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高齡詩詞泰斗葉嘉瑩 聲情並茂講解中國古詩詞
諸位同學,諸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在海外溫哥華,有一次看到你們的節目,我覺得你們的節目,其實是實現了我多年以來的一個理想。我在二十年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中國詩歌的興發感動的特質與吟誦的傳統》,要想把中國詩詞學好,應該要背誦,背誦還不夠,要學會吟唱,才真正能夠體會其中的微妙之處。我在那篇文章里曾經提到,我說當年,那是二十年前,我說很多中國小朋友背的詩不多,而日本,據我所知,他們有一個節目,是所有的中小學的學生都要背的,叫做《百人一首》。然後他們怎麼樣提高同學的興趣,他們是把它變成一個有娛樂和比賽性質的節目。在日本全國,每一個地方的小學,自己先舉行這個比賽,然後推出代表,從各省市到中央的國家,然後選出優勝者。我在那時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說,如果能夠讓小朋友有一種遊戲和比賽的興趣,不是枯燥和死板的背誦,也許更能夠提高他們的興趣。而且我也提倡,就是說,不是死記硬背,要學習有詩歌的平仄調子的吟唱。我看到這個節目非常高興,我雖然一直提倡,要從年輕的小朋友開始學習詩詞。我也曾經在文章裡邊寫過,要用一種遊戲和比賽的方式,嘗試去提高大家的興趣,可惜我年紀太大了,沒有精力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看到有這個節目就很高興。不過我也想提到一點。我們古代一個叫荀子,他寫過一本《勸學篇》,他說如果我們學一個東西,入乎耳,出乎口,耳朵聽了,嘴巴可以背出來,口耳之間,從嘴巴到耳朵之間則四寸爾,只有四寸的距離,那這個東西進到你的身體里,僅僅經過四寸的距離,他說,「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對你整個人生有什麼作用呢?如果你只知道死記硬背,入乎耳,出乎口,對你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我們中國有這麼悠久的文化歷史,有這麼多偉大的知名的詩人和詞人,我覺得在這一方面,我們比日本那個《百人一首》要豐富得多。我們古人經過大浪淘沙,幾千年流傳到現在,那些名篇巨作,那些詩人詞人裡邊,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感情,他們的修養,他們的致意,都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瑰寶。所以我們不只是死記硬背,「入乎耳,出乎口」的「耳口之間則四寸」,我們要把它精神,把它的感情,把它的思想,把它的品格,能夠跟我們融匯成一個,才是我們學習詩詞的一個真正的目的。詩詞是一種美文,它包括了形、音、意好幾個分面,所以詩詞的聲音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中國的語言有一個特色,就是有四聲,平、上、去、入。除了中國以外,不管是西方的英語、法語、日文、韓文。他們沒有這四聲的變化。英文是拼音,我們說「花」一個單字是單音,是單音節的。他們說「flowers」,他們是複雜的音節,那我們這種單音獨體是語言的特色。當我們作詩的時候,要注意它的平仄和結構,才能夠有一種聲調。而這個平仄的結構和聲調,不是古人生編硬派給我們的,它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所以《詩經》的語言,大概四個字一句,當時沒有規定,所以,《詩經》里偶爾也要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八個字的都有。不過大多數是四個字一句的。為什麼,那就因為我們獨體單音的語言,我們用最短語言能夠表現出節奏的就是四個字一句。一個字沒有節奏,兩個字也沒有節奏,三個字還是很單調,四個字就有一個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還不止說平仄的聲音,它有一個停頓的節奏。