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孩子面對衝突

協助孩子面對衝突2(文字稿)

從這個題目,我們看到了什麼?這裡面的核心是誰?核心是「我」:你怎麼不聽我的?你怎麼就不理解?這樣下去該怎麼辦?急死我了!——孩子和我。該如何平衡這個關係呢?

沒有我行嗎?我們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沒有孩子呢?我們也做不到;讓我們把所有的孩子一樣看待,我們也做不到。怎麼辦呢?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兩個平衡一下,找一個辦法,兩個都照顧到。

這裡面有一個不平衡,我們從孩子長大過來的,孩子什麼樣,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閱歷做一些猜想,而孩子沒有這些,他不知道父母在想什麼。面對這個情況,父母要完成的是什麼?我自己會,自己知道還不夠,我們的任務是: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學會,讓他也知道。完成了這兩件事,才算是完成了父母的任務。這樣才是協助孩子面對衝突,解決衝突。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焦點在哪裡?在自己身上。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會怎樣?我得去學習呀。所以,焦點在自己身上時,我們透過孩子看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很多問題。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很多問題,說「你把孩子的問題解決了就ok了」。可是剛好相反,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可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把孩子的問題盯那麼緊呢?我們不願面對自己,把責任推卸出去。說,「我們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卻不接受。為什麼?因為我們心口不一,說的不實在。那怎麼說才更真實,孩子才能接受?「我想做一個合格的、稱職的媽媽,沒有你我做不了,所以我需要你。我猜想,你也非常願意成為一個好孩子。媽媽願意和你一起來成長。透過你,我學習做一個好媽媽;你透過我,來學習做一個好孩子」——說的都是真實情況,既照顧了我,也照顧了孩子:我不都是為了你。

比如,我孩子上初中時,他的英語聽力需要我簽字。前兩次,他說他聽了,讓我簽,我就簽了。但我沒有聽到他放英語的聲音。第三次他再來找我,我說「我沒有聽到你放」,「我戴耳機聽的」。我說「老師對我有一份信任,我不想做一個撒謊的,不誠實的媽媽。我也不希望有一個不誠實的孩子,我想你也不希望成為一個不誠實的孩子。」——這裡我既照顧到自己,也照顧到孩子,對不對?我兒子回答,「媽媽我下次不戴耳機,你隨便檢查」。之所以這樣的表達是有效的,是因為我照顧到雙方,而且說的都是事實。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在深層中,孩子都愛我們,我們也愛孩子。當我們真實表達時,這這份愛就流動起來——這樣做,是在協助。協助不是把孩子抱起來,藏起來或者架起來,而是兩個人都落地,一起走。——這是我們表達時的大體方向。孩子渴望真實,我們也是真實的。除了真實表達,要做好父母,還要能照顧雙方或者多方。比如孩子說,「這件事你不要告訴爸爸」。你怎麼辦?我們看,孩子不讓告訴,是他害怕與爸爸衝突。那我們怎樣幫他面對衝突?有的媽媽就很自豪的跟我講:「孩子什麼都跟我說,不告訴他爸爸」。這造成什麼狀態?三個人本應該是一起的,現在我們卻人為的製造衝突,還怎麼幫孩子解決衝突,面對衝突?所以夫妻雙方必須要做到尊重對方,尊重對方教育孩子的權利,價值觀等等。

有的家長會指責對方「你看他動不動就罵孩子,訓孩子,他怎麼能這麼做」或者只有自己帶孩子,教育孩子才放心。這樣做的結果,告訴大家:沒有一個會成功的,所有排斥的工作一定會失敗。你排斥自己身體的某一個器官,某一種疾病,或者一個不喜歡的部分也好,都會失敗。因為全部都是削弱力量的事情。

爸爸媽媽從不同的成長環境而來,一定是不一樣的。你非要一樣,可能嗎?你做了一件白費勁的事,註定會失敗。而且還在孩子心裡造成衝突:你說我是跟爸爸吧,媽媽會不高興;跟媽媽又怕爸爸失望。那天,我給一個初一的孩子做個案。要中考了,對體育測試恐懼的要死。我去了解他家裡的情況,讓他在沙盤室選一個沙具代表爸爸,再選一個代表媽媽。他選了一頭牛和一隻老虎,又選了一個小小的甲殼蟲代表他自己。你猜他把自己放在哪裡?放在牛和老虎中間,去做調和的工作。他陷在這裡很掙扎。他說,我不想在這裡,他很羨慕哥哥可以站在外圍,我說「那你也去和哥哥站在一起。」他說,「不行啊,我要走了,他們怎麼辦?」——你就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能專心學習,不能好好去上學,因為他的心牽在這裡。我說「來和你的媽媽說一些話」,他說「那爸爸怎麼辦?」,又和爸爸說一些話。我說「可不可以站到哥哥那裡?」他還是不放心,又做一些處理,他才終於可以不再管爸爸媽媽之間的事。兩周多一點再回來說「我現在可以不用想他們的事了。我對學校學的東西一點都不感興趣,我想學音樂。這可怎麼辦?」他終於可以面對自己的衝突了。這是說,當父母之間這麼大的衝突時,孩子就會陷在這裡。

