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六卷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六卷

  請看〈補充講表〉第三頁,第三頁是講到「欣厭二門」。這一段我們分成二科:第一科「總說以願導行方名正行」。這一段我們引用憨山大師的開示,我們把這一段開示分成三段來解釋,先看第一段總標生死根源。

  ┌念佛求生凈土─是要了生死大事。

  ┌┤

  │└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

  第一個,是要我們先明白,我們念佛的一個真正目的。說我們平常「念佛求生凈土」,當然我們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個彌陀的功德可以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所以佛法也不排除現世的安樂。我們念佛、打佛七,能使令我們身體健康等種種福報;但是我們不能把這個現世的安樂,當作念佛真正的目的。如果這樣子的話,就像是拿摩尼寶珠換糖果吃一樣。因為現世的安樂是無常的、諸行無常的,一下子就破壞掉了,就像糖果吃完了就沒有一樣。因此我們念佛的目的,除了現世的安樂以外,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了」斷無始的「生死」輪迴這件「大事」情。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是追求安樂,這個安樂也包括現世暫時的安樂,但是他所強調的還是在來生永恆的安樂、無量生命的安樂。我們每一次的生死輪迴,在三界裡面,每一個果報,都累積了無量無邊的老病死的痛苦,所以要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最徹底的辦法,就是要了斷生死,否則追求安樂就變成是一句空談。所以說,我們應該要明白我們念佛的真正目的,「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假設我們不知道生死的根源,我們怎麼去了斷生死?就像《楞嚴經》上說:我們在修楞嚴止觀的時候,你要知道你這個軍隊,要對治這個賊,賊在哪裡你要知道,否則你這個軍隊要跟誰打仗也不知道!念佛它是一種能對治的力量,到底這佛號是要對治誰?它的根源在哪裡?這個我們應該要清楚,否則「畢竟向何處了?」就沒有一個方向,修行就沒有一個方向。第二段就正式講出生死根株:

  │   ┌業不重─不生娑婆。

  ┌┼古人云┤

  ││   └愛不斷─不生凈土。

  我們在生死流轉當中,有二個主要的因緣:第一個是業力的因緣,第二個是愛取的因緣。若從唯識學的十二因緣觀察,說我們會有生老病死,第一個有過去的無明,這個我執,主要是執著有一個我,我們認為色受想行識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個「我」的觀念一動,無明緣行,就是一個有漏的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總之是有漏。這個業力就會去創造一個阿賴耶識的名色、六入、觸、受,可能是一個天上的名色,可能是地獄的名色,一個六道的種子,一個業種子,這都是屬於業力,有漏的業力。當然這個有漏的業力,都被阿賴耶識攝持住了。我們這一念微細的阿賴耶識,攝持無量無邊的業種,包括人天的業種、包括三惡道的業種,所以講「業不重不生娑婆」。基本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很多的善業、惡業的種子,被我們的心所攝持住。但是單單是業種,是不能得果報的,還必須有愛取,所以講這個觸受,叫愛、取、有。這個「有」就像是一個種子經過水的滋潤以後,能生出芽,有這個得果報的力量,叫做「有」。所以「有」能夠引生「生」。這個「有」怎麼出現呢?必須是愛取的滋潤。你必須對這個果報體有「愛取」的煩惱,去滋潤你過去的業種,這個業種才能夠變成有、變成生,乃至於老死、憂悲苦惱。所以我們從唯識十二因緣的觀察,我們在三界得果報,除了是過去的業力以外,在臨終的時候,必須對三界有愛取煩惱的滋潤,由過去的業力及現前的愛取,然後在三界投胎,這個生命就是這樣出現的。所以這個地方憨山大師作總結:

