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元稹及其佛教詩歌簡析

元稹(779-831年)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屢遭貶謫,但濟世救民的心愿從來不曾改變。命運的坎坷浮沉不僅豐富了其創作素材,而且還使他的思想發生了改變。他早年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中晚年逐步轉變為以佛教思想來為人處世。他的佛教思想在他很多佛教題材的詩歌作品之中都有表現。本文現簡要介紹其生平及其佛教思想。  一、元稹生平簡況  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後,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並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恆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於任上,年五十三。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藉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後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離思詩·其四》、《遣悲懷三首》都是其悼亡詩中的名篇。其中詩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成為傳頌千古的名句。  元稹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有《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二、元稹的思想概況  元稹的思想比較複雜,儒、釋、道思想在他身上兼而有之。由於元稹從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年輕之時,儒家思想在他身上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安史之亂後,人們懼怕戰亂,熱望和平,渴望中興。面對民不聊生、千瘡百孔的社會現實,元稹和其他英雄豪傑一樣,積極入世建功立業的儒家精神成了他所追求的目標。他從小飽讀儒家經典,接受孔孟學說較多,其人生理想是「安人活國,致君堯舜,致身伊皋」(白居易)。輔佐時君,使之成為堯、舜般的帝王,使自己成為稷契、皋陶、伊尹般的賢臣,是初唐和盛唐以來諸多名相和大詩人的宏願,杜甫、李白、陳子昂等人都是如此。元稹十分崇拜他們,尤其崇拜杜甫,精讀了杜甫大量現實主義作品,自小就「哀民生之多艱」,產生了治國安邦平天下的抱負。在信奉儒家「達者兼濟天下」這點上,他和白居易完全一致。他曾回憶年輕時的志向說:「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達則濟億兆,窮亦濟毫釐。濟人無大小,誓不空濟私。」(《酬別緻用》)而欲興利除弊,治理天下,首先要認清社會矛盾,看透社會的弊端。認識社會弊端,他有切身體會,同時又廣泛收集資料和進行系統研究。從他的詩文可以看出,他一直強調以「百姓心為心」,體恤百姓之困苦,輕其徭戍賦稅,抑制權豪、藩鎮、宦官,改進科舉,選拔經世致用之才,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澄清吏治,去除宮市之弊,經略邊疆,以重治貞觀、開元之治。元稹不僅提出了系統的革新主張,而且能身體力行。在拾遺、監察御史任上,他態度激進,不畏權勢,嚴懲惡吏。  在元稹屢遭貶謫之後,他的思想開始由儒家思想逐漸轉向佛道思想上來。他希望能夠從佛道思想中找到解決人生苦悶的方法,這是他思想處於矛盾中的表現。一方面他理直氣壯,雖累遭打擊而不悔,曾自勵曰:「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苟營!所以官甚小,不畏權勢傾。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劍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我可俘為囚,我可刃為兵,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思歸樂》)讀罷此詩,其高貴品格、堅忍不屈,毫不遜色於「革命烈士」,足見元稹骨子裡有一種傲視蒼穹、不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的浩然之氣。這種品質決定了他不可能去巴結權貴,獻媚他人。但另一方面,他又彷徨苦悶,借酒澆愁,萌生出歸隱的念頭,並不時從佛、道說教中尋找精神寄託。元稹讀《老子》、《莊子》,煉服丹藥。另一方面,他還頻繁與高僧往來,尋佛問道,從而接受佛教思想的影響。  三、元稹詩歌中的佛教思想  1.早年的佛教信仰  元稹一生創作了數百首詩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詩歌是與佛教有關的。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對他的影響。元稹最直接提及自己佛教信仰的詩歌是《離思》詩,詩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從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的妻子名叫韋叢,是太子太保韋夏卿的幼女,嫁給元稹時,元稹正身家寒素。貧賤夫妻,相濡以沫,但韋叢年僅二十七歲即英年早逝。後來元稹官居高位,俸錢百萬,妻子卻不能與之共享,元稹極為悲哀,常以詩抒懷。這首詩歌就是表達元稹對早逝妻子的懷念之情。  詩人用了兩個比喻:「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達了他與韋叢愛情生活之美好、惟一和不可替代的情緒。