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服千年之傳承

【特點】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通過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輿服志千年不變。漢服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經史子集里找到依據。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裡,漢民族憑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結構】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結構上,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十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的中縫稱為裻。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從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長衫、外披)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的常服。普通勞動人民一般著裋褐(上短襦,下長袴)。漢服是通過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變化而來的,連裳或者深衣本來是公卿諸侯燕居的穿法,自漢朝以來作為第一禮裝。

形制:衣裳、袴服名:冕服、弁服、袴褶、襦袴、短褐、襦裙、襖裙、劍服類別:上衣下裳、上衣下袴、上衣下裙形制:連裳服名:絳紗袍、翟衣、展衣、褖衣、袿衣、襜褕、深衣、朱子深衣、儒服、道袍、類別:深衣、袍衫形制:連裳(通裁)服名:圓領袍、公服、裲襠、帽衫、涼衫、蜀衫、皂衫、襕衫、直裰、大襖、褙子、披風類別:外披

【布料】漢服布料自黃帝以來有苧麻和蠶絲兩種,總稱為布帛,分別由典枲、典絲執掌,另設掌葛徵收做葛布的苧麻。葛布又稱為夏布,是喪服、祭服以及深衣的布料。夏布中的細密者稱為紵絲。木棉直至元代始從西域之高昌移種於陝、豫、晉、魯、直等北方地區。布帛根據紡織工藝、經緯組織可細分為錦、綾、羅、絹、紗、綈、綃、縐、綢、緞等等。秦漢時期,除齊紈、魯縞享有盛名外,尚有吳綾、越羅、楚絹、蜀錦等名品。後來北宋朝廷在東京設「綾錦院」網羅了很多蜀錦織工為貴族製作禮服,從而形成宋錦。明代建都南京,又形成了雲錦。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15]冕服用青羅衣、赤羅裳、赤羅蔽膝製成。圓領袍官服則皆用綾。官服胸背就是用雲錦中最精美的妝花緞製作。周禮就規定有染人從事印染,並設置了專門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員負責「掌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漢服傳統印染分為礦物染和草木染。礦物染原料包括硃砂、石黃、空青、石青、胡粉、蜃灰、炭黑。傳統草木染材料包括:靛藍、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檗、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牙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尚書·禹貢》上就有關於「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黃土」的記載。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夾纈、蠟纈和絞纈是漢服印染中獨特的印花工藝。隋煬帝曾命令工匠印製五彩夾纈花羅裙,用來賞賜宮女及百官的妻母。灰纈是唐代以降的蠟染替代品。藍草染成的灰纈布料叫做藍印花布,古時稱為葯斑布。周禮還設立了「典婦功」、「縫人」等職負責刺繡。《周禮·畫繢》中說:「五采備,謂之綉。」按不同地區的傳統習慣,形成了不同風格特點的綉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綉和廣東的粵綉,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綉。布帛類別:夏布漢服布料用途:喪服、祭服、朝服、深衣、冠冕、巾帽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萬載夏布布帛類別:吳綾楚絹漢服布料用途:青綾裙、黃綾帶、黃絹袴、白絹襪、白綾襖、黃綾裙非物質文化遺產:雙林綾絹布帛類別:羅漢服布料用途:紅羅蔽膝、白羅大帶、白羅中單、白羅方心曲領、紅羅銷金袍帔、薄羅衫子、羅襦、羅裙、紅羅長裙、黃羅銷金裙、青羅抹帶、羅襪、羅帕非物質文化遺產:杭羅布帛類別:棉漢服布料用途:蜀錦袍、蜀錦纏頭、蜀錦褲、錦半臂、袞龍袍、翟衣、圓領袍胸背補子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宋錦、雲錦布帛類別:三纈漢服布料用途:夾纈花羅裙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夾纈技藝、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布帛類別:紗漢服布料用途:香雲紗褶裙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染整技藝布帛類別:綉漢服布料用途:黻衣綉裳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綉、湘繡、蜀綉、粵綉【紋章】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云:「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足衣】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首服】衣冠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成人行冠禮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已婚婦女及笄,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爵釵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北宋宮中婦女多在飾冠上安插白角長梳,後來傳至民間,有高髻插梳之飾。宋詞曰:髻鬟雲樣梳。明代女子盛裝頭上插滿釵梳。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王母娘娘見漢武帝髻上插大花。明朝孔府在大庄設佃戶花庄,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常州梳篦、大庄村絹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是漢族特有的首飾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以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和北京花絲鑲嵌工藝為代表。【配飾】漢族人裝飾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還有配飾如蔽膝、披帛、襪、帔、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儲藏漢服的傢具被稱為衣篋,掛漢服的衣架稱為衣桁。