  ││是知愛乃生死根株┌生生世世┐

  │└        ┤    ├皆是愛欲流轉。

  | ,自有生死以來 └捨身受身┘

  這個地方憨山大師他不講業力是生死的根株,而是講「愛」,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理由。因為,站在凈土的角度,它講「帶業往生」,它還不強調你「業盡情空」。說你有無量無邊的業力沒關係,你不要去觸動它,臨命終的時候你保持一種正念,「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你在臨終的時候不要去動三界的愛取,不要去觸動過去的有漏業力,它不能得果報的。臨終的時候,「強者先牽」,臨終的時候,你以強大的念力「隨念往生」,隨著你強大的信、願、持名的念力,然後使你無量無邊的業力都不活動,然後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說,站在凈土的角度,這個「愛取」又特別的值得我們對治。因為如果說是「消業往生」,那不知道要消到什麼時候!那這個凈土法門就不能說是三根普被、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了。所以基本上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力,「往者已矣」;我們現在重新改過、懺悔以後,我們要對治我們心中的愛煩惱,就是不要去滋潤這個業力。所以我們這個三界的生死,生生世世捨身受身,都是由一次一次「愛欲」的煩惱來滋潤才「流轉」的。就像飛蛾撲火,你自己去撲火的,不是別人推你進去的。我們三界流轉,不是上帝推我們來流轉的,是我們自己的愛取煩惱,一次一次的受生。所以這一段是把生死的根源找出來,表示著我們在念佛當中,我們知道對治什麼樣的煩惱。這個佛號一個的對治方向,是要去對治心中的愛取煩惱,先把這個方向標出來,否則你這個佛號沒有方向。好,再看第二段: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這個很重要,我們想要遠離三界,就必須對治「愛根」的煩惱,把它消滅。但是:

  ││              ┌兒女子孫┐

  ││┌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見┤    ├

  │││             └家緣財產┘

  │││

  │││          ┌一事┐

  │││ ──無一不愛,則無┤  ├不是生死活計。

  │││          └一念┘

  但是這個愛的煩惱,這無始劫來的串習,因為它每一次的受生,都是由它的活動,所以它不斷的造作,它勢力也特別大。我們「日用現前」的時候,「在家」裡面,平常看到「兒女子孫」、看到眷屬,這個子孫很可愛,這個情執──眷屬的情執;或者是你各式各樣的事業「財產」很豐富。我們對這種事情,就有一種「愛」的心念,這種世緣所引生的「念」頭,都是「生死活計」,都是生死的業力。一般來說,福報大的人,這個生死的業力會更大,這句話是印光大師說的,這當中是有道理的。因為你福報越大,你的眷屬越圓滿、家庭事業越大,你很容易動愛煩惱。既然你很容易動愛煩惱,表示你在三界的力量就很強。反倒是有一點逆境的人、有一點障礙的人啊,他比較容易厭離娑婆,所以這個地方是有差別的。所以說:

  │││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佛只聽念

  ││└          ┤

  ││ 曾一念放得下,如此 └愛只聽長

  假設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這個佛號的力量並沒有面對愛煩惱來對治,這個時候,我們一方面在念佛,增長「念」佛的力量,心中有一種念力;但是一方面,愛煩惱也念念在增「長」:二個方向都在增長,正憶念在增長,染污的煩惱也在增長。所以說:

  │         ┌果能敵得這愛么?

  │        ┌┤

  │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果能斷得這愛么?

  └        ┤

  時,回光看這聲佛│┌若斷不得這愛

  └┤

  └畢竟如何了得生死?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一般念佛的人,要不看經論,就會以為這個念佛就是一個數目,我今天念五千聲、一萬聲,好,功課做完了。這個內心,只是把佛號當做一種功課。這當中不斷的熏習,心中對佛號有一種強大的念力,這也是事實,不斷的熏習它有力量。但是,並沒有從這個佛號當中生起一種觀行──觀照的智慧,這種厭離娑婆的願力沒有栽培起來。因為沒有厭離娑婆,所以這個時候,雖然我們不斷的念佛,這個愛煩惱也不斷的增長。世間的事情,你不對治,它也就增長,這個地方就會有問題,臨終時要保持正念就有問題。

  上次我們也講過上海有一個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把他的家產,晚年的時候拿出一大部分的錢,蓋了一個頤園(頤和園的頤園),請了很多人來念佛。他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他布施這個念佛堂,大家很感恩他,很多的信徒來幫他助念。哦,這佛號一現前的時候,那佛號的功德的確不可思議,「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個相貌看起來是安詳自在。但是後來他太太一來的時候(他太太沒有學佛),一來就吵啊、哭啊,說:你離開了以後,我應該怎麼辦呢?哭啊、鬧啊。這個時候,臨命終的人,這個精神(他跟他太太感情很好),一動情執以後,整個臉從安詳當中,轉成一種不安、恐懼,最後死掉了。死掉以後託夢給他兒子說:他生在香港一隻小狗。他把這個小狗的相貌講出來,是白色的小狗,頭上有一塊黑黑的。他兒子就尋著這個地址,就找到香港的家裡面,果然這個地方生出了七隻小狗。他就如是如是的講,就把那隻小狗找出來,帶回來,到寺廟去放生。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林居士他平常布施念佛堂、他也經常參加念佛,但是他並沒有把這個佛號的操作,轉成心中的一種止跟觀的力量。我們一般都是把佛號做完了就好,不知道這個佛號在操作當中,應該要把這整個佛號的運轉,要在內心當中要生起一種對治的正憶念,止跟觀的對治力。這止跟觀的對治呢,這個箭頭要面對愛取的煩惱,針對愛取煩惱來對治,這個工作我們平常沒有注意,所以臨終的時候就容易出狀況。所以說「回光」返照這「聲佛」號,就「敵」不過這個「愛」、也「斷」不了這個「愛」,當然也就不能了「生死」。看最後一段的總結。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憨山大師他解釋說:

