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純天然無雕飾的一代女神,40、50年代華人世界最美女星隕落

提起王丹鳳,現在的「80後」、「90後」們可能並不熟悉,但是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就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這裡......」這首童謠最初的出處就是王丹鳳主演的電影《護士日記》,傳唱萬家,歷久彌新。

女演員生得美麗是司空見慣的,可稱得上「風華絕代」的並不多。王丹鳳算一個。就連一向犀利的張愛玲在舉例子說人美的時候,都如此寫道:寧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鳳。而在上一輩人口中,「長得有點像王丹鳳」一度成為衡量美麗程度的表述之一。

那麼,在女人眼中都美得不可方物的王丹鳳是如何步入影壇的?新中國成立後,風靡亞洲的她為何從香港回到祖國大陸?她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哪些經典角色?這位標準的古典美人是如何演活新中國的新女性的?本期節目,李涵為您講述:風華絕代的「小燕子」——王丹鳳

王丹鳳是1962年新中國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影星」之一。早在16歲時,王丹鳳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龍潭虎穴》,被譽為「小周璇」。她的代表作有《家》《海魂》《女理髮師》《桃花扇》《護士日記》等,從影40多年來,塑造了54個經典的銀幕形象。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謠《小燕子》,她正是原唱。

能成為如此閃耀的明星,在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里,當然是因為她的美。張愛玲旅居美國時,也不忘在寫給友人夏志清的書信里盛讚:寧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鳳,我想是沿海史前人種學關係。

在許多影迷眼裡,五官精緻,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的王丹鳳,有種雍容大氣的美,正如符合大眾想像的滬上名媛。但似乎因為個性的關係,雖然被形容為風華絕代,王丹鳳的美,又並無攻擊性,不僅受異性,也受同性歡迎,女性當時被稱為「有點像王丹鳳」,是一句很高的讚美。

1981年,香港歌星羅文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從前在廣州念小學的時候,班上分成兩派。一派迷王丹鳳,另一派迷王曉棠。我是王丹鳳迷,我的偶像就是王丹鳳。凡是她演的電影,如《護士日記》《海魂》《家》等影片,上映一部我看一部,《護士日記》我看了三遍,那首插曲「小燕子」我都背出來了,至今還能從頭到尾唱下來。

而王丹鳳本人,對於自己的美,卻報以一種謙遜的態度。不過,美麗,的確是她進入電影行業的一塊敲門磚。

王丹鳳1924年8月23日出生於上海,原名王玉鳳。小時候父母親愛看地方戲,每次上戲園或劇場的時候,總是把她帶在身邊。戲曲的耳濡目染成了她最初的藝術啟蒙。她也愛看電影,在自己閨房的四周和床邊,貼滿了從畫報上剪下來的許多明星照和劇照,周璇、袁美雲、胡蝶等都是她的偶像。為了和姐姐一起看電影,她把父母給的零花錢,全都省下來,《木蘭從軍》、《孟姜女》、《新地獄》、《三笑》……她幾乎看遍了每一部上映的新片。

16歲以前,王丹鳳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成為「小周璇」。

住她家隔壁的舒麗娟,在電影公司工作,因為知道她喜歡看電影,有一天,就帶小玉鳳去電影廠看拍戲。當時,攝影棚里正在拍攝的,是朱石麟導演的《龍潭虎穴》,舒麗娟向朱石麟介紹說:「這個孩子整天看電影,很想當演員。」幾天後,朱石麟叫王玉鳳到電影廠試鏡頭,扮演一個小丫鬟,送茶給太太。這個頗為上鏡的「小丫鬟」,雖然沒有出現在公演的影片中,但小玉鳳的出眾容貌和質樸表演,給朱石麟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快,朱石麟又讓小玉鳳在影片《靈與肉》中演了一個女大學生。試放樣片時,小玉鳳的鏡頭雖然轉瞬即逝,卻廣受好評。朱石麟對她說「你已經順利地跨出了第一步,下一次可以挑一個重頭角色試試了。」隨即與王玉鳳簽訂了3年的拍片合約。朱石麟對王玉鳳未來的燦爛星途,寄予了深切的厚望,但覺得她的名字有些拗口,於是把「王玉鳳」名字中間的玉字換成了「丹」字,為「丹鳳朝陽」之意。王丹鳳的藝名,便由此而來。

