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政黨的作用 | IIP Digital

在起草和審議《美國憲法》時,美利堅合眾國的建國先賢們並沒有想到政黨可能發揮的作用。確實,他們力求通過種種憲法機制──如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聯邦制以及由選舉團(定義見下文)間接地推選總統──使新生的共和國免受政黨和派別的影響。

儘管這是建國先賢們的初衷,但美國仍然在1800年成為第一個組建初具規模的全國性政黨的國家,並開始通過選舉將政權從一派轉到另一派手中。隨之而至的政黨的發展和擴大與選舉權的擴大密切相關。在建國初期,只有擁有財產的男性才有選舉權,但是十九世紀初,由於移民、城市的發展以及美國向西部擴展等其他民主化力量的影響,這一限制開始被削弱。在隨後的幾十年里,隨著對財產所有權、種族和性別等限制的取消,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口獲得了選舉權。隨著選民人數的增加,政黨逐漸把動員日益增加的選民作為獲得權力的手段。為執行這一根本性的任務,政黨日趨制度化。因此,美國的政黨伴隨著民主的發展而興起;到了1830年代,它們已經打下穩固的根基,確立了強有力的地位。

今天,從十八、十九世紀時期的政黨演變而來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主導著美國的政治進程。除極少的例外情況,總統、國會、州長和州議會現在都由兩大政黨控制。例如,自1852年以來,歷屆總統不是共和黨人就是民主黨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期,兩大政黨在總統大選中平均獲得近95%的選票。在美國50個州中,很少有兩黨之外的人士擔任州長。國會或州議會的無黨派或第三政黨議員的人數極少。

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選民稱自己是"無黨派人士",在很多州,這些人可按照無黨派人士的身份登記投票。但是,民意調查表明,即便是那些自稱無黨派的人士,通常也有黨派傾向。

就這一普遍原則而言,例外情況發生在基層,特別是小城市和鄉鎮。在那裡,候選人可能不必宣布其黨派歸屬,或可以與其他志同道合的競選公職者一起為推動地方上的某項舉措──如城區的重新開發和學校建設──而參加競選。

雖然兩大政黨負責組建並主導了聯邦、州及地方政府,但與很多民主國家的政黨相比,它們往往缺少黨內統一的意識形態和綱領規劃。由於兩大政黨尋求適應美國的政治進程,務實主義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

為什麼實行兩黨制?

如上所述,自1860年代以來,共和黨和民主黨一直主導著選舉政治。這種一成不變的、始終由兩大政黨壟斷國家選舉的歷史既是政治體制使然,也反映出美國政黨的特色。

美國選舉聯邦和州議員的標準方式是"單一席位選區"制(single-member district)。這意味著,誰贏得多數選票(即在任何一個特定選區贏得的票數最多),誰就當選。雖然一些州規定要獲得絕對多數票才能當選,但是大多數公職候選人獲得簡單多數票即可贏得選舉。

與很多民主政體的比例代表制不同的是,"單一席位選區"制使任何一個選區只可能有一個政黨獲勝。因此,"單一席位選區"制有助於形成兩個基礎廣泛、有足夠的管理能力、資金來源和公眾吸引力、能夠在全國各地贏得議會選區多數票的政黨。在此制度下,小黨和第三黨候選人被置於不利地位。資金來源少、民眾支持率低的政黨往往無法獲得任何席位。因此,由於美國選舉制度的"贏者通吃"的結構,新政黨很難獲得足夠比例的代表和全國性影響力。

那麼,相對於兩個政黨,為何不建立財力雄厚的三個或更多數目的全國性政黨呢?原因多種多樣,包括:人們認為兩個政黨已經為選民提供了足夠的選擇、美國人一向不喜歡極端化的政治傾向、兩大政黨能夠接受新思想(見下文)。

選舉團

由選舉團選舉總統的制度進一步強化了兩黨制。在選舉團制度下,美國公民實際上不直接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各州選民投票選舉承諾支持某位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選舉人的數目相當於一個州在國會中擁有的代表的人數──即該州眾議員和參議員的總和。候選人必須在50個州的538張選舉人票中獲得絕對多數才能當選總統。(這個數字包括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三張選舉人票;哥倫比亞特區不是一個州,在國會沒有投票權。)

