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次沅||中國傳統曆法

提示:在傳統曆法的新年假日結束之際,請劉次沅先生給我們談談這種曆法。

作者 劉次沅(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

責編 雷池邊上客



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曆法。即使在如今全球化、標準化的時代,中國曆法作為傳統文 化的一部分,仍然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曆法,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受到格外的重視。「四書五經」中記載遠古文獻 的第一篇——《尚書·堯典》寫道,帝堯派出官員到四方去觀察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從而制定曆法,指導人民的生產生活:「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圖為唐代《開成石經》拓本,原石保存於西安碑林。這應該是「四書五經」最早的完整版本 了。

在古代中國,曆法還是個高度政治化的問題:用誰家的日曆,表示承認誰的統治。每個皇帝登基,必要改換年號,甚至幾年就換個年號,以示「革新」(武則天最愛「改元」,統治 20 年,用了17個年號)。改朝換代時,編算日曆的方法(曆法)都要改一改。日曆是老百姓常常用到 的東西,卻也十分神聖:明代日曆上赫然印著:「欽天監奏准印造,偽造者依律處斬!」

流傳至今最早的完整曆法是《漢書.律曆志》記載的「三統曆」。此後歷代史書歷志以及專業 書籍中記載了九十多種曆法,其中朝廷正式行用過的就有五十餘種。漢朝以前的曆法,一直上溯至西周,學者們經過研究都有一定了解。至於殷商曆法,就相當模糊了。

儘管如此變化多端,中國傳統曆法的基本性質幾千年來沒有變:陰陽合曆;自西漢以來, 基本規則不變:月首在朔,無中置閏,正月建寅。

地球的自轉周期——日出日落,是人類時間概念和時間計量的最基本標誌。由「日」而下, 分為時、分、秒、毫秒、微秒、皮秒,建立起精確時間系統;由「日」而上,適當地組織安排年、月、星期,提供人類社會生活所需的曆法。建立什麼樣的曆法,實際上就是安排年、月和日的 關係。

年,確切地說,回歸年,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它表現為四季寒暑的不斷循環。月, 確切地說,朔望月,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時盈虧的周期。它們都是人類大範圍計量時間的合適單位。天文學家測量發現,一年=365.2422日,一月=29.53059日:年和月不能通約,它們也都不是日的整數倍。如何安排這三者的關係,便形成不同的曆法。

源自羅馬的公曆又稱格里曆,只管協調年和日的關係,稱為陽曆。每年365天分為12個月,這個「月」與反應自然現象的朔望月無關。每4年增加一天(能被4整除的年,2月增加一天);每400年再減少3天(後兩位是00的年,前兩位若不能被4整除,則2月不加那一天)。這樣,每400年總天數為365×400+100-3=146097天,平均每年365.2425天。這樣規定的曆法年,與反應自然現象的回歸年,每年差0.0003天,也就是說,三千多年才差一天。 公曆的月與朔望月無關,日期與月相也無關。

回曆,即伊斯蘭曆法,只管協調月和日的關係,稱為陰曆。一年12個月,新月初見的那天定為月首。單數月份大月,30天;雙數月份29天,小月。閏年12月30天,即平年354天,閏年355天。回曆以30年為一周期,每一周期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為閏年,另19年為平年。這樣,30年總共10631天,平均每月29.53056天,比朔望月少0.00003天,3萬個月(即2千多年)差一天。回曆一年比一個回歸年少10.356天,每2.7個陽曆年,回曆就少一個月。這樣,回曆的年與回歸年無關,月份日期與寒暑也無 關。各種節日,例如古爾邦節,也就春夏秋冬輪著過。

兼顧回歸年和朔望月的曆法,稱為陰陽合曆。中國、希伯來(以色列)和印度的傳統曆法都是陰陽合曆。每12個朔望月354.37天,比一個回歸年少10.88天。因此,每過幾年,少的那幾天湊成一個月加進去,稱為閏月。粗略算來,每19年加7個閏月。這樣,19年235個月6939.689天。而19個回歸年6939.602天,相差0.087天,二百多年差一天。希伯來曆就是這樣置閏,我國在先秦時期可能也用過這種方法。

