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語法講義:第二章 詞類

第二章 詞類

一.詞類的含義及詞類劃分的目的

(一)詞類的含義

詞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a.按詞的音節的多少分類:單音詞─複音詞  b.按構成詞的語素的多少分類:單純詞─複合詞  c.按詞的歷史來源分類:新詞、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我們將要說的詞的分類是詞在語法上的分類,即這裡所謂「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正因為如此,這裡的詞類的劃分標準應該是語法上的標準,而不是語音的或者辭彙的、語義的。總之:

「詞類」應該是詞的語法分類,是根據語法的標準劃分而來的詞的類別。

(二)詞類劃分的目的

劃分詞類的目的是什麼?現在看來,起碼有以下兩點是要重視的:  1.語法分析的目的之一,是揭示語法規律的本質。詞類在語法當中是一種客觀存在,因而,語法研究必須如實地揭示這種客觀存在。  2.語法描寫、說明的需要。要進行語法描寫或者語法解釋,詞類的概念是重要的。例如,要說明下列語法現象所包含的語法規律就非有詞類的概念不可:    a.寫信       b.我去     吃飯        你來     走路        他寫     ……        ……   ──────     ──────   動+名→動賓     名+動→主謂  實踐證明,詞類的概念是重要的。

二.詞類劃分的標準

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所以,劃分詞類的標準就應該是一個語法上的標準,而不應該是一個語音上的或者辭彙上的甚至語義方面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詞類劃分甚至詞的定性、歸類過程中都有重要的意義。  問題是,這個用於詞的語法分類的標準具體是什麼?它是詞的語法功能。

從整體上來看,「詞的語法功能」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詞的形態變化。西方大多數語言中,都有非常豐富的形態變化,

如:名詞,有「數」和「格」等變化,動詞,有「時體」和「人稱」方面的變化,而形容詞則有「級」的變化,等等。重要的是,具有上述相同形態變化的詞,在語法表現上具有一致性。所以,依靠這些變化,基本上可以將詞類劃分開來。打個比方,有形態變化的語言中的詞類,如同一個社會中不同行業的人們穿著不同的制服,僅僅依靠著裝的不同,就足以將不同行業的人們區分開來。  但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事實是,漢語的詞不具有上述一貫到底的形態變化。比如,漢語的動詞有重疊變化,但是並非所有的動詞都有這種重疊變化。漢語的名詞有一些是有特殊標記的,如「~子」、「~兒」、「~頭」等等,但也只是部分名詞有上述標記而已,所以,這種形態上的變化或者標記顯然不能作為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

二,是詞的組合能力和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

漢語的詞沒有一貫到底的形態變化,正如不同職業的人們沒有穿有特徵的服裝一樣──我們不能依靠外部形態上的差異來區別不同職業的人們,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特定的人群的活動範圍、他們所經常接觸的對象以及他們不經常接觸的對象以及他們經常扮演的社會角色等等來判斷他們的社群類別。漢語的詞類劃分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詞可以和哪些片語合,不能與哪些片語合以及它們充當句子成分的情況給詞分類。比如:  能夠受數量詞語的修飾,不受副詞修飾,經常作主、賓語的詞都是名詞。  可以受副詞修飾,可以帶賓語,經常作謂語或者謂語核心的通常是動詞。  詞充當句子成分的情況不能作為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因為漢語的詞類和句子成分之間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係:作主、賓語的不都是名詞,作謂語的不都是動詞等等。  此外,詞的語法意義,如「名詞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變化消失等意義的詞」等等,也不能作為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原因在於,有時,語法意義相同的詞語,其語法功能未必相同:    戰爭─打仗  忽然─突然  必須─ 一定等等。總之,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只能是詞的組合能力和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而且,以前者為主。

三.詞的一級分類和再分類

和一些西方語言的詞類劃分不同,漢語的詞類劃分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分兩個級次的。即漢語的詞類劃分步驟是先進行詞類一級分類,然後進行再分類。

(一)詞的一級分類

面對漢語的詞,首先進行的是詞的一級分類:根據是否可以單獨充當句子成分,

可以將漢語的詞分別為兩個大的類別──實詞和虛詞。

實詞:是具有實在意義,而且可以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等。  虛詞:是沒有實在的意義,只表示結構、語氣等等語法意義,而且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如介詞、連詞、語氣詞等等。

(二)詞的再分類

在詞的一級分類的基礎之上,就可以進行詞的再分類了。具體過程是:

根據詞的語法功能,將實詞區分為名、動、形容、數、量、代、副、區別、象聲、嘆等類別。相應的,也將虛詞區分為介、連、助、語氣等等類別

詞的再分類,尤其是實詞的再分類在漢語語法中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四.各類實詞

下面介紹各類實詞的類別情況。包括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介紹各類實詞的內部情況,如詞的含義、類別、語法特徵等。  二.是必要的情況下還要介紹容易發生糾葛的詞類之間的相互區別的方法。  其中,以各類詞的語法特徵的介紹為主體,以容易發生糾葛的詞類之間的相互區別的方法的介紹為重點。二者之間是有關聯的,後者以前者為基礎。  詞的語法特徵大體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一.是特定詞類的組合能力的情況。  二.是特定詞類充當句子成分的情況。  三.是特定詞類可有的形態變化的情況,如重疊等等。  下邊分類介紹。

(一)名詞

1.名詞的含義  名詞,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時間、地點的名稱的詞。

如:    人  農民  市民  老王  小李 ──人名    貓  桌子  政治  意念  思想 ──物名    今天  晚上  天上  河裡   ──時間名、處所名

2.名詞的語法特徵

名詞的語法特徵一方面是名詞類別的語法個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名詞與非名詞的語法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受數量詞語的修飾,不受副詞的修飾。

如:     一個茶杯  三個人  一隻貓  一種意念    *不學生   *很桌子   *馬上椅子

時下存在一些流行的說法,如:    非常男女  很紳士  很大陸  但數量不多,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是一種帶有濃厚南方地域特徵的「北上」式的說法。是否能夠

在普通話中生存下去,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2)經常作主語、賓語。

時間名詞、處所名詞可以作狀語:    ① [今天]咱們開個會。    ② [屋裡]他們幾個正在開會呢。  所以,有人把名詞中的時間名詞、處所名詞看作是特殊的名詞。

(3)指人的普通名詞加上「~們」可以表示複數。

工人們  戰士們  學生們  孩子們    *老王們  *桌子們  *貓們  *老虎們

(4)名詞不能重疊

*桌子桌子  *茶杯茶杯  *花生花生

有一些具有重疊形式的詞語,看似名詞的重疊形式:    人人  家家 年年  天天  隊隊  但實際上,這些詞語已經被借用為量詞,屬於量詞重疊。這可以通過和普通單音節量詞的對比中得到證明:

a.它們都表示「每一」的意思,和單音節量詞重疊相同。    件──件件  顆──顆顆  個──個個    家──家家  年──年年  天──天天  b.可以單獨出現在「數+( )+名」的環境中:    一件衣服  三顆星星  五個人    一家人   三年時間  五天時間

由此可見,這些現象應屬於借用的單音節量詞重疊,而不是名詞重疊。漢語的名詞是不能重疊的。

(二)動詞

1.動詞的含義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存在、變化、消失等的詞。

如:    走  笑  飛  吃  研究 學習  抵抗  思考── 動作行為    愛  恨  喜歡  希望  擔心  願意 感覺  ── 心理活動    發生  發展  出現  變化  生長  消失   —— 存現消失    起來  下去  過去  來  去  上  下 過來── 動作趨向    能夠  應該  可以  能  會  肯  敢 應當── 能願動詞

2.動詞的語法特徵

(1)動詞多數受副詞的修飾,但除了心理動詞和能願動詞之外,不受程度副詞「很、太、十分、非常」等的修飾。

如:受「不/沒」修飾 受一般副詞修飾 受程度副詞修飾    來 不來 大概來 *很/非常來     去 不去 大概去 *很/非常去    吃 不吃 大概吃 *很/非常吃

喜歡 不喜歡 大概喜歡 很/非常喜歡    擔心 不擔心 大概擔心 很/非常擔心    應該 不應該 大概應該 很/非常應該    願意 不願意 大概願意 很/非常願意

