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202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二O二集) 1999 香港九龍 檔名:12-045-0202
請看經文,三十三天偈頌第三首:
【如來方便大慈海。往劫修行極清淨。化導眾生無有邊。寶髻天王斯悟了。】
三十三天第三尊天王是慈目寶髻天王,他所得的法門是「慈雲普覆解脫門」,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這首偈頌是他的讚頌,也是他的修學報告,我們應當怎麽學習,怎樣落實?「如來」是我們所有學佛人第一個榜樣,在事上說,他是指諸佛世尊,在理上講是說我們的自性。換句話說,自性所包含無限的智慧德能都能夠現前,都能夠落實在生活之中,這個人就稱為佛陀,就稱為法身大士。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他的思想行為與性德相違背,這個人就稱之為凡夫。所以佛跟凡夫差別,一個是性德落實,一個是完全忘失性德,除此之外,佛跟凡夫實在沒有差別。
我們看頌文,『如來方便大慈海』。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提示我們,這一句是講「果大」。「海」是比喻深廣無限,如來的方便、如來的慈悲深廣無盡。自古以來,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真誠的愛心。我們在修學綱領裡面提出來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慈悲裡面如果沒有真誠,這個慈悲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慈悲裡面要沒有清淨,這個慈悲是染污的,換句話說,他對你慈悲是有條件的,是有代價的,這就不是清淨的;慈悲裡面要沒有平等,這個慈悲是有差等的,有等級的;慈悲裡面要沒有智慧,這是感情的,情就容易變化。所以大慈悲心裡頭必定是具足這四個條件,真誠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清淨的慈悲、正覺的慈悲。
慈悲心落實,慈悲心起用,不但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那就叫方便。方便有多門,也就是說大慈悲心落實在自己生活裡面,我們自己生活也常常有變化。我們自己想一想,三十年前我們的社會處在未開發、半開發之中,我們的物質生活缺乏,生活相當艱難;三十年之後,我們已經進入開發的社會,經濟繁榮,生活富裕。外面環境變化,我們自己生活方式自自然然隨著變化。在現前這個社會裡面,如果我們還過三十年前那種生活方式,這就不是方便;或者是在一個未開發的社會裡面,你富裕過著奢侈富裕的生活,人家看起來也不對勁。所以方便通常上面又加兩個字叫「善巧」,諺語常講的「通權達變」。所以「方便」兩個字是活活潑潑,在什麽樣的時代、什麽地區、什麽樣的生活方式,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到恰到好處,這叫方便,這個方式非常便宜。
由此可知,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教學是活潑的,不是呆板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世尊為我們的教導是原理原則,我們學的人要活學活用,佛法才能推廣,才能令一切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我們在講學當中常常提醒同學們,佛法的教學尤其著重現代化與本土化,這兩句話不是隨便說的,是有根據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展現的是修行、證果、得道。他修的是什麽行?只是將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斷得乾乾淨淨,於是智慧就開了。凡人為什麽沒有智慧?智慧是被妄想煩惱、分別執著蓋覆住了,不是你沒有智慧。佛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不是講清楚、講明白了嗎?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斷了,自性裡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宇宙人生真相大白,他清楚、他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麽?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心、一個性、一個身。我過去常說,佛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一個心,真心,《華嚴經》上說「唯心所現」,就是這個心;一個性,自性,自性本具無量智慧、無量德能;一個身,清淨法身。我們眾生不知道,眾生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佛與法身大士知道。