  │  ┌愛緣─多生習熟。

  │┌以┤

  ││ │  ┌纔發心,甚生疏┐

  ││ └念佛┤       ├因此不得力。

  ││    └又不切實───┘

  因為我們無始劫來在三界裡面得果報,那無量無邊的次數,就像宗喀巴大師說到:每一個眾生,上至上面的小鳥,下至地上爬的螞蟻,乃至海洋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看得出來我們的受生有多少次。這一次一次「愛」取的串習,這個力量很強大的。那我們「念佛」,多分來說今生「纔發心」,非常的「生疏」,念佛的時候又夾雜著妄想,所以這個「力」量很薄弱。所以說,如果我們單單只是想要用止的力量,來對治愛取,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說:

  ││┌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

  └┼┤

  │└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

  我平常就是沒有注意到這個賊的活動,就放縱這個愛煩惱,看到境界還是隨順過去的習氣。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用佛號來對治這個愛煩惱,「臨命終」的時候「愛」煩惱「現前」,我們就作不了「主」。所以說:

  │        ┌要為生死心切─┐

  │        │       │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斷生死心切─┤則念念是了生

  │       ├

  │┌要在生死根上┤死時也。

  └┤      │

  └念念斬斷──┘

  這個地方關鍵,是在「生死根上念念斬斷」,就是我們這個信、願、持名,這個三資糧,在修行的方向上,念念之間要對治三界的愛取煩惱,在這個「生死根上,念念斬斷」。所以蕅益大師他很強調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說我們平常就不能調伏自己的愛取煩惱,那臨終的時候,當然是作不了主,所以這平常的栽培就很重要的。

  好,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行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由這個觀行的支持,這個時候佛號的力量就能夠對治愛取。那怎麼修觀呢?我們看第二段,〈補充講表〉第六頁:

  二、正明修觀發願是名切願

  ┌煩惱障┐

  │   │┌惡夢者也

  ┌一、厭離娑婆┼業 障┼┤

  │      │   │└添夢者也

  │      └報 障┘

  │

  │      ┌法身德┐

  │      │   │┌好夢者也

  └二、欣求極樂┼般若德┼┤

  │   │└醒夢者也

  └解脫德┘

  我們這個願力要能夠真實、很切實的生起,那它必須要有觀行的。觀行當中有二個方向:第一個是「厭離娑婆」,第二個是「欣求極樂」。就是說,我們未來的受生,主要有二個方向,就是我們只要今生沒有達到涅槃,我們一定有來生。一定有來生,我們這當中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在三界裡面繼續得果報,可能我善業強到人天得果報、惡業強到三惡道得果報,這是第一個,你在娑婆世界繼續的受身,這是你一個選擇;其次,你選擇到極樂世界得果報。這當中有一些差別,我們必須要去觀察一下,有什麼差別。當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得果報,這當中有三種障礙:第一個「煩惱障」,第二個「業障」,第三個「報障」。我們這個三界的身心世界,是一個有漏的果報,是有漏的煩惱跟業力所和合成的果報體,若身、若心都是雜染。換句話說,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去受用這種果報體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容易有「煩惱」的活動,不是貪就是瞋。隨順我們心情的,我們就有貪慾煩惱的活動;不隨順我們心情的,就是瞋心的活動:不是愛就是恨,我們凡夫的心情就是這樣。換句話說,雖然人天也的確有一些可樂的果報,比如說眷屬的美滿、財富,乃至於尊貴的地位,這個地方是一個安樂的受用,也合乎我們追求安樂的目的吧。但是呢,這個安樂是這樣子的:我們講有這個身安樂、心安樂。身安樂是很粗的一個安樂,主要還是內心的安樂。但是內心要安樂的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在寂靜的狀態。在佛法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心中有煩惱(煩躁惱動的狀態),我們不能受用安樂,因為煩躁惱動會破壞你的安樂。當我們心情是煩躁惱動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安樂的,一個躁動的狀態不可能安樂的,所以煩惱會破壞我們心中的安樂。所以雖然你受用很好的東西,但是你還是不快樂,「弟子心不安」,因為內心有煩惱的活動,這是一個問題。「煩惱障」礙我們安樂的現前。

