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的萬年軌跡
前文提出了一種北斗七星圖形識別的新樣式,即以亮度最暗的天權星為分界,斗柄三顆星和斗勺三顆星分別構成兩個箭頭。
因為歲差的緣故,地球自轉軸所指向的北天極會發生周期性偏移(約26000年),在這一過程中,北斗七星與北天極之間的距離和位置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北斗七星圍繞北天極旋轉時,斗柄三顆星組成的箭頭正好指向於北天極。
在這一時期的古人,完全可以用北斗形成的箭頭做為尋找北天極(北極星)位置的參照。
同時,如果將公元前3400年兩至兩分日(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這四天夜裡的零點所觀測到的北斗七星所在位置的星圖合併,能夠形成八角星紋,正好呼應同期的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鷹。
同樣的方法,再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天的星圖,能夠得到另一種八角星紋。
既然北斗七星與北天極的位置關係會因為歲差而不斷變化,那麼,我們不妨把時間軸拉長,來看看北斗七星的這倆箭頭在不同時期能夠組成什麼樣的圖形。
啰嗦一下,先做個簡要說明:
1、一年365天,以45天左右為間隔取一年中的8天用來觀測星空,其效果相當於取兩至兩分四立的八個節氣。
2、每年8天均取半夜零點觀測星空,分別標記出北斗箭頭的位置。
3、將每年8天這8張星圖以北天極為中心合併。
4、所有模擬觀測點位於湖南洪江地區(對應公元前5800年-公元前4000年的高廟遺址)。
5、斗柄上的箭頭用紅色標示,斗勺上的箭頭用黑色標示,紅色弧線表示地平線,如果北斗箭頭位於紅色弧線以下,表示此時的北斗七星對應部分不能看見,即不能終年整夜可見;紅色弧線以上則表示每天夜裡都能看見的區域。
6、約以千年為間隔,上溯至公元前7000年,後推到公元5000年,即現在再往後約3000年,共12000年。
按以上規則將歷年星圖合併,就能直觀地看到這12000年中北斗七星的變化(中心黑點表示北天極,即所有星宿圍繞旋轉的中心)。
將這些圖形橫向排列,其對比更為直觀。
顯然,最明顯的變化趨勢是北斗箭頭由外向內聚攏,然後又逐漸向四周散開。
公元前4000年左右,一年中八天的北斗箭頭合併形成的圖形已經比較像八角星紋了。
到公元前3400年左右,這是一個特殊時期,其星圖有三大特徵:
一,此時北斗七星全都終年整夜可見;
二,斗柄上的箭頭正好指向北天極;
三,北斗箭頭所組合成的圖形最接近八角星紋。
公元前1000年之前,斗柄三星構成的箭頭更靠近北天極,此後斗柄和斗勺的倆箭頭逐漸交錯,斗勺三星構成的箭頭開始更靠近北天極。
公元前1000年,為西周初期(武王伐紂滅商的時間,按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成果,為公元前1046年;按柏楊《中國歷史年表》,為公元前1122年)。
到公元元年左右,斗柄與斗勺的倆箭頭構成圖形正好交錯,此時為西漢未年(公元8年王莽篡漢)。
公元元年以後,斗柄未端的瑤光星開始有升降現象,不再能夠終年整夜可見。
此後斗勺上的箭頭比斗柄上的箭頭更為靠近北天極,但北斗七星整體趨勢是逐漸遠離北天極。
關於北天極(北極星)的定位,公元前3400年左右可以用斗柄三星的箭頭作為參照;到公元元年左右,斗勺未端兩顆星的連線就開始指向北極星了,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用這種方法定位北極星。再過3000年,這一方法仍基本可用,但與現在的連線延長五倍不同,得延長七倍左右才是北極星的位置。
做為北方星空毗鄰北天極並且足夠明亮易於識別的一組星,北斗七星被古人稱為天帝乘著巡遊四方的車輦,如《史記》所載:「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但是,隨著北斗七星逐漸遠離北天極而且落入地平線以下的時間越來越久,天帝的這輛車只怕是該淘汰了。
不過話說回來,人間的帝已經被取締,天上這個帝大概也早已歸隱了吧。
推薦閱讀:
※在秋日,發現自然的生命軌跡
※八字人生軌跡 (九)
※身弱傷官格之人,一生的命運軌跡
※一套很好的健身方法——軌跡拳學身法
※行星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
TAG: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