(2)動詞經常作謂語或者謂語中心,帶賓語。

①他來了。    ②我已經寫了三封信。

(3)多數動詞可以重疊。

a.形式:   a1.單音節:A──AA,如:     說──說說 看──看看 想──想想   a2.雙音節:AB──ABAB,如:    研究──研究研究 考慮──考慮考慮  b.意義:動詞重疊後表示「量小、時短、嘗試」的語法意義。這個特徵可以通過將重疊前後的動詞作一個對比看出來。

(4)動詞後附「著/了/過」表示動態。

如:    裝著書 寫著字 修著路 看著報──持續態    裝過書 寫過字 修過路 看過報──經歷態    裝了書 寫了字 修了路 看了報──經歷態

漢語的動詞,在各種詞類中是一個複雜的類,內部情況也並不完全一致。其中,尤其是能願動詞和趨向動詞是比較特殊的類,許多語法功能上的特性可能與一般動詞不盡相同,學習和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課前提問

(1)語法的詞類與語音中的詞類有什麼區別?(2)劃分詞類有什麼用?(3)詞類劃分的標準?(4)什麼叫語法功能?(5)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6)為什麼不把充當句子成分能力作為劃分詞類標準?(7)詞類一級分類的標準?(8)漢語詞語法特點從幾個方面解釋?(9)名詞不能重疊,人人、家家怎麼解釋?(10)動詞重疊方式與重疊意義分別是什麼?

(三)形容詞

1.形容詞的含義  形容詞,是表示性質、狀態的詞。  和名詞的空間特性及動詞的時間特性不同的是,形容詞主要表示事物的內部屬性和外部樣態。

表性質的,如:好 壞 熱 冷 真 假 長 短 粗 細 偉大 渺小  表狀態的,如:雪白 筆直 通紅 黢黑 碧綠 綠油油 血淋淋 亮堂堂  還有個別是表示數量多少的,如:多少 許多 好多  2.形容詞的語法特點

(1)多數可以接受程度副詞「很、太、非常」等的修飾,並且都可以修飾名詞性成分。如:      紅:不紅 很紅 非常紅      紅上衣 紅燈籠 紅手帕 (直接修飾名詞)    偉大:不偉大 很偉大 非常偉大      偉大的學者 偉大的戰士 偉大的國家 (間接修飾名詞)  研究表明,表示性質的形容詞都可以有上述語法表現。而表示狀態的形容詞卻不具備上述語法表現:漢語的狀態形容詞不受程度副詞的修飾,原因在於狀態形容詞從內部已經有了表示程度或者量的意味的成分,不需要再用程度副詞進行程度或者量的標示。如:    雪白:「雪」是「白」的程度標記。    筆直:「筆」是「直」的程度標記。    亮堂堂:「堂堂」是「亮」的程度標記。  (2)形容詞除了作定語之外,還可以作謂語或者謂語中心。有時還可以作補語。形容詞不帶賓語。

如:    ① (壯麗的)河山 (作定語)    ② (偉大的)公民 (作定語)    ③ 山河‖壯麗 (作謂語)    ④ 他跳得<高>。 (作補語)    ⑤ [快]跑 (作狀語)  形容詞帶賓語是有爭議的。基本現象是:    純潔思想 端正態度 嚴格紀律 他紅了臉  理論上講,這類問題可以進行無窮無盡的爭論,但是,事實上,尤其是在教學實踐中,最好的方法是認定這些詞是兼屬於形容詞和動詞的,當它們帶上賓語之後,就具有了動詞的語法特點,屬於動詞。

(3)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

a. 形式

a1.單音節:A──AA,如:    高──高高 大──大大 慢──慢慢   a2.雙音節:AB──AABB,如:    高大──高高大大 乾淨──乾乾淨淨 實在──實實在在   a3.雙音節:AB──A里AB,如:    糊塗──糊裡糊塗 羅唆──羅里羅唆 古怪──古里古怪  b.意義

形容詞重疊的語法意義與特定的句法位置有關。  b1.形容詞重疊作狀語通常表示喜愛的感情色彩,如:    ① 長長的眉毛  大大的眼睛    ② 朴樸素素的衣著  實實在在的態度  b2.形容詞重疊作狀語、補語表示程度加深。如:    ① 輕放──輕輕地放    ② 寫清楚──寫得清清楚楚

上述有關形容詞重疊的意義的說法指的是不含貶義的形容詞。

3.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主要區別

漢語實詞三大詞類——名詞、動詞、形容詞之間,從總體上來說,動詞和形容詞有較強的一致性,所以,合稱為「謂詞」,以便與以名詞為主體的「體詞」相對。所以,如果是鑒別三類詞,應首先將名詞從三類中找出,具體辦法是,選擇幾個名詞與動詞、形容詞相對的指標,使二者加以區別:

名詞

謂詞(動詞/形容詞)

受副詞修飾

不能

可以

重疊

不能

可以

充當句子成分

主賓語

謂語、謂語核心

  然後,可以根據各種語法表現,使動詞和形容詞也得到區別:

動  詞

形 容 詞

受「很」類副詞修飾

多數不能

多數可以

帶賓語

可以

不可以

重疊方式、意義

AB─ABAB時短、量小、嘗試

AB─AABB「喜愛」色彩,程度加深

概括意義

動作行為、心理變化…

性質、狀態

(四)區別詞

1.區別詞的含義  區別詞,是標示、區別事物屬性的詞。

如:    大型─袖珍  高級─低級    男式─女式  多項─單項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到以下兩點:  一.在意義上,區別詞通常是從不同的角度、級次、方面標示、區別某同類事物的屬性。  二.由於上述表義上的特徵,區別詞通常是成對的,分別表示一類事物的兩個方面、兩種屬性或者兩個級次。

2.區別詞的語法特徵

(1)區別詞的主要功能是直接修飾名詞性成分。

如:    大型計算機  高級娛樂  男式皮鞋  多項成果    袖珍計算機  低級娛樂  女式皮鞋  單項成果

(2)不能獨立成句,後加「的」構成「的」字短語,可以作主語、賓語。

如:    ① 男式的便宜。    ② 鞋油我用高級的。

關於區別詞的歸屬問題,是有爭議的。傳統上把它歸入形容詞,看到的是它可以修飾名詞,這和一般的形容詞一致,但又不能作謂語或者謂語核心,這一點又與一般的形容詞不同,於是,稱之為「非謂形容詞」。這裡把它單獨列為一個詞類,是看到它與形容詞不同的一面,看到它的句法、語義個性。應該說,歸入形容詞和單獨列為一類都有一些道理,這是要明確的。

 (五)數詞

數詞的含義

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

2.數詞的種類

從上述數詞的定義中也可以看到,數詞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類別:基數詞和序數詞。

(1)基數詞:表示數目多少的數詞。

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類別。  a.整數,如:一 二 三……百 千 萬 億……  b.分數,如:三分之一 五分之二……  c.小數,如:三點五 四點二……  d.倍數,如:三倍 五倍 一千三百五十二倍……  e.概數,即大約數。有兩種表示方法:   e1.數詞+數詞:八九十 五六十 二十五六 三十八九……

e2.數詞+概數詞:二十左右 四十上下……

(2)序數詞:表示次序的數詞。相鄰的數詞連接在一起,可以構成一個序列,自然可以表示一定的次序。

比如,篇章表述過程中的條款排列可以用數詞表示:   這個問題涉及三個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除了這種用相連的數詞自然表示某種次序之外,漢語還有一些其他方法:  a.第+數詞:第一 第二……第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三……  b.基數詞+量詞: 一年 兩年 三年……    一條 兩條 三條……  c.按照某種習慣、共識的順序排列:    大哥、二哥、三哥……    一樓、二樓、三樓……

3.數詞的語法特徵  數詞的語法表現比較單純,通常很少單獨活動,最常見的語法功能是和量片語合,構成數量短語,整體上發揮語法作用。

如:    三噸 五公斤 八年 十五件 六百二十三公里……  正因為如此,有的語法著述將數量短語稱為「數量詞」。

課前提問

(1)形容詞重疊的方式和意義?(2)為什麼有的形容詞不受程度副詞修飾?(3)為什麼把形容詞和動詞合在一起稱謂詞?(4)區別詞和形容詞有什麼相同點?不同點?(5)數詞的語法功能是什麼?(6)漢語概述在表述方式上有幾種?