  第二個「業障」。有些人他過去有重大的罪業,殺、盜、淫、妄的罪業,或者是謗法的罪業,那他心中也容易不安。就是我也沒有起煩惱,我就坐在那個地方,但是我總覺得心中有恐懼不安,這就是有罪業。有罪業也容易障礙你的安樂。我們不知道哪一生曾經造過罪業(這個罪業的本質是擾動的,這個善業的本質是寂靜的),我們這一念心累積了罪業,也使令我們心不安,而這種不安的狀態也障礙我們的安樂。雖然我們福報現前,但是我們總是覺得不安,睡覺也不安、吃飯也不安,罪業障礙我們安樂。

  第三個是「報障」,我們這個果報體有老病死的問題。你的「病痛」現前了,你在受用五欲的時候也不快樂,因為你的身體有病毒,使令你這個六根暗鈍。這個「老」現前的時候,也障礙你安樂,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衰弱了。身體衰弱的時候,你去受用五欲的時候,也使令你不快樂。雖然你有這個福報,有這個五欲的境界現前,但是這個「老」這個法出現的時候,障礙你的安樂。「死亡」出現的時候,把你所有的安樂全部破壞,你的財富、眷屬、地位,死亡一出現的時候,這整個全部都消滅掉。老、病、死障礙我們的安樂。所以說,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得果報,那就具足三種的障礙:煩惱障礙你,你的罪業障礙你,你的老病死障礙你,使令你不安樂,使令你不安。

  在經典上,佛陀對這個三界的果報講出一個評論,他說:這三界的果報也不是完全都沒有快樂的境界,但是痛苦的成分多。怎麼說呢?「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說這個三界的果報體,我們偶爾也有一些善業出現,這個刀上的蜂蜜也真的是很甜,但是可惜的是:第一個它的數量不多,這刀鋒上的蜂蜜能夠沾多少呢?最可怕的是它後面有一把刀,當我們的舌頭去接觸這個蜂蜜的時候,在我們受用甜美蜂蜜的同時,也被這個刀深深的割傷了。你愛的越深,這個刀子就傷的你越深。所以說,世間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子,它有少數的快樂,它就隱藏很多很多的痛苦。你去愛這個快樂的境界,你就必須為這個快樂付出很多很多的痛苦,這娑婆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

  假設我們今生選擇在「極樂」世界得果報,那又是一個什麼境界呢?極樂世界有三種功德:第一個「法身德」。這個極樂世界的果報,我們以後講到凈土莊嚴的時候,蕅益大師會強調:它不是一個業報身,它不是我們自己有漏業力,所成就的一種正報的身心、依報國土,不是。它是彌陀的法身功德,創造了這樣一個身心的果報,而讓我們來受用,所以那個身心世界是無量壽。我們凡夫的業力,不可能招感無量壽,我們凡夫有漏業力的果報,壽命最多能夠一劫,不可能無量壽。所以說,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不是業報身,是一個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是名法身。」他的果報體,他的身相特別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相不會老、不會病、不會死,老病死不能干擾你,不能破壞你的身相。你的內心當中有五種神通,這個神通力可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遨遊十方世界,親近十方諸佛、聽聞佛法。所以這也是一個殊勝的功德,他的果報體是法身。

  第二個「般若德」。極樂世界當中,雖然有煩惱的種子,但是沒有煩惱的活動。因為極樂世界,它的依正莊嚴,會使令我們念佛、念法、念僧。彌陀的凈土,它有一種聖道的力量在裡面,使令我們接觸、受用的時候,誒,他不起煩惱。不像我們三界的果報體,我們接觸的時候會引生煩惱。這個極樂世界的美好飲食、美好宮殿,它有一種聖道的攝持。我們這一念心一接觸這個宮殿、嘗這個美食的時候,誒,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不容易生煩惱活動,這是般若德。

