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會讀書嗎?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在開玩笑的感覺,有故弄玄虛之嫌。但仔細一想,會不會讀書,對於我們能不能更有效獲取知識是密不可分的。《南史陸澄傳》中說陸澄讀《易經》三年,背得滾瓜爛熟,卻不明書中含義,學而不明其理,被時人譏為「書櫥」。晉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藏書多讀書也多,可學不能用,被人們譏為「書呆」。由此可見讀書還是有很多學問在裡面的。書籍中凝結著人類歷史優秀文化綻放的奇葩,千百年滄桑鍛造出的不朽思想。時下書如牛毛,可真正有價值的精華之本卻不多,要從汗牛充棟的書海中選擇一本書讀還真是不容易。

習總書記在《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就說過: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歷史經典,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的作用;通過研讀文學經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研讀哲學經典,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通過研讀倫理經典,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

很多人讀書只求讀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經驗化作自己的心靈體會,或者只有感覺而無理性的認識,沒有心靈的巨大震撼,沒有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層審察,這樣的閱讀就不能完成從有字書向無字書的轉換。對於讀書,心靜是前提,心浮氣躁莫讀書,讀書就要沉浸書中,後有所感悟。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真好,一個「自」字,強調了高雅不凡的氣質源於書香熏染。「氣」不僅指讀書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是指在面對人生失意和窘迫時所表現出的樂觀豁達的態度。讀書不僅可以長知識,還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經常讀書,可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成高雅、脫俗的氣質。曾國藩對兒子曾紀澤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北宋詩人黃庭堅則從反面闡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事實證明,讀不讀書,書讀得多少,對人內在氣質的影響是絕不相同的。英國作家培根曾這樣闡述讀書與人的性格氣質的關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讀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讀《禮記》「不食嗟來之食」,讀孔子「不飲盜泉之水」,讀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讀海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讀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讀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不願屈服。還有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讀這類書,你耳濡目染的是先人前輩何等的高風亮節?所以我們讀書,就要讀歷經滄桑仍被奉為經典的書籍。經驗告訴我們經典的書籍里每一句話都值得咀嚼都讓你有很長時間的思考,而且你讀了幾遍都不生厭,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受。

讀書是提升自身素質的需要,是增強本領、干好事業的需要。黨員幹部要做一個會讀書的人,有文化的人,有品位的人,能夠和各方面打交道的人,沒有豐富的知識不行,只有樂於讀書,善於讀書,終身讀書,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幹好各個方面的工作。

那麼,你會讀書了嗎?

推薦閱讀:

命運掌握在讀書人自己手裡
小孩讀書風水——文昌位
【教育讀書】賈平凹:錢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教育讀書】看書與讀書不是一碼事
讀書心得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