《詩經》里的第一首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它兩個字一個停頓,才有節奏,而這個節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的基本的停頓的節奏。所以,不管是五言詩還是七言詩,它原則上還是兩個字一個節奏,如「國破山河在」,是二二一。「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二二三。它的基本的最重要的停頓,就是它那個基本的停頓的節奏。(rhythm)這個韻律是兩個字一個音節,連我們普通說話都是如此。我們說「桌」,這個太單調了,就說「桌子」。「椅」也太單調了,就說「椅子」。所以,把節奏定成兩個字一個停頓,不是任何人強加給我們的,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的特色。後來它們又慢慢地發現,如果幾個字都是同一個聲音,比如說都是五個字的,假如有這樣一句詩:「西溪雞齊啼」,是說溪水的西面的雞一起都啼叫了,這也可以,溪水的西邊,早晨雞都叫了。可是你念起來「西溪雞齊啼」,就跟說繞口令似的。所以我們發現,都是同一個聲調的不好聽。所以,我們就要有平仄聲的變化,這不是別人強加的,這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特色,天生的特質如此要求的。那麼都是「西溪雞齊啼」,一個平聲的調子不好聽,所以要有仄聲來調配。我們普通話的第一聲第二聲是陰平聲陽平聲,這個叫平聲的調子。第三聲第四聲,我們說這是仄聲的調子。我們只有四聲,我們說陰陽上去,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是我們普通話的聲調。可是我們中華民族古代的那些人,他們的語言之間,有一種入聲字。現在我們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字了,南方的廣東和福建,還保存著這個入聲字。我在台灣教過很多年書,我也在香港教過書,他們說福建話或廣東話,就有入聲字。為什麼我們北方的普通話沒有入聲字呢?這是因為在我們的中華民族的綿長的歷史之中,北方曾經發生過很多次戰亂。我們說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外族的五鍾胡人來到中國了。後來有蒙古,後來有滿清,他們都不是原來的中華民族的人,所以這些少數民族的人,來到我們國家之內,讓他們學那些入聲字,比如我姓「葉」,在廣東是ye,它有一個PTK的收尾。他們學習起來,就好像普通人學廣東話或學閩南話,就很困難,所以他們就說不出這樣的話,所以就變成了普通話。普通話的英文叫mandarin。為什麼形成這樣的普通話?因為我們古代科舉制度,中央集權,不管是天南海北的,哪一省的士子讀書人,都要經過秀才、舉人、進士。科舉考試考中了以後,你到首都來做京官。朝廷上下有廣東人,也有廣西人,有湖南人,也有湖北人,如果大家說起話來,你不懂我的話,我不懂你的話,雞同鴨講,那怎麼辦公呢。所以,所有在中央政府,在首都做官的人,他們要說一種普通話,就是「mandarin」,就是我們現在的這種普通話。但是古代各地方都有方言,李白有李白的方言,杜甫有杜甫的方言,李商隱有李商隱的方言,每個人都有他的方言。可是現在,我們沒有這個入聲字。李白,杜甫,他們是按照入聲字的平仄來寫的詩。我們現在沒有了。比如我來舉一個證例來看,杜甫有一首叫《春夜喜雨》,春天的夜晚下雨了,他很高興。我們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這個春雨灑下來,萬物滋生,耕田種地就可以開始了,這是我們一年非常重要的季節。如果春天不下雨,要乾旱,就要鬧了旱災了。杜甫這個詩人之所以偉大的緣故,就是杜甫在我們歷史上所有的詩人之中,是對國家對人們最為關心最為愛護的一位詩人。他的有名的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中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是關心老百姓的民間疾苦。而且所有的詩人,不只是杜甫,杜甫是關心的更廣大的人群。一般的詩人,詩人之所以作為詩人,詩人跟普通人之所以不同,就是詩人不是麻木不仁的。詩人是以天地為心的,有一種仁愛之心,對於草木鳥獸都有一種關心,都有一種愛護。