(六)量詞

1.量詞的含義

量詞,是表示人物、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詞。

和許多西方語言相比,量詞是漢語中特有的,也許是因為漢語的數的範疇不發達的緣故吧,漢語的量範疇是非常發達的。這決定了漢語的量詞內部情況比較複雜。

2.量詞的種類

漢語的量詞根據計量的單位的差異,大體上可以分別為兩個大的類別:物量詞和動量詞。

(1)物量詞

物量詞,又叫做「名量詞」。指的是表示人或事物計量單位的量詞。  物量詞內部根據發揮計量作用的時間的久暫分別為兩個大的類別:專用物量詞和借用物量詞。

a.專用物量詞:原本就是人或事物計量單位的量詞,或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為人物量詞的量詞。

有以下幾種:

a1.個體量詞:用於個體事物計量的量詞,即計量以「一」為單位或者「論一」的事物的量詞。

如:  [條] 計量條狀的事物。如「帶子、路、繩子」等。  [張] 計量片狀的事物。如「紙、畫、桌子」等。  [粒] 計量較小的球狀的事物。如「珍珠」。  [顆] 計量球狀的事物。如「星星、心」等

a2.集合量詞:用於計量以「二」或者以「二」以上的數量為單位的事物的量詞。

如:    [雙] 鞋 筷子 襪子……    [套] 動作 思路 方案……    [群] 人 牛 羊 丹頂鶴……    [些] 人 東西 糧食 水……    [打] 茶杯 啤酒 塑料袋……

a3.度量衡量詞:用於計量物體的重量、長度、面積、體積等的物量詞。

如:    分  寸  尺  米  公里    —— 計量長度    兩  斤  克  公斤  噸    —— 計量重量    畝  公頃  平方米  平方公里 —— 計量面積    升  立方寸  立方米  立方公里—— 計量體積

a4.複合量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量詞複合而成的計量單位。

如:    架次  人次  秒立方米  噸公里

b.借用物量詞:從名詞中借用過來的物量詞,或者說用作物量詞的時間比較短,還兼有名詞語法特徵的物量詞。

如:    年  天  縣 國  省  人  隊  證明是:一,這些詞語都可以重疊,且重疊後表示「每一」的語法意義。二,這些詞都可以出現在「數+()+名」的環境中,這是量詞出現的典型語境。  聯繫名詞的語法表現,結合上述方法,可以證明下列詞是兼屬於物量詞和名詞的詞:    碗  杯  頭  車  證明方法:  當它出現在「數+量+( )」的環境中時,它應該是一個名詞,即此時,它與名詞的語法表現一致。如:    一隻碗  一個杯(子)  一顆頭 一輛車  當它出現在「數+( )+名」的環境中時,它應該是一個量詞,即此時,它與量詞的語法表現一致。如:    一碗飯  一杯水  一頭白髮  一車煤

(2)動量詞

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量詞。動量詞內部也可以根據發揮計量作用的時間的久暫分別為兩個大的類別:專用動量詞和借用動量詞。

a.專用動量詞:原本就是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量詞,或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為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量詞。

如:    次  下  回  遍  番  趟  b.借用動量詞:由與動作行為相關的事物名稱中借用過來的動量詞,或者說用作動量詞的時間比較短,還兼有相關名詞語法特徵的動量詞。

如:    切一刀  砍一斧子  放一槍 ── 從動作實施的工具名詞中借用而來    咬一口  看一眼   插一嘴 ── 從動作相關的器官名稱中借用而來    踢一腳  打一拳   插一腿 ── 從動作相關的肢體名稱中借用而來

3.量詞的語法特徵

(1)量詞最為常見的語法表現是和數片語合成數量短語(含指量短語),共同發揮語法職能。

如:    數+量:三塊 四批 五回 六個……    指+量:這塊 那批 這回 那個……  (2)單音節量詞可以重疊,表示「每一」的語法意義。如:    個──個個 家──家家 件──件件 人──人人  少數情況下也有「許多」的含義:    朵朵白雲飄在天空中。

如前所述,和許多西方語言相比,量詞是漢語獨有的,加上特定的量詞和計量對象之間的特定的選擇關係以及文化的因素等等,使得漢語的量詞在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成為一個重點和難點,因此,量詞的教學和學習過程都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

(七)代詞

1.代詞的含義

代詞,是具有替代、指示意義的詞。其中:  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代詞,叫做人稱代詞。  表示疑問的代詞,叫做疑問代詞。

指稱或區別人、物、情況的代詞叫做指示代詞。

漢語的代詞是把名、數、動、形、副等詞類中具有代替作用的詞收集到一起而形成的類。它是一個意義上的類,沒有功能上的一致性。所以,我們不要籠統地認為,漢語的代詞都是名詞性的。實際情況是:漢語的代詞有名詞性的,也有數詞性的,還有動詞、形容詞性以及副詞性的。  2.代詞的種類

如前所述,漢語的代詞可以分別為三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各有其用法。

(1)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是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代詞。人稱代詞的系統可以描寫如下:      在具體語言實踐中,人稱代詞在正常情況下其所替代的對象是明確的,但在一定情況下,也有所代不確定現象:    ①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    ② 人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說話。  如上例所示,其中的人稱代詞「你」、「我」都有所指,但具體指示對象不明確,這就是人稱代詞的虛指用法。  總之,人稱代詞的虛指用法的要點是:  a.代詞有所指。  b.但所指對象不明確、不具體。  (2)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是指稱、區別人、事物、情況的代詞。  因為要區別,所以,人稱代詞通常是在意義上兩兩相對的:  這 這裡 這樣 這兒 這麼   ——以「這」為代表,表示近指:所指距說話人距離近  那 那裡 那樣 那兒 那麼   ——以「那」為代表,表示遠指:所指距說話人距離遠  此外,指示代詞最常用的語境是一種對舉的語境:     ① 這是講桌,那是窗子。     ② 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他的。  在上述用法里,「指稱」和「區別」的語義功能是同時發揮的:以①為例,在用「這」和「那」來分別指稱「講桌」和「窗子」的同時,也對它們進行了區別。實際上,指稱也是代替:用一個指示代詞來替代一個人或物。  在下邊的句子里,「這」不表示近指:    ③ 這個人不知道又哪裡去了。  不論如何,上邊①、②之類正常的用法中,「這」、「那」之類人稱代詞的指示、替代對象是明確的,如上例中的「這」指稱「講桌」、「那」指稱「窗子」就屬於這種情況。  有的時候,指示代詞的指稱、替代對象不明確,這就是指示代詞的特殊用法:    ① 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到底什麼好?    ② 大夥圍著機器,摸摸這,摸摸那,喜歡得不行。  上邊是指示代詞的虛指用法,其要點是:  a.代詞有所指。  b.指稱對象不確定、不具體。

  (3)疑問代詞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的代詞。

疑問代詞的主要功能表示疑問,幫助句子構成疑問語氣。但是,不論如何,疑問代詞都有替代的作用。和上述兩類代詞相比,疑問代詞的替代作用是間接的:它是通過提問尋求替代──替代對象往往在答句當中。這樣,疑問代詞也是有所代的,而且,在正常情況下,疑問代詞的替代對象也是具體的、確定的。如果出現下邊的情況:

a.疑問代詞不表疑問。  b.所指對象不確定、不是個體。  就是疑問代詞的特殊用法。有兩種具體的情況:虛指和泛指。  a.疑問代詞的虛指用法  一個疑問代詞在具體的語境中,如果不表示疑問,而且所指不具體,不確定,就構成疑問代詞的虛指用法:    ① 你一定是和他說了什麼。   ② 我猜他是在等誰。  這樣,疑問代詞的虛指用法的要點是:  a1.疑問代詞不表疑問。  a2.疑問代詞有所代,替代對象不具體。  b.疑問代詞的泛指用法  一個疑問代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如果不表示疑問,而且所指示對象是某類人、物的整體中的所有成員或者任何一個,就構成疑問代詞的泛指用法。如:    ① 他在醫院裡,誰都不去看他。    ② 我好了,現在哪兒都不疼。  可見,疑問代詞的泛指用法的要點是:  b1.疑問代詞不表疑問。  b2.有所指,其所指是某類人或事物的整體、全部。  疑問代詞,是一個特殊的類,也是一個有許多問題的類。

課前提問

(1)量詞和數詞最本質的差別在哪兒?(2)個性量詞與集合量詞最本質的差別?(3)「碗、杯、車」怎樣證明其是量詞或是名詞?(4)量詞的語法特點是什麼?(5)代詞的本質是什麼?(6)代詞都是名詞性的嗎?(7)指示代詞的虛指用法指的是什麼?(8)疑問代詞的泛指用法是什麼?

