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營養誤區
06-1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們周圍,嚴重的營養不良的寶寶已經不多見了,但低體重、生長緩慢、消瘦以及由於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增長過快等癥狀的寶寶依然存在。據我們分析,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家長對寶寶的營養補充過於關注和焦慮,但又缺乏科學的知識,所以在營養方式上出現了許多誤區,從而影響了寶寶的生長發育;二是因為家長對寶寶的溺愛及不當的餵養方式,使得寶寶養成了諸如厭食、不會咀嚼、易嘔吐、偏食、排食和吃得太多或太少等不良飲食習慣,從而使寶寶得不到足夠的、全面的營養。 營養補充之誤區 誤區1:不重視泥糊狀食品的添加 專家分析:在4—6個月時,單純的母乳餵養或配方奶粉餵養已不能滿足小兒生長需要,必須添加含有大量小兒生長所需的營養素、又能適應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狀食物作為「輔食」。然而長期以來,家長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母乳餵養的寶寶到8—9個月時還沒有建立喂泥糊狀食品的習慣。不及時進食泥糊狀食物,不但無法使寶寶得到全面的營養,而且由於4—6個月是嬰兒促進咀嚼功能和味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延遲添加泥糊狀時區會使嬰兒缺乏咀嚼的適應刺激,使咀嚼功能發育延緩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餵養困難,從而易產生語言發育遲緩、認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現象。因此,我們鼓勵給4—6個月的嬰兒添加泥糊狀食品,首選是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堅持,經過10次左右寶寶都能學會吃米粉。同時要保證泥糊狀食品的質量,逐漸添加不同顏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質地的食物,如蛋黃、菜泥、果泥、魚泥、肝泥、肉泥等來刺激寶寶的味覺,同時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誤區2:血紅素鐵(鐵食品)的攝入過少。 專家分析:缺鐵性貧血是嬰兒時期的多發病,主要是由於鐵缺乏引起。在嬰幼兒(幼兒食品)體內,鐵的來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食物。食物中的鐵有兩個來源,一種是血紅素鐵,它來自於含動物蛋白質(蛋白質食品)高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動物血和魚等,這些食物不僅含鐵量高,而且在吸收過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響;另一種是非血紅素鐵,它來自於蔬菜、穀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目前在小孩餵養中,家長喜歡給寶寶吃魚、蝦(蝦的鐵含量較低),覺得肉類不易烹調,寶寶嚼不動,不易消化(消化食品);認為肝臟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給寶寶吃,以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同時也會減少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餵養(母乳中的鐵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時應食用配方奶粉。4個月後要添加有強化的營養米粉外,在6個月後應逐漸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紅素鐵。另外也要同時補充蔬菜(蔬菜食品)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維生素食品)C的水果(水果食品)有橙子、獼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飯後立即吃,促進鐵吸收的效果才會更好。 誤區3:食物的種類過於單調 專家分析:許多家長不重視小兒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烹調方法,給寶寶的食物種類過於單調,如每天給寶寶吃青菜、魚和蛋黃;有的家長每天將菜粉、魚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寶寶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質地,久而久之,寶寶不僅得不到全面的營養,也不願意接受新食物,甚至會引起排食和偏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有通過進食多種食物才能得到全面營養。