有關絕對多數票的規定使得第三黨候選人當選總統極為困難,因為各州選舉人票的歸屬採取"贏者通吃"方法分配(僅兩個州例外)。換言之,一個候選人在一個州獲得選民多數票以後,即便是微弱多數,也將贏得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在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在整個州贏得得選民票數的候選人得到兩張選舉人票,而在每個國會選區的獲勝者得到一張選舉人票。選舉團制同"單一席位選區"制一樣對第三黨不利,因為第三黨在任何一州贏得選舉人票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不用說要在當選總統所需要的多個州獲勝了。

美國建國先賢們建立選舉團制度是為了讓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分享權力。在選舉團制度下,競選總統時得到的普通選票數目不能決定最終結果。因此,按照州的選舉人票計算和按照全國的普通選票計算可能產生不同結果。 事實上,美國歷史上有17位成功當選的總統並未獲得多數普通選票,其中第一位是在1824年選舉中獲勝的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最近一位是2000年當選的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有些人認為選舉團制度已經過時,而另一些觀察人士喜歡它,因為它要求總統候選人在很多州進行競選,而不是僅僅關注人口眾多的州。

第三政黨面臨的其他障礙

鑒於美國的選舉制度在長期會形成兩大政黨的趨勢,並由於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目前控制著政府機器,他們制定出對大黨有利的另一些選舉規則就不足為奇。例如,若想讓一個新黨有資格列入州選票是一項艱難和耗資巨大的工作,往往必須提交有數萬選民簽字的請願書,並且為了保住參選資格,必須有能力在其後的選舉中吸引到足夠數目的、達到最低比例的選票。

顯示各州選舉團人數分配的美國地圖。

美國獨特的提名程序在體制上對第三黨構成了又一道障礙。在全世界民主國家中,唯有美國主要通過初選推舉出競選總統、國會議員和州級政府職位的政黨候選人。如上所述,在此制度下,代表一個政党參加大選的總統候選人由支持這個政黨的普通選民在初選中推舉。在大多數國家,政黨候選人由黨的組織及其領導人提名;但是在美國,現在通常由選民最終決定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提名人。

與大多數民主國家相比,美國的這種制度使黨內組織比較鬆散,但這種普選式的提名程序使共和黨和民主黨得以主宰選舉政治。代表黨內反對派的候選人或者執意改革的候選人可以憑藉在初選中的成功在黨內爭取獲得參加大選的資格,從而在不組建第三黨的情況下增加自己在大選中獲勝的機會。因此,初選提名程序傾向於導致不同政見通過黨內渠道被吸收,使持不同政見的人士在一般情況下無須費盡氣力去組建第三黨。另外,兩大黨及其候選人往往會調整其選舉戰略,以吸收表現出具有廣泛吸引力的第三黨和無黨派候選人希望傳遞的信息。

廣泛的支持

共和黨和民主黨力求得到廣泛的支持,並往往從各經濟階層和具有不同人口特徵的群體中獲得支持。除非洲裔和猶太裔選民外──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通常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幾乎所有主要的社會經濟群體中各自都有大批的支持者。兩黨在政策立場上還表現出靈活性,一般並不嚴格遵循某種思想體系或政策目標。美國政黨歷來最注重的是在選舉中獲勝並掌控政府的人事安排。

由於兩大政黨在各個社會經濟階層的選民中享有廣泛支持,並且要在一個以中間派意識形態為主體的社會中運行,因此,美國政黨的政策方針基本遵循中間路線。如上文中所指出,美國的政黨還顯示出高度的政策靈活性。這種非教條的運作方式使共和黨和民主黨能夠容納多種異見,並且在第三黨和抗議運動出現時將其吸收到自己的陣營中。一般來說,共和黨被視為保守黨,更強調財產權和累積私人財富;而民主黨則被視為較為偏左,主張採取有自由派傾向的社會和經濟政策。但在實際運作中,兩黨在掌權後都傾向於採取務實路線。

