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超越
06-15
心靈的超越 心靈的超越 有句廣告詞說:『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有些佛教徒就是有這種熱誠,自己學佛便巴不得旁人也趕快學佛,逢人便說學佛的好處。這種熱心傳教的心態,著實可愛。只可惜常被問及『為什麼要學佛』這類基本問題時,恐怕極少數人才能確切給予回答。 學佛是追求心靈的超越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引一小段禪門公案。《景德傳燈錄》記載禪宗二祖慧可見初祖達摩斷臂求法的故事:神光(慧可)長立雪中經夜,積雪高過膝蓋。達摩才問:『你為什麼站在那兒?』神光答:『唯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達摩說:『過去以來諸佛妙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輕冀真乘,徒勞勤苦。』神光為表明心跡,立即拿一把利刀,將自己的左臂砍了下來。達摩便說:『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身;汝今斷臂吾前,求而可在。』故為更名慧可。 慧可又問:『諸佛法印可得聞乎?』達摩說:『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按著慧可又問:『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找了老半天,拿不出他的心來,便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 這段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禪宗公案,清楚的明示學佛修行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依佛教的專門術語來說,學佛的最終目標是求『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換成現代話,就是追求『心靈的超越,解脫煩惱的束縛。』具體的講,乃是學習『如何使心靈超越痛苦的智慧。』 人生一切皆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教義太重視苦;把人生說成苦哈哈的,變成是一種偏激的厭世態度。因為人類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樂,不該『以偏蓋全』。關於這一點,可以從兩方面來加以說明。首先,如果站在現實人間當下這一生的立場上,佛教並不是要叫人承認『有受皆苦』的這一觀念不可。佛教講苦,是從佛陀的悲智觀照所得的結論,一般人是無法體察到這個事實;由於凡聖的境界高下層次不同,實在勉強不來。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來看生死流中的眾生乃是唯苦無樂;縱然有樂,也像搔身上的瘡一樣。搔時相當快活,搔完痛苦即至。 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強調『一切皆苦』,是因為唯有正視這個事實,才能從中超越。這就好比身體有了病痛,能夠極早發現,以便對症下藥,恢復身體的健康。反之,如果昧於事實,不去求診就醫,只會讓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嚴格來說,佛教對人生的態度既非悲觀,也非樂觀。如果一定要說它怎麼樣,毋寧說它是『實觀』的。因為佛教對人生、世界的觀點是如實的,它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編織美麗華謊言,讓人們活在愚人的樂園裡,醉生夢死的度過一生;也不以各種不實的恐懼與罪惡來恫嚇、威脅人們。而只是客觀而正確的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周圍的世界又是什麼?並為你指出心靈超越的途徑,達到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境界。 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像面對疾病時,有的醫生會過份誇大病情,要你放棄一切希望(悲觀);有的醫生則愚昧地宣稱根本無病,不需要治療,以虛妄的安慰來欺騙病人(樂觀);兩者都同樣的危險。真正高明的醫生能把癥狀診斷得很正確,他了解疾病的原因與性質,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癒,並且果敢地採取治療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實觀)。 認識痛苦 從前面的剖析中,我們不難理解到佛教教導人們超越痛苦的要訣,首在『認識痛苦』,所謂『遍知一切苦,永斷生死流。』談到痛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體體驗。苦可分為身苦、心苦,佛教以『八苦』總括每個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 一、『求不得苦』:名譽、權位、財富、眷屬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惱;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惱不堪。這是我們對於外物關係所引起的苦惱,二、『怨憎會苦』,三、『愛別離苦』;這是我們對於社會關係所引起的因惱。意見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見倒也耳目清凈,卻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談。彼此無法諒解又無法離開,真是苦惱至極。反之,父母、兄弟、夫婦、兒女、朋友,互相相親相愛,卻又不能避免生離死別。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這是由於身心不協調所引發的痛苦。一般人總以為生是可喜,老病與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來,那生有什麼可樂的呢? 上述七苦是從我們對外物、社會、身心的關係中來說明苦。但是,總結來說,有這七種苦是因為我們具有五蘊(色、受、想、行、識)身心的聚合。