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從軟體角度818兔子的後發優勢,長..154

這一段,是易傳之總綱,俺個人認為,其實可以看做是孔子思想的完整體現。他畢生的精力,有一半都花在易經上。周易在他之前,主要是對卦象的解釋。是孔子重新整理了周易,對每個卦做註解,並自己寫了「十翼」來總體解釋周易,被後人列為「易傳」。和卦辭一起,合稱「易經」。可以說,「周易」,從孔子之後,才成為「群經之首」,是集孔子思想之大成者。「論語」只是孔子的語錄,「詩經」只是孔子刪改過的「流行歌曲」。要看孔子的著作,必須讀「易傳」,這個,個人以為,其文字之優美,思想之博大精深,遠遠超過西方迄今為止所有的哲學家。論深奧不如老子,論飄逸不如莊子,但是結構之嚴謹,文字之典雅,思想之嚴密,迄今沒有其他經典可以超出。俺每讀易傳,都想大哭一場,恨不能早生幾千年,以得夫子耳提面命。72門徒,貌似沒有人學會了易經。夫子一去,只留下典籍。千百年來,注易經的書,都可以汗牛充棟了。卻再也見不到「易傳」水平的文章。身為國人,不讀易經,真是可惜啊。孔子,被尊為「大乘至聖先師」,兔子家的師道之第一人。

俺讀易經,是看了南懷瑾的解釋,才明白的,其他的書,太學術化,太瑣碎,貫穿不起來,只有南老師「不求甚解」的方式,可以觀其大略。下面引《易經系傳別講》中的內容,感興趣的,請自己去讀全本。譬如乾坤兩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拿人來講,乾又代表男的,坤又代表女的。拿我們本身來講,乾又代表頭,坤代表肚子。拿中國歷史來講,乾代表後面,坤代表前面。所以說它是不定的,放到哪一面都可以。假設現在我們拿乾坤兩卦來說,乾代表我們的頭部,坤代表肚子,只是拿它來做代號,是一個標記。如果你非要確定地說乾坤兩卦是什麼,那你就根本不宜學〈易經〉。所以說學〈易經〉一定認為乾卦代表什麼,坤卦代表什麼,你就把它看得死板了,你學〈易經〉便不會通了, 永遠不會通了。因為它適用於任何方面,物理也好,化學也好,這個道理要搞清楚。但是孔子的報告,是一個總綱的報告,乾坤兩卦代表了大自然的物理世界,它是代表了物理世界這個大自然的符號。乾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我們現在這個宇宙,乾坤這兩個符號作了代表。

《易經》文化中的尊卑就中國文字來看,如果認為天高高在上是尊貴的,地在下,便很卑賤,很下賤,這種看法又是胡說,該打三百大板。天尊是尊貴,尊遠。我們仰頭一看這個太空,天在上面;到了太空,我們的頭頂上還有太空,永遠的虛空,無量無邊的虛空。在我們上面永遠很高遠,很尊貴的,這就叫做天。地很卑近,卑者近也。尤其是我們人類的文化,就是大土地的文化。人離不開土地,這個地球,土地對我們很卑近。換句話說,卑就是很淺近,很淺,很近。所以說:天,那麼高遠,無量無邊的空間,永無止境;地,我們這個地球,同我們人文文化關係那麼密切,非常切近。懂了這個原理,有了這個觀念,再來研究《易經》就方便多了。因為我們對這個天的研究,太空的研究,內容太多了。就是地球物理的研究也太廣泛了,沒有辦法記述。因此古人便歸納為兩個簡單的符號,所以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何以叫做定呢?定是確定的法則,不能變動的。譬如我們站在地面上,一看頭上就是天,到了飛機上,向高空上面一看外面虛空上還是天,到了太空外也還是天,凡是我們腳跟踩的那個,那就是地。譬如太空人,在太空裡頭沒有辦法落地,永遠在轉。踏得到的那個東西,腳踏實地的,那個便叫地。這個法則是不能變動的,所以說乾坤定矣。好了,現在我們了解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這兩句話有那麼多的意思。如果我們不加研究,一看文字,我也懂呀!跟白話一樣嘛!可是進一步來探討呢!實在沒有懂。現在同時告訴大家,我們所講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這個文化,由來很久遠了。過去我們看到某家少爺跟某家小姐定婚,來個紅帖子,吃了人家的喜餅,大家不約而同地會說:「很好很好!乾坤定矣。」婚約定了,便是乾坤定矣。古人在婚書上寫著「上昭天地神明祖先,兩人永結同心」的字樣,不像現在的結婚證書是為將來離婚,準備打官司時用的,還要有介紹人,公證人,準備將來上法庭當證人,這是從西方文化傳來的風俗。