打了兩次醬油後,王丹鳳終於開始出演女主角,在電影《新漁光曲》中,她把這個漁家女表演得真摯而傳神。影片放映的時候,引起了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從此一炮而紅,因為相貌神似的關係,她還被稱為「小周璇」。

這個名頭,對於王丹鳳來說,卻自稱「不敢當」。一次接受採訪,當被問到她認為誰漂亮時,王丹鳳說周璇和袁美雲,不僅漂亮,也是她喜歡的女演員。有次拍電影《紅樓夢》,周璇演林黛玉,袁美雲演賈寶玉,導演讓她演薛寶釵,她說「那時候,我又緊張又開心」。

不過,在後來王丹鳳的回憶里,對早期拍攝的戲,她甚至都不好意思去回看,特別是自己演戲的部分看不下去,她說:「我當時沒經驗,拍戲還很害怕,怕人家以後不給我戲拍了,後來發現沒有,挺多人找我拍戲,膽子才慢慢大了。」

此後,王丹鳳又拍攝了影片《春》《秋》《民族的火花》《月黑風高》《亂點鴛鴦》《斷腸天涯》《珠光寶氣》《夜來風雨聲》等,享有當時上海電影界著名女演員中拍片最多的「高產女星」之稱譽。這種稱號的由來,顯然不只是人美或者膽子大決定的,她的敬業,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

1948年,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向王丹鳳發來誠摯的邀請,聘請她在該公司即將開拍的新片中擔任女主角。王丹鳳為了拓展更為廣闊的演藝天地,行色匆匆地趕往對自己來說十分陌生的香港。她參加拍攝了《錦繡天堂》《瑤池鴛鴦》等7部影片。讓王丹鳳高興的是,在影片《錦繡天堂》中,她和自己崇拜的偶像「電影皇后」胡蝶配戲,這也讓她們之間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1949年7月,香港推出備受歡迎的「滬港四大女星」,王丹鳳榜上有名,其他3位是李麗華、周璇、白光。王丹鳳在香港短短兩年多時間,迅速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大明星,那時,她的影迷遍布東南亞,影響力輻射美加華人地區。

1950年初,王丹鳳作為香港電影劇團的成員,前往廣州進行慰問、勞軍演出。在廣州這座被譽為「祖國的南大門」的新生城市裡,王丹鳳看到了人們嶄新的精神風貌;緊接著,王丹鳳又留在廣州參加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會議,通過幾天來的學習,她看到了新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方向和光輝前景。

回到香港之後,進步電影界學者司馬文森、洪遒、齊聞韶等人像地下黨一樣,秘密組織大家學習《社會發展史》,收聽來自內地頻傳的喜訊。在進步電影人士的支持和幫助下,1951年,王丹鳳毅然拒絕了香港一些電影製片公司的拍片續約,懷抱著對新時代的嚮往,以及為與在上海的未婚夫柳和清完婚,回了上海。對於王丹鳳的告別,香港影迷多有不舍,當年香港報刊對於王丹鳳的上海大婚,還有大版面報道。

自1941年從影到1980年息影,王丹鳳在銀幕上塑造了54個藝術形象,但回到上海後,王丹鳳只拍了9部電影。在新中國的勞動女性角色里,並沒有給這位太過於美麗的女明星適合的機會。直到1956年《護士日記》,才讓王丹鳳再次證明了自己。