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這就是說明第八種苦:『五蘊熾盛苦』。有了身心自體,就會引發一切對外物、社會、身心的痛苦。所以,我們有一切的問題,都是源自於此身心。 以上,我們以八苦簡單來說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質進步、科技昌明的時代,科學固然帶給我們很多方便,卻也衍生了若干問題。譬如飛機的發明,使人類交通往來更加便利頻繁;但是歷年來所發生的意外事故,也損失不少人命。還有,工業的突飛猛進,固然帶來社會的繁榮;然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而威脅著整個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整個世界都面臨了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的迅速轉變,而引發社會結構的解體;令價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 現代人普遍都能夠領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談『心靈的超越』是具有時代性的意義。 執著心—痛苦的淵藪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則社會愈進步,大家應該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對。慧可向達摩求安心的故事,無非點明這個事實。佛經上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虛空,沒有束縛,只因妄想執著,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心如果執著會產生極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個例證:過去有個土財主出國旅行,到法國買了一隻珍貴的盤子。回到家中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這項珍品,於是利用假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設宴款待。席間特地用此盤子,端出一道佳膳美餚。朋友見狀,個個讚不絕口,嘆為希有。 正當主人陶醉於讚美聲中,有一名遲到的客人匆匆趕到會場。一看到餐桌上早已杯盤狼藉,主客正是酒酣耳熱。待他仔細一瞧那隻盤子,不禁失聲大叫。 所有人立刻圍攏過來,追間之下,這名客人吞吞吐吐的說:『那隻盤子,是法國貴族用來小便的夜壺。』話一講完,在場的人都嘔吐不止。 其實,那隻盤子一定是洗得乾乾淨淨,只是一沾上『夜壺』這個名詞,搞得所有的人吐得七董八素。足見人心執著的力量有多大。心靈沒有辦法超越,正是因為六根面對六塵(感官的世界)產生了執著,而讓我們產生極大的煩惱。事實上,人都是被名相所轉;人對種種名相加以執著,束縛自己。 因此,佛才說:『沒有人能束縛我們,只有自己束縛自己。』 你儂我儂,障礙修行 把這個道理擴大來看,我們之所以會在六道輪迴、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為每個人都把原本『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世間,誤認為實有而永恆不變,因而產生痛苦。 落實到現實生活來說,佛因徹悟世間的一切都是『緣生緣滅』,面臨順境逆緣都能安然處之,不生煩惱。甚至佛把惡緣當做成就道業的逆增上緣。一般人,剛好相反。如果別人對他好,則滿心歡喜;若是對他不好,便生怨恨。一天到晚就在順逆境中起起伏伏,不得自在。 人若是能理解緣起法,便會懂得怨親平等的道理:往往跟你最親密的人,卻常常讓你痛苦、掛懷;反倒是一些忤逆你的人事,卻成了砥礪的利器。問題全在於你用那種心態面對。 舉個例子來說,曾有位太太跑到文殊講堂向我訴苦。她本人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先生卻堅決反對她信佛,並以離婚做為要脅。 看著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告訴這名女信徒,要深深感謝自己的丈夫。由於先生的阻撓、障礙,她必須更加堅定,深入品昧『佛法難聞』的真諦。 另一方面則要試著拋開執著,客觀的去了解先生反對的原因並方便誘引教導。即便是無法改變另一半的觀念,正好一心一意追求心靈的超越。等到自己成就後,再回頭度先生。 老實說,從某個角度來看,夫妻之間感情太過親密,反而會障礙修行。畢竟過度『你儂我儂』,只會造成彼此沉溺愛河,受到情瑣的束縛。我當然不是要大家拋夫棄妻,既然成家立業,就得依著因緣來成就道業。 那樣東西是你的 上述的個案,只是信手拈來的例證。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免有其他的掛礙、恐懼:怕失業、怕沒飯吃、怕失去生命等。說穿了,這都是源自於強烈的我執(自性見)在作祟。 『我執』—自我中心主義,會讓我們立下一個標準。一旦這個標準遭到侵犯,保護自我的意識便會抬頭。人正因為過度保護自己,自私心做主宰,慈悲心無法展露,因而產生恐懼。 我們會恐懼是因為不了解生命的本質(生老病死從何而來?),悟道者則洞知:『生實不生,死則不死』;『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換言之,世間就像旅舍,僅供我們暫住而已,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我們的。 過去有一名小沙彌在禪堂靜坐,因為年紀尚小,玩心未眠。人坐在蒲團,眼睛卻東張西望。 老禪師冷不防地用香板打去,說:『看,那一樣東西是你的。』這雖只是個小故事,意義卻非常深遠。大家不妨把這句話當做座右銘,仔細反省:既然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大家又在執著些什麼呢? 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世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們的』,這雖然還談不上徹底解脫,至少可以漸漸擺脫得失的觀念,恐懼的心情也會逐漸淡化。 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原本也只是一個點(如滄海之一粟)。