(八)副詞

1.副詞的含義

副詞,主要是用於修飾動詞、形容詞性成分,表示動作或者狀態、屬性涉及的時間、範圍、程度、頻率以及肯定或者否定等意義,有時,也可以用於表示兩種動作或者性狀之間的相互關係。

從這裡,可以初步了解到,副詞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作狀語。二,發揮一定的關聯作用。

2.副詞的種類

副詞通常可以根據它在具體語法環境中所表示的語法意義,區分為以下幾種。    (1) 時間副詞:

已經 曾經 剛 剛剛 正在 將要 馬上    (2) 範圍副詞:

只 都 全 僅僅 單單 一概 一共 總共 一齊 一味 幾乎 一同    (3) 程度副詞:        很 最 極 挺 頂 太 真 格外 更 更加 愈發 過於    (4) 語氣副詞:

究竟 難道 偏偏 簡直 大約 居然 其實    (5) 肯定/否定副詞:

必 必須 必定 務必 不 沒 沒有 未必 不必 不免

上邊各類副詞的語法意義,以及各類副詞所涵蓋的具體成員都是需要把握的,語法研究通常把副詞的語義類型及其成員作為基本概念或者原始概念。

3.副詞的語法特徵

副詞的語法特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描寫。

(1)副詞一般不受其他詞類的修飾。這是副片語合功能方面的規則。  (2)副詞最為主要的語法功能是充當狀語。這方面的情況比較複雜。  a.副詞修飾動詞、形容詞性成分,作狀語是最為常見的用法:

剛剛到這裡   已經走了   非常高興  b.修飾代替動詞、形容詞性成分的代詞,作狀語:

①事情已經這樣了。    ②這種病就那樣了。  c.修飾充當謂語核心的名詞性成分:    ①今天才星期一。    ②王老漢都七十歲了。    ③三斤蘋果一共八塊七毛錢。

(3)充當補語

充當補語的副詞通常是一些程度副詞,如「極、很、壞、死、透」等。如:    精彩極了   人多得很   大家恨透了他

(4)關聯作用

副詞可以發揮特定的關聯作用。不過,和連詞不同的是,副詞發揮關聯作用的同時,還是充當句子成分的,可以說,關聯作用是副詞充當狀語的復作用。漢語副詞發揮關聯作用的情形有如下幾種。

a.單用發揮關聯作用。

如:    說干就干   死也不投降   說了又說  b.同一個副詞前後疊用發揮關聯作用。

如:     又高又大   越說越傷心   邊走邊說  c.兩副詞配用發揮關聯作用。

如:    ① 再困難也難不倒他。    ② 他非學不可。  d.副詞和連詞套用發揮關聯作用。

如:     ① 不管多難受也得學會。    ② 我連一個字也不認得。

4.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

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都表示時間,但語法功能不同,使用時需要區別。下邊是兩組詞,分析並說明它們的區別,並考慮為什麼。

a.從前 過去 起初 剛才 當時 現在 進來 目前 原來    b.已經 曾經 正在 將要 馬上 即將 常常 剛剛 立即  分析——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的界定方法:  (1)時間名詞可以作定語,修飾名詞性成分,時間副詞不可以:  現在的事情  目前的任務   當時的情形   剛才的情況——時間名詞  *正在的事情  *將要的情況  *剛剛的情形  *馬上的任務——時間副詞  (2)時間名詞可以作主語,時間副詞不可以:

① 現在是八點鐘。    ② 當時四月。    ③ *正在是八點鐘。    ④ *曾經是四月。

(3)時間名詞可以和介詞構成介詞短語,時間副詞不可以:

至於過去   關於將來    *至於曾經   *關於即將  5.狀位副詞和狀位形容詞

漢語的副詞可以作狀語,形容詞也可以作狀語,那麼,處於狀語位置上的副詞和形容詞應該用什麼方法加以區別?下邊要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比如:     ① 關於這個意見,各位代表一致同意。    ②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不能一概否定。  其中的「一致」、「一概」都是位於狀語的位置上,如何判別那個是形容詞,哪個是副詞?

研究表明,具體的判別方法有以下幾種。不過,總體上說,還是要依據副詞和形容詞的語法特徵。  (1)形容詞可以受否定副詞「不」和程度副詞「很」的修飾,作謂語;副詞不可以:    一致: 大家的意見不一致 大家的意見很一致——形容詞    一概:*大家的意見不一概 *大家的意見很一概——副詞  (2)形容詞可以修飾名詞性成分,副詞不可以:

一致:一致的意見 一致的說法    一概:*一概的意見 *一概的說法  由此兩項基本上可以使上述兩種位於狀語位置上的詞加以區別。  副詞的數量有限,屬於封閉性詞類,但問題並不單純。

(九)象聲詞

1.象聲詞的含義

象聲詞,又叫擬聲詞,是描摹自然界聲音的詞。

2.象聲詞的語法特徵

(1)象聲詞主要功能是作狀語。

如:    ① 一陣大風「呼——」地颳了過來。    ② 外面「叭——」地響了一槍。  (2)複音的象聲詞可以作定語、謂語和補語。

如:    ① 「嘩嘩」的流水聲,打破了深山的寂靜。    ② 那蜜蜂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    ③ 他現在睡得呼呼的。

(3)可以獨立成句:

① 咣!門被什麼東西撞開了。    ② 轟隆!外面傳來了一聲炮響。

3.象聲詞的個性

象聲詞作為一類詞,尤其獨特的個性,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象聲詞作為一類詞,尤其富有獨特的個性,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摹擬性

一方面,象聲詞只跟聲音相聯繫,不和具體事物聯繫。比如「鴨」,本是一種叫聲,但已經跟一種動物相聯繫,它不是象聲詞,是一個名詞。而「呀」只是描摹一種感嘆聲,不表示具體事物,它才是象聲詞。  另一方面,象聲詞既然是對聲音的一種「摹仿」,就只能與真正的聲音接近、相似,而不大可能與本來的聲音完全相同。比如摹擬麻雀的叫聲是「唧唧喳喳」,摹擬喜鵲的叫聲是「喳喳」,這些跟原來的聲音都是有一定距離的。

(2)在詞的形式上,具有非定形性。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象聲詞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臨時造出來:人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臨時造出一個言語表達需要的象聲詞來。第二,象聲詞只有結構形式,沒有相應的結構關係。

比如「A(呀)、AA(呀呀)、AB(哎呀)、ABB(哎呀呀)、AABB(哎哎呀呀)、ABAB(哎呀哎呀)」等。從單音到複音,都只不過是聲音的疊用,沒有構成聯合、定中、主謂等結構關係。第三,象聲詞也可以很短,只有一個音節,也可以很長,包含幾個音節,使用起來不像別的詞那樣受到限制。比如:「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再比如:「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邊是一個實際的例子:  啊吆哇,你幹什麼呀,灰皮嚷了起來。(范小天《桂花掩映的女人》)  這裡的「啊吆哇」很難說是一個詞還是三個詞。這個形式可以映證以上所說的三個方面。

 (十)嘆詞

1.嘆詞的含義

嘆詞,是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或者表示呼喚、應答的詞。

比如,表示憤怒用「哼」,表示歡樂用「哈哈」,表示痛楚時用「哎呀」,表示呼喚時用「喂」,表示應答時用「嗯」等等。

2.嘆詞的種類

嘆詞通常可以分別為以下幾個類別。

(1)表示感嘆的嘆詞,如「唉、啊、哎呀、哼、喔」等。  (2)表示呼喚的嘆詞,如「喂、哎、嗨」等等。  (3)表示應答的嘆詞,如「哎、嗯、啊」等等。

3.嘆詞的特徵

(1)嘆詞是一類特殊的詞類,它沒有確切的辭彙意義,也沒有語法意義。既不是純粹的實詞,也不是純粹的虛詞。在結構上,嘆詞往往獨立於句子的主體結構之外獨立成句,在意義上,嘆詞與後邊整個句子的主體結構有密切的聯繫。

① 哎哎哎,別拿我的書!(焦急)    ② 唉呀,這裡太熱了。 (嘆息)    ③ 啊!原來是你! (驚訝)  (2)嘆詞通常位於句子的開始,後邊常常用逗號或嘆號與句子的主體隔開。如上述三例中,①、②是用「,」隔開,③是用「!」隔開。

有時,嘆詞用於句子的中間或末尾,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    ① 你這個人,唉呀,拿這些東西幹什麼。    ② 你呀,我早就看見了,哼!