王丹鳳、柳和清的結婚照

王丹鳳被影迷稱為 「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在香港時,被稱為「滬港四大女星」之一,之後她又成為周總理欽點的新中國「22大明星」。王丹鳳的美,本是過於精緻的,完美的五官、櫻桃小嘴、楊柳細腰,這樣一位時代標杆式的美女,很難讓人將她與新中國的勞動女性聯繫起來。但王丹鳳敢於挑戰自己。

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改組拆分成立了「天馬」、「海燕」、「江南」三個電影製片廠。江南廠開篇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由艾明之編劇、陶金導演的《護士日記》。影片《護士日記》講述了青年女護士簡素華為了服從國家建設需要,毅然離開上海,奔赴祖國邊陲參加工業建設的故事。

這部影片在人們心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由王丹鳳扮演的那個年輕漂亮、積極向上的新中國第一代女護士的嶄新銀幕形象。剛接下這個角色時,為了體驗生活,王丹鳳來到上海護士專科學校,向即將畢業的護士們取經,學習醫護技能,不敢學真打針,她就用假針來練習。攝製組到包頭鋼鐵廠拍外景的時候,王丹鳳又自覺深入到一群青年女工中去,體會如何塑造先進青年。最終,王丹鳳塑造的年輕漂亮、積極向上的新中國第一代女護士的銀幕形象深入人心。

最有趣的是,在電影里,王丹鳳扮演的小護士,朝氣、善良又美麗,成了男觀眾的夢中情人,當時男青年們找對象,「護士」成了首選。而王丹鳳在電影中哄著孩子哼唱的《小燕子》更是打動人心。

其實,這首《小燕子》,王丹鳳最初並沒想過要演唱。電影拍攝時,導演對她提出要求,說影片的主題歌,不打算請專業歌唱家來配唱了,請她來演唱,王丹鳳連忙拒絕,說自己唱不好,導演就鼓勵她「你自己用土嗓子唱,也許比洋嗓子效果更好」。沒想到,這首歌一下子唱紅了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童謠。

《護士日記》劇照

其實,《小燕子》並不是王丹鳳第一次在銀幕上演唱的歌曲。在喜劇電影《女理髮師》中,王丹鳳演唱了一首《我的手藝是理髮》,伴隨著活潑歡快的旋律,王丹鳳手拿剪刀修剪雞毛撣子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

1962年春天,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要拍一部喜劇片《女理髮師》,選中王丹鳳做主角,這是王丹鳳第一次被選中出演喜劇。喜歡演悲劇的她,本來拒絕了《女理髮師》的邀請,跟導演說「你看錯人了」,導演卻說就是想找個「不總演喜劇不誇張的人來演」,於是,她就去體驗生活,到南京路理髮店,跟一個老師傅學習剪頭髮、刮鬍子。

因為天天去理髮店,王丹鳳被影迷發現了,結果粉絲們在理髮店門口排起了長隊,為了不影響理髮店正常營業,她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實習理髮師的生涯。

後來王丹鳳回憶說:「我學完後,家裡人都不讓我理頭髮,不信任我,怕我給剪壞了,我就去廠里,其他男同志也不讓我試,最後還是一個老同志很好,說我給你試試,我就給他推頭,結果還行,馬馬虎虎。」

為了能更好的入戲,王丹鳳體驗過護士、理髮師、售票員等職業,並且絕非淺嘗輒止,比如為了體驗農村生活,她跑到上海郊區的一個農村,和另外一個演員王琦住在老百姓家裡,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插秧、下田、翻土樣樣都學,這一待就是半年,一個月才回一次家。

在古裝片《桃花扇》中,王丹鳳塑造了一代經典的李香君,卻因為這部戲,自己成了「毒草」,在「文革」中遭到了批鬥。後來她曾回憶, 「那時候日子很難過,每天早上戴個大口罩,騎著自行車早早出門去上班,灰溜溜的,孩子們也因為我這個明星媽媽受到歧視,在學校里常常受欺負。我和蔣天流、白楊、黃宗英關在一起,我們每天早上打掃衛生,打掃廁所。後來我們又去了奉賢幹校,在食堂里勞動……」