辛棄疾是一位有名的詞人,寫過兩句詞,說「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你聽我念,是一松一竹,竹子的竹是個入聲字,你念一松一竹的「竹」字必須念入聲,不念入聲就不好聽。詩人要有宇宙,要有關懷愛物的仁心,這是做詩人的開始。所以,詩是志之所之,草木鳥獸,它們的生長,它們的凋零。「悲落葉於勁秋」,落葉了,強冷的秋風吹來了,詩人就悲哀了。「喜柔條於芳春」,看見那柔嫩的枝條,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成長了,他們就歡喜。所以,詩人是以天地宇宙萬物為心,是要關懷所有的一切的生物和生命。古人寫的詩,表現的對於人民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就是杜甫。我們回來講杜甫的那首詩。就是在春天的夜晚很歡喜,春雨下來了。他說「好雨知時節」,雨有好的雨,有壞的雨。如果夏天下了大雨帶著颱風,泛濫成災,那我們不歡喜這樣的雨。好雨是按照應該下的季節,下得恰到好處。所以杜甫說,昨天晚上真是下了一場好雨,它下得恰到好處,應該下雨的時候它降下雨來了,所以說「好雨知時節」。「節」字是入聲。好雨下在什麼季節,「當春乃發生」,它是在春天萬物需要潤澤的時候,就下了雨。「發生」就是下雨,就是陰天下雨了,有這樣的雨降下來了。「發」字是入聲字。「隨風潛入夜」,那好的雨,潤物的雨,不是狂風暴雨,所以它潤物,它滋潤萬物的生命。但是它沒有喧嘩,沒有吵鬧,跟一個人一樣,幫助人,你做了很多善良美好的事情,不需要宣揚,不需要喧嘩,潤物的功德也要在那細微無聲中去完成。所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雨隨著春風的夜晚降下來了,所以「潤物細無聲」。他也關懷人民,那麼下雨的季節,那些老百姓怎麼樣呢?他說「野徑林俱黑」,「黑」字是入聲字,他說在那個荒涼的田野的小路上,「林俱黑」,森林裡下起雨來了,那個夜就更黑了。他關心那些遠行的人,在山野之間行路的人,在雨夜更加黑了,所以是「野徑林俱黑,江船火獨明。」可是江水船上的燈還亮著,燈光下面的魚、蝦、蟹就在那裡聚會。所以打魚的人反而亮著燈光在那裡工作,在那裡打魚。所以杜甫的詩關懷整個宇宙人生,各方面人的生活。「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林俱黑,江船火獨明。」那不僅只是萬物的滋生,它也滋生了春天的美麗的花朵。「曉看紅濕處」,明天破曉,你看一看,帶著鮮紅的顏色,帶著濕潤的雨點,那是牡丹花開了,春天的花開了。「花重錦官城」,錦官城是四川的成都,所以說成都是「錦城」,因為四川那裡據說江水非常美麗,好像織成的錦緞在水裡漂洗,那顏色就更加鮮明,所以說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你不但了解了杜甫,他的愛人民愛物,對於老百姓的關懷。而且這首詩的音節,你要注意,就是入聲字,你要讀對了才好聽,不然的話就不好聽。詩有平仄,所以可以吟唱,我現在給大家吟唱杜甫的這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林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我再讀一首詞,相傳是李太白的作品,這個不可考,它的詞牌的調子叫《憶秦娥》,相傳是李白的。這個詞里也有很多入聲字,我們不能念「蕭聲咽(yan)」,是「蕭聲咽(ye)」,是個入聲字。「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不管是不是李白的詞,這是一首非常好的詞。你們讀詞,你們背詩,不是只看外表的字面,你要懂得它裡邊所隱藏的深厚的情誼。不管是不是李白作的,這首詞寫在唐朝由盛而衰,李白和杜甫都是經過了唐朝的天寶之亂。天寶之亂是唐朝的一大轉折。天寶之亂以前,那是開元盛世,是貞觀之治,那是唐朝的盛世。而經過了天寶的戰亂,經過了長安的淪陷,唐朝就走下坡路了,這是一件大事。這首詞不管是不是李白作的,這個詞人,寫這個詞的作者,有很深的悲哀。我們先說,「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為什麼是秦娥跟秦樓呢?為什麼要用「秦」字?有很多原因。當然,陝西的地方,咸陽原來是秦朝都城所在地。戰國的時候,秦國就是在這裡。而秦娥跟秦樓是有一個出處的。中國的詩詞講究一個出處,每一字都要有一個來歷。