(3)嘆詞表達感情的複雜性

嘆詞的數目不少,而且,表達感情時,臨時的區別比較細緻。最為明顯的表現是:同樣一個嘆詞,在不同的語境之下,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    ① 啊,是你? (驚訝,語調高揚、短促)    ② 啊,你再說一遍! (沒聽清楚而追問,語調高揚、舒緩)    ③ 啊,是這麼回事! (恍然大悟,語調低降,舒緩,聲音較長)    ④ 啊,就這樣吧。 (表示同意,語調低降,聲音短促)    ⑤ 你去吧,啊。 (表示囑咐,平調)    ⑥ 讓我過去吧,啊。 (表示請求,平調)  (4)在書寫形式上,嘆詞沒有固定的寫法。疼痛時可以說「哎吆」,也可以說「啊呀」;應答時的「ài」可以寫作「哎」,也可以寫作「噯」等等。   4.嘆詞和象聲詞  漢語的嘆詞和象聲詞沒有大的區別,通常所說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嘆詞和特定的人相聯繫,在摹擬聲音的同時,還帶有這樣、那樣的感情或情緒。象聲詞則通常與特定的物相關,一般是純粹的摹擬聲音。比如,同是「嗚嗚咽咽」,在下邊的不同的語境中分別與人、物相關而分別是嘆詞和象聲詞:    ① 一進大門,就聽見張媽「嗚嗚咽咽」的哭聲。(象聲/感嘆)    ② 遠處傳來「嗚嗚咽咽」的喇叭聲。 (象聲)  (2)嘆詞和象聲詞入句充當特定的句子成分時,在書面上都可以加引號(「」),但是,如果是充當獨立成分,則只有象聲詞可以加引號,嘆詞不加引號。比較可知:    ① 叭!槍聲又響起來了!=「叭!」槍聲又響起來了!    ② 唉!槍聲又響起來了! *「唉!」槍聲又響起來了!  其中,「叭」是象聲詞,「唉」是嘆詞。

五.各類虛詞

(一)介詞

1.介詞的含義

介詞,是用於名詞性成分的前邊,構成介詞短語,表示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等意義的虛詞。

2.介詞的種類

漢語的介詞種類繁雜,通常根據它與介詞短語中的語義特徵分別為以下幾種。  表時間、處所:自 自從 打 在 當 於 到 趁 向 往 朝 由 沿 順  表對象:對 同 跟 管 將 與 和 對於 關於 至於 把  表方式、方法、依據:按 按照 根據 遵照 本著 用 以 靠 拿 經 經過  表原因:由於 因 因為  表目的:為了 為 為著  表被動:被 叫 讓 給  表排除:除 除了  表比較:比

3.介詞的語法特徵

漢語介詞的語法表現比較單純,所以,其語法特徵也相應比較簡單,有以下幾點。  (1)主要功能是與名詞性成分組成介詞短語,整體作狀語、補語、定語。

如:    ① 他[在家]休息。    ② [沿著山路]往前走。    ③ 有很多[關於月亮]的傳說。    ④ 大家反覆研究了[對這個問題]的處理。

(2)標示特定的格角色。

如:    ① 這事[由小趙]引起,也[歸他]處理。(施事)   ② 我[把那個蘋果]吃了。 (受事)   ③ 我[用這把刀]切肉。 (工具)   ④ 我[在教室里]看書。 (處所)   ⑤ 我[向他]借了五百元錢。 (對象)

(3)介詞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不能重疊、不能後加「著、了、過」表示動態。

例略。

  4.部分介詞和動詞的界定

漢語的介詞又名「副動詞」、「次動詞」,這實際上體現了它與動詞之間的關係。研究表明,介詞大多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有一些介詞虛化得比較徹底,已經沒有了動詞痕迹,但有些虛化得比較晚,在具體表現上還殘留有動詞的痕迹。這部分介詞有時在運用時,需要與動詞進行界定,如「在、給、叫、用、拿、比、到、通過」等等。具體界定方法如下。  (1)介詞不能帶「著、了、過」表示動態,動詞可以:

① 我給了他一封信。 (動詞)    ② 我給他寫了一封信。 (介詞)    ③ 他拿我開玩笑。 (介詞)    ④ 他拿著書。 (動詞)  有個別介詞自身帶一有「著、了」等語素,不要誤認為動態助詞,如 :沿著、為了、當著。  (2)介詞不能重疊,動詞可以:    ① 他叫人打了。 *他叫叫人打了。 (介詞)    ② 你叫他,他就來。 你叫叫他,他就來。 (動詞)    ③ 他比我高。 *他比比我高。 (介詞)    ④ 我和你比。 我和你比比。 (動詞)

五.各類虛詞

(二)連詞

1.連詞的含義

連詞,是在語法結構中起聯結作用的虛詞。

2.連詞的類別

連詞,根據其連接對象的差異可以分別為以下不同的類別。

(1)詞語連詞

詞語連詞指在詞語之間起連接作用的連詞。典型的詞語連接詞一定用於詞語之間,而不用於分句之間,如「和、與、同、跟、及、以及、並」等。此外,「並且、或、或者、而」等也是詞語連接詞。

詞語連接詞一般是用於詞語之間,而且通常單獨使用,一般不存在配對適應的問題。只有「或」稍微特殊。比如「或前或後」,這裡的「或……或……」前後連接兩個詞。

(2)句間連詞

句間連詞,指的是在複句內部分句與分句之間起連接作用的連詞。  典型的句間連詞,用於連接分句與分句。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如果……那麼……」、「要麼……否則……」等等。

句間連詞,有的是前位連詞,有的是中位連詞。從總體上說,他們的使用是配對應和的。如「因為」和「所以」相應和,「雖然」和「但是」相應和。有時,即使形式上只出現一個連詞,但實質上這種應和性仍然存在。比如:    ① 雖然我身體不怎麼好,每星期講幾節課是沒有問題的。    ② 我身體不怎麼好, 可是每星期講幾節課是沒有問題的。    ①例形式上的「雖然」和隱含的「但是」之類相應和; 後一例, 「可是」同隱含「雖然」之類的關係詞語相應和。  有的連詞,兼屬詞語連詞和句間連詞。比較:    ① 我們應該並且能夠解決教師們的困難。    ② 我能夠把他請來,並且有辦法讓他在這裡長期幹下去。  前一個「並且」連接詞語,是詞語連詞;後一個「並且」連接分句,是句間連詞。再比較:    ① 街道寬闊而清潔。    ② 不應當臨急抱佛腳,而應當平時多用功。  前一個「而」連接詞語,是詞語連詞,後一個「而」連接分句,是句間連詞。

  3.連詞的語法特徵

漢語連詞的語法特徵有以下兩點。

(1)連詞只有連接作用,通常不能作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中的實質性結構成分。

連詞的作用是「連結」:既有「連接」的意思,又有「組接」的意思。即把兩個或幾個語法單位接起來,使之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法單位。

連詞的作用只有連接,不能成為句子成分,比如,「因為A,所以B」、「雖然A,但是B」中的「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都只是連接小句從而發揮語法作用的輔助性語法單位,都不是句子成分。

(2)連詞起碼具有雙向性

具有連接作用的連詞,不論是單個使用還是成套使用,通常總是要涉及到兩個或幾個單位。此時的連詞就具體體現出它具有雙向性的特徵。如,「我和你」中的「和」涉及到兩個單位,是一個具有雙向性的連詞。