【內涵】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一切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也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衣裳制 天子六腑 天/乾 三辰【日、月、星】 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深衣制 王后六服 地/坤 五行【金、木、水、火、土】 褘衣、揄翟、闕翟、鞠衣、展衣、褖衣孔子在姬姓魯國衣逢掖之衣,來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長居宋國則冠章甫之冠。「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種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緇布冠,治理朝政所冠。莊子則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劍服。因此儒服又成為後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劍服成為華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漢服基本服制。屬性:文服名:儒服(士大夫之服)他名:逢掖袍服制:深衣首服:緇布冠(玄冠)屬性:武服名:劍服(武士之服)他名:短後衣服制:袴褶(小袖短衣大袴)首服:武冠(惠文冠)、曼胡之纓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漢服是華夏禮儀的必要組成部分。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同時更是華夏禮儀的一部分。周禮的禮典分為五禮八綱,五禮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八綱包括: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射禮、朝禮、聘禮。冠禮和婚禮是嘉禮的核心。祭禮即吉禮。 《朱子童蒙須知》曰「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衣冠是禮儀之始。冠禮之前,「衣不帛襦褲」。年滿二十後方可衣裘帛。冠禮是華夏禮儀制度之首,又稱成人禮、加元服,是對漢人進行禮教的開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禮,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禮記·冠義》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三公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後,還會再加玄冕。笄禮是漢女的成人禮,即挽發腦後做髻,以簪綰之。鄭玄注《儀禮·士冠禮》曰:「笄女之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已許嫁的漢女在15歲舉行笄禮,未許嫁則二十歲再舉行。按《宋史·禮志》載,宋朝公主的笄禮仿庶子冠禮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鳳冠。婚禮是嘉禮之一,可分為祭服婚禮、朝服婚禮、公服婚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祭禮是祭神祀祖的禮制,是華夏的最高禮儀。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風格】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原型,但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歷史性】剃髮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傳承性】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多樣性與同一性】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變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完備性】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相融性】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歷史簡介】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代秦之初,大體沿襲了秦制。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髮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洒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髮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漢族女子的服裝,初承秦漢舊制,後有所變化。衣衫多為對襟,下著長裙、腰束帛帶。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複。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跑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髮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滿清入關之後,正式頒布剃髮令的時間為順治二年農曆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剃髮令的正式頒布意味著滿清撕下了不強迫剃髮的假面具,徹底強硬的執行起剃髮令來,至此展開了江陰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髮的鬥爭。死亡人數無法統計。滿清使漢族人的服裝面貌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將延續了三千年的漢民族冠冕衣裳送進了墳墓。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從公文所到之日起,在十天內要將全體男子統統剃去頭髮,改梳髮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漢族對清政府的命令極力抵制,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長期的抵制鬥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通過考證服制、推廣漢服,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特點】漢族服飾博大精深,「上溯炎黃,下至宋明,以漢族(先秦時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如此界定漢服—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主要基於三點性質的考慮:1、漢服的民族性,即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而中國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裝不能稱為漢服。