世,他弘法利生活動的區域大多數都是在印度恆河流域,這個地區夏天是雨季,僧團每天出去托缽相當不方便,所以雨季這三個月(九十天),出家人不出去托缽,可以接受居士們的供養。居士們做一些飯菜到僧團裡面來供養,他們不出去托缽。在這三個月當中親近世尊,這是世尊的大弟子們有能力教化眾生,在平常都散開到各個地區弘法利生;那個時代沒有這些傳播的工具,所以佛就派學生到各個地方去講經說法。而在每年結夏安居的時候回來,這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再教育,也是有集訓的意義。現在科技發達,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過去住在美國,知道美國許多公司的職員,從經理到員工,每年一定有兩次到三次的再教育,接受更新的科學技術,如果他不從事再教育,他會跟不上,他會被淘汰掉。所以佛家結夏安居的這三個月是屬於再教育,把在各個地方弘法利生的老同學召集回來,提升他們境界,使他們每年都有機會親近老師,是這個意義。問:新成立凈宗學會應如何做才如法,而能使眾生得利益?答:你們可以在此地多看看、多觀摩。我們每天早晨在凈宗學會講《華嚴經》,諸位都有機會到那邊去聽,也看看『新加坡凈宗學會』是如何的運作。『新加坡凈宗學會』的章程、辦事細則,你可以要一份帶回去做參考。當然每個地區不盡相同,中國環境跟新加坡環境不一樣,一定要遵守國家的法令規章。我們成立一個會,必須要得到當地『佛協』與『宗教局』的批准,這樣才如法。佛弟子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如果我們自己做,在政府裡面沒有立案,這是不如法,這就是破戒。所以我們一定遵守法令規章,如理如法去做,這樣就好。這個學會能夠確立,然後學會如何運作,可以參考其他海外凈宗學會的運作,這些都可以提供你做參考。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就答覆到此地。這一邊還有這麼多,留著明天,明天我們同樣的時間,再給諸位解答。這些問題都放在此地。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6/27編號:第二卷檔名:21-90-02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心魔在心,如何讓佛戰勝心魔?佛常在心,一切從善,如有人作惡,如何讓其從善棄惡?答:我們最近講的《十善業道經》就是解釋這個問題。佛跟魔是一不是二,覺悟了,魔就變成佛,迷惑了,佛就變成魔。所以,一念覺悟就是佛在心,一念迷惑就是魔在心。佛教導我們要常常覺悟,這個話說起來很籠統,而具體的落實,在我們講席中常說:一念為自己、為自私自利,這個心就是魔;念頭轉過來,為社會、為眾生,這個心就是佛。所以怎樣把自私自利的念頭,轉變成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如果人能夠將念頭轉過來,自然他就能夠斷惡向善。問:弟子家裡面有白蟻,若不噴葯就沒辦法居住;噴了又殺生,不知道如何處理?答:我想這個問題不只是你一個人,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我們在講經中也時常談到,白蟻它也是動物,是有情眾生,要以善行待它。世出世間聖人告訴我們:『真誠就能感通。』我們跟這些小動物不能溝通,是我們的誠意不夠。什麼叫做『誠』?清凈心就是誠,也就是古人講的『一念不生是謂誠』。我們心裡頭有雜念就不誠,所以溝通就沒辦法,如果心地清凈真誠,是可以溝通,可以請它搬家。所以自己決定要斷惡修善,你才能感動這些小眾生。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裡面看到,印祖居住的寮房,早年也有蚊蟲、跳蚤的干擾,侍者要幫他清除,老和尚說:『不必清除。』侍者問:『為什麼?』老和尚說:『我自己的德行不夠,有它們在,對我是一個警惕。』聽說老和尚七十歲以後,他所居住的寮房一隻小動物都找不到,搬家了。這些小動物,對於真正修行有德之人、善心之人,它們也起恭敬心,也不會來打攪。由此可知,修德是化解這些麻煩最好的方法。我們不妨試試看,學學祖師大德。在新加坡、在美國,有一些同修很認真的來試驗,告訴我很有效果,縱然不能完全斷絕,也減少了很多,減少就表示自己修行功夫有進步了。問:念佛靜坐,請問手如何結印?答:這個問題並不很重要,但是你喜歡結印也好。結印是什麼意思?手印,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手語。佛家講手印,就是指手語,這一個姿勢是大家彼此心心相印,代表著什麼意思大家都曉得,這是屬於手語。我們通常看阿彌陀佛的像,佛手是怎麼擺法?我們將手平放,拇指對拇指,讓自己身心安穩,這叫『彌陀印』。靜坐的時候,這句佛號能攝心就好。問:凈土法門是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到底,還是老和尚講的經都要聽?答:這個完全在你自己。諸位一定要懂得,講經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所以才要講經。如果對於凈宗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有堅定的信心,經念不念、聽不聽都沒有關係,一句佛號就能成功。如果我們有疑惑,信心、願力不堅固,一定要多聽經、多讀經。懂得為什麼這麼作法,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問:要追隨老和尚一生修行者,是否有什麼條件?我想這樣做,應怎樣去做?答:追隨不一定在身邊,我們大家都是追隨本師釋迦牟尼佛,追隨本師阿彌陀佛,只要我們不離開經典,每天讀誦《無量壽經》,就是聽世尊、阿彌陀佛對我們講開示。我們用真誠心去聽、去讀誦,用清凈心去讀誦,你就會開悟。我們讀誦、聽講沒有悟處,是我們的真誠心不足。世出世間這些聖賢都說:『誠則靈。』道教畫符,佛教持咒,符咒到底靈不靈?完全在畫符、持咒的人心誠不誠。如果他的心誠,這個符咒就靈,他的心不誠就不靈。《了凡四訓》、古人註解裡面就注得很清楚,他舉畫符做比喻,這一道符,從這個筆一筆下去,整個符就畫成功了,這當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個符就靈。念咒也如此,這個咒語自始至終不起一個妄念,這個咒就靈。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這咒就不靈。由此可知,咒是愈長愈難念。像平常一般寺院早課念『楞嚴咒』,楞嚴咒很長,這麼長的咒念下來,當中不起一個妄想非常困難。念經,經比咒更長,所以古人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佛只有六字『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念下去,當中一個雜念、一個妄想都沒有,這個容易!就是用真誠心就能感應。問:請問是否能流通佛像(包括買賣)?出售佛像是不是『出佛身血』?答:這個的確是需要講清楚。流通佛像、買賣佛像,這是可以,這是屬於流通,沒有過失。出售佛像,不是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什麼?是把這個佛像破壞,而且是惡意破壞,這個等於出佛身血。如果是無意的,那是有過沒罪。不小心把佛像碰到地上摔壞了,這不是有意,這是過不是罪。如果是惡意的,討厭它,嗔恨它,故意把它毀壞,這個罪等於出佛身血。買賣不包括在這裡面。問:弟子家住在海灘邊,養殖海產一類的東西。學佛之後想賣掉,先生不同意,我背不背因果?答:這確實是有因果,應當常常念佛、修行,為這些苦難眾生迴向,這是不得已的一種彌補的方法。問:這位同修來自中國大連,韓瑛館長的家鄉,聽說要在大連建立館長的紀念館,聞此消息之後,凈宗佛弟子無比的興奮。這次有緣來到新加坡,希望知道這個紀念館什麼時候能建成,進度如何?答:館長往生後,我們打算在大連建一個紀念館,或者建一個圖書館,我們有這個意思已經很久了。這個事情必須要得到政府的批准,現在能不能建立,關鍵是在大連政府,我們相信將來很可能會批准,要慢慢的等待,這個事情不能著急。現在關鍵都在政府,我們常常講佛弟子一定要守法,遵守政府的法令規章。問:請問什麼是『心上起修』?答:我想大家在這邊聽過幾次經,這個問題應該知道。今天早晨我們讀《十善業道經》,佛經告訴我們:『菩薩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這就是從心上修。而能夠晝夜不間斷,這是非常好的功夫,非常難得希有。心地善良,言語跟身體自然也就不會造業了。問:請問被鬼壓了,應該怎麼辦才好?答:鬼裡面確實有壓鬼,這是常常欺負人。人在心地清凈、心行善良,鬼不敢欺負你,鬼見到你,也尊敬你也擁護你。凡是被鬼壓,自己一定要覺悟,大概心地不善、行為不善。為什麼?鬼都瞧不起你,鬼都來欺負你。念佛的同修,功夫不到家也會被鬼壓。可是念佛的人常常念佛,你在夢中遇到這些事情,心裏面立刻想到佛號,你念佛、念菩薩名號,這鬼立刻就離開了。問:請問人生在世,為什麼這麼苦?答:《十善業道經》說:世尊叫著娑竭羅龍王,教他觀察大海里的這些眾生,形狀、膚色、大小都不相等。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是由於身語意種種不善造成的。你要問人為什麼這麼苦?你若真正明了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真相,你就通達明白了;這就是種善因必定得善果,造惡業決定招來苦報。佛教導我們一定要遠離貪嗔痴,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起貪嗔痴,這造極重的惡業招來的苦報。世間也有一些有福報的人,福報從哪裡來的?心善、行善,造作善業的果報。佛教導我們:我們能斷惡修善,這個業報可以轉過來。明朝袁了凡先生,他一生的際遇可以給我們做參考。他能把自己命運轉過來,這是他明白因果的道理、事實,他改變了自己整個命運,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功名得功名,真正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是真的,不是騙人的。可是求有求的道理,如理如法的去求,一定會得到。怎麼是如理如法?我們起心動念是為一切眾生的幸福,不是單為自己,這樣求就是如理如法,合理的求。我要求財,我喜歡發財,發財是為什麼?不是給我自己用,不是自己享受,是幫助世間許多苦難的眾生,這種發財是合理的,你會得到感應;如果我求發財是給自己享受,這個感應就沒有了。諸佛菩薩,成人之善,成人之美,不會成人之惡,佛菩薩怎麼可能幫助你造惡業?沒有這個道理。幫助你造惡業的,那是魔不是佛。我在早年,剛出來講經的時候有一位法師,這位法師現在過世了,他常聽我講經,有一天他問我:『凈空法師!你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非常懷疑?』我說:『你為什麼懷疑?』他說:『我向地藏菩薩求一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都沒來。』我就問他:『請問你那個道場住多少眾?』他說:『就只他一個人。』我說:『沒有必要!我若是地藏菩薩也不會給你。』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只有一個人,一個人沒有需要!』若為大眾,這個求是對的,若為個人享受,這是錯誤,一個人簡單就可以了,所以從這些事相上,我們體會這些道理。我跟他說:『我學佛這麼多年,確實有求必應,我求的不是電冰箱,我求的是經書。我想讀哪些經書,只要心裡想到,這個書大概一兩個月就會有人送來,很有效應。』我記得時間最長的是半年,那時我心裡想找一部《中觀論疏》,託人替我找,半年找到了,這是最長的時間。通常我想要的書籍,大概都不超過兩個月,真的是有求必應。我們出家為了深入經藏、為了弘法利生,所以經典、重要的參考書這是必需的,決不是奢侈,也不是專為個人,所以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問:請問為何唱誦佛號愈大聲頭部就愈痛,有時還想吐,有時會莫名流淚,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業障深重,愚痴無明的影響所致?答:大聲念佛頭就會痛,你到念佛堂去問問,大聲念佛他們頭痛不痛?你會頭痛,別人不會頭痛,你說得沒錯,確實這是業障。念佛不但不會頭痛,愈念精神愈好,愈念愈歡喜,念到法喜充滿,所以他們念佛可以不眠不休。禪宗以禪悅為食,念佛人以持誦為食,我們念佛得的效果相反,自己一定要反省檢討,一定是自己不如法,或者是理論上不透徹,心裏面有懷疑,對於念佛法門『信願行』都有疑惑,很勉強的念,所以念得很辛苦!如果道理都明白通達,念佛自然生歡喜心。問:請問念佛可以轉變定業嗎?答:念佛可以轉定業,但要念到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還不行,念佛的功夫有淺深不同,但是決定能轉業。功夫淺的可以轉粗重的業,功夫深的可以轉微細的業。定業也能轉,古時候百丈大師說的『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能轉定業。諸位要曉得,念佛不能夠消除定業,可以轉定業,把惡業轉變成善業,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一句佛號確實有這個效果。問:為什麼有時頭部就像抽絲剝繭似的感覺,愈靜下來念佛,這種現象就愈強烈?答:這是屬於業障。如果類似或者是遇到這種情形,不要害怕,應當將精神意志更集中,更認真努力去念佛、拚命去念,把這個瓶頸突破就好了。障難可以依靠佛菩薩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誠心誠意去念就得到佛力加持,這些業障縱然不能消滅,決定可以減輕。問:請問信仰別的宗教,能否修清凈心及至誠心?有沒有可能脫離六道?答:信仰其他的宗教能得清凈心,也能得真誠心,但不容易脫離六道。為什麼不容易脫離六道?佛經裡面答案很簡單,因為你沒有把『我』忘掉,你還有我;就是你還有自私自利,心雖然清凈,不是純凈,心雖然真誠,真誠也分很多等級,你沒有達到一定的等級。你修得很好,可以得天道,可以生天。如果你是修清凈心、修至誠心,你可以到色界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心地更清凈,可以生四空天。能超越六道輪迴嗎?肯定不能。如果能超出六道輪迴,釋迦牟尼佛決定不會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這些事情你們自己都可以辦,我來幹什麼!你們自己可以辦,我到這裡來也替你們辦這個事情,這就多事了。佛到這個世間,就是眾生想超越六道但沒有辦法,所以他不能不來,必需要來幫忙。所以許多宗教對於宇宙人生的說明,確實能說其當然,不能夠盡所以然,諸位稍稍涉獵其他宗教的經論,你就明了了。問:請問怎樣才能有效伏煩惱?答:你問這個問題,可見你是有心想伏煩惱。這個念頭好,這個念頭是正念、是始覺,你開始覺悟了。煩惱從哪裡生?煩惱都是從自私自利生的、都是從患得患失生的。你能夠把自私自利放下,從今而後念念為別人,你的煩惱就少了,個人的得失就沒有了。我們活在這個世間,一心一意為社會大眾,為一切眾生服務,像此地李木源居士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他沒有煩惱。為什麼?所忙的都是別人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事情做成功了,很好!大家有福。事情沒有成功,也對得起大家,我已經盡心儘力了,他多快樂!另外新加坡有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她不叫老人,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他一生都是做社會福利事業,為老人服務,為病人服務,為窮苦人服務,今年一百零一歲了,每天都還在做,她快樂無比!她沒有為自己,所以她沒有煩惱,她生活得非常快樂。她說老天爺會幫助她。現在她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她要不往生西方,也決定生天。