假如有單位A+B,那麼位於A+連+B中的連詞,就可以看作是「中位連詞」。把位於「連+A+B」中的連詞叫做「前位連詞」。此時,連詞的雙向性特徵決定了中位連詞和它所連接的兩個單位之間是「等距離關係」。具體體現是:在「A+連+B」之間不能插入其他詞語尤其是副詞X。即:  A+和+B→AX+和+B  就我和他去天津≠我就和他去天津  這可以看作是連詞和介詞不同點之一。  前位連詞不位於A、B之間,但是,它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游移,這也反映出連詞和介詞不同之處。比如:    ① 因為張老師病了,今天的課由李老師來上。    ② 張老師因為病了,今天的課由李老師來上。  但有時,這種唯一影響意義的表達:    ① 不但小張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小張不但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② 小張不但可以去,還可以當隊長。    *不但小張可以去,還可以當隊長。

  4.部分同形的連詞、副詞

有些詞在不同情況下可以分別發揮連詞和副詞的語法功能,是兼屬於兩類詞的同形形式,因而需要界定。如:    ① 儘管天氣不好,出發時間不變。    ② 出發時間不變,儘管天氣不好。    ③ 有什麼話,你儘管說。  判別表明,①、②中的「儘管」是連詞,③中的「儘管」是副詞。主要的判別標準是:根據連詞和副詞的語法特徵,連詞具有雙向性,可以表明它所連接的兩個語法單位之間的語法關係,不充當狀語。而副詞只具有單向性,可以充當句子成分。  在通常情況下,居於前位的連詞往往和居於中位的連詞或關聯副詞配合使用,形成固定的格式。比如「因為A,所以B」屬於前位連詞和連詞的配用,而「只有A才B」,則屬於前位連詞與關聯副詞的配用。中位連詞與關聯副詞的主要區別在於:中位連詞可以出現在主語的後邊,而關聯副詞只能出現在主語的後邊。如果中位連詞和關聯副詞一起出現,就會構成「連詞+主語+關聯副詞……」的說法。例如:    ① 因為情況緊急,所以我動用了這筆錢。    ② 因為情況緊急,我才動用了這筆錢。    ③ 因為情況緊急,所以我才動用了這筆錢。  上述幾例中的「所以」是連詞,「才」是關聯副詞。再如:    ① 雖然沒上過大學,但是她的文章寫得很好。    ② 雖然他沒上過大學,她的文章卻寫得很好。    ③ 雖然她沒上過大學,但是她的文章卻寫得很好。  其中的「但是」是中位連詞,而「卻」是關聯副詞。

  5.部分同形的連詞和介詞

有些連詞和副詞屬於同形單位,如「和、跟、同、於、及」等等。這些詞在使用上有時需要界定。  具體界定方法還是要根據連詞、介詞的語法個性。    ① 二黑和小琴兩個人到區上去了。    ② 小李已經和大家談過了。    ③ 和小王相比,小李很比較務實。  從上述三個例子可以看出:  (1)連詞「和」具有連接作用,如①。它所連接的兩個項目構成聯合關係,可以前後易位,而不影響語義表達。介詞「和」不可以。  (2)介詞「和」前邊可以出現一個副詞,如②。連詞「和」不可以。  (3)介詞「和」可以出現在一個句子的開始而沒有或者不需要另外一個和它相呼應的配用成分。連詞尤其是表示聯合關係的連詞「和」通常不出現在句首——因為它要連接兩個項目。③中的「和」是一個介詞。一個出現在句首的前位連詞,它往往還可以位移到主語之後,並有另外一個連詞或者關聯副詞與之配用:    ① 雖然我沒去,但是他去過了。    ② 我雖然沒去,他卻去過了。  以上,是關於漢語連詞的一些討論,當然是關於漢語連詞的最為一般的討論。

五.各類虛詞

(二)連詞

1.連詞的含義

連詞,是在語法結構中起聯結作用的虛詞。  2.連詞的類別

連詞,根據其連接對象的差異可以分別為以下不同的類別。

詞語連詞

詞語連詞指在詞語之間起連接作用的連詞。典型的詞語連接詞一定用於詞語之間,而不用於分句之間,如「和、與、同、跟、及、以及、並」等。此外,「並且、或、或者、而」等也是詞語連接詞。  詞語連接詞一般是用於詞語之間,而且通常單獨使用,一般不存在配對適應的問題。只有「或」稍微特殊。比如「或前或後」,這裡的「或……或……」前後連接兩個詞。

句間連詞

句間連詞,指的是在複句內部分句與分句之間起連接作用的連詞。

典型的句間連詞,用於連接分句與分句。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如果……那麼……」、「要麼……否則……」等等。  句間連詞,有的是前位連詞,有的是中位連詞。從總體上說,他們的使用是配對應和的。如「因為」和「所以」相應和,「雖然」和「但是」相應和。有時,即使形式上只出現一個連詞,但實質上這種應和性仍然存在。比如:    ① 雖然我身體不怎麼好,每星期講幾節課是沒有問題的。    ② 我身體不怎麼好, 可是每星期講幾節課是沒有問題的。    ①例形式上的「雖然」和隱含的「但是」之類相應和; 後一例, 「可是」同隱含「雖然」之類的關係詞語相應和。  有的連詞,兼屬詞語連詞和句間連詞。比較:    ① 我們應該並且能夠解決教師們的困難。    ② 我能夠把他請來,並且有辦法讓他在這裡長期幹下去。  前一個「並且」連接詞語,是詞語連詞;後一個「並且」連接分句,是句間連詞。再比較:    ① 街道寬闊而清潔。    ② 不應當臨急抱佛腳,而應當平時多用功。  前一個「而」連接詞語,是詞語連詞,後一個「而」連接分句,是句間連詞。

  3.連詞的語法特徵

漢語連詞的語法特徵有以下兩點。

(1)連詞只有連接作用,通常不能作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中的實質性結構成分。  連詞的作用是「連結」:既有「連接」的意思,又有「組接」的意思。即把兩個或幾個語法單位接起來,使之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法單位。  連詞的作用只有連接,不能成為句子成分,比如,「因為A,所以B」、「雖然A,但是B」中的「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都只是連接小句從而發揮語法作用的輔助性語法單位,都不是句子成分。

(2)連詞起碼具有雙向性

具有連接作用的連詞,不論是單個使用還是成套使用,通常總是要涉及到兩個或幾個單位。此時的連詞就具體體現出它具有雙向性的特徵。如,「我和你」中的「和」涉及到兩個單位,是一個具有雙向性的連詞。  假如有單位A+B,那麼位於A+連+B中的連詞,就可以看作是「中位連詞」。把位於「連+A+B」中的連詞叫做「前位連詞」。此時,連詞的雙向性特徵決定了中位連詞和它所連接的兩個單位之間是「等距離關係」。具體體現是:在「A+連+B」之間不能插入其他詞語尤其是副詞X。即:  A+和+B→AX+和+B  就我和他去天津≠我就和他去天津  這可以看作是連詞和介詞不同點之一。  前位連詞不位於A、B之間,但是,它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游移,這也反映出連詞和介詞不同之處。比如:    ① 因為張老師病了,今天的課由李老師來上。    ② 張老師因為病了,今天的課由李老師來上。  但有時,這種唯一影響意義的表達:    ① 不但小張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小張不但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② 小張不但可以去,還可以當隊長。    *不但小張可以去,還可以當隊長。

  4.部分同形的連詞、副詞

有些詞在不同情況下可以分別發揮連詞和副詞的語法功能,是兼屬於兩類詞的同形形式,因而需要界定。如:    ① 儘管天氣不好,出發時間不變。    ② 出發時間不變,儘管天氣不好。    ③ 有什麼話,你儘管說。  判別表明,①、②中的「儘管」是連詞,③中的「儘管」是副詞。主要的判別標準是:根據連詞和副詞的語法特徵,連詞具有雙向性,可以表明它所連接的兩個語法單位之間的語法關係,不充當狀語。而副詞只具有單向性,可以充當句子成分。  在通常情況下,居於前位的連詞往往和居於中位的連詞或關聯副詞配合使用,形成固定的格式。比如「因為A,所以B」屬於前位連詞和連詞的配用,而「只有A才B」,則屬於前位連詞與關聯副詞的配用。中位連詞與關聯副詞的主要區別在於:中位連詞可以出現在主語的後邊,而關聯副詞只能出現在主語的後邊。如果中位連詞和關聯副詞一起出現,就會構成「連詞+主語+關聯副詞……」的說法。例如:    ① 因為情況緊急,所以我動用了這筆錢。    ② 因為情況緊急,我才動用了這筆錢。    ③ 因為情況緊急,所以我才動用了這筆錢。  上述幾例中的「所以」是連詞,「才」是關聯副詞。再如:    ① 雖然沒上過大學,但是她的文章寫得很好。    ② 雖然他沒上過大學,她的文章卻寫得很好。    ③ 雖然她沒上過大學,但是她的文章卻寫得很好。  其中的「但是」是中位連詞,而「卻」是關聯副詞。