上文介紹的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各自需要掌握的天文要素只有一個或兩個,即回歸年和朔望月的平均日數,也就是說,在幾千年里,平均起來和天象相合即可。中國傳統曆法的 最大特點在於,它要求每一個曆法節點:每個月首、每個節氣、每個年首,全部合天。這樣,中國傳統曆法就不能像其他曆法那樣用一套具體的規則來設定,而是依賴於太陽、月亮位置的計算。曆法是否準確,由日食來檢驗。日食的發生不在朔日、不在預計的時刻,就說明曆法 粗疏,需要改進。隨著古代中國天文學的進步,日月位置計算也不斷改進,曆法也幾十次地修改(其實中國古代所謂曆法,就是一整套的天文計算方法)。直到清朝初年引進近代天文學方法,曆法計算才基本上滿足需求。當代中國傳統曆日,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天文計算方法計算和頒布。

中國傳統曆法的編算規則,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月首在朔,無中置閏,年首建寅。從地球看去,太陽的運行軌道,稱為黃道。月亮的運行軌道也靠近黃道。太陽每年運行一周,月亮每月運行一周。每當月亮趕上太陽,兩者相合的時刻,稱為合朔。合朔時刻所在的日 子,稱為朔日。中國傳統曆法就取這個朔日為月首,即初一。這樣,連續不斷的日子,就被分隔成一個一個的月份。每個月不是大月30天,便是小月29天。它們的間隔規律是由日月位置決定。由於日月運動不均勻,通常一大月一小月的規律,會被連著三個大月或連著兩個小月打破。

每年循環的寒暑,是由太陽的位置決定的。把黃道均分為24份,每個節點的名稱,就是24節氣。太陽在周年運動中到達某節點的時刻以及該時刻所在的日子,稱為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節氣又依次分為立春等12節氣和雨水等12中氣(帶下劃線)。中氣的平均間隔為365.2422÷12=30.44天,一個陰曆月平均29.53天, 因而某個月里就會沒有中氣。中國傳統曆法規定:沒有中氣的月稱為閏月,它前面是幾月,它就是閏幾月。這就叫無中置閏。

冬至這個節氣,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具有特殊意義。這一天正午的日影最長,便於測定。 同時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從冬至起,12 個中氣所在的月份,分別以12 地支 命名:冬至所在的月為子月、大寒在丑月、雨水在寅月……。先秦時期,節氣測量不準確,各諸 侯國曆法不統一,年首正月曾經分別放在子月、丑月、寅月,號稱周曆建子、殷歷建丑、夏曆建寅。秦朝以後,曆法一直建寅,直至今天。具體的曆法規定,冬至所在的月為十一月,其餘 的月份依次排列。這樣,中國傳統曆法就完全排定了。

上圖(責編提醒:上圖太小,請點擊後放大觀看)顯示2011年底至2012年初,傳統曆法的排算過程。中間雙橫線的下方,標註有天文計算得到的每個月朔,因而形成一個個陰曆月,大月小月被確定。雙線上方,由天文計算得到每個節氣,字上面帶點兒的是中氣。公曆月份日期標在上面作為參考。首先將冬至所在的 月定為十一月,下面的月依次排定。四月的中氣是小滿,其後的月沒有中氣,定為閏四月。

除了初一、十五這樣的數序紀日,干支紀日在傳統曆法中也一直應用。六十循環的干支用於連續紀日,與年、月無關。出土的殷商甲骨中,就有完整的干支表。《春秋》記載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食,計算證實符合公元前720.2.22日食,與後世上推的干支恰好符合。這說明, 從那時起,中國歷史的干支紀日就沒有中斷和錯亂過。歷代官方史書中,全都採用干支紀日, 以示鄭重。

紀年的方法,早期採用王年,例如周景王十五年、秦始皇三十六年。自西漢武帝起,採用 年號紀年,同一個皇帝可以隨時改元。例如(漢武帝)建元元年、太初四年。自明朝起,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例如(明太祖)洪武三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從漢代開始,干支也用 於紀年,周而復始,直到今天。

中華民國建立後,順應世界潮流,採用公曆作為國家的正式曆法。傳統曆法的使用,曾經主要在比較落後的農村。當然,這也和農事與傳統節氣的固定關係有關。因此,傳統曆法被習 慣稱為農曆。有學者覺得農曆名不符實,農事實際上用公曆更加方便,建議改稱夏曆。其實夏朝曆法建寅的說法只是一種假託,再說建寅只是相對於建子、建丑,並不是中國傳統曆法的 本質特點。要說恰當,或許稱為「中歷」更佳。不過,名從習慣,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改掉「農曆」的名稱了。

劉次沅2017/7/12

(感謝劉次元先生授權本號首發)

靈台秘苑

說天文學史

評疇人古今

微信ID:history_of_astronomy


推薦閱讀:

四大傳統節日,盡顯中國傳統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與太極拳
中國傳統文化(易醫與養生)之四—子午流注話養生
論宗族制度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易經玄學文化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曆法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