這次我在北京,非常難得,葉局長與文物局的張局長,兩位陪同我參觀歷史博物館,承蒙館長親自給我們講解介紹,山東最近挖掘出一批文物,龍興寺,凋塑之精美,讓我們看了之後歎為觀止。這些古物埋藏在地下一千多年,現在挖掘出來,裡面的色彩還相當清楚,可見當時是非常之鮮艷。館長特別給我們介紹一尊毘盧遮那佛,佛身上披的袈裟,我們今天講的二十五條衣。袈裟最上面這一格畫的是佛在說法,然後裡面一格一格所畫的是十法界,在我們佛家的術語叫曼荼羅,十法界最下面是地獄。你看從佛法界一直到地獄是一件衣,這一件衣穿在身上,我一看我就明白了。所以我當時跟他們大家說,他們只是從藝術眼光去欣賞畫畫得好,高度的藝術作品,我說這是表法,代表什麽?代表一個身,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身。一件衣裹在身上是一個身,說明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大慈悲心是這樣流露出來的。我們怎樣愛自己,就要怎樣愛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眾生,不能分,這是佛心,這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所以這個塑像、這個彩繪,表法的意義太深太深了!他們聽我的解釋,也感覺得非常新奇,佛法裡面含藏有這麽深的教學,這樣深的意義,啟發世人。
可是這樁事情誰知道?覺悟的人才曉得,迷惑的人不知道。如何令一切眾生真正覺悟?佛清楚,釋迦牟尼佛明白,這個事情政治不能解決。我們講人與人的紛爭,這是一切動亂的根源,天災人禍因此而起。佛在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眾生所想的都是違背了事實真相,違背了性德。這個問題政治不能解決,武力也不能解決,經濟、科學技術都不能解決。所以真正明白人,真正覺悟人,萬緣放下,從事於教學工作,教化眾生。世尊跟諸菩薩們給我們做出榜樣,一生從事於教學。
世尊在那個社會,那個社會崇尚苦行,社會大眾對修苦行的人非常尊重,釋迦牟尼佛示現苦行,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法傳到中國,中國人不崇尚苦行,中國人崇尚的是尊師重道、孝養父母,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就不能再行托缽乞食的制度。摩騰、竺法蘭到中國,那個時候是漢明帝,漢明帝尊稱他們為老師,哪有帝王的老師出去討飯?那還得了!全國的人民會把皇帝罵死,皇帝自己養尊處優,你的老師叫他討飯,這成什麽話!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大慈方便,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捨棄苦行,接受帝王的供養。漢明帝給他造宮殿,白馬寺就是那個時候造的,供養他們的住處,派遣許多伺候服侍他的人。這是方便,慈悲方便,在哪個地區是哪一種方式,隨著生活方式的不一樣,隨著各地方文化、生活習慣的不一樣,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是他強求的,不是他想要怎樣怎樣;我一切隨順你們,這是佛陀教人。我們這一生在世間要隨順,要隨緣不要攀緣,攀緣就造業,隨緣才得清淨自在。佛示現給我們,祖師大德教導給我們,我們學會了。羅什大師到中國來,當時的皇帝姚興,秦國的國王,不但以最好的居住環境供養大師,而且還派十個宮女伺候他老人家,優惠的待遇,極其尊敬;又要求當時士大夫,出家人更不必說,都跟隨大師學習,佛法在那個時候真正達到顛峰。玄奘大師從印度回來,唐朝的帝王對他多麽的崇敬,顯示出中國的文化是孝親尊師。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懂得,在哪個地區教化眾生,一定要隨順這個地區的文化、生活習慣、習俗,決定不違背,讓朝野大眾都能生歡喜心,佛法才能夠發揚光大,才能夠普遍利益眾生。
我們在《華嚴經》看到就更多,喜歡苦行的,佛菩薩示現苦行;喜歡歡樂的,他就示現歡樂,一切隨緣。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外表看起來好像很相似,骨子裡面大大不相同。而佛菩薩在這其中幫助凡夫提升境界,用什麽方法?無非是講經說法,在生活當中、在教學當中,幫助眾生看破、放下,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不能夠把這個原理原則掌握住,我們在佛法上修學自然就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尤其是現代社會,困難多!但是現在社會也不乏有善根、有福德之人,這裡面有許許多多虔誠的人在學佛、在修淨土,他們雖然沒有人教導,他懂得孝親尊師重道,我們只能說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