5.部分同形的連詞和介詞

有些連詞和副詞屬於同形單位,如「和、跟、同、於、及」等等。這些詞在使用上有時需要界定。  具體界定方法還是要根據連詞、介詞的語法個性。    ① 二黑和小琴兩個人到區上去了。    ② 小李已經和大家談過了。    ③ 和小王相比,小李很比較務實。  從上述三個例子可以看出:  (1)連詞「和」具有連接作用,如①。它所連接的兩個項目構成聯合關係,可以前後易位,而不影響語義表達。介詞「和」不可以。  (2)介詞「和」前邊可以出現一個副詞,如②。連詞「和」不可以。  (3)介詞「和」可以出現在一個句子的開始而沒有或者不需要另外一個和它相呼應的配用成分。連詞尤其是表示聯合關係的連詞「和」通常不出現在句首——因為它要連接兩個項目。③中的「和」是一個介詞。一個出現在句首的前位連詞,它往往還可以位移到主語之後,並有另外一個連詞或者關聯副詞與之配用:    ① 雖然我沒去,但是他去過了。    ② 我雖然沒去,他卻去過了。  以上,是關於漢語連詞的一些討論,當然是關於漢語連詞的最為一般的討論。

課前提問

(1)什麼叫副詞?副詞最主要的語法功能?(2)副詞起關聯作用時與連詞有什麼本質差別?(3)時間名詞與時間副詞有什麼差別?(4)狀位副詞與狀位形容詞有什麼差別?(5)什麼叫介詞?介詞的語法功能包括那些方面?(6)怎樣區別一些糾纏不清的介詞與動詞?(7)連詞與介詞有什麼區別?

五.各類虛詞

(三)助詞

1.助詞的含義、種類和特點

(1)助詞的含義

助詞,是附著在其他語言單位之上,表示結構關係、動態等語法意義的虛詞。

(2)助詞的種類

漢語的助詞通常可以分別為以下幾類。  a.結構助詞,如「的、地、得、所」等等。  b.動態助詞,如「著、了、過、來著」等等。  c.比況助詞,如「一樣、一般、似的」等等。  (3)助詞的特徵  漢語助詞一些主要特徵:  a.不能脫離其他語言單位而獨立使用,粘附性強。  b.本身不表示實際意義。  c.通常讀輕聲。

2.結構助詞

結構助詞,是連接兩個詞語,或者附加在某個詞語之上,表示一定結構、關係意義的助詞。如「的、地、得」等等。下邊分別作一些討論。

「的」連接前後兩個詞語,構成名詞性的偏正短語,表示前後二者具有定語和中心語的關係。「的」是定語的標誌。模式是:A+的+B。如:  我的書 來看的人 碧綠的油茶

「地」連接前後兩個詞語,構成動詞性或形容詞性的偏正短語,表示前後部分之間具有狀語和中心語的關係。「地」是狀語的標誌。模式是:A+地+B。

如:  他緊張地看著我 整天廣州上海地跑 挑逗地說

「得」連接兩個詞語,構成後附的動詞性或形容詞性偏正短語,表示前後二者之間具有中心語和補語的關係。「得」是補語的標記。模式是:A+得+B。

如:  說得好 清楚得很 聽得懂 拿得起來

「之」是由古代漢語中沿用而來的一個助詞,基本使用環境有兩個:  其一,是用於「四字格」中:

四口之家 喬遷之喜 東方之珠 船長之死  其二,是與「的」配用,以避免呆板、重複:  論家庭的分裂與重構之文化背景  「之」與「和」的使用特徵相近,但並非所有情況之下都可以互換:  甲的乙=甲的: 我的書=我的  甲之乙≠甲之: 國家之興亡≠國家之  可見,二者還是有所不同。

「所」附加在一個詞語之前,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短語。是漢語里把動詞性成分名詞化的一種手段。

如:   所見 所說 所聽

(6)「的」的其他用法

「的」在漢語中是個用法複雜的助詞。除了用作定語的標誌之外,還有以下幾種用法。  a. X+的→「的」字短語

「的」可以用於一個詞語之後,構成一個功能相當於名詞的「的」字短語,因而,被稱為漢語非名詞性成分名詞化的另外一種手段。如:    中文的 歷史的 數學老師的    我的 他的 我們倆的    吃的 用的 寫書的 賣菜的    大的 紅的 通紅的 高高興興的  b.「代/人名+的」

插入在一些「動+賓」結構之間,充當準定語:    ① 別開他的玩笑。    ② 凈挑我的眼。    ③ 別拆老王的台。  c.用於「V1的V1,V2的V2」對舉格式中,表示「有的……有的……」。

如:    ① 敵人死的死,傷的傷。    ② 大家說的說,笑的笑。  (主+[主+謂])

「V的」接近於「的」字短語中的「的」  d.用於「人名/代+的+角色名/身份名/職務名」的格式中,表示某人具有或承當某種角色、身份或職務:    ① 今天晚上有場劇,馬連良的諸葛亮,裘盛戎的張飛。(當)    ② 這次大會,老王的主席,老張的副主席。(扮)  這種用法接近於準定語的用法。下邊是「的」附在名詞或代詞後面,構成隱蔽性施事定語的一些用例:    ① 他的英語教得好。→他教英語教得好。(從事)    ② 他的籃球打得好。→他打籃球打得好。(打)    ③ 他的三千米得了冠軍。→他跑三千米得了冠軍。(跑)  蕭國政《隱蔽性施事定語》一文討論了這個問題。(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4.2;又載《現代漢語語法問題研究》)。

3.動態助詞

動態助詞,指的是加在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某種動作或者性狀的發展或情況的虛詞。通常指的是「著、了、過」等。

(1)著

加在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動作、狀態的持續——持續態。通常有以下幾種用法。  a.用在連動式中V1之後,表示動作者進行某個動作時的狀態或者方式。如:  笑著說 扶著一個人走進來 紅著臉說  b.用於「V著V著,S2」的格式中,表示一個動作正在持續時,發生了其他動作,原動作停止,含有不知不覺的意味。如:    ① 孩子哭著哭著,睡著了。    ② 老漢走著走著,摔了一跤。  c.用於祈使句中,表示祈望某種狀態的持續:    ① 你歇著,我去看看!    ② 機靈著點!

(2)了

用於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或者具有了某種屬性——完成態。  動態助詞「了」最為常用的用法是加在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或者具有了某種屬性。因而,是一種具有動態含義的用法。如:  寫了一遍 吃了飯 麥子黃了

(3)過

加在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曾經有過某種動作、變化或者形狀——經歷態。比如:    去過北京 原來胖過  「過」在使用時,有兩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a.「過」通常用在動詞的賓語之前:    吃過生魚片 *吃生魚片過  b.否定式中一定是在動詞、形容詞之前加否定詞「沒(有)」,此時,「過」仍然保留。如:    吃過生魚片 →沒吃過生魚片  學過俄語 →沒學過俄語

(4)來著

口語詞,用於句子末尾,表示說話前不久發生了某事。有以下幾種情況。  a.用於陳述句末尾,表示某事發生不久:    ① 我去打電話來著。→我剛才去打電話了。    ② 小王找你來著。 →小王剛才找你了。  b.用於疑問句的末尾,詢問剛發生不久的事情,或者曾經知道但想不起來的事情:    ① 你說要去哪裡來著?    ② 這人我見過,他叫什麼來著?