你說爸爸愛不愛孩子?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愛孩子?如果你肯定這一點,就要放手讓他去管孩子,他有他的方式。如果孩子是男孩,與爸爸之間的互動那就是兩個男人之間的互動;如果是女孩,是男人與女人之間的互動。如果從小就被剝奪了這個機會,那等長大之後你還希望她婚姻幸福,你說現實嗎?——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互動和這個是不一樣的。爸爸媽媽給予孩子的東西也是不同的。你現在人為地把那一半排斥出去了,孩子只剩一半,他不完整。以這樣殘缺的一半去面對這麼複雜的世界,會成功嗎?而且爸爸的身後,還有他的祖祖輩輩,排斥爸爸就把這一半的根給排除了。也有的家庭是爸爸做的很多,對孩子照顧很周到細緻,如果你有這樣的老公,你願意自己被排斥出去嗎?

所以要教會孩子面對衝突,父母之間的衝突一定是和解的。一定還會有衝突,但要不斷地和解。而且父母之間的衝突是花時間最久的。即使父母去世了,如果他們之間的衝突沒有和解,那個衝突就會依然存在,影響孩子。所以關鍵在於是不是真的和解,是不是真的接納,尊重。

現在回到剛才的問題,孩子說:「這個問題你不要和爸爸說」,你怎麼做?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你告訴我了,就放在我這裡。要不要和你爸爸說,你自己決定」。我們首先要看問題的嚴重程度,涉及生命、違法犯罪的事必須說;如果沒這麼嚴重,可以讓他自己和爸爸講,這事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一份信任。也可以建議孩子:「我猜你爸爸會怎麼怎麼樣,你要不要去試試看?」——這裡,媽媽私下要做夫妻之間的工作,看看是不是真的尊重對方,是否尊重他不同的價值觀和方式,相信他也同樣愛孩子。首先和解夫妻二人之間的關係。第二,他學習做爸爸,你學習做媽媽。也可以和他這樣交流:「我看到報紙上,跟孩子教育有關的某某事,我是這麼想的,你怎麼看?」夫妻雙方把重點放在自己和伴侶關係上,孩子才是自由的。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也要有不同的辦法。對八九歲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和爸爸說,教給他怎麼講;對於三四歲的小孩子,可以說:「來,我陪你一起去」——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不同性質的問題,要有不同的處理。

事實上,孩子遇到問題後,爸爸出面往往更容易解決。因為媽媽十月懷胎,孕育生命,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聯接非常緊密,母子連心,不容易跳出來。爸爸相對就好得多。再者,孩子恐懼時,爸爸的力量可以提供更多安全與支持。

此外,要給予孩子力量,我們還要做什麼呢?我們和自己的伴侶都是從自己的父母祖輩那裡來,我們身後的祖祖輩輩是我們生命的根源,只有和他聯接,我們的生命才真正有了根,落了地,才會有力量。這個力量會傳遞給孩子。

問:「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真的很難。」姜老師答:「要我們背叛自己的家庭很難。那讓對方背叛他的家庭也很難」。聽眾說「如果我們知道這一點,就可以容易尊重對方一些,不過一旦急了,做的時候就忘了」。姜老師答:「核心是,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們為了孩子才這麼做,但這麼做,恰恰傷害了孩子,傷害了對方,三方都受傷。孩子最弱,受傷就最重。所以我們要始終記得。」

最後,如何做到周全。考慮對方或三方時,要想考慮周全,可以這麼講:「對這個問題,我是這麼想的,我也很想聽到你怎麼想。」有人會這麼講:「我還不知道你怎麼想?你一定就是這麼想的」,那對方會說:「我就是這麼想的,你怎麼著吧?」,或者他就不再說話,溝通就進行不下去了。當我們敞開自己去傾聽對方,對方就容易表達出自己。孩子也會學習到:我也可以用這樣方式來了解對方,聽到對方的意見。他就會變得寬廣。

推薦閱讀:

孩子咳嗽發燒怎麼辦?記錄一次「無醫自愈」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恐龍?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歸途中,那些帶著孩子的媽媽
怎麼追求高冷的女孩子
又是別人家孩子!三生三世小糯米糰子演技顏值萌值在線,還是學霸

TAG:孩子 | 衝突 | 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