學習是下面這一句,『往劫修行極清淨』。好事要做,佛在《金剛般若》上多次的告訴我們,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那就是「修行極清淨」。事要做,絲毫執著不能有;不但不能有執著,還不能有妄想分別,以極清淨的心、極平等的心去做。做什麽?大乘佛法裡面,世尊教導菩薩生活行為六個守則,第一個布施。而法身大士就不講布施,講供養,為什麽?法身大士見性了,普通的大乘菩薩還沒見性,所以只說布施,不說供養;法身大士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所以說供養。大經裡面所說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法身大士供養;你沒有這個認知,你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跟你講布施,六度是教一般菩薩的,教布施。布施裡面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華嚴經》在第六迴向章裡面,給我們講了一百多個項目。總體的來說,布施就是現在所講的服務,為眾生服務,無條件的服務,無私的服務,無有代價的服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布施。如果我為眾生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有代價的、是有條件的,那就不是布施波羅蜜,那是服務;波羅蜜是圓滿的意思,就不是圓滿的服務,這個服務裡頭有缺陷,圓滿的服務沒有條件、沒有代價。那天佛協刀副會長說,這就是犧牲奉獻,我說連犧牲奉獻這個念頭都沒有;有「我犧牲、我奉獻」,還是有條件,還是有代價,這個念頭都沒有。就跟什麽?自己為自己服務,你還談什麽條件?還談什麽代價?這個樣子才能做到圓滿的布施,在普賢菩薩講圓滿的供養,盡心儘力的供養,觀察一切眾生的需要,滿足他的需要。
今天一切眾生最需要的是什麽?是覺悟,是明理。為什麽我們現在搞成這個樣子?就是無知,無知到了極處!佛菩薩慈悲,佛菩薩不怪我們,佛菩薩說得好,「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人教給我們,我們的父母沒教給我們,我們的老師沒教給我們,我們又不是生而知之者。我給同學們也說得很多,也講得很仔細,我這一生這一點成就,得力於有幸遇到三位善知識。我能夠有一點成就,沒有別的,我也很坦白的告訴大家,好學。我自己能好學,老師肯教,才有這麽一點成就。老師是真肯教,學生不好學,那也是枉然!好學是要真正做到。給你講,你聽懂了,你相信了,你明白了,你做不到,那有什麽用處?那等於零。所以一定要把你所信的、把你所理解的落實到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好學。你能做到一分,你就得一分的功德利益;你做到兩分,你就能得兩分利益;你做不到,你一切都落空。縱然能說,能說不能行,還是敵不過業力;換句話說,你還是跳不出輪迴,還是免不了三途。你能把你所信、所理解的落實,你才能得真實利益,真實利益是永脫輪迴,與諸佛菩薩同行。《華嚴》末後「入法界」,用現在的話說,入諸佛菩薩生活的範圍,外國人講入諸佛菩薩的俱樂部,我們修學佛法終極的目的在此地。
所以生活、言行、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極清淨」這三個字重要;清淨還不夠,清淨到極處,宗門裡面所謂「一絲不掛」,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事情要做,樣樣都要做,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弘法利生。做不能著做的相,弘法不著弘法的相,利生不著利生的相,這才清淨,這個才叫修行。凡夫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著相,所以總是落在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圈圈裡面。佛教我們修行,就是修正,怎麽修正?不落在這個圈圈裡頭,還是一樣生活、一樣工作、一樣的應酬,就是不落在這個圈子裡頭。這個圈子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再說得具體一點,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我們要跳出這個圈圈,這個行才極清淨。