分散型組織結構

除了在意識形態上比較靈活外,美國兩大政黨的特點是組織結構分散。總統就職後並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本黨的國會議員都會對他提出的項目給予忠實的支持,國會中的政黨領袖也不能指望本黨成員在投票時嚴守黨派立場。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在國會分別組成的多個核心小組(由現任議員組成)享有自主權,可以推行與總統立場相反的政策──即便與總統同屬於一個政黨。同樣,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眾議院和參議院競選委員會也獨立於黨的全國委員會,由於後者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本黨人士競選總統,因此這些委員會在競選集資方面也自行操作。而且,除了在推選代表出席全國提名大會的程序上行使權力外,黨的全國性機構極少干預各州的黨務。

這種分散的組織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是憲法規定的分權制的結果──聯邦和州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這種分權制使屬於某一政黨的議員不太有必要與由本黨推選的首席行政官保持一致,國會議員和州議員都是如此。

美國的這種聯邦、州和地方多級政府的體制在不同級別形成了成千上萬個公職人員選區,從而導致政黨的組織結構更加分散。如上所述,通過初選推舉候選人的做法也使政黨組織無法控制對本黨候選人的提名,從而削弱了黨的權力。這種情況促使候選人建立自己的競選組織和選民基礎,以便首先奪得初選勝利,然後力爭在大選中當選。

公眾對政黨存有戒心

儘管美國的政治體制有著長期和濃重的黨派色彩,但在美國的公民文化中存在著對政黨根深蒂固、日益加深的不信任。越來越多的州和基層選舉採取初選制提名國會和州政府候選人表明了公眾的民粹主義,甚至是對政黨的反感情緒。當代美國人對政黨領袖控制政府權力持懷疑態度。民意調查一貫顯示,很多選民認為政黨有時混淆而不是澄清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並且認為選票上最好沒有政黨標籤。

因此,政黨必須努力解決大批選民政黨歸屬感日益減弱的問題。其跡象之一是"拆分投票",如一位選民可能在總統選舉中投票給本黨候選人,而在選舉國會議員時把票投給其他政黨的候選人。因此,在兩黨分治的時期,現任總統所在的政黨常常在國會參眾兩院或其中一院不掌握多數。

兩黨分別控制行政和立法機構已經成為聯邦政府和50個州政府的一個常見現象。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選民甚至比較喜歡這樣的格局,因為這種權力分配往往會使給選民帶來不便的重大政府行動難以實施。

第三黨和無黨派候選人

第三黨和無黨派候選人雖然遇到上文中提到的障礙,但仍不時出現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上。他們常常能夠把兩大黨未能正視的社會問題推到公眾論壇的前沿,並使這些議題被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但大多數第三黨往往只是在一次選舉中曇花一現,隨後就銷聲匿跡或大大減弱,也可能被一個主要政黨吸收。從1850年代至今,只有一個政黨──共和黨──在組建之後發展成為大黨,而當時是因為圍繞奴隸制出現了引起國家分裂的價值觀上的重大爭議,它成了動員候選人參選和調動選民的基礎。

事實表明,第三政黨能對選舉結果產生重大影響。例如,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作為第三黨候選人參選,分散了通常投給共和黨的選票,使民主黨人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在獲得選民票數不過半的情況下當選總統。1992年,作為無黨派人士參選的羅斯·佩羅(H. Ross Perot)吸引了在1980年代通常投票支持共和黨的選民,從而導致時任總統的共和黨人喬治·H·W·布希(George H.W. Bush)競選連任失敗。2000年共和黨人喬治·W·布希和民主黨人阿爾·戈爾(Al Gore)所獲的票數非常接近,如果綠黨候選人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沒有參選,戈爾就可能贏得佛羅里達州的選舉人票,從而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超過半數的選舉人票。

1990年代以來的民意調查一貫顯示,公眾非常希望有第三黨。2000年大選前的一次蓋洛普民意調查表明,67%的美國人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第三黨推出候選人參加總統、國會和州政府選舉,同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競爭。正是這種情緒,再加上不惜花費重金參選,使得得克薩斯州億萬富翁佩羅在1992年大選中贏得19%的選民票,成為自西奧多·羅斯福(進步黨)1912年贏得27%的選民票以來得票率最高的非主要政黨的候選人。


推薦閱讀:

五穀雜糧的藥理功效與作用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
車前草的功效與作用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服用鹿茸幫你強身健體
餐飲店內顧客不只是消費,還有其他作用!

TAG: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