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管道里的美蘇冷戰
在一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中,美蘇在輸油管道中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其間看似蘇聯人得手,但最終卻被自己的勝利所壓倒。對於前蘇聯這樣的產油國而言,大口徑的輸油鋼管無疑是其保證石油出口、實現戰略經濟目標的生命通道。如果不具備足夠的生產技術和能力,不但無法將深處腹地的油氣資源運出廣袤的俄羅斯凍原,而且也會因為石油產業對鋼管的高度依賴性,而在險惡的國際叢林里受制於人。也正是因為看重了蘇聯的這個弱點,美國決策者一直將輸油管道禁運視為遏制蘇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幽深而漫長的石油管道里,兩國曾為此進行過近十年的糾纏與攻防。「石油換鋼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狂飆,幾乎摧毀了蘇聯境內從烏克蘭西部到高加索地區的所有石油井架。深諳石油之戰略意義的希特勒,從一開始就用紅藍鉛筆不斷在作戰地圖上圈點蘇聯的能源基地,為德軍轟炸機和坦克兵團標註打擊重點。待「二戰」結束時,蘇聯石油生產已降至1930年來的最低點,總產量僅為1940萬噸。儘管戰後蘇聯從奧地利等佔領區獲得了大量石油勘探和生產設備,又通過與羅馬尼亞合組石油股份公司的方式控制了該國油田,但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蘇聯仍然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這位從煤礦工人中走出來的政治強人,至死也未能使蘇聯回到20世紀初期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國的位置上。總體上看,蘇聯並不缺乏重振石油工業的政治決心和資源優勢,它需要的只是設法與西方談判,進口更為高效的採油設備與技術。在1955年蘇共中央全會上,蘇共中央委員伊?費?捷沃相言辭激動地指出,只有儘快改善技術和設備領域的滯後狀況,才有可能提高石油工業效率低下的局面。不過,美國中央情報局顯然比莫斯科「醒悟」的更早。1950年,該局向總統提交了蘇聯石油工業的研究報告,敦促上峰利用蘇聯對西方技術的依賴,對其實施戰略遏制。這份報告斷言,假如無法取得西方的石油技術和設備供應,「蘇聯不可能在最近的將來進行任何特殊的改進」。在蘇聯擬從歐洲進口的石油設備和技術的清單里,排在最前面的是大口徑的輸油鋼管。「二戰」後,隨著傳統石油產區巴庫油田的相對枯竭,蘇聯的石油基地逐漸東移至西西伯利亞。無論是要將石油輸送至國土歐洲部分這一經濟重心所在地,抑或是向歐洲國家出口以換取外匯和技術設備,都需要足夠廉價和高效的運輸手段,其中尤以大口徑管道運輸最為經濟。據美國學者B?W?詹特森推算,如果輸油管道採用40英寸鋼管,運費要比24英寸鋼管節省39%,比鐵路運輸節省72%。不幸的是,正如學者A?斯騰特所指出的,蘇聯的大口徑鋼管生產能力僅能達到「象徵性數量」,無法滿足遠程石油運輸的需求。與之相反,它的主要對手美國卻擁有全球77%的24英寸以上鋼管的生產能力。但由於美國自「二戰」結束後即對蘇聯及其社會主義盟友實施貿易禁運,莫斯科除了用石油向歐洲換取相關設備之外,別無選擇。對它而言,如果促成和穩定這一交易,不僅可以增加外匯,強化在國際能源格局中的話語權。而且客觀上也能夠反向加強歐洲對蘇聯石油的依賴,分化美歐同盟。為了儘快獲得大口徑輸油鋼管,蘇聯不惜得罪東歐盟友,給予西歐和德國更大的石油價格優惠。按照A?斯騰特和B?W?詹特森的統計,蘇聯對西德出口石油的價格是每桶1.71美元,比世界市場價格低0.85美元。與此相反,東歐所得到的原油價格則高於西歐一至兩倍。儘管蘇聯在1958年和1962年兩次降價,但對東歐的降價幅度遠遠低於西歐。與此相應的是,1958-1962年間,西德成為蘇聯最大的鋼管供應商,其出口額達到了蘇聯大口徑鋼管進口總額的2/3,義大利、瑞典和日本則得到了剩餘的鋼管訂單。「限制蘇聯擾亂自由世界的能力」對於蘇聯和西歐之間以石油換鋼管的大額交易,美國政界憂心忡忡。1962年,參議員H?漢弗萊在第87屆國會第二次會議上警告白宮,蘇聯對歐洲的石油傾銷並非單純的雙邊貿易,而是出於「政治和軍事原因」的戰略行動,會使西方國家的國防與工業逐漸形成對蘇聯石油的依賴,這「比軍事威脅更危險」。其中,從蘇聯烏拉爾-伏爾加油田通往東歐及黑海、波羅的海港口的「友誼」輸油管道尤其令美國人感到憂慮。