這伏煩惱的方法,就是轉變我們的觀念,過去一切為自己,現在一切為眾生。問:本是凡夫眾生,今得遇大善知識,在修行學佛的過程當中,可否用清凈歡喜心來修持,在學佛成佛的過程當中會更快、更殊勝?答:清凈歡喜心是佛心,這非常難得,而難得在『清凈』。清凈是決定不受污染,在日常生活中,不受名聞利養的污染,不受五欲六塵的污染,我們的心就清凈,清凈當然就歡喜,這個修學方法正確。可是清凈跟平等是一不是二,你要不知道平等,你的心永遠不會清凈,心就會有高下。平等跟清凈是分不開,平等法中得清凈,清凈法中具足平等,歡喜心就現前了。這是佛法講的『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心是清凈的、心是平等的,攀緣心就不清凈,心就不平等。我們在哪裡修?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裡面,不管吃什麼東西都一樣、都歡喜,決定沒有挑剔。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那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平等,你不會生歡喜心。好吃的歡喜,不好吃的不歡喜,你的歡喜裡面夾雜不歡喜,這不能成就。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分別,絲毫沒有染著,這個修學方法,一生當中決定能成就。問:生病時念佛很精進,可是心定不下來,吃藥也治不好,心一急就想自殺,該怎麼辦?請師父慈悲開示。答:我勸你決定不可以自殺,自殺之後,麻煩可就大了!諸位要曉得,自殺是罪業不是解脫,如果自殺可以解脫,釋迦牟尼佛何必出世搞這麼大的麻煩!自殺就完了,問題不就解決了?自殺是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常聽世間人說:自殺再輪迴投胎要找替身,你說多麻煩!你若找不到替身,你想投胎輪迴都沒辦法;而且自殺非常痛苦,他在中陰身,每隔一段時間自殺的現象要重複演一次。自殺死了之後的神識,常會不斷的在那裡自己表演自殺,你說這是多麼痛苦!我們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自己感覺得人生很苦,這是種種不善業造成的業報。我們要懂得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要不知道怎麼修,《了凡四訓》多念幾遍,這非常好!我常勸初學的同修,一開端就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一天念一遍足足念一年,你的印象深刻了,才真正能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你才會知道怎樣改變自己的命運。印光大師一生提倡這本書,他的用意何在,我們要多想想!要挽救現在的劫運,這部書是最好的指導,它的說理、說事都不深,我們一般人都能懂得、都能體會,所說的道理方法,在實際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也都能做得到,它是集世出世間聖教的精華,書中舉的例子很多,我們應當好好的學習。你說生病時念佛很精進,可是心定不下來。這就不是精進,精進一定是心清凈。吃藥病不會好,這是對葯沒有信心,對醫生沒信心,對於佛當然更沒有信心。信心是個關鍵,佛家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世出世法都是從心想生,這個道理很深,它確實是事實真相。問:佛放光到底是什麼色?是紅色、是金色,或是等等色?跟佛去往生,到底看到的是放什麼光色?請師父開示。答:佛所放的光是圓滿的。我們讀《地藏經》,《地藏經》一開端說:佛放的光是『大光明雲』。至於你見到的是什麼顏色,各人根性不同,各人機緣不同,所以每個人見的都不相同。見到佛的色相、光明都不相同,為什麼?心想不一樣,但都是從心想生。香港大嶼山的聖一法師,八二年第一次回到祖國到普陀山朝聖,他們同行有三位法師,在普陀山潮音洞禮拜觀世音菩薩。他們拜了半小時,觀音菩薩示現了,三個人都非常歡喜。離開之後,大家彼此問:『觀音菩薩示現,你們看到沒有?』『看到了。』『你們看到的是什麼樣子?』聖一法師看到是金色的,像地藏菩薩一樣戴著金色毗盧帽,手上拿著錫杖的觀音菩薩;另外一位法師,見到的觀音菩薩跟一般畫像中的白衣觀音一樣,穿的是白衣服,現的是這個相;另外一位法師,見到的觀音菩薩是比丘相,拿著一支錫杖的出家和尚相。三個人見到的觀音聖像都不相同,見到的光也不相同。所以,不一定見到是什麼色、是什麼光。臨命終時,你所見到的阿彌陀佛,你會很清楚、很明白,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臨命終時,見到其他佛菩薩來接引都不能跟他去,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才能夠跟他去,到那個時候,阿彌陀佛是什麼樣子,自己就知道了,現在怎麼能預先告訴你?預先告訴你,你就不能往生。為什麼?你著相了,你天天想著那個相,那就麻煩了。所以到時候你會得到佛菩薩加持,自然就認得很清楚、很明白,不會有錯誤。問題還有這麼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放在此地,我每天在這邊給諸位解答一個小時。你們如果離開新加坡,將來我們解答問題的錄像帶會送給你們。你們或者是寫信到這邊來要,這邊同修會給你們寄去。或者是我們此地辦了一個《佛陀教育雜誌》,將來這些問答都會把它刊載在裡面。這個雜誌,你們如果留下地址,讓他們給你們寄去都很好,常常跟這邊保持聯絡。我們後天要到馬來西亞古晉,那邊有個弘法大會,這是去年就安排了。這幾天,我事情多,客人也多,今天高棉天主教的主教來訪問,還有幾位修女陪同一道來,這是在此地宗教之間我們的聯繫很密切,這些宗教領袖、傳教師都非常難得,我們同心協力來推展宗教教學,祈求世界和平、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好,今天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7/7編號:第三卷檔名:21-90-03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人死後將骨灰投入大海,不知道這樣處理好不好?答: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怎麼處理都好,只要他自己歡喜,不必去分別執著。問:為什麼聽《無量壽經》覺得很相應,很能契入,但聽《華嚴經》就覺得很茫然。是否境界不夠?請師父開示。答:人有過去、有今生,學佛的同修決不是從這一生才開始,佛經告訴我們,每個人善根都很深厚,過去你所修學的法門,這一生遇到了就感覺得很投緣、很歡喜。從前沒有學過,這一生遇到了就感覺很生疏,所以你會覺得很茫然。你這種情形,是過去生中修學過凈土,《無量壽經》念得很多,所以遇到就生歡喜心;而過去生沒有修學《華嚴經》,所以接觸之後就比較生疏,原因在此地。從這個地方就能證明,與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學都有差別。問:我們是『居士林』大廚房的洗菜義工,每天洗米時發現有米蟲,若不小心弄死它們,將來是否要還命債?答:這是無意的,寺院里的廚房這是在所不免。這種事情不是『居士林』有,幾乎中國大陸、台灣所有寺院叢林都有的現象。只是我們洗菜、洗米時佛號不要間斷,我們念佛迴向給它就非常之好。這些小動物,生生世世有幾個人念佛給它迴向?它能得到這個力量的加持也很幸運,死後可以解脫超生了。問:斷一分煩惱、分別、執著就是功夫成片,此人應是什麼樣子?他自己能知道嗎?這個人一定能往生嗎?答:斷一分煩惱、分別、執著,這個一分的標準是多少?關鍵在這個地方,每個人標準不相同,甚至於大小乘經的標準也不相同。佛為什麼說這麼多不同的標準?佛說經不是主動說的,是因人而異,佛是遷就眾生而有不同標準,所以我們自己要明了。至於斷了煩惱、分別、執著是什麼樣子?這個樣子很明顯,如果分別執著斷了一些,人的煩惱就少了一些,佛經講:『煩惱輕,智慧就增長。』這個最明顯的是,你聽經會有悟處,你讀經能夠通達義理。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你會覺得比過去進步很多,過去處事待人有許多不當之處,這些毛病自己都覺察到,都能把它改正過來,所以你的心情舒暢、清凈、快樂,這是不同的地方。分別執著重的人,生活得很苦,縱然富裕也非常苦惱。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縱然窮困也非常快樂,像孔夫子的學生顏回,過那種貧困的物質生活,他也非常快樂。所以孔夫子感嘆說:他過的那種生活環境,一般人一定是『人不堪其憂』!而顏回『不改其樂』。他樂的是什麼?煩惱、分別、執著少了,他很快樂!由此可知,苦樂沒有一定標準。佛家講『苦樂在覺迷』,一念覺轉苦為樂,一念迷樂中有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問: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對『開遮持犯』有何解釋?答:我們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若是不懂,要多問、要多讀經,因為不懂『開遮持犯』,我們講持戒、守戒,你就沒有辦法持。所以受戒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開遮持犯』的道理。問:在念佛堂念佛,在日常生活修行,應如何做才相應?答:念佛堂是訓練,是養成念佛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心中『憶佛念佛』,能夠做到不中斷,這就是功夫成片。果然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所以念佛堂是養成念佛習慣,真正的功夫是用在日常生活中。問:請問受不殺生戒,若為家屬做葷腥是否犯戒?答:你為家屬做葷腥之菜,只要不活殺就不算破戒。做葷菜也有開緣,『開遮持犯』裡面有開緣,但決定要避免殺生。佛講:你買的肉叫『三凈肉』,你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而殺,買這種肉供養家屬不犯戒,戒經里都說得很清楚,但也要慢慢的讓家人知道素食的好處。這次我們到『古晉』,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莊,這個山莊範圍很大,用中國的畝來計算是三萬畝,山莊裡面的公路有十六公里,這是一個很大的山莊。山莊裡面員工有三百多人完全吃素,這三百多位員工都是附近十幾個村莊找來的,當時附近的山是原始森林,中國人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他們都是打獵人,現在將他們的獵具收買下來,讓他們在山莊裡面工作,給他們很好的待遇,他們就可以養家,所以那個地方現在的人不殺生了。最初他們吃素很難接受,吃了半年之後,他們漸漸成習慣,現在都非常歡喜。為什麼?他們都年輕了,臉上皺紋都沒有了,這才發現吃素的好處這麼多。在家庭度自己家人就要用這個方法,你不要勸他不吃肉,你吃素一兩年後,他看到你的健康比他好,看到你的容色比他好,看到你的皺紋都沒有了,他就會來學吃素,這樣你就能度一家人。所以我覺得李居士很了不起,他度了十幾個村莊的人,而且勸人不殺生,這是很好的榜樣。問:受不妄語戒,在不得已時打方便妄語,是否犯戒?譬如這次來新加坡拜師參學,不敢和家人直說,為怕受阻礙,只好講去旅遊。答:你是來旅遊的,沒有打妄語,旅遊順便來聽經,這是可以的,這種妄語不害人。佛禁止妄語,這個妄語是害人,對別人有害,欺騙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受到損害,這是有罪過。如果這個妄語讓別人得好處、得利益,這個妄語是有功德的,沒有損害,不是罪,那是功德。所以這裡面就有『開遮持犯』,這是開緣,不是破戒,不是犯戒。問:請問吃三凈肉的罪大、還是吃雞蛋的罪大?答:都一樣。可是在中國的雞蛋就不太保險,在外國市場買的雞蛋,它是沒有生命,不會孵出小雞,所以現在外國的雞蛋是可以吃。外國的種蛋,你要能夠買孵小雞的種蛋,還不知道到哪裡去買,聽說這種蛋比普通蛋的價錢要高出很多倍,普通你買的蛋是不能孵小雞的,所以那個蛋是沒有生命,這個我們要加以區別。在中國可能就沒有這種設施,中國農村的雞都養在外面,都有交配,那個蛋都有生命,所以這個不應該吃。三凈肉是不得已,不是佛教你吃肉、准許你吃肉,這是不得已,這個道理要懂得。問:糧食和蔬菜上生長了生命,請問怎麼處理?答:這是說糧食、蔬菜裡面長小蟲,菜裡面有蟲容易處理,你看到時把它揀掉就行了。真正處理的方法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你心地慈悲善良,這些病害蟲不會侵犯你。我們在『古晉』的山上可以得到證明,山上種菜,最初種的時候菜蟲很多,菜園裡面的工作人員跟主人都非常慈悲,不去趕它,讓它吃,它吃剩下的,我們再撿來吃。它也是一條生命,它不為別的,也是為填飽肚子。所以種菜供養這些眾生,這些眾生也懂得人的意思,也受感動,於是這個蟲一年比一年少,現在這個菜園裡面的蟲很少,但是還是有,這個菜拿過來仔細一看,還有被蟲吃的幾個小洞,但已經很少了。我們能夠與這些眾生共同一起生活,歡歡喜喜相處,我們幫助它,它也會幫助我們,不必去殺害它。採下時不小心,或者裡面還有幾隻蟲在菜的上面,我們總是以真誠心,每天念佛修持,將這些功德迴向給它,這樣就好。問:在學佛後做錯事,過後已經改過,但是不好的念頭時常現前,不知如何是好?答:這個事情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是許多同修常犯的問題,不是你一個人的,自古至今這個問題都存在。換句話說,我們學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境界轉不過來,毛病就出在這個地方。自己曉不曉得自己做錯事?曉得。知不知道改?知道,但改得不徹底。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講『夾雜不善』,我們就是夾雜不善太多了。怎樣能做到不夾雜?印光大師的方法很好,常常想到『死』,我就要死了,我明天就死了,人自然就放下了。他的念佛堂佛像後面寫了一個『死』字,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在世一場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人常常想到這個,萬念俱灰才回得了頭。我們今天活在這個世間,活一天決定不是為自己,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死,對自己、對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留戀。不要說是貪戀,連留戀的念頭都沒有,活在世間是為眾生、為佛法。為眾生,為佛法,怎麼作法?要做出個榜樣給人看,人家不能放下,我完全放下,這就是為眾生、為佛法。別人犯過,不能夠痛改;我也犯過,犯了之後真正能改,這就是做榜樣給人看、表演給人看。一切為眾生,一切為正法久住,死不怕,死了以後換更殊勝的境界,這是聰明人,這是有智慧的人。死了以後,墮落在三途,愈轉愈苦,那個可憐!愚痴!所以諸位真正想改過,就要常常念死。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教我們六念法,六念裡面前面是念三寶,後面是念天、念戒、念無常。過去修行人,很多人都將《無常經》做為早晚課的課誦本,現在念這部經的人比較少,我沒有看見,古人常常念。《無常經》這個經文不長,必須用方法來對治,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這一生才有救。確實『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太不容易了,有這個機會決定不能錯過。問:請問同學們上『佛學班』好不好?答:上『佛學班』要看什麼情形,現在一般的『佛學班』所學到的都是一些佛學常識,如果想多知道一些佛學常識,初學的人是可以上佛學班,這個對你有幫助。