  我們剛出家,也不知道什麼叫煩惱活動;但是你要出家一段時間,我們不斷的去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你會覺得煩惱會慢慢慢慢的淡薄,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身心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這個時候你會明白:原來有煩惱,這個是很粗重的,就像一個人拿了很重的擔子一樣,這個煩惱是粗重的,你對「粗重」這二個字,會有一點體會。所以懺公師父說:「這個出家是享清福,在家是享洪福。」你出家的越久,你會越肯定這句話,的確是這樣。你煩惱淡薄以後,你整個一天會很輕鬆,就算喝一杯白開水都覺得很輕鬆。回想過去,那種粗重性,會厭惡、會厭惡的。所以在極樂世界,它沒有煩惱的活動,有般若的功德。

  第三個「解脫德」,它沒有障道的罪業因緣的系縛。這樣子講,我們可以作一籠總的比較。比如說,我們講凡夫這個無明大夢,只要沒有了生死,都是在大夢當中。但是這個夢有差別,因為這個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娑婆世界的流轉、無量無邊的痛苦,就像一場惡夢,尤其是這個三惡道。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問題在這個三惡道,它有三惡道的果報。有畜生道這種系縛打殺的果報,在畜生道裡面整天都被打、被殺,恐懼不安;有餓鬼道的饑渴果報;有地獄的刀山油鍋的果報:是一場惡夢。第二個是「添夢者也」。在三界流轉當中,我們愈流轉愈糊塗了。你看這隻狗,有的狗它的眼神特別的明利、靈性特別高,肯定這隻狗它是第一次做狗,它剛剛做狗沒有多久;如果它狗做久了以後,你看它二個眼神都獃滯了,那個痴心所就越來越明顯。所以這個三界的果報體的確會障礙我們。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我們不斷的得這種有漏的果報體,這時間久了以後,你這個佛性的力量就薄弱,煩惱的勢力就強。所以經典上說:從畜生道來的人,特別愚痴。因為什麼?你這個果報體,它就是讓你愚痴。這個一方面,你在這個三惡道裡面,你這一段時間就停止了聽聞佛法的這種因緣,聽聞佛法就斷掉了,所以也容易讓你愚痴。所以這個三界當中,除了它的「惡夢」以外,它還「添夢」,它一次一次的流轉,使令你愈流轉愈糊塗、善根愈來愈薄了、煩惱愈來愈重了。

  但是我們到極樂世界有二種好處:第一個,極樂世界「好夢者也」。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阿彌陀佛所安排的,就是你在那個地方得到那個果報體,不管是正報的身心、依報的環境,它不會讓你有痛苦的感覺出現。所以,「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釋迦牟尼佛說:舍利弗,你知道這個國土它憑什麼理由安立做極樂嗎?憑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受,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個佛菩薩的凈土,它每一個名號的安立,都有真實的功德才能安立的。不像我們凡夫的世界,你這個名字可以自己取(呵──),你叫長壽,你不一定長壽。極樂世界它「極樂」的安立呢?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好夢者也」。第二個「醒夢者也」,這個是重點。我們在這個極樂世界當中,能夠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栽培善根,容易成就聖道。這個是我們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相信佛法以後,我們第一個觀念:相信這個生命相續、業果相續。基本上我們相信有來生,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比如說沒有來生,這個生命只有今生,那我們在斷惡、修善、歸依三寶,就沒有意義了。但是我們相信有來生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為來生作一個抉擇。到底「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在三界裡面流轉,到底我來生要去哪裡?這件事情你應該要想一想。就像蕅益大師說的:有些人他對來生他不作安排的。蕅益大師說:這是不對的。蕅益大師說:你晚上要睡覺的時候,這六七個小時的安眠,你就知道要把枕頭放好、把床墊鋪好、蓋上棉被,你這樣子一個晚上的安眠,就知道要稍微的準備一下;怎麼你對無量生命,來生這件事情,你就不準備?這是不合道理的。我們不準備,世間上的事情不會自然出現的。我們不準備、不安排一下來生去哪裡,那肯定是隨業流轉。所以我們來生有二個方向的去處:第一個我們繼續在娑婆世界流轉,第二個我們選擇極樂世界,這二個方向,你應該加以抉擇比較,把這二個的好壞比較出來。內心當中能夠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世的願力出現。這個時候,再念佛,這個時候佛號才能變成往生的資糧,是這樣子的。好,我們回歸到《講義》。

  前面是一種事相的比較,把娑婆世界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跟極樂世界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作一個比較,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一種力量。這以下蕅益大師把它會歸到理性,會歸到我們的一心。