在美國國務院官員看來,「友誼」管道的建成和投產,將「(1)有利於改進蘇聯相對的軍事、戰略和經濟力量;(2)向蘇聯在東歐的駐軍提供更多的穩定的石油儲備,提高蘇聯駐軍的後勤保障能力;(3)迅速地減少蘇聯的運輸負擔,有利於滿足其他方面的要求;(4)有利於蘇聯對非蘇聯集團國的石油攻勢」。要求遏制蘇聯「石油換鋼管」戰略的,不僅是美國國務院和軍方的要求,國內石油寡頭也加入了敦促肯尼迪總統對蘇聯採取行動的行列。包括新澤西標準、加利福尼亞標準、美孚、海灣、德士古在內的五大石油公司,一直是中東石油的主要經營者,並且一直以每桶1.75 至 2 美元的石油價格在世界石油市場上呼風喚雨。但由於蘇聯向歐洲購買商提供的石油價格比中東石油更低,五大石油公司不得不以降價方式與蘇聯爭奪市場。公司利潤不但因此大為減少,而且對美國政府的收支平衡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唯有遏制蘇聯石油出口,才能奪回全球石油市場的主導權。1961 年,肯尼迪政府授命國家石油委員會提交蘇聯石油戰略的研究報告。後者在徵求各方意見之後,建議西方國家對蘇聯石油出口進行抵制,實施大口徑輸油管道禁運。次年,肯尼迪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對具有軍事意義的物資進行了重新定義,將管道設備列為蘇聯能夠對西方石油供應造成破壞的物資。但是,在如何對待蘇聯「石油換鋼管」戰略的問題上,美國政府內部出現了分歧。已經解密的美國國務院檔案表明,國務卿臘斯克主張採取積極聯繫戰略,對蘇歐貿易進行靈活管制。他認為,貿易能起到促使蘇聯「趨向更負責、更和平」和「東歐自決」的作用。商務部長赫傑斯則贊同提高管制級別,在爭取盟國加入禁運之後擴大美蘇貿易,減少歐洲盟友對蘇聯的能源依賴。不過,隨著石油寡頭藉助國會向白宮施壓的力度不斷加大,鷹派主張最終佔據上風,對蘇聯進行鋼管禁運被提上議事日程。1963 年 6 月,美國國會通過《1949 年出口管制法》修正案,對包括禁運鋼管和管道設備在內的對蘇貿易加強管制,「以限制蘇聯擾亂自由世界石油供應模式的能力」。作為美國主導、旨在對蘇聯及其意識形態盟友進行貿易禁運的協調結構,「巴黎經濟統籌委員會」(下稱「巴統」)相關制度一直是西歐得以與蘇聯開展鋼管貿易的條件。學者李新華認為,為了不得罪美國同時又能以鋼管換取蘇聯石油,西歐國家利用了「巴統」的行政例外程序,即無需事前申請或事後備案,成員國可自行決定出口戰略價值較小的物資,與蘇聯開展大口徑鋼管貿易。由於「巴統」議事程序採取「成員國一致」原則,遊說和施壓的成本過高,美國決定拋棄「巴統」,另行尋找遏制蘇歐貿易的制度平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稱「北約」)隨即成為華盛頓脅迫盟國對蘇禁運的新機制。事實上,在未決定對蘇聯加強鋼管禁運之前,美國已開始爭取義大利加入禁運聯盟的嘗試。1962 年1月,美國國務院內部文件基本達成共識,準備「阻止未來義大利對於蘇聯集團貿易的依賴,特別是對像石油這樣的戰略性物資的進口」。國務卿臘克斯甚至向意方暗示,如果義大利不在禁運問題上給予配合,將會影響美意關係。美國石油公司承諾向義大利提供廉價石油,條件是意方對蘇實施鋼管禁運。國家控股的義大利石油公司(「埃尼」)總裁恩里克?馬泰對此反應冷淡,但在他莫名其妙地死於空難之後,「埃尼」新任領導人很快就與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達成了供油協議。美國的施壓和遊說顯然是成功的,因為蘇聯石油在義大利市場的份額在隨後三年內就從22%銳減至10%。美國在亞平寧半島的成功,並沒有在其他歐洲國家輕易複製,即便是藉助了「北約」這個由它主導的軍事組織。按照《北大西洋公約》的有關成員國義務的安排,「締約國將加強其自由制度,增強對於此種制度所基於原則的了解,促進安全與幸福之條件,以推進和平和友善之國際關係。締約國應消除經濟政策之衝突,並鼓勵任何締約國或所有締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美國故意曲解這一規定,賦予其經濟冷戰的功能,要求歐洲夥伴對蘇聯石油的進口額不得超過市場份額的 10%,並停止向蘇聯出口大口徑輸油鋼管。「二戰」後的經濟恢復和快速發展,顯然增強了歐洲各國在外交問題上向美國說「不」的膽量。在北約主要成員國中,除了義大利已被美國拿下、法國右翼政府認同美國倡議之外,西德和英國都對美國的遊說反應消極。儘管美國利用1962年10月的古巴導彈危機渲染蘇聯對「自由世界」的威脅,迫使「北約」達成了對蘇聯禁運大口徑鋼管的秘密協議,但英德兩國仍然不願配合。美國為說服英國加入禁運行列,曾由肯尼迪總統親自向英國首相麥克米倫致函勸說,失敗後又實施經濟利誘,提議由美國石油公司購買英國鋼管。