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靜自然涼

園藝 | 苔蘚|微景觀 | 傳統文化| 庭院情懷| 視覺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你走多遠,都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領略不到有韻致的風景。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走過生命的逆旅,誰都會彷徨,會憂傷,會有苦雨寒簫的幽怨。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鑄就人性的優雅。

這種安靜,是得失後的平和,是誘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從容,是笑對不公的釋然。是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過程。靜,看似一個簡單的字,讀起來也如此擲地有聲,可做起來為何總是那麼難。心靜自然涼,這也是一種境界吧!

  

  靜,在我的想像里,適合用來形容蓮花,開在水中央,亭亭玉立的,含羞待俏的模樣。唐朝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著名的詩:「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該詩精闢地分析了不是禪房無熱,而是禪師心靜身即涼。生活,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

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實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心靜自然涼」是有科學道理的,我們可能都體會過,當人的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心裡煩躁,大冷天也會逼出汗來;而當人身松心靜時,心率正常,血液循環速度減慢,體力和腦力活動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了,產生的熱量小,雖值炎夏,仍能感覺遍體清涼。  

    人生的腳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要學會停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心境平靜無瀾萬物自然得映,心靈靜極而定剎那便是永恆。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不知滄桑苦誰知其中味;不品人間酒誰知其中醉。生活的百味在於品嘗,只有經歷了,才有真正的懂得。每一顆心,都有一份無法替代的情愫和某一道風景永遠關聯著。

    人生的風景,是物也是人,陪自己到最後的,才是自己的風景。其實靜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內心的境界和嚮往。

在浮躁的社會中,你得時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隨波逐流就好。與人相處,首先是自己的心保持純凈,不管面對的是誰,清或濁喜或厭,都要安然處之,不嗔不怒不亂心性才好。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卻會因外部環境影響心情,讓自己先動了凡心,以致混沌生出俗而自私的念頭。

所以,心無雜念,內心不亂才能禪定。你說水中的蓮花靜么?它是靜,可是有風一吹,它依然飄搖,但是大多時候它是靜的,而且它的氣質給人的感覺就是靜的。所以靜應該是時時放在心裡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是啊,心靜自然涼,人還真得學會在喧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安靜的心,那樣會活得輕鬆些。心靜自然涼,緣不盡,心何靜。世間一個緣字,要想了,自然了。那麼我們就要在了了中學會面對,在了了中學會承受。生活讓我們成長,生活讓我們慢慢變老,而生活又讓我們在歲月中不會變老,讓我們的心永遠年輕。

    人活一世,活的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心情,心情就是一縷風,簡單滿足才能不累,看淡了心境自有秀麗,看開了心情自有美麗。不是世界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淡然;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俗話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其實,心靜是一種境界,是全身心地投入,是全然拋開身外的干擾。淡泊中求滿足,在珍惜中求擁有,在經歷中求快樂。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心靜時,要靜如月光之平和,靜如山石之沉穩,靜如松竹之淡泊。這就需要具備一種豁達自信的素質,需要一份恬然和難得的悟性。

    老話說:「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是清涼山。」其實靜不是不動,循理而動即為靜,恆動即為靜,動靜則為一個統一體。靜指的就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心態。所以靜需要用心去領悟!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凡事最好少計較,少爭執,能往寬處行就莫往窄處擠。有些事情,有些感情,寧願看淡點吃咸點,做一個淡泊寧靜的雅人

。但是,切忌淡而無味,即對任何事情都喪失了興趣和追求,與己無緣者隨他來去,即為淡;與己有緣者好自珍惜,即可有味。靜,需要給自己一份空間,在時光的流逝里,保持一份素淡和淳樸,少計較少摻和,多付出,保持一顆寬容和善良的心,你才能夠得到靜的感覺。

最美最具創意
推薦閱讀:

田園神韻?自然之美
被吃掉的「爸爸們」
什麼是蓋亞意識?如何理解蓋亞意識?
《自然》雜誌最新研究:喝酒會破壞幹細胞DNA,引起突變     錢江晚報
佛說,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佛說,順其自然.

TAG: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