  4.比況助詞

比況助詞,附加在某些詞語的後邊,構成比況短語,表示比喻。如:  花園似的城市 豬狗一樣的人 碗口一般粗細  上邊,是漢語助詞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前所述,助詞是漢語中比較獨特的一類詞,助詞的意義、用法都是粘附性的,因此必須結合特定的語言環境加以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與其說明助詞的意義,不如說明助詞的用法。

五.各類虛詞

(四)語氣詞

1.語氣詞的含義

語氣詞,是用來表示某種特定語氣的虛詞。  語氣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詞,常見的如 「啊、嘛、呢、吧、呀、了、的、罷了」等等。

2.語氣詞的特點

語氣詞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1)大多讀輕聲。句調的高低升降變化通常體現在語氣詞前一個音節上:    ① 你去嗎? ——「去」的音高相對高些    ② 你去吧!——「去」的音高相對低些  (2)除了特殊用法之外,一般用於句末。如果是兩個語氣詞連用,還會構成一個音節:  呢+啊→哪 了+啊→啦 了+嘔→嘍  (3)語氣詞和句調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一個語氣詞可以表示幾種不同的語氣,反之,幾個不同的語氣詞也可以表示一種語氣。  如「啊」 可以表示幾種不同的語氣:    ① 小劉不去上海啊? (是非問句,句調低平,邏輯重音明顯)    ② 咱們什麼時候走啊?(特指問句,句調高揚,句子語氣和緩)    ③ 你到底來不來啊? (選擇問句,句調較高揚)  如「吧」、「嘛」、「啊」都可以出現在陳述句的末尾,都表示一個降低的陳述句調:    ① 既然必須去,那就去吧。(表示同意某種意見、要求,語調低降)    ② 別那樣,人人都可以嘛。(表示顯而易見,句調低降)    ③ 他可是已經來了啊。 (表示解釋、提醒,句調低降)

  3.語氣詞的位置

語氣詞常規的位置是句子末尾:單句句末、複句中某個分句末尾。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語氣詞也可以用於句中。有兩種情況:  (1)句子開頭的一個成分(通常是話題)之後常用語氣詞:    ① 他呢,可以不去了。    ② 在廣州的時候啊,我天天吃叉燒。  這裡的語氣詞的基本作用是:強調突出其前邊的成分,同時,又表示語尤未盡,後邊還有繼續的述說。當然,不同的語氣詞所表示的具體意義還是有差異的。

(2)聯合結構中,各部分後邊用語氣詞。如果是並列兩項以上,語氣詞使用的方式是:

① 衣服啊,化妝用品啊,貴重物品啊,都在這裡裝著。    ② 冰箱啦,彩電啦,錄像機啦,都是他送的。  如果並列的是兩項,則通常只用一個語氣詞:    ③ 紙啊筆的,都裝在上衣兜里。    ④ 人們圍在一個小廣場上,唱啊跳的。

4.語氣詞與非語氣詞

(1)結構助詞「的」和語氣詞「的」

漢語「的」有兩個:一個是結構助詞,另外一個是語氣詞。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a.結構助詞「的」的兩個特徵是:  a1.用於短語的內部或者末尾,表示結構關係。  a2.不能省略。如:  我的書 大的給你 鉛筆呀,小王有一支長的。  a3.此外,如果是結構助詞「的」,其後可以補出可以成為中心語的名詞性成分,如果是語氣詞「的」則補不出。如:    ① 我是外來的。 →我是外來的顧客。    ② 我是喜歡的。 →*我是喜歡的□。  有一種情況,「的」的性質比較明顯,單用「是的」,其中的「的」絕對是語氣詞,而不是結構助詞。    ③ 你真的不怕嗎?    ——是的。  b.語氣詞「的」的主要特徵是:  b1.用於句子的末尾,表示肯定語氣的加強。  b2.可以省略。如:    ①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    ② 眼睛半睜半閉(的)。  (2)動態助詞「了」和語氣詞「了」  漢語 「了」通常有「了1」、「了2」兩種用法,有以下差別。  a.了1  用於句子中間的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某種動作完成或者具有了某種屬性。這是典型的動態助詞「了」的用法,也稱為「了1」如:  寫了信 紅了臉 洗了衣服  b.了2  用於句子末尾的名詞性賓語、數量、時量補語之後,表示陳述語氣,是語氣詞「了」,也稱為「了2」。如:    ① 現在都飄雪花了。    ② 我寫了三遍了。    ③ 我們都寫了三個小時了。  c.也有兼屬於上述兩種情況的:用於句子末尾的動詞、形容詞的後邊。具體情況也有兩種:  c1.用於表示未然意義的句末動詞之後,表示即將發生的某種變化,或者純粹表示祈使,是語氣詞「了」。比如  :    ① 老師,我走了。 ——表示某種即將發生的變化,是語氣詞「了」    ② 聽我的話,把貸款退了!——加強祈使語氣,是語氣詞「了」  c2.用於表示已然的句子末尾的動詞、形容詞之後,是語氣詞和動態助詞的混合形式。比如:    花開了。 臉紅了。 信寫了。 人走了。  例中「了」都兼有「狀態」和「語氣」兩種用法、特徵,同時表示「變化」和「陳述」。當然,上述結論並非終結性的成果,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六.兼類問題

(一)兼類的含義

從理論上說,詞類是可以區分清楚的,但實際上,只有典型的形式可以區分清楚,總有一些詞語是處於兩類詞的中間地帶的,在語法、語義上,既像甲類,又像乙類,這就是所謂「兼類」或者「跨類」現象。

所謂兼類,指的是有些詞在不同的環境里經常具有兩類或幾類詞的語法特點並且意義上有聯繫的現象。

(二)兼類的種類

漢語詞類中,具有兼類現象的詞類通常有以下幾種。

名兼動:指一個詞在不同的環境下經常具有動詞和名詞的語法特點並且意義上有聯繫的現象。

如:    [報告]    一份報告 寫報告 報告寫得好 ——名詞    向上級報告報告 報告一件事 報告了這件事 ——動詞    同類的還有:領導、聲明、證明、說明、工作、變化。

動兼形:一個詞在不同的環境下經常具有動詞和形容詞的語法特點並且意義上有聯繫的現象。

如:    [可憐]    可憐可憐他 只可憐他一個人 ——動詞    可憐的孩子 他真可憐 ——形容詞    同類的還有:餓、擠、直、堅定、便宜、壯大、明白。

名兼形:一個詞在不同的環境下經常具有形容詞和名詞的語法特點並且意義上有聯繫的現象。

如:    [困難]    有困難 困難很多 一些困難 克服困難 ——名詞    很困難 太困難 困難時期 生活困難 ——形容詞    屬於這類的還有:科學、標準、光明、理想、實際、秘密。、

(三)兼類的條件

對於詞的兼類,應該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態度。  1.承認兼類的存在:兼類,是用離散的標準劃分連續的實體的結果。  2.用一個合理的標準劃分詞類,所得到的詞類應該是大致明確的,也就是說,兼類不能太多,否則這個標準就是有問題的或者是無效的。  3.屬於兼類的詞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  (1)一個詞經常具有兩種不同詞類的語法特點。所以,通常所謂詞的「活用」不能列為兼類:    ① 老栓,你運氣,就是運氣了你。    ② 既然大家都喝白乾,我也白乾一下。  其中的「運氣」、「白乾」不是兼類,而只是一種臨時活用。  (2)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語法表現有差異,但意義上仍然有聯繫。否則,就只能是同音詞。如下例中的「白」和「怪」分別都是同音詞,不是兼類詞:    白布——白,一種顏色。 (形容詞)    白乾——白,徒然的、沒有結果的。 (副詞)    怪事——怪,奇怪的,不合常規的。 (形容詞)    怪疼的——怪,挺、很。 (副詞)  這樣,兼類詞應該具有的條件是:  a.一個詞在不同的環境中經常具有不同類詞的語法特徵。  b.意義上有聯繫。

詞類問題,在任何一種語言的語法研究中,都是作為基礎研究進行的。漢語的詞類,由於詞的形態不發達,所以不論整個詞類的劃分,還是個別詞的定性、歸類,都存在一些問題。詞類問題是漢語語法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值得重視。


推薦閱讀:

如何分析對聯中的語法結構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 讀書筆記 161-180
教你如何學習西班牙語
人單合一這個名詞,張瑞敏如何解讀?
外媒:西班牙語法語跟漢語爭奪全球第二大外語

TAG: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