為什麼稱呼美麗的女孩子叫秦娥,為什麼美麗的女孩子住的地方叫秦樓?是因為我們漢朝有一首古樂府詩:「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這麼一首古詩,太陽從東南角升起來了,照在一個姓秦的人家的樓上,「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所以秦樓上的女子秦娥是非常美麗的女子。而中國的詩詞本來就是寫相思怨別,所寫的都是相思怨別的感情。這首詞看起來是一首尋常的相思怨別的感情,可是託名李白寫在可元天寶,寫在天寶的安史之亂那個時代,這裡就有了深刻的意思。不管它有沒有,它的作品給我這樣豐富的聯想。他說,你聽到那吹簫的聲音,像哭泣一樣的嗚咽,那樓上的女子,每當月明的夜晚,就懷念那遠離她所懷念的那個人,「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灞陵是首都長安送別遠人到灞橋,那個行人要走的,和他道別的地方。那個人可以是男女之間的感情,一個我所愛的一個男子。但是他也可能是我所懷念的那個逃難到西蜀的唐玄宗,是那個即位在西北的唐肅宗。我現在留在淪陷的長安,每年當楊柳綠的時候,我就想到我們的朝廷,我們的皇帝,當年玄宗盛世,也曾經被老百姓所擁戴愛護過「年年柳色」。可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不在這裡了,「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樂游原是長安郊外的一個高原,可以張望得很遠,很多人都寫過樂游原的詩。杜牧之寫過一首詩,說:「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李商隱寫過一首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登樂游原。樂游原上到了凄清冷落的秋天的季節了,就是「樂游原上清秋節」。從長安出發,在咸陽古道遠行的那個人,一直沒有回來,「咸陽古道音塵絕」。玄宗到了四川了,唐宗即位到靈武,我們的朝廷,我們的君主沒有消息了,「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心斷望絕。再重複一次,「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在夕陽斜下的殘照之下,一陣秋風吹過。秋風吹到什麼地方呢?殘照照到什麼地方,是「漢家陵闕」,是我們大唐漢民族的,我們的陵墓,我們的宮闕。從最後的兩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可以看出,這個不是普通的男女相思怨別的詞,在裡邊有一個時代的,那個國家危亂的悲哀和感慨在裡邊。所以,讀詩詞而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會背就算了。你要知道它的聲調,把它的聲音的美感讀出來。你要知道那首詩,它們寫作的時代,寫作的背景,把它的內容,深刻的情誼讀出來。我今天只是給大家提供這小小的意見,你們都辦得很好,能夠鼓勵輕年人背誦這麼多詩詞,就可以更進一步,不只是外表的背誦,更能夠理解詩詞之中的深意,知道我們千年來的那些個偉大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來多少寶貴的思想、感情,多少悠久的文化。我今年90多歲了,整整90歲已經過了半年。我教書70多年了,我從二十歲教書到現在,教過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有六七十歲的老先生聽過我的課,我真的是喜愛國家的詩詞。我之所以90多少歲還站在講台上願意給大家講,就因為我覺得在我們的詩詞裡邊,蘊藏著這麼豐富美好的文化。我既然知道了,我不講出來,上對不起前代的那些詩人詞人,下對不起未來的年輕人。所以我還願意盡我的力量。但是我的能力有限,而且年歲不饒人,我總是盡人力而聽天命。謝謝大家!(青山不老根據視頻資料整理)
推薦閱讀:
※鮮為人知的中國特工
※中國內家武藝的不傳之秘--張源俠
※中國一塊土地,日本不敢侵佔半點毫毛,全靠一個國家打了招呼
※血糖指標-中國糖尿病網
※中國遊客「攻陷」日本的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