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中醫診療方案

頭痛

【概念】

頭痛即指由於外感與內傷,致使脈絡絀急或失養,清竅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覺頭部疼痛為特徵的一種常見病證,也是一個常見癥狀,可以發生在多種急慢性疾病中,有時亦是某些相關疾病加重或惡化的先兆。

【診斷依據】

1、以頭痛為主症,或前額、額顳、巔頂、頂枕部或全頭疼痛,頭痛性質多為跳痛、刺痛、脹痛、昏痛、隱痛等。有突然而作,其痛如破而無休止者,也有反覆發作,久治不愈,時痛時止者;頭痛每次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數天或數周不等。

2、因外感、內傷等因素,突然而病或有反覆發作的病史。

3、應查血常規、測血壓,必要時做腦脊液、腦電圖檢查,有條件時做經顱多普勒、顱腦CT和MRI檢查,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疾病,明確診斷。

【一般治療】

①頭痛發作時,應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光,給予鎮靜劑或催眠葯,同時給予阿斯匹林或去痛片,加服頭痛寧膠囊5片,一日三次口服,一般輕、中度的發作就可緩解。

②頭痛嚴重者服用麥角胺咖啡因,於頭痛發作早期服用1片,如頭痛仍不止,隔半小時可再服用,每次發作服用不能超過3片。

③若頭痛發作強烈、持久,應緊急處理。滅吐靈10mg緩慢靜注,繼之緩慢靜注雙氫麥角胺0.5mg,每8小時重複1次,連續3天。如有顱內壓增高癥狀者,用20%甘露醇150ml,一日1~2次,靜脈滴注。

④預防發作:頭痛寧膠囊5粒,每日3次口服,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口服。

【分證論治】

外感頭痛

1、風寒證

癥狀:頭痛起病較急,其痛如破,連及項痛,惡內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多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

方葯:川芎茶調散。

該方具有祛風止痛之功,川芎散少陽之風,與荊芥皆能內行肝膽,外散風邪,辛香走竄,為治上要葯;薄荷辛香,能清利頭目;羌活、防風散太陽風,白芷散陽明風,以病在巔頂,惟風可到;又防風昇陽,細辛宜邪達竅,甘草和葯緩急,細茶能清上降下。此常為臨床治療外感頭痛之主方。

若寒犯厥陰,則引起巔頂頭痛,乾嘔,吐涎,甚則四肢厥冷,苔白,脈弦,治當溫散厥陰寒邪,方用吳茱萸湯加半夏、藁本、川芎之類,以溫散降逆。本方用吳茱萸溫散降逆,為入厥陰肝經主葯;人蔘、姜棗助陽補土,使陰寒不得上干,溫經而兼溫中。

2、風熱證

癥狀: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口渴欲飲,面紅目赤,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服散。

治法:疏風清熱。

方葯:芎芷石膏湯

方以川芎、白芷、菊花、羌活、生石膏疏風清熱止痛;藁本偏於辛溫,熱盛者不宜,可改用黃芩、薄荷、山梔子辛涼清解。若熱盛傷津,症見舌紅少津,可加知母、石斛、天花粉清熱生津;若大便秘結,口鼻生瘡,腑氣不通者,可合用黃連上清丸,苦寒降火,通腑泄熱。

4、風濕證

癥狀: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納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祛風勝濕。

方葯:羌活勝濕湯。

該方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證。因濕邪在表,當用辛溫發散,故用羌活、獨活、防風、藁本、川芎、蔓荊子等辛散之晶以解表,可使濕從汗解或以風勝濕使濕邪消散;甘草助諸葯辛甘發散為陽,氣甘而緩,散中有補。所以本方是用風葯勝濕,解除表邪,使氣化調和,陽氣能升,里濕也能自然下降。若濕濁中阻,症見胸悶納呆、便溏,可加蒼朮、厚朴、陳皮等燥濕寬中;若噁心嘔吐者,可加生薑、半夏、藿香等芳香化濁,降逆止嘔;若見身熱汗出不揚,胸悶口渴者,為署濕所致,宜清暑化濕,用黃連香薷飲加藿香、佩蘭等。