世尊四十九年的教誨,留下來的這些經論浩如煙海。古人常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道從哪裡讀起,佛家的經卷是《二十四史》的十倍,我們從哪裡入手?這才要抓綱領,才要講原則。我們淨宗建立之後,我們提出修行的綱領,五個科目,從三福做起,三福、六和,從這裡下手,再提升到三學、六度,最後提升到普賢十大願王。縱然在這一生當中我們達不到普賢行,最低限度要能完成菩薩行,菩薩行是三學、六度。這五個科目簡單扼要,這個提出來之後,我又用二十個字歸納一個中心,希望同修們常常記在心裡,時時刻刻念念不離開這十句。前面五句是存心,常存此心,常用此心。真誠心,人家用虛偽對我,我以真誠對他。為什麽?他搞六道輪迴,我要超越三界。不能說別人用虛偽對我,我也用虛偽對他,那就錯了;他搞六道輪迴,我也跟他一樣搞六道輪迴,我錯了。他虛偽,我真誠;他染污,我清淨;他不平等,我平等;他迷惑,我用智慧;他自私自利,我用慈悲愛心;他行他的道,我走我的道。他能夠覺悟、能夠回頭,好!不能回頭,我們也不能生煩惱。諸佛菩薩看到芸芸眾生都不生煩惱,都不著急,我們著什麽急?佛在經上常講,先自度,然後才能度眾生。先自度就是先自己要認真學習,落實在我們生活行為上,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看破是什麽?明瞭,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叫看破。放下是絲毫不沾染,徹底放下。生活、工作隨緣,唯有隨緣你才能享受大自在。末後總結到念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才得究竟真實的大圓滿。我給它總結十句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就跟《華嚴經》上說的一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是圓融無礙的,每一條裡面都包含其他的九條,任何一條都圓滿具足其他的九條,這叫佛法。
佛法是覺悟之法,真的覺悟了,真的明白了,你真的在學佛,你真在行菩薩道,過佛菩薩的生活,而後你才真正利益一切眾生。眾生得到多少利益,那是他的根性不一樣,各人所得的利益也不相同。利根得利益多,鈍根得利益少;利根的人一看、一聽覺悟了,如實修行,得的利益大,鈍根的人聽了之後半信半疑,似明不明,理解得不夠徹底,信心會動搖。這也有好處,佛法講在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了一點善根,這一生不能成熟,來生來世遇緣接著再干,哪一生緣成熟了,他這一生就成就了。緣成熟了一定是依教奉行,真的理解、真的相信,這是緣熟了;緣熟,這個人一生必定成就。這一生不是講來生,就在現前,現前他的思想、意識、行為就跟諸佛菩薩一樣。怎麽曉得?經典是證明,他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跟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這就叫證果。證果是自己證明自跟佛是一不是二,佛所講的就是我所想的、就是我所做的。我想的、我做的,他這上都寫清楚、都說明白了,完全相應,這叫證果,信解行證。如果我們展開經卷,自己想的跟佛想的不一樣,自己見解跟佛的見解不相同,自己所做跟佛所說的相違背,你縱然是有信、有解、有行,沒證;沒有證,不得受用,證才得受用。真的證得了,不要說圓滿,不要說多分,少分的證得,你的生死就自在。如果念佛往生,少分證得生凡聖同居土,多分證得生方便有餘土、生實報莊嚴土,圓滿證得生常寂光淨土。
所以經不能一天不讀,一天至少要讀三遍,早晨要讀,下午要讀,晚上要讀。我們做不到世尊當年在世六時讀誦,至少我們要有三時,我們才有救。讀誦要深解義趣,這就是先度自己。先度自己,自己契入境界,自己有信心,決定沒有疑惑,然後才『化導眾生無有邊』。第二句、第三句都是說因行,第二句是自修、自行,第三句是化他。換句話說,我們真正做到了,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我們才有能力幫助別人,教導別人斷疑生信。為什麽?我自己一點懷疑都沒有,佛所講的字字句句我都證明,證明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證明字字句句是從我們自己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決定不是從他意識裡面生出來的。意識裡面生出來的可以質疑,不是從意識裡頭生的,是從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我們證明、證實了。「化導眾生」,化是教化,導是誘導,教化是言教,誘導是身教,我們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眾生才可能相信。我們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眾生不相信,他有妄想、他有分別、他有執著。眾生根性有不相同,所以菩薩做種種示現:小乘根性的人,佛菩薩示現聲聞、緣覺度他們,他們非常尊敬;大乘根性的人,就示現佛身、菩薩身來接引,他們歡喜信受。
唐朝道宣律師給我們留下一則公桉,很能發人深省。道宣律師持戒很嚴,律宗的祖師,日中一食,感得天人供養。實在說,這樣大修行人,我們凡夫不認識他,不知道他的大德,也不懂得供養的福報,天人知道,天人每天中午送供養給他。而當時當代有一位高僧窺基大師,這是法相宗的祖師,他的作風跟他完全不一樣,道宣律師修苦行,窺基大師享受榮華富貴。窺基有一天從終南山經過,聽說道宣律師在這邊修行,特地去探訪他,而道宣律師也正好想利用這個機會去感化窺基大師,想去感化他:你這種作風、方式違背了佛陀教誨,怎麽可以出家人貪圖這種享受?窺基大師出家,傳說是「三車法師」。那個時候他是尉遲敬德的外甥,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將,封侯的,用現在話來說是高幹子弟出身,貴族出身。玄奘大師認識他,知道他是菩薩再來的,一定要求他出家。所以他提三個條件,他說我出家,過出家人清苦的生活我不幹,他說我要帶一車黃金;他喜歡讀書,我要帶一車書;需要人伺候,帶一車美女伺候他。聽說玄奘大師都答應他,所以叫三車法師。道宣律師要藉機會好好教訓他,看看人家修苦行,得到天人供養。
