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泉散文】端午節 ·屈原

端午節 · 屈原

黃應泉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叫端午節 , 又稱重五或五月節。本來是一個驅除瘟役送走瘟神的日子。楚朝愛國詩人屈原在當天投江自盡後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五月五日 (初五) , 其讀音似惡月惡 (`) , 當時被以為是不吉祥的日子 , 且時值夏天 , 蛇蟲鼠蟻繁殖橫行 , 給人帶來或感染很多疾病 , 古人認定是瘟神降臨造禍人間 , 故雙五日當天為避邪驅魔百姓貼門符祭天神求安澤。民間曾經有這樣的順口溜 : 「端午節、天氣熱 , 五毒醒、不安寧。」無知的百姓剪綵色紙貼在家門牆上以驅五毒。五毒者 , 蛇、蠍、璧虎、蜈蚣 、蟾蜍是也。根據谷哥資料 , 越南在十二、十三世紀時把五月初五稱為「殺蟲節」, 是日家家戶戶忙於殺蟲 , 不難理解源出處大同小異。五月是昆蟲最旺盛的季節 , 為減少染病而清理和消滅所有帶來疾病的害蟲。( 這等同近年西方國家呼籲民衆不宜在家後院積水免滋生蚊蟲而帶來致命的尼羅河病毒同出一轍。)後來屈原投江自盡 , 端午節就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 傳統的「驅邪」日在歷史中漸漸被遺忘。屈原是東周戰國時代的偉大愛國詩人 , 所著的詩篇都洋溢著愛國情懷。後期因楚王不接受他的施政方針而導致國土淪埳 , 眼見國破家亡 , 悲憤之餘不得志而投江自盡。千年以來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是劃龍舟和包粽子。劃龍舟出海是為了尋覓和拯救屈原 ; 把粽子掉進江河裡是想保屈原一個「全屍」, 讓海洋裡的生物吃粽子而不蝕屈原屍。屈原愛國投江自盡是傳統的歷史記載。近代史學家擴大想像空間有了新的見解 , 那就是屈源非死於自殺 , 而是被謀殺。關鍵在於屈原寫過一首情詩「湘夫人」, 「湘」是楚國 , 「夫人」者 , 妻子 ( 王妃 ) 也。因而有人懷疑屈原和楚懷王的寵妃鄭袖有染。屈原和鄭袖「有路」被楚王發現 , 即以莫須有罪名放逐屈原。後來楚懷王病逝 , 王室就追殺屈原。終於在汨羅江邊抓到屈原 , 刺殺後把他投入江裡。這種說法差強人意 , 但敢肯定沒有這個可能性呢 ? 屈原是愛國詩人 , 也有學者文人把「端午節」定為「詩人節」。

( 二〇一六年六月八日端午節前夕。)

——屈原投江自盡。是自殺 ? 還是他殺 ?

要爭取和有夫之婦在一起 , 屈原不畏高難度付出了真愛 , 結果賠上了自己的性命。當年在學堂裡聼老師「背書」, 屈原是一名愛國詩人 , 在楚國懷才不遇 , 因不得志積鬰而投江自盡。現在老了再翻閱不同的史書才發現屈原之死近代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屈原在「九哥」中有一篇情詩「湘夫人」就是對湘國夫人的思念。「湘」者 , 楚國也 ; 「夫人」, 指國君寵妃鄭袖。有夫之婦的鄭袖和在王室中位高權重的屈原的曖昧關係被楚懷王發現後 , 隨即以莫須有罪名放逐屈原。公元前二九六年楚王患病時 , 他知道自己死後鄭袖會去會見屈原。為了不想自己寵妃「蟬過別枝」遂下令追捕屈原。楚懷王駕崩後 , 王室隨員即遵照遺命而追殺屈原 , 終於在汨羅江邊抓到屈原 , 將他刺殺後綁上石頭扔進江中。這是一個政治歷史中殘酷的愛情悲劇。學者有「過度擴濶想像空間」之嫌 , 但有誰敢肯定沒有這個可能性呢 ?屈原的詩「湘夫人」其中有幾句這樣寫 :「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現在北洲上 , 窮目遠眺不見伊人使我愁腸寸斷。)「登白薠兮聘望 , 與佳期兮夕張。」( 登上白薠到處張望 , 與佳人相約在黃昏。)「沅有芷兮澧有蘭 , 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澧水蘭花 , 難以表達對湘夫人的思念。)

( 二〇一六年六月九日。)

推薦閱讀:

明月文軒祝福朋友端午節快樂!(精美祝福語)
端午節的紀念
越影通爆款 | 端午節還沒到,這款粽子就賣到爆了
端午節悼屈原勉後人
聚焦端午節:端午節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

TAG:端午節 | 屈原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