內傷頭痛

5、肝陽證

癥狀:頭脹痛而眩,心煩易怒,脅痛,夜眠不寧,口苦,舌紅苔薄黃,脈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潛陽。

方葯:天麻鉤藤飲。

本方重在平肝潛陽熄風,對肝陽上亢之頭痛,甚至對肝風內動所致眩暈、中風先兆之頭痛均可獲效。方用天麻、鉤藤、石決明以平肝潛陽,黃芩、山梔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補肝腎,夜交藤、茯神養心安神。可加生龍牡以加強重鎮潛陽之力。若見肝腎陰虛而頭痛朝輕暮重,或遇勞而劇,脈弦細,舌紅苔薄少津者,酌加生地、何首烏、女貞子、枸杞子、旱蓮草滋養肝腎。

6、腎虛證

癥狀:頭痛而空,每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遺精、帶下、耳鳴少寐,舌紅少苔,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養陰

方葯:大補元煎。

本方重在滋補腎陰。以熟地、山茱萸、山藥、枸杞子滋補肝腎之陰,人蔘、當歸氣血雙補,杜仲健腰補腎。待病情好轉,可常服杞菊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補腎陰潛肝陽以鞏固療效。若腎陽不足者,可用右歸丸,溫補腎陽,填精補血。若兼見外感寒邪者,可投麻黃附子細辛湯治之。

7、氣血虛證

癥狀:頭痛而暈,心悸不寧,遇勞則重,自汗,氣短,畏風,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治法:氣血雙補。

方葯:八珍湯。

方中以四君健脾補中而益氣,又以四物補腎而養血。當歸、菊花、蔓荊子入肝經,清頭明目以增細療效,全方合之能氣血雙補。

8、痰濁證

癥狀:頭痛昏蒙,胸腕滿悶,嘔惡痰涎,舌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弦或沉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方葯:半夏白朮天麻湯。

該方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嘔,平肝熄風之功。以半夏、生白朮、茯苓、陳皮、生薑健脾化痰,降逆止嘔,令痰濁減則疼痛輕;天麻平肝熄內,為治頭痛、眩暈之要葯。若痰郁化熱顯著者可加竹茹、枳實、黃芩清熱燥濕。

9、瘀血證

癥狀:頭痛經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或頭部有外傷史者,舌紫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沉細或細澀。

治法:通竅活絡化瘀。

方葯:通竅活血湯。

方以麝香、生薑、蔥白溫通竅絡,桃仁、紅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當加四君子健脾益氣,當歸養血,以助活絡化瘀之力;也可加入全蠍、蜈蚣等蟲類葯搜逐風邪,活絡止痛。待病緩,據臨床見證易方再治或善後調理之。

上述治療各證之方葯,應選用不同的引經葯,對發揮藥效有實際意義,如太陽頭痛選羌活、防風;陽明頭痛選白芷、葛根,少陽頭痛選用川芎、柴胡;太陽頭痛選用蒼朮;少陰頭痛選用細辛;厥陰頭痛選用吳茱萸、藁本等。

此外,臨床可見頭痛如雷鳴,頭面起核或憎寒壯熱,名曰「雷頭風」,多為濕熱挾痰所致,可用清震湯加味以清宣升散、除濕化痰治之。還有偏頭風,又稱偏頭痛,其病暴發,痛勢甚劇,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痛止如常人,此多肝經風火所致,治宜平肝熄風為主,可用天麻鉤藤飲或羚角鉤藤湯治之。

【特色療法】

口服頭痛寧膠囊。

【療效評定】

1、治癒:頭痛消失,一年內無複發。

2、好轉:頭痛發作強度、頻度均減輕。

3、未愈:頭痛發作的強度、頻度改善不明顯。

推薦閱讀:

「偏頭痛」不只是頭痛
頭痛敷貼調治
女人最讓男人頭痛的八個惡習
最近感冒頭痛怎麼辦?
落枕,肩頭痛,閃到腰,腰酸背痛...讓我來幫你...

TAG:中醫 | 頭痛 |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