但是,就因為執著,遂產生『我相』。有了『我相』,緊接著衍生『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交織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空間。『自我空間』的擴展,便製造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立;煩惱、痛苦因此接踵而至。 追求心靈的超越,簡要的說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心一旦沒有執著,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當我們無所執時,遇到紛擾的人事,自然秉持『來不拒,去不留』的態度,活得自在、快樂。 因此,不執著的人,才是世間的『快樂神仙』,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能真正擁有一切,整個宇宙都是他的財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解脫後的心境 執著帶給人束縛,使我們不得自在。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腳鐐,行動無法自由。心靈的超越正是讓我們放下執著,擺脫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靈的超越,以傳統佛教術語來說,就是達到解脫、自在。現在,依據經論的記載,略為描述解脫後的心境。 俗話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普通人總是被是非、得失、利害所圍繞,一天到晚感到莫名其妙的壓力,展現在臉上都是滿面愁容。 解脫者則深知世間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他了解執取人生的現象為實有,根本是種錯覺,所以能夠『安貧樂道,隨遇而安』,在面對生活中的順逆境界,自然知道『人生如戲』,隨緣儘力扮好自己的角色。 因此,解脫者的心境是坦蕩蕩、不憂不悔的。對於已經做過的事情,不起追悔;面對未來,也不嚕憂心忡忡。一切都只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稱得上是真正的『心安理得』。 達到心靈超越的人,不再為世間的各種學說、主義感到迷惑。 由於解脫者徹見宇宙人生的實相,擁有真知灼見。從內心中流露出絕對的自信,無疑無惑。不再被別人的見解所動搖,即便是魔王化做佛菩薩現身,告訴他過去所教導的佛理是錯誤的,他也不會有絲毫的疑念。 悟道者不會為利、衰、苦、樂、稱、譏、毀、譽八風所吹動。凡夫遇到境界時,立刻生起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悟道者早已遠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對於任何順逆境界毫不動心。甚至到了生死關頭,都還能保持寧靜而安詳自在的心境,不為死苦所煩擾。 最後,一個解脫者所證悟的境界,不會忘卻或退失。並且,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直接而明確地呈現自己的悟境。 曾經有個參禪悟道的人,師父為了考驗他是否真正徹悟,於是趁他熟睡時,妻住他的喉嚨。此人一醒,立即不假思索,對答如流,這就是對體證的境界不忘失。 解脫者的心境雖然相同,但是,由於個性的差異,以致呈現出不一樣的風範。譬如有的達到解脫後,在為人處世上,則表現出謹嚴拔俗的風格。也有的證悟後,流露出與悟前不同的樣貌。大體來說,貪行人解脫後是和光同塵;嗔行人是嚴謹不群;慢行人則是勇於負責。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佛法不只是一套理論,最終的目標是落實為身心的凈化。因此,在明白解脫後的心境,更重要是依循著一定的步驟,達到心靈的超越。否則,聽一大堆道理,只不過是『畫餅充饑』,無濟於事。 簡要的說,佛法修持的總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以下略為說明: 戒的定義是:不當做的不能做,應當做的不能不做。總括的說,修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至於戒律的內容,有五戒十善、八戒、沙彌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這些都可以進一步去研究。 所謂定,也就是禪定;當心不散亂專註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禪定。禪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積極方面,能開展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修定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不外乎『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制心一處;『觀』則是根據止的要求而思惟觀照。 如果唯止無觀,會偏於槁木死灰的枯禪,甚至使精神蒙昧昏沉。如果唯觀無止,又會導致散亂、心神渙散。唯有止觀雙運,才能進入定的領域。 修定、持戒,目的都在成就智慧的開發。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發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獲得心靈的解放。佛門有句話說:『由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說明修學智慧的次第是;聽聞佛法、審慎思惟、實踐履行。 整個佛教的三藏經典,無非都是在教導達到心靈超越的方法,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我所講述的內容,只不過是敲門磚,讀者仍需隨己力深入經典、依教奉行,親身體驗,才能掌握自在、解脫的心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給自己的心靈鬆綁!【人生感悟】
※夜深了,請細細去聆聽您的心靈語言
※心靈驛站
※8條感悟,句句直擊心靈!
※人的心靈像是一片田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