後兩句則由此而深情地表達「取次花叢懶回顧」的堅貞。元稹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麼堅貞,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學佛修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對韋叢的思念。      元稹還在多首詩中提到自己早年信佛,如其被貶通州之後作的《遣病》詩中說:  ……  自古誰不死,不復記其名。  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並。  ……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驚。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況我早師佛,屋宅此身形。  元稹由於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因而在其詩歌中經常會用佛教術語來描述客觀事物。如《杏園》詩云:  浩浩長安車馬塵,狂風吹送每年春。  門前本是虛空界,何事栽花誤世人。  唐代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會,木結構的平房小樓,和深宮宅院,容納了百萬人口,北方多旱,每天滾滾車馬揚起塵土,遮天蔽日。這裡借喻長安不僅是紅塵深處,而且有萬丈紅塵。  「狂風吹送每年春」,春天的長安又是風季,這裡借喻中唐以來,朝政多故,年年都有不測之事。  在狂風揚塵的春季,桃李杏花在長安城仍然隨處可見。元稹在杏園發出了如上感慨:萬法本空,出入本空,今天出門不知還能不能回家,又何須栽這一園的花來惑亂世人呢。  2.元稹的贊僧詩  在元稹撰寫的佛教題材的詩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贊誦高僧德行,或描寫由俗入道的事迹。也有描寫尋僧不遇的詩歌。如《智度師二首》即是描述智度師由戰將投歸佛門的事迹。詩云:  四十年前馬上飛,功名藏盡擁禪衣。  石榴園下擒生處,獨自閑行獨自歸。  三陷思明三突圍,鐵衣拋盡衲禪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干望落暉。  在詩歌中,元稹講說了智度禪師在四十年之前曾經是一個馳騁沙場的戰將。後來由於感悟世事滄桑,變化無常,放棄了功名利祿,投身佛門學佛修道。沒有刀光劍影的廝殺,卻多了一份閑適心情。想想過去曾與史思明廝殺突圍,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當鐵衣拋卻穿上衲衣之後,自己才真正感覺到一種遠離塵囂的輕鬆。  關於描寫由俗入道相關的還有《志堅師》云: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臘。  靈武朝天遼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剃卻頭,便繞嵩山寂師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見淮西陣雲合。  這首詩歌是描寫志堅師在出家三十年以前曾是一個南征北戰的將軍。在歷經世事變遷之後,他才由衷地感覺到人世的無常變化,由此產生對佛門的嚮往,並在經過嵩山拜祭圓寂的禪師之塔後,終於入跡空門之中。  元稹在詩歌中還講述了一些注重說法修定的高僧。他在《定僧》中說:  落魄閑行不著家,遍尋春寺賞年華。  野僧偶向花前定,滿樹狂風滿樹花。  詩人由於官場失意,為了消遣苦悶的心境,在這大好的春天來到寺院中欣賞春光燦爛的春景。在這荒郊野外的寺院中,見到一位高僧安坐在盛開的花叢邊靜心禪坐。滿樹春花與高僧相映成趣,令詩人很羨慕這種情景。  詩人還在《寄曇、嵩、寂三上人》詩歌中,以詼諧的語氣說,上人們經常向人講說對治煩惱痛苦的方法,卻又偏偏將人生的死苦經常講述給我們聽。現在這些上人不是向人講述痛苦之事,而是告訴人們不生不滅的道理,這使人沒有對死苦等人生產生各種痛苦的恐懼,因而心中更為放鬆;也不用操心如何對治,因而心中更為清閑。詩云:  長學對治思苦處,偏將死苦教人間。  今因為說無生死,無可對治心更閑。  元稹還在《盧頭陀詩》中介紹了一位堅持苦行的盧頭陀高操的道行。詩云:  盧師深話出家由,剃盡心花始剃頭。  馬哭青山別車匿,鵲飛螺髻見羅睺。  還來舊日經過處,似隔前身夢寐游。  為向八龍兄弟說,他生緣會此生休。  這首詩歌是詩人拜望盧頭陀之後所作,在拜會中,盧頭陀向詩人講述了自己出家的緣由。頭陀告訴詩人,出家關鍵在於降伏自己的妄心,當你不受世俗之心的牽纏之時,你就能夠捨棄一般人戀戀不捨的俗塵生活,身出家心也出家。經過多年之後,詩人故地重遊,昔人已去,自己彷彿在夢中遊玩,因而,詩人說「他生緣會此生休」。  詩人元稹還寫有一些悼念高僧的詩歌。他的《尋西明寺僧不在二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詩云:  其一  春來日日到西林,飛錫經行不可尋。  蓮池舊是無波水,莫逐狂風起浪心  其二  碧澗去年會,與師三兩人。  今來見題壁,師已是前身。  芰葉迎僧夏,楊花度俗春。  空將數行淚,灑遍塔中塵。  詩人在第一首詩歌中說,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自己每天都到西明寺,可是物是人非,往昔高僧手持錫杖和經行、誦經的身影早已不見。寺院中的蓮池中過去是一平如鏡的無波之水,我們現在來到這裡,也不要追逐狂風起波浪之心。言外之意是讓人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  後面一首詩歌,則是詩人為懷念高僧而作,詩中的師父,詩人並沒有說明是何人,但我們從詩歌的內容中可以感知,詩人對這位高僧懷有很深的感情。  詩人去年還曾見到高僧,並還與其對談。而今年來到這個西明寺,只見到高僧所題在牆壁上的詩句。禪師已經離開人世。