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巧用暗示孩子更聽話
吃過晚飯,爸爸給東東講故事。講著講著,東東的雙手搞起了小動作。爸爸沒有停下來,不過他用眼睛緊盯著兒子的小手。不一會兒,東東「醒」了過來,雙手安靜了。
解析: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比語言能更細膩更清晰地表達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所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
表情暗示
家裡來了客人,平平有了小夥伴高興得忘乎所以,發起了「人來瘋」。他一會狂笑,一會尖叫,連爸爸的眼神也視而不見。於是爸爸猛地皺起了眉頭。這下,平平總算看到了,聲音也降低了不少。
解析:人的表情能傳達多種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可以、不能、不該等等。孩子做了好事,你對他讚許地點一點頭。孩子經過努力,解開了一道題,你對他會心地笑笑,都是一種最好的激勵。
言語暗示
浩浩早上起床後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浩浩,今天遇到樓下亮亮的媽媽說亮亮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床被打理得整整齊齊。浩浩聽後表面上不以為然,但漸漸地自己動手學會了疊被。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而採取一種迂迴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的「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動作暗示
周末,晚上9點多了,小飛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小飛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解析: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教育孩子。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並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
推薦閱讀:
※教育之道:看媽媽如何教育在電梯裏搗亂的熊孩子
※怎樣讓孩子克服寒假中的壞習慣
※剖腹產全程拍攝,淚流滿面...母親節必須轉給全世界的男人和孩子看!
※讓孩子成為守信的人(Ⅱ)
※【崔玉濤談餵養】米粥、米粉做輔食要稠,否則阻礙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