如果不想知道也不妨礙,佛法貴專精不貴多,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能得真實的利益。學得太多太雜,充其量在社會上大家稱你是『佛學家』、『佛學學者』,可是對於了生死脫輪迴毫不相干,你自己必須衡量一下哪個重要,這個事情由自己去選擇。問:有些常住道場的同修,念佛已有三、五年,身體常出現脹肚子、打嗝、手腳腫的狀況,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治?答: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去觀察這個道場的衛生狀況。古時候的道場對於衛生非常重視,這種情形在現代日本的道場都能看到,而中國一般的道場是雜亂不整潔。你們到日本去遊覽,看看日本人的道場,它的大殿不管是哪個地方,連房間裡面都是一塵不染,他們的衛生清潔工作做得令人敬佩。他們是地板的房子,必需脫鞋進去,你穿的是白襪子、白衣服,你從地板走過,不會有一點點污染,而且陳設的簡單整齊,有條不紊,這是中國道場比不上的。所以日本的道場住在裡面會健康長壽,這有道理。中國這一點比日本差得太遠太遠了。所以衛生條件是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是與道心有關係。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凡夫決定會受環境所轉。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為什麼要把道場建在山林而遠離都市村莊?就是知道初學的人會『心隨境轉』,環境清凈、整潔、衛生,他在裡面身心安穩,對修學有很大的幫助。等到真正得到禪定、智慧,不會為外境所轉,能轉境界了,就像濟公一樣,回到都市跟大家打成一片,和光同塵,來幫助一切眾生,因為他有能力不被境界所轉。可是這種人是少數,不是多數,多數人一定要靠環境做助緣。這是我們對於道場的選擇不能不留意。諸位在此地看到的『居士林』這個道場,你說最適合多少人修行?佛家講『一串念珠之數』,一百零八個。太多就不行了,因為環境條件不夠。我們這個地方充其量只能住這麼多,住一百零八個已經很擠了。人太多,環境少,衛生條件當然就要下降,這是一定的道理。講經的講堂、念佛堂,因為有居士來參加,他聽完就回家了,他不住在這裡,這個沒有關係,所以住在這個地方的人,一定要看這個地方的環境。這個道場不算大,住的人不能太多,這是受物質條件的限制。問:紙張、紙袋、衣服印有佛像和佛號、經咒,請問應如何處理?答:我們對於佛像、經咒一定要存恭敬心,所以紙張印有佛像、經咒,不可以隨便拿來抹桌子。但是現在是不可能,因為現在生活水平很高,沒有人再拿紙張去擦桌子,但還是不能隨便亂丟棄。衣服上印的佛像、經咒,現在我們用它來度眾生,穿在身上當廣告,走到外面,人家一看『阿彌陀佛』,他就念一句,就是不念眼睛也看到了,所謂『一歷眼根,永為道種』,這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手段,這是可以。一切事都要看我們怎樣用心,用心正,都是對的,用心不正,都是錯誤的。如果衣服上綉佛像、菩薩像,認為這是美觀,你就錯了,不能拿佛菩薩來裝飾自己,我們要用佛菩薩形像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一個心不一樣,罪福就不相同,所以要明白這個道理。問:有人說把陀羅尼被蓋在亡者身上,亡者就得生天,應該怎麼解釋?是蓋還是不蓋好?答:陀羅尼被如果蓋在身上就能生天,我們都可以不修行了,修行好苦,是不是?死的時候多買幾床被子蓋不就行了,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這個事情不必問我了。經論常講:『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不修,用投機取巧,讓別人修的你能夠得到,沒有這回事情,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別人修的,我們能得一點福,功德是一絲毫都得不到。問:有一位不能語言的中風病人,由於不能行動,躺在床上已經好幾年,有一個兒子辭去工作日夜照顧他。請問應如何幫助這個病人消重業?答:這種狀況在現在的社會很多,我們也常見,這不是不能度,確實能度,《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的婆羅門女、光目女就是個好例子。我們要以真誠心,所謂『孝感天地』,他有沒有這種孝順的兒女,那就很難說了;不是真誠心感動天地鬼神,很難!這種病多半是宿世的業障病,或者是過去生中造的、或者是這一生所造的重業。這種業報要真正的懺悔!許多人生病多年,就是一口氣不斷,往往得這種病的人都是富貴人家,為什麼?貧窮人家病不起,沒人照顧。有錢人請三班護士二十四小時不斷照顧他,幾年、十幾年他躺在床上,就是一口氣不斷,他在幹什麼?他在享福,他命里的那些錢財沒有用完,每天的醫藥、護士去用這個錢,等到他的錢用完就走了。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把他的一些財物,為他好好的處理,做社會慈善事業,這會有兩種狀況:一個是他壽命還沒有盡,他好了;壽命已盡,他立刻走了,不再受這個苦。凡事要了解它的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就知道應當如何來處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解答到此地。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7/9編號:第四卷檔名:21-90-04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有同修勸我們受菩薩戒,主要的理由是生生世世都隨身帶,五戒就不行。對此學生不解,請示之?答:受菩薩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菩薩戒跟五戒不同,五戒是論事不論心,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譬如殺生、偷盜,心裡想殺、想偷,但是沒有實際行動就不犯戒,就像法官判案一樣,一定要有事實,沒有事實就沒有罪,這是五戒。可是菩薩戒卻與之相反,只要心中有殺生、偷盜的念頭就犯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不容易受持,而五戒、十善容易受持,它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受了菩薩戒不等於就是菩薩,受而能持,做到名實相符才是真正的菩薩。決不是說,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在家同修最好是學戒,不要受戒。這是我初學佛章嘉大師教我的,他說:『我們能做到一條,就學習一條,先學戒,學到純熟了再去受,就不會犯戒。』也就是先練習受持,自己真有把握再去受戒。實在講,菩薩戒很難持。我到台中學經教,李老師就勸我一定要受菩薩戒,因為不受菩薩戒是白衣,在台上講經別人會嫌棄,受過菩薩戒就有責任為大眾講經說法。但是自己要曉得,我們是有名無實,並非真的菩薩,不但是在家,出家亦復如是。出家人都受過三壇大戒,有沒有真正是比丘?沒有。蕅益大師說的、弘一大師講的,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哪裡會有比丘戒。菩薩戒、沙彌戒,自己可以在佛前求受,所以菩薩戒跟沙彌戒可以得戒。但是求受必須有感應,沒有感應你就沒有得戒,決定是有感應的。感應裡面最普遍的,自古祖師大德教導我們用『占察行法』,《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占察方法,從這個地方求感應。明朝末年,蕅益大師就用這個方法得菩薩戒,決不是隨便可以受的。我勸大家五戒、十善應當認真努力修學,具足五戒、十善,念佛往生決定有把握。如果發心講經,確實名義上要受一個菩薩戒,免得別人說話。問:誦《地藏經》時常會感到害怕,總覺得身旁四周有許多看不見的眾生,這種情形也常發生在朋友身上,請問這是什麼原因?答:這個事情不要害怕,這四周圍確實有是有許多你看不見的眾生,他們來求超度,你念經,他們在聽經,這是一樁好事情。你不害怕,他護持你,將來他們都是你的護法神,你怕他幹什麼!我們誦經時要更真誠、更專心,所有這些眾生都得利益。問:學習課程已有三年,念佛念到心平氣和時常會流眼淚,從內心湧出悲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答:你這種情形佛在《無量壽經》說過,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發現,知道就好了。由此可知,你過去生中曾經修學這個法門,因為沒有認真努力,還是搞六道輪迴,所以沒有成就;這一生又遇到了,內心自然有這種慚愧的意念,所以才有這些現象。現在知道了,就更應該認真努力修學,這一生決定不要錯過。問:在今年正月初三上黑龍江省寶清縣寶光寺打百日精進佛七,這一次全國各地也有人都想打百日佛七,百萬洪名無聲念佛。在這之前,我們有很多居士跟一位師父打過無聲念佛佛七,百萬洪名無聲念佛效果特別好。以前我們心裡不會念佛,打完百萬洪名無聲念佛,我們心裡能念佛了,而且心裡總能提起這一句佛號,有很多人心裡達到自念的程度。百日佛七打了五個無聲,剩下來是有聲的,因為我們覺得無聲佛七特別受益,我們很想把無聲佛七的情況和老師會報一下。答:佛七到底是有聲、是無聲,各人根性不相同,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道理。實在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只有講經說法沒有領眾修行,你們查遍《大藏經》,世尊四十九年沒有教人在一起打佛七、打禪七,佛只是講經說法而已。修行在個人,個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懂得佛所說的一切法之後,他自己都會修行。至於我們大家集合在一起共修,這是祖師們提倡的,為什麼要提倡?時代一代一代相傳,傳到末法時期,末法已經過了一千年,末法時期的人根性鈍了,煩惱重,智慧少,所以祖師提倡依眾靠眾,互相警策,互相幫助,目的在此。你個人能夠精進不懈,你不需要依眾,你自己在家裡修行就行了。大眾在一起薰修,既然互相要依靠,諸位想想:如果每個人都不開口,到底是在念佛還是在胡思亂想?主七和尚有沒有這個本事,他在胡思亂想時能不能看得出來,用什麼方法警策他?出聲念佛,他胡思亂想,他也要大聲念佛,如果真的胡思亂想,他念佛會念錯,這很容易發現,道理在此地。所以自古以來共修都是出聲的,只有禪堂裡面坐禪不出聲,顯教裡面,凈土宗是屬於顯教,都是出聲誦經、念佛。到底是哪一種有效?我剛才說過了,各人根性不相同,對我有效果,對你未必有效果,對你有效果,對他未必有效果。所以我們顧及自己,也要顧及到大眾,如果對自己有利,對大眾不利,我們自己也不能往生。什麼原因?你拖累別人,這個過失很重。大慈菩薩在經上說:『你能幫助兩個人往生,這兩個人真的往生作佛了,就超過自己修行。』這是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勝過自己』。李木源居士一天到晚在幫助人,幫助千萬人在這裡修學,他自己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一點時間都沒有。他將來能不能往生?肯定往生。這是菩薩,菩薩捨己為人,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的念佛堂是出聲念佛的,通常出聲念佛念累了,有止靜,止靜是默念不出聲。古時候祖師大德在念佛堂中繞佛經行,繞念的人是一定要出聲,止靜的時候可以不出聲。行策大師念佛的方法,這是他獨創的方法,他將念佛堂的同修分成三組:一組繞佛出聲念,兩組止靜,坐下來止靜默念不出聲,跟著大家一起默念,時間是一支香,繞佛的人念完這一支香後止靜念佛。第二組接著繞念。他用這個方法調身調心,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這個方法很好。我們今天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就是學行策法師的,但是行策法師分三組,我們不分組。分組還是會有限制,我們不分組,沒有限制,你有體力,習慣繞佛,繞二十四小時也好,而且念佛愈念愈有精神,不會口乾,不會覺得累。實在講,真正念佛是要出聲、是要繞佛的,沒有坐下來的。佛門裡有『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裡面決定不可以坐下來,不可以躺下來,也不能睡覺。九十天叫『佛立三昧』,可以站著,可以走著,九十天不中斷,這是出聲念佛。我們最初看到的是什麼人修這個法門?《華嚴經》的吉祥雲比丘。《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叫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叫吉祥雲比丘,他修這個法門。善財童子去參訪,第一參就是吉祥雲比丘,這要真正發大心,不發大心你做不到。在東北長春百國興隆寺的常慧法師,有人告訴我,她已經四百多天沒有睡覺,她就是『般舟三昧』。她已經四百多天沒有睡覺,沒有躺下來,沒有坐下來,所以北朝鮮的山神會請她,這有道理!一般念佛人沒有這個功夫,她有這個功夫,山神請她作導師。我們要曉得這些理論與修學的方法,確實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提起精神拚命去干,當然我們是凡夫,決定要求三寶加持,沒有三寶威神加持,我們做不到。如何能得三寶加持?真誠心,拚命的心,死也不捨棄,就會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你沒有必死的決心,護法神不會照顧你,護法神在旁邊笑你,你是假的不是真的,什麼事情總要真幹才行。同時出聲念佛有好處,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有很多鬼神在旁邊聽,他們都得利益。所以出聲念會度很多眾生,不出聲是度自己一人,出聲決定度很多眾生。問:從前參加過白陽教,接觸凈土法門後,我們就在佛前發願:『捨棄白陽教,專修凈土』。請問我們現在可以在過年、過節及老人家生日時去看領修白陽法門的老人家嗎?答:年節去看他們,這是應該的。他們修的白陽教大概不是政府承認的,可能是屬於邪教,有緣應當要幫助他們轉邪為正,要勸導他們,要為他們解說佛法的真實利益功德。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我們要常常問候、常常往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幫助他們回頭。問:請問居士是否可以到寺院領眾打佛七?這樣如法否?答:這個可以,沒有問題。如果寺院沒有法師領眾,居士可以帶領大眾念佛,也可以為大眾講開示。但是講經,在家居士應當去受菩薩戒,受過菩薩戒,上台講經是如法的。問:有很多人修密法,說自己要沒有能力修,上師給頗瓦法直接送到極樂世界,我們大眾請師父開示。答:密法裡面也有修凈土法門的,佛法的修學決定要有經論做依據。世尊滅度之前,傳給後代學生最重要的是『四依法』。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是經典。我們今天所依的是凈土三經一論,三經一論裡面沒有說的,我們決定不依,但現在是五經一論。這個法門從東晉時代慧遠大師一直到今天,每一個朝代依照法門修學、成就、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經上沒有說不修密就不能往生,經上也沒說修密才能夠上品上生,都沒這個說法。我們學哪一個法門,決定要依哪一部經典,要依靠某一個老師,老師對我們負責任,所以一定要求真善知識,這個很重要!我們有疑惑,我們一定請教老師,我們不能問別人,問別人,你要老師幹什麼?你就不需要老師了。老師為我們解除疑惑,老師是我們修學的依靠,自己在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前,不能離開老師。