詩人還點明了來到西明寺的時間是楊花落盡、菱角葉長滿池塘的初夏季節。詩人睹物思人,淚如雨下,更加懷念這位高僧。  3.讚頌道友詩  元稹不僅寫了很多讚頌高僧的詩歌,而且對於那些潛心佛教信仰的居士也倍加敬佩。他曾寫有很多讚頌道友潛心修行,以及抒發道友之間深情厚誼的詩歌。如其《悟禪三首寄胡果》三首:  近聞胡隱士,潛認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萬劫長。  有修終有限,無事亦無殃。  慎莫通方便,應機不頓忘。  詩歌中的胡隱士(胡果)是元稹共同學佛的好友,他雖然是居士,但卻能夠身在俗世心不染塵。詩歌讚頌胡果習禪得到了一定的覺悟。而且他的覺悟之處在於他不怨恨人生百年的短促,反而是因人不能得到解脫,而萬劫在六道中輪迴感到悲哀。詩人在詩歌中稱讚胡隱士是一位看破人生的真正覺者,他不會因為人生的苦短而抱怨,而是經常為在六道中受苦的眾生而悲哀,希望這些眾生都能夠遠離苦海,同登覺岸。  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  晚歲倦為學,閑心易到禪。  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  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  《悟禪三首寄胡果之二》是詩人元稹自己晚年對人生和修行的體驗,他體悟到閑靜自在的修禪生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他將這種體驗告訴道友胡果,以共同探討佛法與人生。詩人認為人生短暫,沒有必要為太多的事斤斤計較。人到了晚年就會厭倦世間的很多學問,只有閑下心來才會達到禪境。詩人認為,當人生病的時候,應當安心宴坐,貧窮之時還應當少攀緣。詩人將自己的體會告訴胡果,認為這樣就能夠過得安然自在了。  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  春遊晉祠水,晴上霍山岑。  問法僧當偈,還丹客贈金。  莫驚頭欲白,禪觀老彌深。  詩人講述了自己閱讀經典的有關章節時,常常會在內心中生起種種個人知見和疑惑。詩人還能夠以一種閑適的心境來游山觀水,以體會禪悟的境界。詩人還寫到向僧人求法之時,僧人通常會說些偈語來為他解答,讓他從偈語中領悟到問題的答案。詩人還告訴胡果,不要擔心這麼多年修學,自己黑髮已經悄悄地變白,而仍然學無所成,真正的修禪觀心到年紀大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元稹在《贈樂天》詩中描寫了與白居易的深厚友誼,表達了自己閑適的生活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看破世事,心無外物的心境。詩云:  等閑相見消長日,也有閑時更學琴。  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心。  4.寺院風景詩  元稹還寫了很多遊歷寺院,描寫寺院景緻的詩歌。他的《古寺》詩便是其中之一。詩云:  古寺春餘日半斜,竹風蕭爽勝人家。  花時不到有花院,意在尋僧不在花。  詩歌中描寫了古寺春末一天傍晚時分的景緻,此時夕陽即將落山,寺院旁邊的竹林在春風的吹拂下涼爽宜人。雖然沒有百花盛開的繁榮景象,但依然有花院存在,還會給我們帶來賞花的機會。此時,詩人筆鋒一轉,雖然古寺中有這麼多令人留戀的景象,但這並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在尋訪高僧並不是太在意花草。  元稹還在《度門寺》一詩中,讚頌了度門寺環境幽雅、殿宇莊嚴、法務昌隆、梵音裊裊的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詩云:  北祖三禪地,西山萬樹松。  門臨溪一帶,橋映竹千重。  翦鑿基階正,包藏景氣濃。  諸岩分院宇,雙嶺抱垣墉。  舍利開層塔,香爐佔小峰。  道場居士置,經藏大師封。  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衝。  由旬排講座,丈六寫真容。  佛語迦陵說,僧行猛虎從。  修羅抬日拒,樓至拔霜鋒。  畫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蕉非難敗壞,槿喻暫丰茸。  寶界留遺事,金棺滅去蹤。  缽傳烘瑪瑙,石長翠芙蓉。  影帳紗全落,繩床土半壅。  荒林迷醉象,危壁亞盤龍。  行色憐初月,歸程待曉鍾。  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宿蔭高聲懺,齋糧并力舂。  他生再來此,還願總相逢。  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幾類不同內容的詩歌之外,元稹還寫有表現護生理念的詩歌。如他的《修龜山魚池示眾僧》中云:  勸爾諸僧好護持,不須垂釣引青絲。  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稹在詩中勸寺院僧人看護好放生池,不讓外人前來釣這些被放生的魚兒。詩人說,不要對坐在山間邊看經邊看護放生池感到厭煩,這樣做其實就是最好的修行,說不定還是自己得道的時候。  元稹作為唐代有名的信仰佛教的文學家,很早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為官之後,他不僅頻繁參訪寺院、與高僧往來問道,而且還以詩歌作為弘法工具,在詩歌中描述自己的修行體驗,闡釋佛教義理,讚頌高僧的盛德,與道友交流修道方法。由此可見,佛教思想成為他中晚年之後重要的精神支柱。
推薦閱讀:

《桃溪夢》四折
如何理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表達的情感?
"詩歌鑒賞技巧"簡評
詩經《凱風》通過什麼手法描寫的母親?
古代詩歌鑒賞---「形象鑒賞」能力形成性訓練學案

TAG:詩歌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