  如此信┌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

  ┤

  已,則└極樂─即自心所感之凈,而自心凈理應─欣求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國土往道上會,它不是心外的一個國土。「娑婆」世界是怎麼有的呢?是由內心的煩惱跟業力所招感的「穢」土。既然是「自心」的「穢」土,「理應厭離」。「極樂」世界它也不是心外有極樂世界,是內心的信、願、持名的功德所顯現的「凈」土,而「自心」的「凈」土「理應欣求」。基本上,我們內心的狀態,我們對於厭惡雜染、欣求清凈,這個是很合理的,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斷惡、修善,這個是很合理的。遠離雜染、追求凈土、清凈,這個是合理的。所以說,就算用理觀會歸到一心,我們也應該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第二段再說明「取捨」的「事理」,看「正文」:

  明取捨事理二

  正明二

  正文

  ┌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

  ┌┤

  │└欣凈─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

  └─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我們這個「厭」離「穢」土,必「須」要徹底的厭離,乃至到這個污穢的境界完全消失,這個時我們才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舍」。「欣」求凈土,一定要這個清凈的功德完全成就,才可以說是「方無可取」,才有資格這樣子講。這以下「引證」,引「《妙宗》」,就是智者大師的《觀經妙宗疏》:

  引證

  └─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智者大師說:「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就是說我們從事相上的「取捨」,從事相上的取凈土、厭離穢土,要到徹底了以後,跟我們佛性說的清凈心「不取不舍」,這是同一條路,是隨順的。

  破執

  ┌設不從事取捨┐      ┌既廢於事,

  ┌┤      ├即是執理廢事┤

  │└但尚不取不舍┘      └理亦不圓。

  ┤

  我們剛開始下手,如果「不從事」相上來「取捨」,一開始你就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本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以這樣的理來礙事,「執理廢事」,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凈跟穢,在娑婆世界就跟凈土一樣的。那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因為你今天忽略了去找一個隨順於修行聖道的因緣啊,對這個事相的取捨忽略了,你這個理性也不容易圓滿、也不容易開顯。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渡過這個河,這個生死大海,你剛開始要依止船的。你一定要有所依止,等到船載你到彼岸以後,你說我不需要船,那是可以的,你可以這樣子講。因為你到了彼岸就不需要船,「取捨若極」嗎,「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但是你剛開始下手的時候,你就不依止船,你沒有本事游過這個生死大海,沒有本事的。

  過去佛學院一個老和尚,他是禪宗的大德,上達下理老和尚,他有一次到一個佛學院去上課(呵──),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和尚,你們禪宗都不持戒的。老和尚說:你怎麼知道?他說:六祖大師說的啊,心平何勞持戒。老和尚說:你心平了沒有?他說:我還沒有心平。老和尚說:你敢快去持戒。(呵──)是啊,心平何勞持戒。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要依止戒相來調伏自己的身口罪業,但是當我們內心當中達到「平」了,已經沒有煩惱活動的時候,那這個戒相就不需要了。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從事相取捨,「但尚不取不舍」,「執理廢事」,你否定了事修的差別、事修的取捨,你的真如理性也不容易圓融、也不容易開顯。這怎麼辦呢?