媽媽在做菜的時候可以變化多種花樣,養成寶寶吃各種食物的習慣。目前,我們主張1歲以後的幼兒每天至少應該吃到10種以上的食物,以後可逐漸增加到30種,可以將許多種類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將土豆、胡蘿蔔、豌豆、香菇(香菇食品)、豬肉都切成小丁再炒。又如羅宋湯,可以放洋蔥、捲心菜、土豆、胡蘿蔔、番茄再加牛肉等,這些菜食物種類多,顏色鮮亮、營養成分全面,值得推薦。 誤區4:沒有針對性的給寶寶吃保健(保健食品)品 專家分析:許多家長怕飲食中的營養成分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會買些營養品或補品給寶寶吃,如西洋參、白木耳、桂圓、蜂乳等,認為這些食品是補藥,會促進小兒生長發育。其實,這些營養補品的營養價值並不高,更有些補品還含有激素,有引起兒童(兒童食品)性早熟的可能。也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寶寶缺這缺那而給寶寶「惡補」,如給寶寶吃了魚肝油,同時又吃多種維生素,吃了鈣(鈣食品)粉又吃多種礦物質的增補劑,造成某種營養素攝入過多或營養素之間的比例失調,對寶寶身體發育十分不利。因此,在吃任何保健品之前要先了解寶寶身體的狀況,如通過靜脈血測定體內礦物質的情況,的確是某種元素缺乏才給予補充,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其實,葯補不如食補!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證基本營養平衡。而且通過食物得到的各種營養素,即使過量也能通過身體的調控作用而達到平衡,很少引起中毒。 不良飲食行為之應對: 現在8個月大的玲玲在5個月前生長發育都很正常, 5個月大時,由於感冒發燒,食慾變得很差,餵食時哭鬧、拒絕奶瓶。從6個月開始體重增加緩慢,父母非常著急,只能在玲玲睡著的時候喂她喝奶粉,85%的奶粉都是在睡眠(睡眠食品)中攝入的。 專家分析:這很可能和家長不正確的餵養方式和烹調方法有關。在糾正寶寶的不良飲食行為時,需要修正的是家長的行為。 對策1:對寶寶的進食要放鬆。家長只需要提供食物的種類,吃多少則應有寶寶決定。家長也必須了解每個寶寶的生長有個體差異,寶寶只要在正常範圍內生長即為正常,而不能要求寶寶一定要「達標」,也不要去和其他的寶寶比較。 對策2:飲食干預。家長提供的食物種類要多,但每種食物的量不要太多,讓寶寶能接受不同顏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質地的食物。寶寶在接受新食物時都會將食物頂出或出現噁心,這是寶寶自我保護的能力,但家長不能就此將該食物從膳食中去除。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寶寶不熟悉的食物經常讓他看到,即使暫時不給他吃也無關。這個技巧保證了寶寶一直有機會看到和嘗試新食物。同時,在烹調食物時要注意色、香、味俱全,食物不要切得太大,要符合寶寶的口型才容易接受。 對策3:進餐時間的安排。不同年齡的寶寶進餐時間和進餐次數有所不同。4個月前每天一般進食7次配方奶粉,每次約120毫升(母乳餵養次數可更多);4—6個月的寶寶每天進食6次配方奶粉,每次150毫升,加上一次米粉;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進食4次配方奶粉,每次180毫升,加上3次輔食;1—3歲的寶寶則每天2—3次配方奶粉,總量400—500毫升,加上3次正餐。一般的進餐時間為20—30分鐘,吃不完就應該取走,在兩個小時內不再給寶寶任何食物。 對策4:利用就餐的環境。固定的座位和食具更易形成條件反射,如讓寶寶在高椅子上吃飯,久而久之當你把寶寶放到高椅子上就意味著要吃飯了,寶寶的大腦中就會形成進食的興奮狀,唾液腺也會分泌,為進食做好準備。對一個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寶寶來說,進餐環境應安靜,在視覺、聽覺沒有干擾的地方進行,還要固定餵食的人。寶寶的座位要舒適,身體要有支持,確保進食動作協調。小嬰兒應該靠在餵食人的臂彎中或坐在大腿上;大一點的寶寶可坐在高椅上,讓寶寶騰出雙手自己進食。飯前飯後都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運動食品),可提早5—10分鐘告訴寶寶要吃飯了,休息一下、洗手! 對策5:家長和寶寶的互動作用。家長要學習掌握寶寶飢餓時發出的各種信號,並及時做出反應,如將寶寶抱起、輕柔地說話、及時餵食,當寶寶吃飽時要及時停止。親子互動作用的研究發現,最有效的餵食模式是由嬰兒決定吃的時間、吃的速度和吃的量。而父母對寶寶進食特別焦急會影響這種互動作用,而使餵養更困難。 對策6:定期去兒保門診檢查,測量體重、身高,只要寶寶生長正常或始終在自己的生長軌道中生長,家長就不用著急,這同時也提示寶寶的進食量已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趴睡才睡得安穩的寶寶,我該拿你怎麼辦?
※嬰兒輔食製作指南
※DIY 嬰兒鞋編織方法【目錄】
※嬰兒粉色小毛衣()()()()
※嬰兒扁頭會影響智力嗎|真問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