他們上山,當然兩位大師在一塊談得也很愉快,一個是來造訪的,一個是有意思來感化他的。到了中午,過了中午,天人也沒送供養來,過後窺基大師就下山了。到第二天,天人中午送供養來的時候,道宣律師就責備他:昨天中午你為什麽不送供養來?昨天道宣律師餓了一天,沒東西吃。這個天神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山的四周都是護法神,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個話,滿身流冷汗,慚愧!錯看了人。原來以為去感化他,他的那個心清淨,比他純得太多;他還有心去感化人,這個心就不清淨。道宣律師清淨,窺基大師是極清淨,那怎麽會一樣?這個就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多元文化,攝受眾生對象不一樣。兩個做的都是對的,一個是接受小乘根性的人,一個是接受大乘根性的人。大乘根性,一般享受富貴的,你叫他修苦行他不幹,他不來。
所以佛教化眾生大慈方便,「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不是一個方法、一個門徑能夠攝受一切眾生。《華嚴經》末後開兩千法門,最後「入法界品」,佛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啟發我們,讓我們真正明瞭,世間有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攝受。於是我們恍然大悟,所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教學,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我們知道這個原則,應以大乘根性得度者,即現大乘而為說法;應以小乘而得度者,即現小乘而為說法,不就這個意思嗎?應以佛法得度者,即以佛法來給他說法;應以基督教得度者,即現基督身而為說法,就是這麽回事情。所以每一個宗教的傳教師都是佛菩薩的化身,肉眼凡夫看不出來,在這個地方說這是正法、那是邪法,都看錯了,全是諸佛菩薩再來的。不但所有宗教是諸佛菩薩再來的,一切世間不同行業、不同眾生,不同種種示現,無一不是佛菩薩慈悲教誨。我們凡夫沒有智慧,讀了《華嚴》、學習《華嚴》,這才真正覺悟、真正明白。
《華嚴經》上的示現,學佛的人就是一個人,我自己一個人,除我之外,所有一切人事物無一不是諸佛菩薩化現的。一切諸佛菩薩都為我,他示現的是善人,教我在順境、在善人不起貪愛之心;他示現的是惡人,示現的是逆境,是在教導我,在惡人、逆境裡頭不生瞋恚心。無一不是教導我們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正覺心、修真誠慈悲,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抓住這個綱領,整部《華嚴》你就得到了。《華嚴》在哪裡?《華嚴》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華嚴》裡面所講的諸佛菩薩、法身大士,就是我們面對的一切人事物,所以叫《大華嚴》。《華嚴》是活的展現,不是這八十卷經卷,八十卷經卷是個指引,為我們真正敲開了「大方廣佛華嚴」的大門。如果自己還不曉得,還認為自己很不錯,自己還作師、還作祖,你就完了,你就顛倒了,你就墮落了。作學生、作凡夫只有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之外,全是諸佛如來的化現,我們就入華嚴境界,你就真正徹悟大方廣,你就契入佛華嚴的生活,這才是「化導眾生無有邊」。諸位想想這眾生是誰?眾生是自己,自己是眾生。你要不懂,你去念念《六祖壇經》,你就知道這個眾生的意思,這個眾生不是指芸芸眾生,是指自己這個眾生,自己這個眾生無有邊。
這首偈子裡頭,意思無盡的深廣,清涼大師註解裡頭,「上句果大,下句因深」,「往劫修行極清淨」是因深。「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這兩句話說得好,我們要牢牢的記住。「俱稱深廣」,方便也深廣,慈悲也深廣。所以自己真的通達明瞭,這一覺就能夠成無上道。寶髻天王是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寶髻天王確確實實是非常良好的華嚴根性,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馬蓉重回微博,喊話王寶強:你的所言所行是否會對兒女的身心健康及成長造成傷害?
※3.29
※歷史上的四大美男為何鮮為人知?
※如何評價派大星?
※潮汕旅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