民族是個整體的概念,所以一個漢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裝,也不能稱其為漢族的傳統服飾。2、漢服發展的傳統性,而傳統又必須分為兩方面,即傳承性與統一性。漢服的傳承性表現在:漢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國上古黃帝時期,並一直保留風格傳承而不斷的發展演化。漢服的統一性表現在從黃帝時期到宋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在歷時近五千年的時間跨度,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廣度上,所有漢族人的服飾在其主流中擁有的共同特點。即以右衽、大袖、深衣為典型代表。3、漢服發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強制下,漢人自覺自愿的情況下,通常不易被人們明顯覺察到的自然的發展,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發展的常規規律。而漢服發展的自然性,更是一個民族傳統服裝的傳承性的基礎,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發展軌跡之下的正當發展演變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過一般的規律,向前追溯其源頭,也可以向後預測其發展方向。以此界定下,中國古代,除了清裝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漢人所穿的服裝,不論樣式、地域、融合、分化、發展,都可稱為漢服,而現代古戲裝,除清戲裝以外,雖然與古代有所區別,是依照傳統風格合理改制而來,所以嚴格來講也不可以稱為漢服。而漢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將其與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包括滿裝、洋裝、現代裝)區分開的,現在這種漢服,又多被稱為「古裝(清裝除外)」。清朝的服飾,向前追溯,來源於滿族的服飾,向後觀察,也非漢服傳統。所以雖然是漢人所穿,但不符合漢族傳統服飾的「傳統性」要素,所以不能劃入漢服範疇;而今天漢人所穿的服裝,其源流主要是來自西方,「唐裝」馬褂、旗袍等主要源流來自滿族的傳統服裝,所以不能稱為:漢族的「傳統服裝」。即要分清,一個漢族人所穿的服裝和漢民族整體的傳統服裝之間的區別。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現代漢服】現代漢服是指立志於復興華夏文明的志願者,尊崇古代漢族人一脈相承的服飾特徵,傳承漢服數千年文化基因,從而復原的漢族傳統服飾。現代漢服須遵循的主要原則:第一,現代漢服必須具有鮮明的漢民族特色。第二,現代漢服必須是具有數千年來華夏(漢)民族一脈相承的服飾基因。第三,現代漢服要有嚴謹的著裝規範意識,體現漢族人禮義廉恥的文化要求。現代漢服的基本定位:漢服是漢民族禮服。現代漢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現代漢服的實用要求:現代漢服一般實用於祭祀祭典、婚喪嫁娶、傳統節日、慶典、冠禮笄禮(成人禮)、傳統文體竟賽項目等。第一,現代漢服要注意不要把凡是古代漢人穿的一切服飾都拿來用於現代,不要古人怎麼穿現代漢服就一定要怎麼穿。特別要注意古代漢人流行的時裝或特定的時代裝飾不要強行用於現代。如唐翻領胡服、內衣內褲等。第二,古代漢族人具有封建官職等級的服裝,如:軍服、官服,帝王服等等特徵的服裝等不宜用於現代漢服。第三,漢服歷經數千年,漢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自然會具有許多朝代特點,現代漢服不宜帶有朝代印記。數千年的漢服歷程里漢服有一脈相承不變的元素。提倡運用交領右衽的深衣和襦裙作為現代漢服的傳承款式。第四,漢服作為漢族人自古以來的民族服飾,具有其實用性,但需要注意不同場合漢服的穿著。例如,在正式活動中以穿深衣為宜,日常生活中以穿著裋褐、襦裙等常服為宜。現代漢服現狀:漢服產業發展迅猛,漢服商家們根據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款式、質量、價位的漢服以及相關配飾。在漢服復興的過程中,對於民族服飾不同層次的質量要求、款式選擇都是處於完善狀態的。(1)每個人喜歡的款式不一樣是對的,但因為對漢服認識的加深以及生活上的需要,同袍們對漢服的認識會經歷一個從單純由「華麗、好看、吸引眼球」到「適應日常生活、環境氣候」等的思想上的轉變。(2)漢服款式資料來源:綜合現有文物與史籍記載。禮服款式相對穩定,常服款式選擇較為多樣化。(3)漢服運動是由民間自發發起的,擁有其獨特的活力,而現有漢服的款式也是為復興的主體——普通同袍所自發選擇的,也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形制】發展歷程漢服的形制以四書五經為中心,通過輿服志的沿襲,千年來禮服嚴格遵循禮制並未有太大的變化。百姓常服則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豐富。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鬆,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準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魏晉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主要形制目前現代漢服在古代考據漢服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於現代社會人人平等,古代的朝服、官服、平民服、奴隸服不提倡),有了現代漢服自己的特色。【按場合分】【1】中衣主要特點:百搭,搭配常服或禮服細分:中衣、中褲、中裙、中單【2】常服主要特點:窄袖場合:非特定重大節日或小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穿,平常穿的服飾【3】禮服主要特點:(1)(隆重)三重衣廣袖禮服:廣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廣袖上衣、單片裙(2)(簡潔)琵琶袖襖裙禮服:琵琶袖+馬面裙禮服種類:1、三重衣禮服:廣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廣袖上衣、單片裙2、襖裙:琵琶袖+馬面裙3、結婚禮服(漢服婚禮):主要特色紅色(漢制:紅黑搭配,唐制:紅男綠女,明制:紅色)4、祭祀禮服(玄端)5、喪服(純黑或純白色)【4】短褐主要特點:運動、家居穿的。一般是窄袖上衣搭+垮褲【5】宗教服飾主要有道教的道服、佛教的僧衣、巫教的巫女服等。1、道服:道教的道士和道姑的服飾2、僧衣:佛教的和尚和尼姑的服飾,衣色一般淡色單色3、巫女服:巫教的巫女和神漢所穿