獨立的方塊字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這兩句話,八個字,就說明了《周易》是以乾坤兩卦做開頭。換句話說,宇宙物理的法則,到達了人文物理,到達了地球物理。下面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這兩句話解釋天為什麼那樣尊,地為什麼叫做卑,卑高是翻轉過來的運用。我們看到中國文字,就想起了一個問題,現在的讀書人沒有學多少西方文字,便批評中國文字不合邏輯。象這裡,有人會認為應該是高卑以陳才對。因為高是天,卑是地。上面說天尊地卑,跟著下來的解釋又翻過來說卑高以陳,這是倒轉的用法,要說中國文字不合邏輯,是自己沒有弄清楚,就隨便批評。因為中國文字與西方不同,它是一種獨立的方塊字,一個字代表了好幾個觀念,好幾個意思。現在從白話教育入手,很多人反而不認識中國文字了。要好幾個中國的方塊字湊攏了,才能表達一個觀念。真要研究中國文化中國文字的人,認得了中國字,懂了中國字,懂了這個字,便已懂了很多的觀念,很多的思想了。這一種文字學問現在變成專門啦,到了大學,研究所才開始中國文字的研究,我們當年七八歲就開始了。現在叫文字學,當年叫小學。所以我們中國的古禮,六歲入小學,就是學這個——天字為什麼這樣寫法?地字為什麼這樣寫法?它是屬於哪一部的?哪個範圍的?文字加上釋義就叫訓詁;一個方塊字包括了六書的意義,發揮起來就多啦!諸如字型的演變與字義的由來,它的反切,音韻等等,本身就構成了一門學問。它的文字邏輯不是西方白話文那個邏輯,因此它可以隨便運用自如。中國文字的每一個字,不僅具有獨立的一個觀念,也往往會連帶了很多的觀念。不管你怎麼擺,怎麼配合,它轉了一個圈,回來還是那個意義。因此把第二句話解釋為卑高以陳,並不影響卑與高個別的含義。天是那麼高遠,無量無邊;地同我們的關係那麼切近,那麼卑近,那麼有關聯。以陳這個自然界現象,停留在那裡,我們的生活天天可以接觸它,隨時隨地,每一秒鐘,每一個空間都接近天地。一個高遠的天,一個切近的地,卑高以陳,它自然陳列,擺在那裡。貴賤位矣。因此形成人類心理觀念上的貴與賤,這個位置確定了。為什麼呢?人類有個很大的毛病,拿不到的東西,永遠是高貴的;得到了就不珍貴,就看不起,就卑賤了。沒有發財的人,看到錢,做夢都在想;但有了錢,錢多了的,不知道錢該怎麼用,會討厭那個錢,聽到錢字便煩厭了——當然煩歸煩,喜愛還是喜愛的。

遠近,難易與貴賤貴賤問題是由於人情的重遠,輕近來的。人類的心理毛病,喜歡遠的事情,困難的事情,尤其是不易得到的事情,所以重難而輕易。越是困難越是拿不到的,越是感到名貴得很,外來和尚會念經,因為他難得請。所以說人情重難而輕易,輕視容易的東西。「重難而輕易」是古文,我給它加上「重遠而輕近」,重視遠大高遠摸不到的東西,輕視眼前容易得到的東西。還有,我再給它加上「重死而輕生」,死了的人,古人都是好的,活著的人都差不多,沒有什麼了不起。有些同學們常說,老師真了不起。我也跟他們開玩笑說:我現在沒有什麼了不起,死後我有三千年大運,還有人給我修廟子,你們最好再投胎來做我廟子的管理人,可以借我的招牌發財了!人活著沒有什麼稀奇的,死了就是好的。這個道理你懂了,你就知道了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道理。所以「卦」沒有哪個叫做好的,沒有哪個叫做不好的,天底下的事也是一樣,希望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大家看李商隱的詩,人到老了還有那個境界:「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說不定到六十幾還打離婚官司呢!就沒有「此情可待成追憶」了。所以人類心理上貴賤的道理你懂了像算命卜卦,便沒有什麼可算,可卜的了。「善易者不卜」,《易經》道理懂了以後,不要自命,也不要卜卦,一切事情就都懂了。

兔子家老祖宗的寶貝,很多人都是不在意,當迷信的,非要等到老外開始學了,乃至於給中國人講了,才能「出口轉內銷啊」。周易,老子,佛經,莫不如是。接下來看曾仕強的《易經的奧秘》,網上有視頻,也有整理好的文字。第一集何為《易經》  凝聚著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隨著科技的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經》越來越受到中外科學界、文化界的重視,西方學者稱之為「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那麼,《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它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懂的書。面對這一組互相矛盾的詞語,我們不禁要問,《易經》究竟是什麼?我們又如何才能夠讀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經》?而懂了《易經》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人生會有什麼意義呢?  要了解《易經》,首先要從「何為《易經》」這個題目開始。《易經》是什麼?所有文獻都是這麼記載的:《易》是群經之首。因為不管是五經還是六經,都把《易經》擺在最前面。實際上這句話太客氣了,應該是「《易》為群經之始」。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易經》是什麼?這種問題大概只有中國人聽得懂,外國人不太喜歡這樣的問題,因為這種問題的答案不管怎麼說都對,但是怎麼說都只是說對一部分,不可能全對,因為《易經》太大了。就像偌大的北京城(見圖1-1),不管是乘坐飛機、火車,還是通過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城鄉道路都能進得來,可是進來以後,誰都不能說自己真的就算是了解整個北京了。圖1-1關於《易經》,為什麼總是見仁見智,各執己見?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只是從一個角度去看,都只看到一個方面,每一個人只講對一部分,很難把它講得很全。所以研究《易經》,一定要有比較寬廣的包容性。

推薦閱讀:

中國服裝智能製造有優勢 訂單正從東南亞迴流到中國!
從奧運看中國政體優勢:民主又集中是更好的東西
滬港通南熱北冷 佔中環削港優勢
禿頂男性具有四大生理優勢
三調聯動優勢互補 強化職能息訪息訴

TAG:軟體 | 兔子 | 角度 | 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