古人離開老師自己可以獨立修行,條件是大徹大悟,這在禪宗、教下是大開圓解,你才可以離開老師;不到這個境界,一定要跟老師,因為你還不認識路。我們現在很難,沒有善知識,外面說法的人太多了,佛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東聽聽、西聽聽,不知道跟誰學好,聽多了、聽亂了會無所適從。在這種狀況之下,真善知識都不教你了,為什麼?你已經亂了,你的疑惑太多了,傳給你正法你會懷疑,這是自己亂了陣腳,自己要負責任。所以真正善知識,他願意教什麼人?他願意教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他願意教這種人。你學得很多,學得很亂,非常麻煩!諺語常說『先入為主』,就是你的主觀成見太深了,要想跟你辯論,再把你勸回頭,太難,太難!於是隨緣,勸勸你,聽就聽,不聽就算了。可是真正是他的學生,老師必須全心全力照顧,真正學生是百分之百的順從,完全依靠老師,這老師對他負責任。對老師沒有信心,老師對學生不能負責任,想教他也不行。這是師生之道,我們必須要了解。問:請問修凈土是否能念六字大明咒和准提咒?答:這是雜修,不是專修,這個事情都不必問,多看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甚至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有沒有這樣教你?你就知道了。佛在經典上苦口婆心教導我們一句彌陀念到底,你偏偏不肯相信,繞這麼大的圈子,惹這麼多的麻煩,讓我們在這裡費這麼多口舌,這是造業!這是不相信佛的話,你愛怎麼修就怎麼修,於佛、於菩薩、於祖師大德都不相干。問:修行過程中應該先修自身,這是最根本的基礎。但在密宗,是否可以撇開這些,只是看上師、看根機?密宗念大乘佛教,但我在修密的同修當中,看到有些金剛兄弟做許多不如法的事情。上師講修密的根機很重要,但我從不如法的同修身上看不到他們上師的根機。答:這個事情,你問你的密宗上師,我不給你解答。問:法師講因果經,兒女要孝順父母,請恩師指教,兒女不孝是否在給父母消業障?答:你是菩薩再來,你不要問我了。你不孝是給父母消業障,這是提倡天下做兒女的都不要孝順父母,這個世界會被你這一句話毀滅掉,你墮阿鼻地獄,永劫不能翻身。諸佛菩薩都教孝,你教不孝,你跟佛走的是相反的路,這個太可怕了,因果自己要負責任。問:弟子每日早中晚以誦《彌陀經》、佛號為日課,不誦其他經典,是否如法?答:非常如法。這真正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如果你一生當中不斷,你往生是肯定的,決定得生凈土。問:弟子常聽到在很遠的地方有佛號聲,心靜的時候愈近。請問這個境界是好是壞?是否會是魔境?弟子心中不安。答:這是好境界。魔念佛也是好事情,魔就變成佛了。這種境界很多人都有,不是你一個人有,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這是非常正常!但是你要以平常心來看,不要生歡喜心,也沒有恐懼心,我們還是要老老實實念下去。問:弟子有幾個親戚不在新加坡,請問不知可否代替皈依?他們本人願意。答:皈依可以在佛菩薩像面前自己求受,一定要懂得皈依的道理,這樣才如法。我們有三皈傳授的錄像帶,現在做成光碟,還有小冊子,必須多聽多看。對於三皈的意義完全了解,然後在佛前發願受三皈,都可以得到,三皈的證書,我們可以送給他。問:請問在家居士是否可以自己面對佛像進行八關齋戒?答:經上有明文記載:自己可以在佛前受八關齋戒、求受五戒、三皈,這是可以的。問:居士在家面對佛像讀誦《金剛經》等大乘經典,請問是否一定要做蒙山儀式?答:這個不一定要做,可以不做。如果做蒙山,你就天天做,不可以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這是不可以。蒙山是請餓鬼吃飯,你請他吃飯,到時候他就來了,你不做、你不給他吃,他就生煩惱了。所以請客,你就常常請;不請,你就不要惹這個麻煩。放蒙山是請鬼吃飯。問:居士本身是修凈土念佛法門,請問是否能到寺院禮懺、誦經、念咒,祈禱平安、事業發達?答:你如果想做,你就去做吧!免得妨礙你事業發達。但是從前祖師大德講得好,所有經懺都不能消的罪業,唯有一句佛號能夠消除,你才曉得佛號的功德有多大;集合全世界人修懺,都抵不過這一句佛號功德,很可惜沒有人認識、沒有人懂。真正懂了,印光大師給我們做榜樣,一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什麼經懺、咒、經典,他都不念,就是一句佛號。我們講經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千經萬論總歸結到一句佛號,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真正認清楚,明白了,抓住這一句佛號,一切諸佛所說的經論、修行的方法統統在其中,一個都不漏,你就全修了,這樣你是抓到總綱領了,何必還要零零碎碎搞這些東西,自己找麻煩。好,時間到了,我們就答覆到此地。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7/16編號:第五卷檔名:21-90-05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我從《地藏經》中,聽師父講作夢中夢到過世的眾生,可為他們念《地藏經》迴向,但是我看到有些道場誦《阿彌陀經》迴向,請問應如何做?答:誦《地藏經》、誦《阿彌陀經》都可以。但是一般多數的眾生,特別是沒有學佛的、沒有修凈土法門的,念《地藏經》比較好。因為你夢到的這些眾生多半是在鬼道,所以念《地藏經》超度他,對他們有好處。當然念《彌陀經》也可以,不必執著。問:世間一切是否都是註定的,為什麼?答:世間的一切,就是我們講的命運,確實是註定的。為什麼?這是你前世所造作的因。佛門有一首偈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前生造作的是什麼,這一生所受的就是前生造作的結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來生怎麼樣?你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這是造的因,來生所感的果報。最近,我們在研討《十善業道經》,經一開端,世尊就把這些事情為我們講得很明白:『一切法都是心想生』。我們看這個社會、看這個世界芸芸眾生,各個受報都不一樣,什麼原因?因為他們心裡想的不一樣,造的業不一樣;善業一定是得善果,惡業決定有惡報。真正通達明了,我們人心就定了,縱然遇到逆境、逆緣,都可以心安理得,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這樣就可以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依照佛的經典去學習,決定有好處。問:我們都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也就是說,他老人家的一舉一動都是世人的榜樣、典範。可是記載中提到,印光大師往生前略生小病,然後念佛往生。我的疑問是為什麼他老人家不示現無疾病往生?他往生前小病的示現,究竟給我們什麼啟示?答:這個啟示很重要,如果他示現完全沒有病,預知時至,很自在的,或者是站著、坐著往生,我們會想到他不是凡人,我們做不到。他示現的樣子完全跟凡夫一樣,生病念佛還可以往生,我們大多數人走的時候都會生病,他的樣子就為我們做一個好的模範,我們會想到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用意在此。諸佛菩薩的示現,一定要示現跟他所度化的眾生同等的境界,這才能有效果。如果他示現的境界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他來這一趟就白來了。這是所有諸佛菩薩示現都會掌握的原則,很少有例外的。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佛在《華嚴經》亦有『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之說,請問學佛的凡夫想在一生念佛成就往生西方凈土,可以做股票買賣嗎?由於環境因素,又不能改行業,以投資心態而非投機心態入世可以嗎?如何在投資股票中修清凈心?答:這個問題,你自己已經解答了。以投資的心態,這是世間事;而非投機心態,這不是世間意,這就可以了。投資的心態決定沒有得失心,你就可以做。如果股票漲了,你就歡喜,股票跌了,你就愁眉苦臉,你就不可以做。漲!沒有歡喜心,跌!也不生煩惱,這樣做股票行,這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可得為世間事』。世間事,佛舉例很多,我們世間生活習慣、工作交際應酬、婚喪嫁娶都是世間事。世間事可以做,為什麼?《華嚴經》講『事事無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發生在『世間意』。『世間意』是什麼?自私自利是世間意,是非人我、貪嗔痴慢是世間意。說得清楚簡單一點,你對於世間事還很在意,這就叫世間意;如果對於世間事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這就是沒有世間意。沒有世間意而為世間事,那是佛菩薩,這是佛菩薩示現。我們跟佛菩薩不一樣,就是世間事雖然相同,佛菩薩沒有世間意,我們有世間意,無論在生活、工作、交際應酬,我們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凡夫,六道輪迴中的凡夫,如果不在意就超凡入聖,我們學佛就要在這個地方學。經商、賺錢是世間事,如果念念求發財,自己怎麼樣享受,怎樣讓兒孫享受,這都是世間意。我在新加坡聽李木源講,有一位叫陳嘉庚的成功商人,他是白手起家發了大財,但是他所發的財完全用在社會,幫助社會苦難的人。他很有智慧,都是幫助一般人接受好的教育,所以辦了很多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培養人才。自己的生活非常簡單、刻苦,晚年檢查身體,營養不良。你想想看,在南洋是第一大財主,營養不良!有一次,他的兒子被人綁架,寫信要他拿錢來贖,他回信給綁架的人:『你把我兒子殺掉好了,我一分錢都不會給你,我的錢都用在社會慈善事業,決定不給兒女。』土匪接到這封信之後把他兒子放了,為什麼?他真的是這麼作法。這個人就是菩薩示現,你們看他是凡夫,我看他是菩薩,絕對不是凡夫,這就是『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他沒有世間意。商人像他這樣賺錢就對了,他賺錢不是為自己,為世間許許多多苦難人。所以只要沒有世間意,清凈心就現前,真誠、清凈、平等、慈悲統統現前,然而就壞在被世間意障礙住了。我們起心動念都有得失心,這個念頭是世間意,所以學佛,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哪一個行業,你只要認清楚,我做的這個工作是為社會大眾服務,是為一切眾生造福,這就沒有世間意了。大小事情都為自己,為自己名聞利養,為自己的得失,這世間意就在其中。譬如出家,出家有世間意的人很多,念念要顧自己的道場,念念要把信徒抓住,這都是屬於世間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這個念頭,到處只是教化眾生,勸導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世尊示現四十九年所做的是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沒有建道場,徹底放下了。世尊早年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中年以後法緣殊勝,有十六大國王護法,提供了修學講經的場所。這是我常講的,佛跟這些弟子們有使用權,所有權不是他的,是地主的、是國王大臣的。佛教到中國來,早期出家人雖然接受朝廷皇帝、大臣、長者、居士的供養,道場都不是屬於某一個人的,所以在中國叫十方道場。這個都是世間事,決定沒有世間意,所以他們修行有成就。現代出家人為什麼沒有成就,比不上在家人?世間意太濃了,超過在家人不曉得多少倍,得失看得太重了,所以修行不能成就。我最近深深感覺到,出家人建道場,最好道場房子是租的,這個好!死了之後,什麼牽掛都沒有,也不會有人爭。道場是自己的,有很多徒弟來出家,為什麼?看中這個道場,將來要爭、要霸佔,出家的心就不善了,就不是真心。所以沒有道場最好,什麼事都沒有,這就不造罪業。我們在海外建立道場,都交給居士去建,這個道場會長、副會長全都是在家人。出家人不管事,在這裡只是講經、教學、領導大眾念佛,這是出家人的事情;除此之外,出家人沒事情,這樣心才會清凈,如果一管事情,麻煩就來了。想想世尊當年的示現很有道理,如果我們違背了,我們就做錯了,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懂得這個原理原則,無論哪一個行業都能修清凈心。問:妓女這個行業如何修清凈菩薩道?屠夫這個行業,如何修清凈菩薩道?答:這個問題,我告訴你《華嚴經》上有,我不要詳細解答,因為時間不夠。《華嚴經》上甘露火王就是屬於屠夫這個行業,乃至殺生的行業,他是菩薩。伐蘇蜜多女是妓女,《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是菩薩,諸佛如來示現的。這個世間就是講的世間事,『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哪一個行業都不礙修行,問題是你真正覺悟了才行。你要不覺悟,你在裡面稍稍沾上一點自私自利的念頭,你就是凡夫不是菩薩。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念念都是度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回頭,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問:《無量壽經》上『不受惡趣』,是否無念無我之境界?也就是對於惡劣依正報境緣中,無有感受業報之痛苦?或另有解釋?答:我們曾經在經文中詳細說過,『不受惡趣』,最明顯的意思是『絕不墮三惡道』,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過來人、是諸佛菩薩』。諸佛菩薩在惡道中示現,你要度餓鬼,一定要現餓鬼身,你不現同類身度不了他。現同類身,受不受惡報?不受。但惡報的事受,惡報的苦不受,他心清凈,受惡報是表演,是演戲,譬如在舞台上,你演惡人受的惡報,那是演戲,演給別人看的,自己確實沒有苦樂的感受。有苦樂的感受,苦樂受是世間意,善惡事是世間事,我們要有慧眼去辨別。所以諸佛菩薩要度地獄,一定現地獄身;要度畜生,一定現畜生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一定法可說。但是對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不受惡趣是第一種解釋,決定不墮三惡道。念佛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永遠不會墮三惡道;不但不會墮在惡道,永遠不會退轉到十法界。他到十法界、六道、三途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示現,決不是真正的退轉、真正的墮落,我們要了解這個意思。問:六月二十三號在《世界周報》談到『因果報應』,內容說:它是一切事實現象,不相信的人是沒有善根,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度他。對此有疑問。答:我們在講經的時候說過,因果報應是一切事實現象的總結。世間法離不開因果報應,出世間法也離不開因果報應,因果報應就是因緣生法。所以佛在《金剛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法』是佛法,這個意思就是說佛法不可以執著。我們可以學習,但決不能執著、決不能貪愛。換句話說,佛講經說法也是世間事,這是教學;如果有貪愛、執著,這就有世間意,那就錯了。這樣學佛得不到結果的,只是世間的善法,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三界,不能解決問題。