《女理髮師》劇照

王丹鳳的最後一部電影,是《玉色蝴蝶》,拍攝於1980年。時年56歲的她,在這部電影里,從姑娘一直演到老年,演繹了日本昆蟲學家竹內君代的一生。王丹鳳回憶說,拍年輕戲份時,感到很難受,「知道自己的年齡和角色的距離比較大,一方面又喜歡這個角色,所以比較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如何鑽到戲裡去,不要想年齡不年齡。」

《玉色蝴蝶》後,王丹鳳告別了影壇,在後來的訪問里,她提過緣由,說以前劇本不好時自己也推辭過,而如今年齡大了,合適的戲就更少了,不過自己演戲也夠長了,也沒有這個精力,可以回家了。告別四十餘年的影壇生涯,她也坦承「心裡有點難過,但合適的戲很少,不要把過去好的印象弄沒了」。

愛惜羽毛的她,從此深居簡出,不再出現於大眾視野,轉而成為全國政協會議上頻頻在主席台上亮相的社會活動家。

1985年,王丹鳳夫婦應美國白宮邀請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里根總統就職典禮。這是中國演員從未有過的待遇。

上海和香港,是王丹鳳一生繞不過的兩座城。王丹鳳一生數度輾轉於這兩座城市之間。1989年王丹鳳與柳和清赴香港,創辦「功德林上海素食館」,數年之後,一間小店變成了在銅鑼灣和尖沙咀繁華地段具有相當規模的大餐館。夫婦倆潛心研究首創了幾百種素食配菜,從而揚名香港飲食界。許多香港電影明星也成了店裡的常客。香港的報紙如此評價「功德林」:別人開餐館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電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鳳作後盾,「功德林」就開得頗有文化修養,就連開列的菜譜都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的舞台上,闊別觀眾20餘載的王丹鳳,坐著輪椅領取了組委會頒發給她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晚年,王丹鳳與柳和清最終選擇回到上海,除了見幾個老朋友外,基本閉門不出。她愛看電視,也愛讀書,每天堅持運動,並保持素食的習慣。

王丹鳳每天都會和丈夫柳和清牽手去散步,回到家裡,他們則一起侍弄小菜園,兩人相濡以沫走過了65年。其實,丈夫柳和清與電影也有著不解之緣,在上世紀中葉,柳家不僅是上海的望族,也是著名的電影世家,創立了國華、國泰製片廠,金城電影院。1951年元旦,二人盛大的結婚儀式轟動上海,報紙雜誌紛紛報道,二人的結合傳為佳話。夫妻二人一生與電影相伴,2016年,柳和清先生在上海過世。

王丹鳳為人十分低調,回到上海後也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也許是希望留在人們記憶中永遠是美麗的,從1995年後,她就拒絕別人給她照相了。

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王丹鳳獲得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即便露面極其鮮少,影迷們也沒有忘記她,在她的畫冊《春滿人間》的見面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影迷,其中不乏很多六七十歲的老影迷拄著拐杖,從早上六七點就排起了長隊,只為了看她一眼,看她過得好不好。當時就有影迷感嘆,「王丹鳳好久不出來了,這一次說不定是最後一次看到她了。」

一語成讖,2018年5月2日凌晨4時許,一代女神王丹鳳在上海去世,享年94歲。

推薦閱讀:

《在片場》揭秘《鐵梨花》 陳數巍子演年代戲
把好萊塢最好的30年代畫出來
八十年代初期最紅的十二位女影星 張金玲 李秀明 劉曉慶 吳海燕
香港六十年代反英抗暴運動始末
90年代港片,私人最愛之Top10

TAG:女神 | 美女 | 世界 | 華人 | 女星 | 最美 | 天然 | 年代 | 50年代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