  │   ┌全事┐ ┌取亦即理┐┌一取┐

  └─若達┤  ├則┤    ├┤  ├─

  └即理┘ └舍亦即理┘└一舍┘

  ──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當我們明白「全事即理」,就是說我們整個事相的這種對治、差別、取捨,其實都是在隨順我們的佛性。因為我們往生凈土,正是對佛性的開顯有幫助的、相隨順的。所以說,我們「取」凈土是隨順於「理」性,「舍」娑婆也是隨順「理」性,「一取、一舍」都是合乎我們的清凈「法界」。所以在講完這個「信」以後呢,就必須要發「明願」的重要性。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看經典上:我們在成就聖道,這當中,親近十方諸佛、聽聞佛法是非常重要的。我看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一個凡夫菩薩,不應該投生在一個沒有佛的地方,不應該。他舉個例子來說:你一個凡夫菩薩離開了佛陀,你單的獨行菩薩道,這叫凡夫的世界。龍樹菩薩說:這個凡夫的世界不是愛就是恨。他說:你受得了嗎?凡夫受得了嗎?他舉一個例子說:像一頭小象。這小象到敵人的陣中,這個毒箭傷害你、刀子殺你,一下子就把這隻象給殺死了。這凡夫的愛恨來干擾你,你這個菩薩,遲早變成敗壞菩薩,退轉了。要到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就這個六牙白象,到敵人的陣營當中,這個毒箭不能傷害它,這可以了。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這個法身菩薩,他可以離開十方諸佛,單獨的到凡夫的世界,在這個苦惱眾生的世界當中、煩惱的世界當中,建立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個資格。他內心當中有無生法忍聖道的攝持,可以。凡夫菩薩是不可以的,他不能避免愛恨毒箭的傷害,他沒有辦法,他受不了。窺基大師在唯識學的註解上,他也提出一個觀念,他也知道我們人的果報體,壽命太短了,修學佛法,這個死亡是障道的因緣。你如果二十歲生起善根修學佛法,到八十歲死掉,這六十年當中,你能夠成就什麼聖道呢?死掉以後,有隔陰之迷,下次再重來,就像水永遠煮不開一樣,煮一煮關掉、煮一煮關掉,在這個生死當中不斷的進進退退。所以窺基大師他提出一個看法說:我們可先成就禪定,專修禪定,升到色界四禪。色界四禪當中有一劫的壽命,而且這個禪定有堪能性,以禪定的力量親近十方諸佛。他的看法是這樣的,以色界的果報體來親近十方諸佛、修學聖道。這個色界果報體也不容易有老病的干擾。不過問題是要有禪定,這不容易。而且你壽命一劫,我看它比不上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壽命是無量壽!而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看這個經典上說:他那個神通不可思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不要說是色界四禪的天人,一個大阿羅漢,他有無漏聖道的禪定力量,一個大阿羅漢,不是一個小阿羅漢,像舍利弗、目犍連那種大阿羅漢,一個大阿羅漢的神通力只能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的神通力從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飛到另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此而已,只能夠親近一個佛,他不能供養十萬億佛,不可以,他沒有這種力量。所以說我們凡夫,的確,選擇一個隨順於聖道的果報體,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你今天要到台北去,你一定要選擇一輛好車子。你騎著腳踏車,要騎到什麼時候才能到台北呢?你那個老病死,搞沒多久,好不不容易在人世間遇到佛法,觸動善根,修學佛法,沒多久死掉了。死掉以後到三惡道去,流轉一段時間又出來,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又生起善根,沒多久又死掉了。這什麼時候才能成就聖道呢?所以說,我們應該要冷靜的思惟一下:「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應該依止什麼樣的果報體來修學佛法,能夠早日成就佛?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你應該在寂靜的心當中,趁你身體健康、心情沒有煩惱干擾的時候,趕快在心中觀察娑婆跟極樂的差別,內心當中生起一個堅定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這個地方要栽培起來。你應該要如此的比較,是這個意思。所以蕅益大師說「故次信而明願也」,除了信以外,這個願也是非常重要的。好,大家有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

  答:這個四弘誓願,它是一個通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願包括了上求、下化,這是所有大乘佛法的一個菩提願。但是基本上,這一個廣大的菩薩道,我們要去實踐這個願,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在穢土實踐你的成佛之道,你在三界裡面得這種卑賤的果報、老病死的果報體,去實踐你四弘誓願,這是你一個選擇的方向。第二個,你覺得這樣子有太多的障礙,你選擇到極樂世界得一個無量壽命的、沒有老病死的、有神通力的果報體,來實踐你的四弘誓願,來實踐你眾生無邊誓願度的,乃至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這個四弘誓願是一個總相。那你有二個選擇,當然這個是人各有志,有些人願意在娑婆世界流轉,這也是個人的選擇。但是蕅益大師的意思說:你應該想一想、應該想一想。站在一個凡位菩薩,是不是應該這樣子做?這件事情應該要想一想。當然,無生法忍的菩薩那種大忍的境界,他到哪裡都一樣。如果是一個凡位菩薩,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到凈土去呢?就像小孩子不應該離開母親一樣,那個小孩子離開母親,他掉到水溝裡面死掉了,怎麼死都不知道。所以說,我們這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一個總相。你可以選擇在穢土實踐,也可以選擇在凈土實踐。一般是這樣子的,龍樹菩薩說,菩薩有二種:這個悲增上的菩薩,特別喜歡在娑婆世界流轉。他雖然沒有成就聖道,但是他看到眾生很可憐,說:好了好了好了,我陪你流轉。反正你在三界當中,你也沒有信心往生凈土,你也沒有能力成就涅槃,好歹我陪你。這眾生說:唉呀,你陪著我,那真好。這悲增上的菩薩,他就是願意陪著眾生在三界中流轉,因為悲心太重,這是一種。智增上的菩薩,他不是這樣的看法,他覺得說:是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我們要度化眾生要有方便力,不是陪不陪的問題,要對眾生有幫助,「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要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陀羅尼。所以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如是觀察:我應該要為菩提道求生凈土,我暫時到凈土去,成就那個果報體,再回入娑婆度有情。這是智增上的菩薩願意到凈土去,到佛的凈土去。龍樹菩薩說有這二種差別,這悲增上、智增上的菩薩,他有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選擇,是這樣子的。