不相信的人,確實沒有善根,佛菩薩也度不了他,這是實話。我們才能夠體會到印光大師,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我們看他一生,他教人什麼?一生就是講因果報應。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印光老法師『弘化社』出版的書籍。我留意版權頁,從版權頁上我做了概略的估計,他老人家在一生當中,將《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種書流通的數量應該在三百萬冊以上。我當時感覺到非常驚訝!所有流通的佛書,都沒有這麼大的數量,我們看版權頁,一版多半都是一千冊、兩千冊、三千冊,超過三千冊的很少,再版、二版、三版,大概就是這種情形。可是我們看到《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印了幾十版,我們看到的是十幾版、二十幾版,而且每次每一版的數量最少的是五萬冊,多的有十萬冊,沒有幾千冊的。他為什麼要大量的印這些書?這些書都是講因緣果報。所以我們要曉得佛法的基礎就是在因果,不相信因果,你怎麼能學佛!諸佛菩薩給你講經說法,也是枉然!所以因果是自然定律。今天講科學,科學驗證也是如此,也不例外。今天科學家的發明,這種種科學技術的發明是因,果報是我們得到一點小的便利,佔到一點小便宜,可是後果不堪設想。我們現在的人,眼光實在太短淺,只看到眼前,不知道過去也不關心未來,這在佛法叫愚痴、無知。如果你讀歷史,了解過去,你就曉得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受用遠遠不如過去。過去的人比我們活得幸福,他們過的是人的生活,物質生活雖然缺乏一點,但心安理得,過得很快樂。我們在古人的文字記載裡面讀到,確實古代許多人一生都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這多美!現在人這種享受沒有了,現在人過的是機械式的生活,人都變成機器,感情、道義都沒有了,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有利,彼此互相利用;沒有利,彼此互相殘害,這是什麼人道!古時候人生的價值、意義,跟現在人的觀點完全不相同,你明了這個,才曉得我們現在過的是什麼生活。我們輕易批判古人,實在講是對古人完全不了解,憑我們自己想像去批判,都說錯了。展開看看未來,你要是仔細看未來,未來很可怕,前途一片黑暗。佛說十法界因緣很複雜,但是複雜的因緣裡面有一個重要的,佛經上為我們說:你要想作佛,佛的心是什麼?平等心。我們今天提倡和平,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是佛法界,這是佛心,佛的思想,佛的行為,我們走的是佛的道路。現代西方人提倡貪婪,提倡貪嗔痴,他說得很好聽,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人要是沒有貪心,社會就沒有進步。佛說貪婪是哪個法界?餓鬼法界;嗔恨是地獄法界,愚痴是畜生法界。今天世間人提倡推動的是貪嗔痴,他走的是什麼路?走的是三惡道。這個就關係到善根了,我們相信佛的話,這有善根。我們絕不走三惡道,我們走佛道,佛道就要修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絕不離開這個原則,這是光明大道。最近美國科學家公布,人類已經發現了人類的基因,輿論上說:『是福是禍,還不敢斷定!』這個發現,對於倫理道德、因果報應,是個很大的衝擊,大家對因果就更不相信了。好!等待這個科技發展,到最後還是離不了因果的原則。你能夠發現基因,重新排列組織基因,是不是能把每一個都變成聖人、都變成賢人?做不到。什麼原因?這是一個物理現象,真正主宰宇宙的,主宰我們一生、生生世世的是心理,不是物理。我們物理這個基因的排列,誰排的?念頭排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個純善之人,他的基因自然排列就很好、就正常,正常就是健康的。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排列不正常?妄想、惡念,把正常的基因排列破壞了,搞成不正常了。不必用科學儀器去排列,佛講用我們的念頭來排列,這是正確的。他雖然能造人,他不能造出一個純善的人,不能造出一個沒有自私自利、沒有貪嗔痴慢、沒有是非人我的人,這樣的聖人,他造不出來的。他能造得出來是機械人,是受他控制的人,充其量不過如此,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全造成威脅,最後演變成基督教《聖經》裡面講的世界末日。所以這些現象就是世界末日的預兆,不是好現象。最重要的還是在教育,人文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才能夠消除世間的天災人禍。這個事情我們常講,科技不能解決,經濟不能解決,政治、武力都不能解決,所以諸佛菩薩從事於多元文化的社會教學,只有這個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產生效果。在多元文化教學裡面,佛經對於這些事理講得最透徹、最清楚,這是最好的教材。這也是我們今天希求世界和平安定、人民幸福,推動宗教的團結、種族的和睦,這是佛道,這是菩薩道。問:凈空法師說:假使我們今生受苦,是我們前世造作的因果。如何證明我們是有前世的?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長,現在比一世紀多出不下十億,這些人前世是什麼?答:世界是無窮無盡的,絕對不是說太空中這麼多的星球,只有地球有人而其他的星球沒有人,這個話講不通。世界上的人為什麼增長這麼多?別的星球移民到這裡來的,我們要肯定這個事實。如果你不同意這個事實,我們能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在我們地球,要是不可以移民的話,我們永遠去不了了。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還有很多人移民到這裡來,來來往往的,是這麼回事情。他為什麼會到這裡來?業報相同。《易經》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同類的,他是同一個業感,他喜歡這裡。今天這個世界都喜歡貪嗔痴,其他星球上喜歡貪嗔痴的的眾生,也都到這裡來;我們喜歡清凈平等、喜歡阿彌陀佛,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是這麼回事情。所以我們生活的空間很大很大,不限於這個地球。你要是問證明,這個證明,希望美國同修他們多多為我們搜集一點資料,美國現在許多科學家在做試驗,探索六道輪迴的真相,這十幾年當中很有成效。他們大概有成千上萬的例子,在過去是不可能公布,現在有一部分出版了,我們去找這些書籍、雜誌。他們確實證明:有些人前世是人投胎過來的,有些人是畜生投胎過來的,還有少數是其他星球上來投胎的,不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的,語言文字我們這裡都不認識。人來投胎再作人的,他就說出前生這些事迹,美國人根據他所說的,到他前世所居住的地方調查,甚至於還有檔案,果然能查到,而這個地方是他一生中從來沒有去過的。最近美國同修寄了一份報紙的剪報給我,剪報的人不內行,沒有把報紙名稱、日期寫上,所以我們不知道是哪個報紙,裡面還有兩張照片。美國有一位一歲半的小孩,他能夠講印地安土人的言語,他講的話沒人懂。有一天,他的母親遇到學校的教授,他說:『他的小孩很奇怪!常常自己自言自語,不知道說些什麼。』帶給教授看,那個人懂得,這一聽,這是古老印地安的語言,現在能夠在美國懂得這個語言的人也不過十幾人。他說:『他前生是印地安人,跟白人打仗的時候被殺了,那一場戰爭經過的情形,他都能記得很清楚、說得很清楚。』這是轉世的,記得前生的事情。然後他們就找能夠懂得這種語言的人,找了好幾個人來跟他證實,一點都不錯。這是最近我們看到的剪報,上面刊載講輪迴的例證。在美國其他國家地區,這種例子很多,中國也很多,但是沒有人把它寫出來。所以這些事情很清楚,都在我們生活的周邊,只要自己留意去觀察不難發現。問:我們造業,有分善惡、非善非惡,請問善惡的標準如何來決定?凈空法師於六月九號一文中也曾說過:我們有時以為修了功德,但原來都是罪業,所以善惡的標準我們不一定能知道。答:善惡的標準,我們不一定能知道,所以印光法師才提倡《了凡四訓》,目的是教我們認識因果。而印光大師提倡的《安士全書》、《感應篇》,裡面所說的就是善惡的標準。善惡在佛家講得簡單,沒有他講得那麼詳細。佛講《十善業道經》,把善惡總結為十大類:殺生是惡,不殺生是善;偷盜是惡,不偷盜是善;邪淫是惡,不邪淫是善;妄語是惡,不妄語是善;不貪、不嗔、不痴,這是善,貪嗔痴是惡,佛為我們講這十個標準。這十個標準展開來,把我們生活當中工作、應酬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都包括盡了。印光大師不提倡《十善業道經》,而提倡《安士全書》、《感應篇》、《陰騭文》,《十善業道經》說得比較籠統,說的是原則,而《安士全書》說得詳細,說的是細目,讓我們從這裡學習。問:佛家相信果報,與我們所行的善惡相稱,殺了人的人,不會只受牙痛之苦;偷了一塊餅的人,不會受破產之報。這個因果相稱的機制是怎樣建立與維持?是否有神或佛去掌管?答:這個事情在佛家來講沒有人掌管,業因果報是宇宙之間的定律。你造作的惡因,可是因要遇到緣才會有報,因有緣沒有,這個因不會有果報。因此,佛家講『緣生』,不講因生,這個很有道理。緣是決定果報現前、不現前,而因不會消失,你造作的善惡業因決定不會消失,佛沒有說:『我過去造作惡業,現在多做一點善事將功補過。』佛沒有這個說法,這決定是不合理的。有什麼辦法避免這個惡報?佛法講緣,緣我們可以控制,因沒有辦法控制。我們過去造作的惡業,不想受惡報,我們只要把惡緣斷掉,雖有惡因不起現行。我們希求善的果報成就,我們就對善的緣加強。譬如,每個人阿賴耶識中都有佛的種子,這是因,《華嚴經》、《圓覺經》大乘經典里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佛很少說,但是這兩部經上有。『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這句話佛就說得很多,這是大乘經上我們常看見。《無量壽經》是講修行證果,『一切皆成佛』,說得那麼肯定,這是每一個眾生阿賴耶識里都有佛的種子。你今天為什麼不能成佛?你把佛種子的緣斷掉了。佛的種子需要什麼樣的緣才能成熟?它需要平等的心、平等的理念、平等的思想、平等的行為。如果具足這些條件,你這一生肯定作佛。這跟你講真話,因果沒有人掌管。鬼神有的時候獎勵善人、懲罰惡人,這是屬於外緣,真的有這些事情,一般凡夫脫離不了這個範圍。譬如,我們一般人居住在這個地區,這個地區有政府、有執法的警察,我們如果犯罪,警察、法官就要來懲罰我們,我們要是做好事情,這些政府首長會獎勵我們。這都是屬於外緣,真正的因是自己造的,我們沒有造善,他不能隨便獎賞我們,我們沒有造惡,他不能隨便懲罰我們,而鬼神賞善罰惡跟世間執法人的狀況是一樣。可是這裡面你要屬於他這一類才行,你不屬於他這一類,他管不了你。我們是不是屬於他這一類?是的。怎麼是的?我們貪嗔痴沒有斷,就屬於他管。貪嗔痴斷了,他管不了,你就不屬於他這一類。貪嗔痴斷了,在十法界裡面,你至少是四聖法界不是六凡法界,這些鬼神看到你,對你很恭敬、客氣,也讚歎、擁護你。為什麼?你比他高。這些道理我們懂得就好。問:我相信一定有一個全善的主宰,主宰就是《聖經》裡面描繪的那個創造天地慈愛及公益的宇宙獨一的神,我們有一天都要在他面前受審判,按照我們自己所作或善或惡受報。答:這個說法說得通,所有一切宗教,他們所崇敬的神聖都有這樣的性格,他們的經典都有這樣的說法。剛才說,我們自私自私的念頭沒有完全放下,念念中還有『我』的念頭在,就出不了這一個範圍。《金剛經》佛教導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超越了,這些唯一的創造神也管不了你。他能管的是,你還『有我』就歸他管,你『無我』,他就管不了你。所以『無我』的人少。出家人還有我執,『我的道場、我的信徒、我的宗教』,有這個『我的』就完了,都歸他管了。什麼時候把我執破掉,你就跟佛菩薩同一個方向、同一個道路,所以佛希望我們走佛道。這在佛家叫出世間法,我們永遠脫離世間法,我們走『出世間法』,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所有的神明都在世間,而這些世間神明其中不少是諸佛菩薩示現,這是我們在大經看到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從欲界四天王一直到摩醯首羅天王,很多都是佛菩薩示現。他們的示現,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所以佛教教學最重要的是破迷開悟,唯有破迷開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好!答覆還有沒有問題?要沒有問題,這有幾位同修,我們給他做一個簡單的三皈儀式。皈依證有沒拿到?三皈依,我們過去在新加坡講過一次、在黃金海岸講過一次、在吉隆坡講過一次,總共講過三次,都有錄音帶跟錄像帶,還有他們從錄音帶上寫下來一本小冊子,諸位同修要多看多聽,真正了解三皈的意義,而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如果有形式沒有內容,這個皈依不是真的,皈依殊勝的功德利益得不到,所以一定要懂得。『皈』就是回頭、回歸,我們到底從哪裡回歸?『依』是依靠,到底依靠什麼?佛家的教學,真正教學的中心就在三皈依,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從這個地方圓滿。從文字上,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傳了將近三千年,時間這麼長,名相大家都記得,意義逐漸模糊了。今天說到佛,立刻就想到佛像;講到法,就想到經典;說到僧,就想到出家人,所以把三皈真正的意義喪失掉了。這個想法不能說他全錯,也不能說他全對。所以我早年初學佛時讀《六祖壇經》,我在《壇經》上發現,惠能大師傳授三皈,他把『佛法僧』改掉了,他改成『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我就在想惠能大師距離我們現在是一千三百多年,他為什麼要改?可能在那個時候,三皈『佛法僧』的意義、概念就模糊了,所以他不用這個名詞。他說三皈的義理,『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凈的意思,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於是我們就想到,這個意思就很清楚、很明顯了,我們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悟。覺跟迷是相反的;從邪知邪見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邪知邪見,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對於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錯誤想法,這屬於邪知邪見;皈依凈,是我們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現在這個意思很明顯,我們心理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見解的染污,不僅是身體,從這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凈心。這是真正三皈依,這是真正的『佛法僧』三寶,佛家叫『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形式上的三寶也很重要,重要在哪裡?啟發提醒我們。我們見到佛像,立刻就想到我要皈依自性覺,像佛一樣覺悟,不迷惑顛倒。見到經書,或者是只要見到書本,立刻就想到正知正見,這才真的皈依了。