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常見消化道疾病診斷與鑒別
一、從感染病原和臨床特徵上進行鑒別
1、仔豬黃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致死性疾病,臨床上以腹瀉、排黃色或黃白色糞便為特徵。
2、仔豬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糨糊狀稀糞為特徵。
3、仔豬紅痢: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一種高度、致死性的腸毒血症,臨床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腸後段的瀰漫性出血或壞死性變化為特徵。
4、豬痢疾:是由致病性豬痢疾蛇形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大腸黏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纖維素壞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為特徵。
5、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屬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疾病,臨床上以嘔吐、嚴重腹瀉和脫水為特徵。
6、豬流行性腹瀉: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屬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嘔吐、腹瀉和脫水為特徵。
7、仔豬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以敗血症、腸炎、使懷孕母畜發生流產為特徵。
8、豬輪狀病毒病:是由輪狀病毒(屬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腹瀉和脫水為特徵。
9、豬球蟲病:是由球蟲引起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以水樣或脂樣的腹瀉為特徵。
二、從流行病學上進行鑒別1、仔豬黃痢:最容易發生於1~3日齡的仔豬,個別仔豬在生後12h發病。發病率與病死率較高。
2、仔豬白痢:多發生於10~30日齡的仔豬,發病率中等,病死率低。
3、仔豬紅痢:主要侵害1~3日齡的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發病率高,病死率低。
4、豬痢疾:各種年齡的豬和不同品種豬均易感,但7~12周齡的小豬發生較多。本病流行無季節性,持續時間長。
5、豬傳染性胃腸炎:10日齡以內仔豬病死率高,5周齡以上豬的死亡率低,成年豬幾乎不死。一般多發生於冬、春季,發病高峰為1~2月份。
6、豬流行性腹瀉:各種年齡的豬都感染,哺乳仔豬、架子豬或肥育豬的發病率高。本病多發生於寒冷季節,以12月和翌年1月發生最多。
7、仔豬副傷寒:常發生於6月齡以下的仔豬,以1~4月齡者發生較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多雨潮濕季節發病較多。
8、豬輪狀病毒病:多發生於8周齡以內的仔豬。本病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季節多發。
9、豬球蟲病:主要危害初生仔豬,1—2日齡感染時癥狀嚴重。
三、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上進行鑒別1、仔豬黃痢:排出黃色漿狀稀糞,內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胃腸道膨脹、有多量黃色液體內容物和氣體,腸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小腸壁變薄。
2、仔豬白痢:糞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狀或糊狀,腥臭、粘膩。腸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病變。
3、仔豬紅痢:排出血樣稀糞,內含壞死組織碎片。空腸呈暗紅色,腸系膜淋巴結鮮紅色,脾邊緣有小點出血,腎呈灰白色。
4、豬痢疾:食慾減少,糞便變軟,表面附有條狀粘液,以後糞便黃色柔軟或水樣,直至糞便充滿血液和粘液。大腸黏膜腫脹,並覆蓋有粘液和帶血塊的纖維素,分泌物軟至稀薄,並混有粘液、血液和組織碎片。
5、豬傳染性胃腸炎:仔豬糞便為黃色、綠色或白色,可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成年豬有嘔吐、灰色褐色水樣腹瀉。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腸系膜充血,淋巴結腫脹,腸壁變薄呈半透明狀。
6、豬流行性腹瀉:水樣腹瀉,嚴重脫水,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小腸擴張,內充滿黃色液體,腸系膜充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小腸絨毛縮短。
7、仔豬副傷寒:耳根、胸前、腹下及後軀部皮膚呈紫紅色,糞便惡臭,呈淡黃色或黃綠色,並混有血液、壞死組織或纖維素絮片。脾腫大、質地較硬,呈暗紫紅色,全身淋巴結充血、腫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呈索狀。
8、豬輪狀病毒病:糞便水樣或糊狀,色暗白或暗黑。胃壁弛緩,內充滿凝乳塊和乳汁,小腸壁菲薄,廣泛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9、豬球蟲病:水樣或脂樣腹瀉,糞便從淡黃到白色,惡臭。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局灶性潰瘍。
推薦閱讀:
※奇門遁甲占疾病
※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有什麼區別,都具有傳染性嗎?
※地支臧干與2018年可能面臨的疾病
※內分泌疾病之「奇經八脈」辨證
※梅霞道人中西相人探原論疾病死生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