  問:

  答:這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你要看他的情況。禪宗他有時候開悟以後,就像有人問蕅益大師說:這開悟以後是什麼境界呢?蕅益大師說:你真正明白你這一念心本自清凈,開悟以後你會熾然修福,他就是有事修了。因為你知道你這一念心「何其自性,本自清凈」的當下,你一定知道「循業發現」,你動一個念頭,那就無量的緣起,這時候你會熾然修福。所以說,當我們有一個人認為:這個清凈心是離開緣起,單獨有一個清凈心,這個清凈心跟緣起是二個東西,那你這就是執理廢事了,你這個理就有問題,這個理性是離開緣起事相,另外一個清凈心。所以智者大師說:即空、即假、即中,它即空的清凈當下,它也是即假。因為我們的念頭不是停止在清凈心,它不斷的動,它雖然無自性,但是它不斷的活動;不斷的活動,它就不斷的緣起。所以真正明白清凈心的人,知道無自性,「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他知道清凈,他當下一定知道業力不可思議,它受熏。這樣子對理性的明白才真實,才是中道的理性。

  所以我們往生凈土,事實上是隨順菩提道的。因我們一個凡位菩薩,應該要趕快成就聖道。我們看這個經典,佛陀的意思跟歷代大德(龍樹菩薩、智者大師、窺基大師)的開示,所有的佛陀跟祖師,他不同意凡夫來行菩薩道,不同意,看這個意思很明顯的。雖然我們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佛陀跟祖師的意思:凡夫應該偏重在上求佛道,偏重在這個地方。要到無生法忍以後,不退轉了,這個時候,才能夠一方面上求、一方下化;到佛陀,那完全是下化,佛陀不作自利的工作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道次第的問題,這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問題,這是一個道次第的問題。

  問:

  答:這個觀就是我們〈附表〉剛剛講的,你可以把娑婆世界的一種障礙性,把它觀出來,這煩惱障、業障、報障,當然每一個人的體會不同。比如說有些人病痛多,這個病痛多的人他對這個報障特別有感覺,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真的是不好,用沒幾天又生病了,生病了你不去看醫生,它也不會自己好,出去看醫生又浪費時間。有些人煩惱特別重,他總是覺得心中的火燒得特別厲害,他對煩惱的感覺特彆強烈,他也不敢流轉下去:我這個煩惱重,萬一下輩子做國王,那不得了,福報大,「君王一怒,血流千里」,那還得了。就是說你對煩惱障、業障、報障可以觀察,你可以單單一個觀察,或者三個觀察。總之,要讓你真正對娑婆世界生起厭惡的心,我不再流轉了,我不在這邊得果報了。我所有的善業要迴向到凈土去,在凈土得果報。那你把極樂世界的功德,再把它觀出來,極樂世界的功德不難觀,因為在經文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一層一層的介紹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你的正報身心是什麼境界?依報的國土是什麼境界?你很容易欣求極樂。問題是我們厭離娑婆,一般不容易,不容易去注意這件事情。

  這二個是同時的,所以蕅益大師講這個願是二門,二門要具足的,厭離娑婆跟欣求極樂這二個門是缺一不可的。你單單欣求極樂,你不厭離娑婆,你對娑婆世界的愛煩惱它是一個熟境界,它就會有問題。

  問:

  答:他是以不生滅心來起觀,不生滅心它不是一種不造作,它是有造作性的。他在觀的時候也是很理性的觀,他站在不生滅心裏面來觀察,事實上世間真的是這麼多緣起,他也是一種很寂靜的狀態來觀,他不是很感性、很衝動的方式,他也是安住在一種不生滅心。但是他也如實的觀察,世間的相貌有這麼多的差別,凈土有這麼多的差別。所以說,我們講「依體起用」,你不是安住在這個體不動,依體要起用,起用的時候,那就要觀差別了。「用還照體」,雖然差別,但是他還是安住在不生滅心。

  問:

  答:它是隨順於佛法的一種理性抉擇,它不會傷害你不生滅心,它是隨順佛法理性的抉擇,是看到生命的如實相,這是一種如實相。

  好,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24.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4)
寬昌法師:在生活中踐行佛法 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凈空法師:修福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六集)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