1963年,隨著麥克米倫和肯尼迪分別因醜聞下野和死於刺殺,美國徹底放棄了針對英國的外交努力,轉而爭取西德。和同時期的英國一樣,西德鋼鐵工業生產能力出現了嚴重過剩,希望通過對外出口緩解庫存壓力,因此不願輕易放棄蘇聯的輸油管市場份額。儘管西德政府無條件同意禁運協議,但在野黨和商界在國會發起杯葛,要求廢除這一協議。最終由於美國施壓,執政黨基民盟議員不得不集體退席,使否決失效,勉強維持了美德兩國的禁運聯盟。青年學者陳興廣認為,美國未能完全構築起針對蘇聯的輸油管禁運聯盟,也與其他因素有關。比如,它無法說服非「北約」成員國日本、中立國瑞典及東歐的捷克、羅馬尼亞等國向蘇聯出口油氣管道,也不能阻止蘇聯自主研製和生產大口徑鋼管的努力。1966年,隨著蘇聯40英寸鋼管生產能力從零躍至60萬噸,通向歐洲的「友誼」油氣管道最終建成。在克里姆林宮歡呼「烏拉」的喊聲中,華盛頓也傳出了宣布結束對蘇鋼管禁運的消息。最終被輸油管絆倒不過,蘇聯人顯然高興得過早了。學者李新華認為,圍繞石油工業與西方國家的長期糾纏和攻防,使蘇聯輸油管道系統的建設被迫延緩數年,油氣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以石油換取西方技術設備的規模雖然有升有降,但總體上也失去了增長勢頭。更重要的是,對蘇聯戰略性能源產業的整體性貿易制裁,使蘇聯不得不為了經濟自衛而加大重工業投資比重,從而忽略了產業結構的平衡性。直到1971年,美國中情局的秘密報告還顯示,「蘇聯迫切地需要現代石油設備,對美國的機械設備和技術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蘇聯總理柯西金在基輔的一次會議中強調發展蘇美在能源領域合作的重要性」。經濟領域的這一致命傷,使其對外貿和外匯更為依賴,為西方陣營發動下一波攻擊留下了機會。美國總統里根上台後,對蘇聯經濟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蘇聯的經濟已經處於停滯狀態,嚴重依賴能源出口以換取進口西方技術與設備所需要的硬通貨。1980 年蘇聯能源出口創匯已經增加到 147 美元,佔蘇聯全部外匯收入的 62.3%。正是基於這一結論,里根政府決定對蘇聯經濟賴以生存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性資源進行攻擊,進而瓦解蘇聯經濟。1982年冬,歐美日澳「在對蘇聯集團的經濟戰略方面達成了實質性協議」。雙方同意終止履行與蘇聯業已達成的各種貿易協定,特別是有關天然氣、石油技術的協定;不向蘇聯提供能使其經濟軍事化的優惠援助;不與莫斯科簽署任何新的天然氣協定等等。儘管里根很快即因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逝世而宣布終止制裁,但卻使正在規劃中的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項目規模被迫削減一半,由雙線改為單線,工程也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年。學者陳興廣認為,這對已經陷於重重困難的蘇聯經濟無異於雪上加霜。西方利用蘇聯經濟結構的缺陷,誘導其分別與西德和法國簽訂了長達25年的天然氣供氣合同,以換取輕工業產品和外匯。蘇聯為完成合同,不得不繼續加大能源領域的投資,從而使國內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更趨深重。而且,由於增加對西歐增加油氣出口會使東歐盟友獲得的比例相應降低,蘇聯與東歐各國的內訌也逐漸加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我們被迫壓縮了對經互會夥伴的石油供應,其中包括對保加利亞的石油供應。保加利亞,還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對此感到非常窩火」。作為蘇聯的戰略產業,油氣工業在西方經濟冷戰的逼迫之下逐漸喪失了擴張能力。它所支撐的國內改革隨之萎縮,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這不僅造成了民眾對政權合法性的質疑,而且客觀上增強了東歐盟友的離心傾向。隨著這些狀況的日益加劇,聯盟共和國的衰落和解體,也慢慢進入了歷史倒計時。
推薦閱讀:
※科幻微小說 管道交通
※知識布局-jediscluster-pipeline
※關於地暖盤管
※為什麼可以通過管道送暖氣而不能通過管道送冷氣?
※五臟六腑——人體的蓄水池和輸送管道 文 / 蕭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