看到出家人,立刻就要想到從一切染污回頭依清凈心,依清凈的行為,這就對了。所以形式上三寶,它的作用是提醒我們,如果沒有這個,我們把三皈忘掉了。所以家裡頭供養三寶,供養佛像是佛寶,經書是法寶,供養菩薩像、羅漢像是僧寶,『佛法僧』具足,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是你真的回頭,真的有依靠了。這是說的理論,我們凡夫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依靠,總覺得這個皈依是虛無飄渺的,所以我們必須把三寶指示出來。我們今天皈依佛就皈依『阿彌陀佛』。大家要問:為什麼不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歡喜,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是奉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我們皈依法寶,什麼是法寶?《大乘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這是我們皈依的法寶,與阿彌陀佛完全相應。皈依僧寶,僧寶是觀世音、大勢至,用他們兩位做代表。『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以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的人,落實觀音的慈悲,從我們身上表現,這是真的皈依了。『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我們今天講理智,決非感情用事。慈悲裡面有理智,這是正確的,慈悲要沒有理性,那就是佛家常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所以不能離開智慧。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皈依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如果是皈依某一個法師,你是破和合僧,戒律上的罪名,將來要墮阿鼻地獄。所以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是皈依三寶,是三寶弟子。如果將來有人問:你皈依哪一個法師?你可以說:『我皈依阿彌陀佛。』這個話沒說錯,決定正確。不能說皈依凈空法師,那就大錯特錯了,將來你會墮落,你是皈依阿彌陀佛。我在這個地方傳授皈依,我給你做證明,證明你今天發心皈依阿彌陀佛,皈依《無量壽經》,皈依觀音、勢至,我給你做證明,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決定不能搞錯。好,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儀式。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7/30編號:第六卷檔名:21-90-06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時間,為遠到的同修們做三皈五戒的儀式。三皈是學佛正式的開始,皈依的儀式雖然簡單隆重,但這是凡聖的轉捩點;從今天起我們發心要轉凡成聖。這個願望確實不容易達到,但凈宗有特別的方便法門能滿一切眾生願,只要我們如理如法的修學,發菩提心,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就能滿眾生的願。有些同修問:『學佛要如何學法?』這個問題,世尊在《無量壽經》為我們講得很多。就總綱領來說,就是《無量壽經》講的三個真實:『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住真實慧』。三個真實中最重要的就是『住真實慧』,你不能住真實慧,前面兩個真實你達不到。『真實之際』,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這是自度的圓滿;『惠以真實之利』,這是菩薩化他;自行化他都能止於至善,這就是住真實慧。住真實慧的先決條件,是把我們自私自利的念頭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過來,念念為正法久住。我們有沒有這個念頭?怎樣令正法久住?我們必須依教奉行正法才能久住,如果不能依教奉行,正法就會在這個世間消失。唯有住真實慧的人,才會認真努力奉行佛法,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一定做到,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會違犯,這個人就是住真實慧;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給社會做好樣子,這是住真實慧。我們這樣修行就能達到究竟的善好,儒家講『止於至善』,至善就是最好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要從這個地方入門。『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今天起我們真正發心回頭,依靠佛菩薩的教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再隨順自私自利,要從這裡回頭,這叫皈。決定依靠佛陀教誨,為什麼?依靠佛陀教誨是學佛,學佛才能成佛,不學佛我們怎能成佛?『三皈』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清楚明了,否則只做這種儀式,這種形式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名字皈依,實際上沒有皈也沒有依。所以,真正發心皈依,這時候是起了一個很大的轉變。三皈的意義,我們詳細講過幾次,都保留著錄音帶與錄像帶,還有同學發心從錄像帶寫出文字,所以有一本『三皈傳授』的小冊子。諸位一定要多看多聽,真正了解三皈戒的意義,信受奉行,我們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皈依決不是皈依一個人,皈依一個人就錯了,是皈依三寶。我們宣讀皈依誓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說皈依某某法師,這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迷惑顛倒,找一位有名氣的法師,炫耀自己-『我是某某法師弟子』、『我皈依某某法師』,你起這種分別執著,你將來的果報在阿鼻地獄。為什麼?因為你破和合僧,你在僧團中起分化作用,這個罪過是五逆罪最後一條『破和合僧』。一定要懂得,皈依之後,無論是哪個僧團,我們都是用真誠、清凈、平等心對待。這個僧團如理如法的修行,我們可以跟他學;這個僧團破戒、不如法,造作很多罪業,我們對他恭敬,不批評他,不跟他學,所謂是敬而遠之,這就對了。他墮落,我們不可以跟他墮落,跟他墮落這是絕大的過失。佛跟魔的差別,魔是教人鬥爭,教人彼此互相猜疑、嗔恨,那是魔,那就是邪法不是正法。是佛、是正法決定是教大家和解,勸導大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我們從這些地方就能辨別是正法道場、還是邪法道場,是佛道場、還是魔道場,只要自己稍稍留意就不難辨別。邪法毀謗正法,正法恭敬邪法,這不相同,正法何以能恭敬邪法?邪法的性也是佛性,只不過是迷了而已。善性跟惡性沒有兩樣,是一個性,我們從體上去看,不要從相上去觀察,相有善惡,體無善惡。從體上看,就得禮敬諸佛,從相上看,正法讚歎,不是正法不讚歎,禮敬不讚歎,差別在此地。如果是正法、善法,禮敬也要讚歎,這是《華嚴經》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的。皈依決定是隨順佛陀教誨。說『佛、法、僧』,這太抽象了。皈依,凡夫總希望這個心地能踏實,真的找到依靠,若沒有依靠,雖受三皈,還是不知往哪裡去皈。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情形,為我們開示,我們皈依佛,這個佛是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歡喜,我們皈依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搖頭,『唉!這個學生不聽話,徒弟不聽話。』教你皈依阿彌陀佛,我們就皈依阿彌陀佛,我們有依靠了。常念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教我們要『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教導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一定要遵守。皈依法,法寶是經典,經典太多了我們依哪一部經?在此地,我們為諸位提出來,我們皈依《無量壽經》。現在世間《無量壽經》流通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每一個本子都好。九種本子中最好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我們每個星期六講演的《無量壽經》就是採取夏蓮居的會集本。別人有分別,我們沒有分別,我們對九個本子一律平等看待。我們採用這個會集本,這個本子方便、言簡意賅,文字簡單通順,讀起來很流暢,意思很明顯,不講也能懂,所以我們一定要依這個本子。這是皈依法,法寶有了依靠。僧寶找誰?阿彌陀佛旁邊兩位助手就是僧寶;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菩薩僧。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圓滿智慧,由此可知,僧寶教導我們什麼?教導我們要用智慧的慈悲。不能用感情,隨順感情就麻煩,就會造作惡業,就會墮落,所以慈悲要隨順理智。換言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僧寶是教導我們用理智不要用感情,從感情裡面回過頭來依理智,這就是皈依僧寶。一定要知道『皈』是什麼意思,從哪裡回歸;『依』是依靠,依靠什麼;搞清楚了,從今而後認真努力依教奉行,你就決定能得三寶殊勝的利益。《無量壽經》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這一段經文,是為我們細說五戒、十善,裡面有道理、有事相、有方法,也給我們說明善惡果報。這一段就不特別講了。過去我們《無量壽經》講過很多遍,都留著有錄像帶、錄音帶,諸位可以從錄像帶、光牒、VCD,反覆的多看多聽,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才曉得持戒是清涼自在的。戒律不會帶給我們麻煩、不方便,你真正去做,會帶給你真正的清涼自在、煩惱輕、智慧長。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利益都在持戒裡面得到,不持戒的人不知道,你給他講,他也沒辦法體會。一些初學的人來學佛,他說:『佛經的道理不錯,可以聽聽。戒律不行,戒律太可怕了,是吃人的戒律,約束我們,動都不能動,一動就犯戒了,全部的自由都被削剝了。』這是錯誤的觀念,他沒有了解戒律真正的利益、好處。而戒律決定不難受持,戒律就是諸佛菩薩日常生活,它不是有意定下來的,是我們把諸佛菩薩的生活寫下來,就變成了戒律,它是正常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不正常,我們在六道輪迴,不正常的生活過習慣了,遇到正常的生活就害怕、排斥。正常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是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人講自由自在,在佛法里講『解脫』,解脫就是自由自在,一個解脫的生活,我們嚮往而得不到,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佛告訴我們:只要依照戒律去生活工作、去處事待人接物,諸佛菩薩自在、幸福、快樂的生活,你也可以得到,這個得到就是證得,你得到了。今天我說的話就到此地。很多錄像帶、小冊子你們可以參考。我跟大家在此地做一個簡單的儀式,我們人多,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佛法在行不在說,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儀式。問:『在日常生活中舉心動念,應如何落實五戒、十善?』答:你想想應該如何去落實五戒、十善?只要把十善業道做好,五戒自然在其中。最近我們在研討《十善業道經》,經中教導我們的作法,我們要多讀、多思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把它做到。怎樣落實?佛在《無量壽經》為我們講的一個綱領:『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就從這裡下手。從不妄語開始,進而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從這裡實踐。問:『老法師常說:「不妄想、不分別、不執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否世出世間之事,都不用去計畫、策略?若不策劃周到,又怎能做得完善?』答:你還是用分別執著去做好了,不妄想、不分別、不執著意思很深,《金剛經》講這個境界太高,不是我們的境界,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我們決定做不到。你真正明了《金剛經》講的『三心不可得』,你的問題就沒有了,你就不會來問我了。由此可見,你對於『三心不可得』,只是聽說,不懂得它的意義,你也沒有辦法做到。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是讓你心地得到清凈。你工作時要不要去計畫?要。當我們工作時就很認真的用思考去工作,做完之後,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我們從這裡下手。工作做完之後還放不下,日夜都還想著,你就很苦了,你得不到休息,你沒有辦法開智慧,這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你的智慧。我們現在不能不用,用了馬上就放下,不讓它相續,這就對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國王、大臣、長者、居士請釋迦牟尼佛來講經說法,試問問,釋迦牟尼佛要不要事先準備、要不要去想『我要跟他講些什麼』?沒有,真的毫無準備。我們在經上看到佛講經說法,都是隨問隨答,哪裡有準備的,這已是契入境界了。我們沒有契入境界,需要充分準備,做事情也需要計畫。佛菩薩辦事不需要計畫、策略,他做得比誰都圓滿;我們需要計畫、策略,往往還犯很多過失,還做得不圓滿。所以人家是住真實智慧,道理在此地。問:『請問生天道是否也坐蓮花台?』答:生天道沒有坐蓮花台,只有佛道是坐蓮花台的。尤其是凈土宗,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的世界,其他的世界不一定是蓮花化生。蓮花化生才見到蓮花,不是蓮花化生沒有這個境界,所以生天道沒有坐蓮花台。問:『生天道的人,是否有蓮台來迎接?』答:生天道的人,多半是由天人、天童、天女來迎接,那個也非常莊嚴,但是沒有蓮花迎接。問:『某人是從事冷凍批發,其本人不直接殺生。前幾年是小生意,才五、六個員工,現在員工已有七、八十人的規模,員工都很認真努力的工作。事業是大家做出來的,若現在不做這個生意,將會有大部分員工失業,故尚不能立即不做。日前生意已由別人代管,而其本人現在開花藝社,自己生活簡樸,也多行善事,別人都叫他居士。請問他是否能皈依三寶?』答:他可以皈依三寶。