【款式分類】【1】襦裙特點:裙衣分體,可搭系帶,不可搭腰帶1、高腰襦裙 基本特點:高腰2、交領襦裙 基本特點:上衣交領3、對襟襦裙 基本特點:上衣對襟4、齊胸襦裙 基本特點:上衣齊胸5、襖制襦裙(襖裙) 基本特點:上衣交領、琵琶袖6、中腰襦裙 基本特點:中腰7、半臂襦裙 基本特點:上衣半臂【2】深衣深衣特點:裙衣一體,可搭腰帶、系帶1、直裾深衣2、曲裾深衣3、直綴深衣4、圓領袍衫【3】外搭1、大袖衫2、斗篷3、半臂4、比甲5、褙子【4】內衣1、中衣2、中裙3、中褲【5】衣飾搭配

【影響】漢服由於華夏儒家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民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鑒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于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漢唐藩屬體制中,周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歷朝有《職貢圖》描繪他國國使服飾。鮮卑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日本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養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於即位禮、冠禮、婚禮等周禮儀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平安末期武家勢力壯大,效仿公家裝束製作禮服狩衣、常服水干。此外還有直垂、肩衣、裃。江戶時代中期至後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學,開展了復禮復古的天寶「裝束御再興」運動,復興公事主義,日本有職故實家開始對裝束的考證,並且復興了天皇黃袍的染色技術。德川家康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規定了天皇及諸臣的服制,主導復禮復古。德川綱吉還頒布了《服忌令》效仿中國的喪服制度。同時,日本也效仿中原士大夫考證漢服的方法,通過公事主義體系的明経道、紀伝道對儒家經典的考證以及有職故実家對於裝束的繼承,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服制。光格天皇、孝明天皇甚至復原了冕服用於登基大典。考證復原十二單的日本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承認:「廄戶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階大寶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於徃古之衣冠而折衷於漢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為。本邦之文物千歲不易之定式也。如宋景濂誤曰:「千來猶效,漢衣冠元是」。本邦之古傳也豈效漢唐之制而已乎。故夫聖世始為衣冠而美風俗,以正上下禮儀,人無禮儀則何為人?豈非當務之急乎?」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為官學以來,通過藩校講授使小笠原流禮法廣泛傳播。1632年《小笠原家禮書》出版。日本江戶所採用的是受朱子家禮所影響的武家小笠原流禮法以及伊勢流禮法,這是現代日本禮儀和現代和服的基礎。清人亦認為日本衣裳同於漢制。1938~1939年《禮儀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禮法要項》,普及了小笠原禮法,包括服裝、禮儀(冠婚葬祭)。《禮法要項》第九章規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禮服紋付羽織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禮服、訪問服等。朝鮮唐代時期,新羅請求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李氏朝鮮中期之後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悉遵華制。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襆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后翟衣樣式。而現代朝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越南越南古稱交趾(中國稱作安南),968年,丁部領(丁環)建立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試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著之弁冠、兗服來看,與明朝宗藩服飾如出一轍,不過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顯得小一號而已。以漢族帝王的正式禮服——冕旒兗服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滿清佔據中國之後的兩百多年間,與中國南疆山水相連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著明式衣冠,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照片和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明確的反映出這一點,如1898年駐雲南府(今昆明)的法國領事方蘇雅(1857.8.20—1935.7.4)所著龍袍的照片,被許多人誤認為是古代皇帝的龍袍或者中國戲曲中的裝束,實際上,方蘇雅所著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從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無二。


推薦閱讀:

帝位傳承製度
阿知仁波切傳承度母
奧運榜樣傳承Ⅱ中國體操隊
吳門四代畫風的淵源與傳承
了芸師父對中天一門傳承的開示

TAG:漢服 | 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