皈是回頭,回頭就行了。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是前世修的,諸位細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確實古今中外任何一人沒有例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給你定的?是你自己定的,不是別人定的。佛經講,人在這個世間有兩種業報:第一種是『引業』,引導你在十法界到哪裡去投生。我們過去造的業因,這個引業就是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不錯,所以這個業力引導我們到人道來受生,得人身。你到哪一家投胎,誰做你的父母,也是有緣分的,你跟父母沒有緣分,不會到他家投胎。這個緣很複雜,佛說得很清楚,大概總不外乎四大類: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是報恩,你的小孩就是孝子賢孫,天性很好。如果是報怨,麻煩就大了,將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為什麼?他來報仇的。如果來討債,就是你歡歡喜喜供養他,把他養大就死了,你花的這些錢都是欠他的,他討完就走了。如果是還債,他是來供養父母,照顧父母晚年的生活,他沒有恭敬心、孝順心,但是父母生活所需他都顧到,他欠父母的。緣都是這四種關係,沒有這四種關係不會到你家來。我們明了之後,把這些業緣轉變成法緣,這就是覺悟。過去你來報恩、報怨,不管你是如何,我們都勸你念佛,都勸你學佛,都勸你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把過去生中的業緣轉變成法緣,把冤親債務一筆勾銷,這是真正的智慧,這個好!第二種是『滿業』,就是我們得人身之後,這一生的受用。你這一生中所得的財富,在社會上的地位、功名(今天講的學位),是過去生中修善、作惡的果報。別人發大財,是過去生中財布施,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你這三種布施都做,你的果報非常圓滿,你有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是圓滿的福報。我們看到許多人發大財,自己並沒有聰明智慧,甚至於小學都沒有念過,可是他的緣分很好,很多大學、博士的人都替他做事。他當老闆,底下員工都替他賣力,前世欠他的,那些員工是來報恩的。所以人一定要修善積德,我們的滿業就好了。過去生中所修的有欠缺,修得不多,這一生當然各個方面比較艱難。可是你懂得佛法之後,我們現在認真努力修還來得及。真的認真很努力去做,三年之後果報就現前,這樣的例子我們看到很多。三年、五年、十年,果報一定現前,你的命運一定改變了。命運決定有,但命運可以改造,我們心善、念頭善、行為善,我們的果報會愈來愈好,愈來愈殊勝;我們念頭不善、行為不善,雖有福報,這個福報就會消失,享福的時間也會縮短,福享盡了,惡業就現前了。我們看到現前社會許多大富人家,像一些廠商沒有經營幾年就倒閉破產了,這就是過去生中雖有福報,這一生沒有行善,所以福報享盡了。這些道理,我們都必須要懂得。問:『念佛起五逆十惡之念,應如何對治?最近,心行好像非常邪惡,請問是否著魔?』答:你是不是著魔,自己很清楚,用不著問別人。如果有這些事情,念佛的時候要懺悔。惡念很不好,你要把這些惡念懺除。在念佛堂裡面多拜佛、多看佛,用觀像念佛,念佛堂四周都懸掛著阿彌陀佛聖像,無論走到哪個方向都能看到,看佛的相好,把自己的念頭放下;最好也多拜佛,心裡頭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放下,意志集中念阿彌陀佛,觀察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這就是修懺悔法門,這樣做非常好。問:『念佛大約兩年時間,半年前,每當靜坐和休息時耳邊都會聽到佛號,請問是好是壞?』答:你不要去理會它,這是好境界。你常去作意、去想這個事情就不好。世尊在《楞嚴經》教導我們一個道理:境界現前不著相、不理會是好境界,只要一著相就不是好境界。著相,就是你已經起心動念了,所以不要去理會。這個現象,一般功夫得力時都會有,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你心一靜下來就會聽到佛號,聽到時跟著一起念佛,不要去想它是魔境還是佛境,想佛境也是魔境,想魔境當然更是魔境,所以都不要想它,這樣就好。問:每天都供水、燭、一杯飯,供佛時間大約一小時,但是每回供佛之後,中間一杯總是減少。請開示。答:你供的飯、水,當中杯子或者碗里的東西會減少,這是有人受用,很好!你不要去管它,它多也好少也好,都沒有關係。我們供養是自己一個恭敬心,在這裡面起分別執著,恭敬心就會失掉,所以都不要去理會,都是好境界。問:『請問念佛時,念珠必須怎麼拿?』答:你喜歡怎麼拿就怎麼拿,只要自己拿得舒服、拿得習慣就好,沒有一定的拿法。有人說捻珠時不可捻過珠頭,因為有一些念珠頭裡面有佛像,是這個關係。念珠頭裡面有佛像,當你摸佛像不恭敬,所以才調過頭來。我們一般念珠都沒有佛像,沒有佛像就可以,沒有任何忌諱。時間到了,我只能答覆到此地,剩下來的問題,我們再找時間。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8/3編號:第七卷檔名:21-90-07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同事的母親患了老人痴呆症,老人家一直罵人,同事及家人都不敢接近,想送老人院又感覺得太殘忍,不知如何是好?』答:這個事情要看當時實際狀況,我沒有見過,我不知道。送老人院,要預先去看老人院適不適合,如果在家裡照顧,這些事情可以請教醫生,他來輔導幫助你妥善的照顧老人。我們在講席中曾經多次的報告,眾生的病苦是屬於業障。病苦真正的根源不外乎三類:第一類是飲食不調。古人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能不留意。現在的飲食要說衛生已經相當困難,肉裡面帶的病菌很多,你要是真正了解狀況,誰敢吃?我在台灣,同修們告訴我:餵豬的飼料都是化學飼料。現在科學進步,聽說還有基因飼料,六個月這隻豬就長得又肥又大,就可以宰殺了。雞的飼料也是特殊化學製品,六個星期,這隻雞就可殺可賣了。這些畜生肉都含有病毒,所以人吃了會生許多奇怪的病。我們吃素是否較好一點?也好不了太多。蔬菜裡面有農藥,種菜的人自己不吃,他賣給別人吃;他自己吃的菜,是另外種一小塊沒有農藥的。所以我們看到菜色很新鮮、很漂亮、很好看,都不是正常的。米也有毒素,聽說摻著滑石粉,所以看起來很好看。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講:『現代人很可憐,三餐食毒。』我們三餐都在服毒,你要想身體不生病都不容易。都市的自來飲用水,水裡面也有化學東西,再過幾年恐怕連空氣都有毒,這種日子不好過。這些是屬於生理病,這種病醫生可以幫忙、藥物可以幫忙。醫藥只能治生理病,不能治心理病。這一類的病,你看醫生,醫生給你處方、診斷,你的病就會好了。我曾說過,是不是醫生把你的病治好?不是,是自己的信心把病治好的。大夫給病人看病,要看這個病人對大夫有沒有信心,有堅定的信心,好治,百分之九十是我們的信心把病治好,大夫只是緣而已,占的比率不重。過去我在美國德州遇到一位醫生,我跟他談這些話,他點頭承認。第二種是冤業病。這不是生理病,是冤家債主附身,這個事情很麻煩。現在中國外國都很多,搞得你神魂顛倒神經不正常,很痛苦。這些多半都走向精神病院,現在醫生講『精神分裂』,這個是冤家債主找上身。佛門裡大家拜的『慈悲三昧水懺』,這是講唐朝悟達國師過去生中冤家債主附身,凡是這類的病,在佛門裡面可以做超度,『超度』是什麼?調解、和解。他要是接受就會離開,你的病就好了,他要是不接受就很麻煩,但絕大多數都會接受調解,這個很難得。我們看到有些人到廟裡燒香、請法師誦經、拜懺,他病就好了,這是屬於這一類的病;若傷風感冒,拜什麼懺也不會好,決定沒有用處。所以要知道生病的原因是什麼。第三種是業障病。它不是生理病也不是冤業病,就像現在所提的老人痴呆症,這是最煩麻也最難治,這是他這一生或者是過去生所造作的不善業。我看見許多在家、出家虔誠的佛弟子,年老的時候業障現前,這個病現前了,不省人事,不認識人,這個事情就麻煩了。諸位同修要記住,我們念佛往生第一個條件,就是臨命終時神智清楚明白,最後一念選擇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人決定得生。若臨命終時連人都不認得,為他助念沒有效果。人生在世不做不善業,不善的事情做多了,你臨終一著怎麼辦?這個時候業障現前,必墮惡道,非常可怕。只為眼前著想,這個人眼光太短淺,而聰明人要想到來生、後世,這種人聰明。我們在這個世間很短暫,把這個世間當作家,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把這個世間當旅館,我一點牽掛都沒有,我什麼都不要,你送給我,我都不要。為什麼?送給我,我知道你是好心,你要不是好心,你就害我。你要是好心,你無知,我不上當。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我們決定修善業,決定不做不善業。有同修問我:『學佛從哪裡學起?』古人講:『從不妄語始。』《無量壽經》中世尊教導我們修行的三大綱領,第一句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身語意三業,佛把語業擺在第一。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做昧良心的事情,否則等你到老業障現前怎麼辦?那個時候就後悔莫及了。業障病有沒有救?有救,但要真正懺悔。可是他已經業障現前,哪裡懂得懺悔?若有真正孝順的兒女,像《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的婆羅門女、光目女,要有那樣的兒女,行!可是那樣的兒女找不到了,到哪裡去找?那樣的兒女是自己發願斷惡修善,真正發心修行,勇猛精進,自己證果,將這個功德迴向,行!你修行沒有達到證果的地位,你救不了你的家親眷屬,自己必須修行證果,這樣才能幫助他、救他,這個功德太大了。所以病有三種根源,我們清楚了,就曉得用什麼方法對治。但是要自己身體健康長壽,最重要的是清凈心、慈悲心,長養清凈、慈悲,你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問:很多的福建眾居士,『中國佛弟子,聽您老人家講經說法都非常歡喜。據說廣化寺學誠法師曾經請老法師到福建弘法,不知何時法緣成熟?』答:我在國外住了半個世紀,非常想家。尤其年歲大了,中國古人講『落葉歸根』,我這個思想很濃,實在想回到祖國去。過去祖國對我有很多誤會,緣不成熟,現在這個誤會沒有了,宗教局長、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都到我們這個道場來參觀過,誤會沒有了,還是沒有辦法回去。什麼原因?同修們太熱誠,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幾千、幾萬人包圍著,這個我沒有法子。最近,九華山仁德老和尚邀請我到九華山講經,就在這個八月中旬,我答應他了。九華山距離我的老家很近,我也非常希望能回去看看,可是現在要國務院宗教局批准,我們不知道仁德法師有沒有拿到國務院的批文,國務院批文拿到傳真給我,我才能去;學誠法師這裡也是一樣。所以現在請我回國,要向中央國務院宗教局申請,那裡批准了,我立刻就去。所以現在的緣在國務院宗教局,要向他們要求。問:『請問在家居士是否能穿咖啡色海青?』答:我想應該沒有問題吧!如果別人說不能穿,這是哪部經說的?經上沒有說,當然就可以穿。佛經教導我們穿袈裟,什麼是『袈裟』?咖啡色就是袈裟色,袈裟是雜色、染色,就是各種顏色染成一起,現在人講多元文化,不是單一色。中國跟古印度都認定紅、黃、青、白、黑,這五種叫正色。佛弟子避免正色,所以穿染色衣。咖啡色是染色衣,無論在家、出家都合適。我們吃的飯也叫袈裟飯,一個缽,今天講一個大碗,飯跟菜統統裝在一起,這叫袈裟;一個菜一個菜個別擺下來,那就不是袈裟。『袈裟』的意思是許許多多混合在一起,沒有分別執著,平等的意思,也包含著有心地清凈的意思在裡面。問:『若是卡帶和CD損壞,應如何處理?』答:你說的大概是佛教的卡帶跟CD,這些都是錄講經說法或者是錄讀誦經典的,它壞了,我們不能任意丟棄,這是不恭敬。我們把它包裝得整齊、乾淨,住在都市,隨著垃圾處理就可以,不要操心;住在郊外,居住的環境很寬闊,這些東西就可以埋在地下,或者在高處、人較少去的地點,埋在那個地方;住在水邊,水是流動的,我們將它處理好放在河底下。這些作法都表示恭敬,如果覺得不方便,你就以恭敬心將它當垃圾處理,不要有任何顧忌。問:『世間法是過眼雲煙,只求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沒有更高的要求,這樣作法對嗎?』答:這樣做非常正確。真正覺悟的人,知道人在這一生中只要衣食足夠就好,何必做得那麼辛苦?今天,我們看南洋馬來族人,我看到就很歡喜,他們做一天工休息兩天,他做一天夠吃三天,他就不再做了,他們很會享福。再看我們這些人,拚命在積蓄、攢錢,攢到死,錢是攢了不少,沒有享一天福,你說冤不冤枉!那些錢不知道以後給誰用,大概還債了,這遠遠不如馬來族人聰明。過去我也曾建議同修,你們好好認真努力工作,工作一年可以休息兩年,兩年好好的學佛。我工作一年就可以足夠吃三年,這個方法好,真正聰明人肯干,把什麼都放下,認真努力修學佛法,兩年決定有成就。問:『深圳是個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有許多密宗的活佛、法王來深圳化緣,許多凈宗同修去灌頂,請問這樣做對嗎?』答:這是個人的因緣不同,無可厚非,可是真正灌頂的意義要了解。灌頂不是形式,形式上用一點水在頭上灑一灑,你就開悟了,我們何必要這麼辛苦學經,學了幾十年還不開悟?釋迦牟尼佛又何必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每天拿著水灑就好了,我們要明白道理。你去接受灌頂,水灑在你頭上,是不是真開悟了?果然有效,開悟了,你告訴我,我也去。這個水灑了還是不開悟,新加坡這個地方是熱帶,每天都要衝涼,蓮蓬那麼大的水天天沖,這是大灌頂,一天灌好幾次都沒有開悟,這是不了解灌頂的意義。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上師,我們是好朋友,他說得很好,《無量壽經解》裡面,他講得很清楚:『灌』是慈悲加持;『頂』是佛法裡頭最殊勝的第一法門;就是把佛法里最精華、最好的東西傳授給你,這是灌頂,不是拿水灌頭。你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每天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就是阿彌陀佛為你灌頂一次,念兩遍就灌頂兩次。那不是密宗仁波切、活佛,是阿彌陀佛為你灌頂,十方諸佛如來為你灌頂,你都不曉得。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的道理,知道怎樣修是對的,怎樣修是錯誤,你明白就好了。你的親朋好友遇到,你應該把這些道理說清楚、說明白,他要不要去灌頂不必障礙,各有因緣,這樣就好。問:『深圳工作事務比較多,大多時間奉獻給公司,而集中修學的時間少了,請問如何在這樣因緣中修學才有把握往生?』答:你必需多聽經、多了解佛經所說的道理,然後將這些理論應用在生活、工作里,這樣就沒有障礙了。生活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菩薩修行的綱領,一切經論裡面說得很多、也說得詳細,總不外『四攝』、『六度』。這是佛為我們講的十個綱目,這十個綱目展開,無量無邊的行法統統在其中。四攝跟六度,第一條都是講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你要懂得,布施不是到處去捐錢,你把布施的意思搞錯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布施是為社會大眾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盡心儘力,捨己為人,這是布施,這是菩薩道。布施還有自私自利夾雜在其中,這就是你修行還夾雜著不善,你不是純善。捨己為人是善行、是菩薩行,夾雜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把自己的修行功夫破壞了,你很難成就。念佛人念佛多年,連功夫成片都沒有得到,什麼原因?念佛中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所以功夫不純。我們再仔細觀察念佛往生的人,這是我們常遇到的,往生有很好的瑞相,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到佛光,聽到天樂,見到阿彌陀佛、諸大菩薩來接引;然後再去想像這個人,果然他什麼都放下了,他的功夫純而不雜,所以才能成就。我們今天做功夫雜而不純,所以不能成就。世出世間法只有這一法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真的事情,我們要認真努力真干;假的事情,隨緣,不要當真。有些時候,我們不能不去做,隨緣消舊業,要去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在事上訓練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樣我們就得大自在,往生決定有把握。新加坡有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許哲居士,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來過我們這裡。你問她:『往生有沒有把握?』她肯定有把握。她念佛的時間雖然沒有多久,才一年多而已,自己有堅定的信心。她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我們要去找她都要預先約定,否則找不到她。他的工作量很大,每天幫助許多窮苦的人,人家沒有吃的、沒有穿的,生病沒有人照顧,她都去為他們服務,一百零一歲還要照顧這些人。由此可知,有沒有把握往生,決定在自己的真誠、平等、清凈、慈悲,這個與佛心相應,與佛的願相應。問:『深圳經常有法師來講法結緣,多數凈宗同修也去聽,這樣是否不專一?』答:這個問得很好。佛法的修學,最重要的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當然最好是跟一個老師學。跟一個老師,什麼時候才可以離開老師?古人的標準是要開悟,這是大徹大悟不是小悟,要明心見性,你就畢業了。你什麼時候明心見性,什麼時候你就畢業了、出師了;古時候叫出師,現在叫畢業,你可以離開老師了。你還沒有明心見性,不能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你一定走錯路。我們修凈土宗,條件沒有那麼高,凈土宗的條件是功夫成片。自己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什麼人講經都可以聽,什麼地方都可以去。為什麼?不妨礙了。如果自己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把握,還是專修比較好,也就是不要離開老師。誰是我們的老師?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不能離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天天要讀誦,天天要思惟,經上所講的道理要懂得,方法要明了,並且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一定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做的,就決定不做,這樣修行二、三年,你就有把握往生了。凈宗成就快,我們看古人著的《凈土聖賢錄》、近代人著的《往生傳》,念佛修行三年五載成功的,往生的有多少人?過去有同修問我:『是否他們修凈土的,壽命只有三、五年就到了,剛好往生?』我說不見得,哪有那麼巧的事情。為什麼他念佛三年五載就往生?他往生的條件具足,壽命不要了,提早走了。兩個世界一比較,那是極樂,這是極苦,哪有那麼傻的,極樂世界去得了還不去,還在極苦世界受苦,沒有這種愚痴人。往生各個是聰明人,去得了還不肯去,那是大傻瓜,不是聰明人。但有例外,去得了還不去,是這個世間還有很多與他有緣的人,他要幫助這些有緣人,所以遲幾天再去,這是對的。如果在這個世間沒有緣分的人,只要條件一具足,什麼妄想都沒有,對於一切人事物毫無留戀,自己就先走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修行不專一,這一生就很難成就。問:『多年修學,讀經、念佛還是散亂昏沉,還有嫉妒心現前,感覺不得力,應如何對治?』答: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深入經藏。現在要多聽經,說實在話,現在人在某一方面福報比古人好,古時候人要聽法師講經說法很難,必須要有真正講經說法的人,你要到現場去聽,如果自己的根性不利,聽了就忘了,很難得利益。現在科技發達,我們講席每一堂都保留著錄音、錄像,你可以反覆的聽。所以古時候中下根性的人,一生中能開悟的太少太少了,真正能開悟是上根利智的人。現在中下根性的人有福了,他可以將這些錄音、錄像請回去反覆的學習。往年我在洛杉磯,我跟同學們說過很多次,洛杉磯有一位趙立本居士,他是退休的大學教授,聽到佛法非常歡喜,他只選擇兩部經:一部是《六祖壇經》,一部是《金剛經》,他將這兩套錄音帶聽了二十幾遍,很歡喜的來告訴我說:『我專學這兩部經,念佛求生凈土可不可以?』很好!古時候這種例子很多,近代江味農居士、周止庵居士就是用這個方法,『教宗般若,行在彌陀』,都成就了。我勉勵他:『你專學這兩部經教,聽二十幾遍不夠,至少要聽一百遍到兩百遍。』他採納了我的建議,他真干!一百遍聽下去之後,這兩部經他會講了,而且講得很好。現在美國各地有人請他講這兩部經,他變成這兩部經的專家。功夫要如何得力?得力於『專』字,鍥而不捨。我們不要搞得很多,一部經通了,一切經都能通,我們還要不要講其他經論?最好不講了。我們現身說法,勸導一切初學的同修『一門深入』,我們做榜樣給他們看。諸位在《華嚴經》看到那麼多的菩薩、天神、雜神眾、人王、長者、居士,他們所修學的都是一門深入,沒有修兩個法門,這都是現身說法給我們看。這幾十年我講的經論很多,至少也有幾十種。這是不是雜修?這叫無可奈何!為什麼?這些經論沒有人講。如果有人講,我決定不講,我會專講《阿彌陀經》;沒有人講,還有那麼多人要聽,那有什麼辦法,我只好講了。我這個樣子,諸位不要學,為什麼?非常困難。如果你們的根底不深,對你們決定有影響,這是夾雜,最低限度要像智者大師真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犧牲自己的品位幫助別人,這個行!諸位要曉得,專攻、專學,品位增高。智者大師往生時,學生問他到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他告訴學生:『我要是不領眾,要是不夾雜,我的品位很高。因為領眾,講其他經論也是夾雜,品位低了,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生凡聖同居土,這是為大眾,真的是捨己為人,犧牲自己的品位幫助大家,這個行;如果自己往生沒有把握,不能做。幫助別人,到最後還要搞輪迴、還要墮三途,你就完全錯了。至於散亂、昏沉,貪、嗔、痴、慢、嫉妒、煩惱現前,一定要懂得對治,這些錯誤要克服。問:『請問打佛七時用木魚還是用磬?』答:沒有一定。念佛堂裡面主七和尚最大,他怎樣定這個規矩,一切都要聽他的。問:『請問打佛七時如何結手印?』答:這個堂主會教你,念佛堂一定是結彌陀印。從中國佛像你就能看到,這個手多半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個大拇指連接起來,這是彌陀印。日本的佛像多半是這個方式,日本是用這個手印,但是在中國不太流行。手印就是手語,彌陀印是表法。問:『百萬洪名,每天十四萬零一千句佛號,請問是否如法?』答:都如法。一般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就非常好,如果不能,一天念一萬聲,念三千聲都可以。關鍵是每天不間斷,如果有一天間斷了,你的功夫就完全斷掉了。所以初發心的人不要學好看、學好強爭勝,別人念一萬,我念兩萬,跟人比賽,這種競爭心是錯誤的,我們必須用清凈心、平常心,凈念相繼。我教導工作最繁忙的人念佛,教他一天念九次,一次只要一分鐘,很有效果。我的方法是一口氣念十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念十句阿彌陀佛,裡面決定沒有妄想,這叫凈念;十句相續,就是凈念相續。我們的時間短,一分鐘的時間,心決定是清凈的,時間太長,妄念就起來了。念佛的方法是:早晨起來一次,早飯一次,上午工作前後各一次,中午吃飯一次,下午工作前後各一次,晚上吃飯一次,晚上睡覺前一次,一天九次。這是針對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念佛的同修,時間雖短,一次都不缺,這個方法很有效果。問:『請問修凈土的人可否大拜?』答:可以,拜阿彌陀佛。大拜是一種運動,心地真誠、謙虛、恭敬,身體要運動,可是年歲大的人不適合這種運動。凈土宗教導我們,最殊勝的運動是繞佛經行,念佛堂繞佛念佛像散步一樣,這個運動對於中年以上的人非常適合,這是佛教導我們的。問:『念佛人可以在臂上燃香嗎?』答:可以,但要知道燃香的意義。別人燃香是供佛,你皮膚燒的那個味道好不好聞?佛要聞到這個味道多討厭!身上燒那麼多,把整個皮膚都燒爛,佛看到都搖頭,我看到也都搖頭,而佛會接受你的供養嗎?錯了!燃指、燃身,這燃香是燃身,佛經告訴我們,燃香意義在哪裡?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燃香不是真的教你燒掉,真的燒掉你還有什麼用處!意思是捨己為人。我們燃一炷香、兩炷香,是我在佛前發願-『我要捨己為人』,這是真供養。你能為別人犧牲生命在所不惜,這是真的燃香,否則你把全身燃完了也沒有絲毫功德。你懂得這個意思,身上燃一顆就行了,這一看到就提醒自己:決定不能自私自利,一切為眾生,一切為正法,這就對了。問:『請問在家居士早晚課是否要穿海青?』答:穿海青很好,你不穿也行,這是不強迫。海青是中國古時候的禮服,但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求整齊,一定要穿海青,不是在大的典禮,居士不穿海青沒有關係。問:『請問主持佛七的法師罰跪居士是否如法?』答:這是說主七和尚在佛七當中罰跪在家居士。這是一個願罰、一個願挨,無可厚非,很好!不要受罰之後去按鈴告狀、打官司,破壞了佛法的形象,這就不好。這是念佛堂的規矩,主七和尚應當跟念佛同修預先說明。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大家不同意罰跪,就不能用這一條。大家同意,就是願意挨罰,那還有什麼話好講!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頁面頂端】學佛問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0/8/4編號:第八卷檔名:21-90-08上一卷 目 錄 下一卷問:『受菩薩戒是否六日內過午不食?及六齋日是供菜食?』答:這個事情在戒壇裡面的傳戒師父都會為你講清楚。在菩薩戒本裡面也記載得很清楚,一定要認真去讀戒本,去學習祖師大德們對戒本的註解。無論是《梵網經》、《瓔珞經》的戒本,都有古大德的講解,說得最淺顯是弘一大師的《律學三十三種》,可以提供你做參考。問:『請問受菩薩戒以後,能否再受五戒?』答:菩薩戒就包括五戒在其中,這就等於說,你大學畢業了,要不要再去念小學的意思。問:『殘疾不能自立,由同參道友代我請老法師開示。念佛五年,剛念時,進入仙道兩個月,已經附身。每天讀經、念佛、聽老法師講經錄音帶,並懺悔迴向給冤親債主,到寺院做超度,至今還沒有離身。念佛不得力,臨終時又怕障礙,怎麼辦?』答:這的確是嚴重的問題。懺悔不得力,是我們的真誠心不夠。儒、佛都教導我們,至誠就能夠感通,上可感動諸佛菩薩,下可感動天地鬼神。你修懺悔、做超度佛事,都沒有感動冤親債主,這是你的誠意不夠,這是一個因素;再者你要再懺悔,以真誠心求三寶加持。真誠心才能修積功德,你的功德讓給冤親債主共享,沒有不受感動的。總而言之,是真誠心不夠。問:『請問人間短短几十年,死後往哪裡去?』答:這個事情應當是你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人死了以後到哪裡去?佛經告訴我們:隨業流轉,完全看自己造作的業力。你這一生造作的是善業,決定在三善道;你造作的是惡業,決定墮三惡道;念佛求生凈土,你的去處非常殊勝,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問:『家裡常常會有蝴蝶、飛蛾與甲蟲飛到室內,我常對蟲兒們說:歡迎你們來,來聽師父講經與佛號,但是請不要把家裡的窗口凹槽當作你們的墳場。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窗口凹槽里少有昆蟲的屍體。它們都去了哪裡?』答:這個事情得問你,不要問我。你用誠心對待它們,用誠心、善意,它懂得,它不會來干擾你。你能看到這種跡象,就曉得小動物也通人情,這一點很重要。問:『請問在家居士身穿短褲、襯衫誦經念佛拜佛,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們對於尊長要禮敬。同樣的道理,今天你家裡來了貴賓,總統大人到你家裡訪問,你穿短褲、襯衣可不可以接待他?連我們世間國王、大臣、總統,我們都要穿禮服接待,見佛菩薩焉能不穿禮服?我們見到佛像,應當是見佛如佛在,生起這樣的恭敬心就好,這完全是一個敬意,要養成習慣。問:『聽老法師講經,談到佛教藝術、音樂等,藝術和舞蹈是魚和水的關係。中國中央台播放『少林武僧』,這個小型的舞劇,把舞蹈、武術、武僧的武功融為一體,搬上舞台與大眾見面。請法師指教,今後二十一世紀,佛教藝術中的佛教舞蹈是否有發展?如何發展?我從事舞蹈事業四十餘年,又是三寶弟子,很關心佛教舞蹈的未來。』答:你這個想法很好。我們佛教跟天主教、基督教相比,我們的人才可以說是非常缺乏。我們對於音樂、歌舞,佛法是非常的重視。可是這個時代,大概最近兩、三百年,佛教都沒有藝術人才出現。在清朝的時候,有一位法師寫了一個劇本《歸元鏡》,那個劇本我們翻印很多,它是平劇,內容是慧遠大師、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三個人的故事,我看過,劇本寫得很好,古人都能想到,這是把佛法搬上舞台。現在科技發達,我們深深希望能將佛法編成電視連續劇,這個效果很大,每天傳送到家庭里欣賞,這是接引初機最為方便。所以從事這個工作的,希望能夠有一個正確的目標與方向,努力來做這個工作,這個理念一定要對全世界弘法。當然除了你本身藝術修養之外,佛法的修養也要相當到家,如果不能在佛法下功夫,這個藝術的型態是有,而內容沒有,那還是達不到教化眾生的目的。問:『每逢星期六、星期日精進念佛,靜坐後段快速念佛時,由於中氣不足,感到氣喘透不過氣來。故這個時段必停止出聲,改為默念。請問是否如法?』答:這是如法。念佛,最重要是心裏面的佛號不中斷。口裡念佛,畢竟受我們體質的影響,你念得快、念得慢、默念(古人講金剛持,金剛持是口動沒有聲音),你採取哪一種方法自己感覺得舒適就好,所以這個沒有定法。問:『昨天聽經,提到無意浪費常住的水電等等,這個罪連佛都幫不上忙。我馬上省悟,用錢布施給常住,來補償因我的過失而造成的損失,這樣可以免我的罪過嗎?』答:這個可以。我想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小事,不是大事情。這一種浪費,我們自己知道了來補償,這個應當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是過失不是罪。問:『我希望全世界各地來參學的同修,能夠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學佛最後變成魔了,很多!我們看到的就在身邊
※方海權:改變命運的本錢是修學佛法
※皈依是學佛的開始
※學佛之路
※[轉載]學佛的人是怎樣對待節日生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