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1)

上集

下集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1)講義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敕文殊師利:「敕」,就是敕命,就是命令這個人去。命令誰呢?這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救度愚痴的人。阿難尊者雖然證到初果阿羅漢,然而他的定力不健全,所以就被先梵天咒這種的幻術所迷,淫躬撫摩,將毀戒體──最危險的,就是「將毀戒體」!這個「將」字,它是沒有毀戒體,沒有破戒;若說已毀戒體,那就完了,那阿難尊者就墮落了,將來很難再修得成功了。所以幸而這將毀戒體,將破沒破的期間,佛就知道了。 佛在那兒應供,我相信大約沒有吃得太飽。為什麼?佛這麼慈愛的一個弟子,又是堂弟,又是他的侍者。怎麼叫「侍者」呢?就是他講經說法,總在兩邊這麼服侍他。好像現在黃文慈和李錦山這兩個人,這就是侍者,又叫「護法」。那麼這個時候,佛想:「啊,我這個侍者被魔給抓去了,這還了得!」於是大約吃飯吃得八分飽,趕快就回自己的祇桓精捨去。這些個王公、大臣、長者、居士都在後邊跟著一大溜,喔,不知道有多少! 到祇桓精舍,釋迦牟尼佛就放光現瑞──現百寶光明,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結跏趺坐,宣說神咒,就說〈楞嚴神咒〉了。可是光說這個神咒,也離得遠,總要命令一個僧人,拿著這個咒去救阿難。於是就敕命文殊師利菩薩,他是有大智慧的,所以就叫他去。去做什麼呢?將咒往護:「將」,就是拿著。拿著這個咒「往護」,就到淫室,也就是摩登伽女的家裡,去救護阿難。這個〈楞嚴咒〉,我對你們講過,其中有幾句專門破外道法的。〈楞嚴咒〉破外道的咒術,是最靈驗不過的,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用這個咒,去救護阿難。 【編按】以下節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 〈楞嚴咒〉是化身佛說出來的,必須要有大智慧、大德行、大慈悲的願力,才能使用這個〈楞嚴咒〉。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道德也是最高的,他慈悲喜舍也是很圓滿,所以佛就敕令文殊師利菩薩,以〈楞嚴咒〉去救護阿難。先梵天咒是一種迷人的咒,而〈楞嚴咒〉是一種教人覺悟的咒,也就令阿難反迷歸覺,恢復定力,所以惡咒就消滅了。那麼惡咒消滅了,阿難就明白過來,所以文殊師利菩薩提攜阿難和摩登伽女,回到佛所住的地方。 由這一段經文,我們就也要知道,持〈楞嚴咒〉必須要嚴持戒律,修般若的智慧,才能與這個咒相應,才能用的時候得心應手,如意吉祥。 ──「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至此 那麼到那個地方,一念這個咒,惡咒銷滅:這個惡咒就消滅了。「惡咒」,就是先梵天咒。惡咒不靈了,阿難就醒悟了。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文殊菩薩提獎阿難和摩登伽的女兒,就回來了。回到什麼地方呢?就到祇桓精舍,佛所住的地方。 怎麼叫「提」呢?因為阿難被惡咒迷惑得才剛明白過來,還不知道東南西北,也不知道現在在什麼地方,就好像做了一場夢,這個夢方才醒的樣子,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用手來提著他,攙扶著他。 「獎」,就是獎勵。獎勵誰呢?獎勵摩登伽女。這個時候,如果文殊菩薩不獎勵摩登伽女,我告訴你,摩登伽女會和文殊菩薩拚命,殺文殊師利菩薩都有份的。為什麼?你看,她這麼樣一個愛人被人給帶走了!相信如果不和她說好話,她眼睛也紅了,真不知道想要做什麼了!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安慰她,說是:「你真是一個很美麗的小姐,你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現在你跟著我去,到那兒我和佛商量,看看你這個願力能不能成功?我去給你說一點好話,或者可以辦得到!」這樣一講,向摩登伽女連方便語帶說好話,這叫「獎」,獎勵她;就是用一種委曲婉轉的語言,令摩登伽女不發脾氣,令她不要尋死去。 這一段文,由前邊「如是我聞」到此,這叫「序分」。序分,就是在經前邊敘述,令它有這種證據。由六種成就「如是我聞」,到「歸來佛所」這一段文,這統統名叫「序」,又叫「經前序」,因為它是列在這部經的前邊。這個序,又叫「經後序」。說:「這簡直講得矛盾到極點了!怎麼又是前邊,又是後邊?究竟是前邊,是後邊?」究竟也是前邊,也是後邊。怎麼說呢?因為佛在說經的時候,沒有這一段文。這一段文,是阿難尊者結集經藏的時候加上去的。因為是在說經之後加上的,所以叫「經後序」。 序分,有「證信序」,又有「發起序」。前邊那六種成就,叫「證信序」,就是證明這部經是可相信的。又叫「通序」,差不離地所有經典都有這個序。由六種成就之後,到「歸來佛所」這一段文,叫「發起序」。因為阿難尊者受摩登伽女難這種的因緣,而發起請佛來講這一部經,所以又叫「別序」,這是每一部經各別的序。 關於「序」這一點,我們學佛法的人都應該知道。雖然這是名相,就是講不講,都無關重要,但是你要明白它這個道理。如果你不明白它的道理,連個序也分別不出來,那你就不是一個明白佛法的人了。明白佛法的,就是哪一段文是什麼意思,都要深入經藏,要鑽到它裡邊去,這樣你才能智慧如海呢!你若這樣想:「這部經就是我說的,我說了這一部經,這個道理都是從我心裡發出來的。」你能這個樣子,這經和你本身合成一個了。這個時候,也沒有深,也沒有淺了,你拿它當很平常的事情,就不覺得難了!《 楞嚴經》這個文章是再好都沒有了,我認為這文章是妙到極點。中國的《古文釋義》、《古文觀止》、四書、五經,都沒有這文章寫得好!我這一生最喜愛這個文章了!所以願意學中文的人,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能把《楞嚴經》的文法通了,那中文可以說是完全都可以通了。 我在香港有個徒弟,他能把這一部經,從前面一字不錯地背到後面。為什麼我叫他讀呢?本來我想把它讀得背得出來,連《楞嚴經》和《法華經》都裝到肚皮裡頭,永遠都不會丟了。可是我的時間太緊了,所以始終沒有完成我這個心愿。我那個徒弟呢,《法華經》,他可以背得出;《楞嚴經》,他也可以背得出。他這不是用一年、兩年的功夫,而是用了五年的功夫背這兩部經。 A2正宗分(分二)B1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B2助道別詳護定要法 B1分三C1阿難請定 C2如來答定 C3當機獲益 C1分二D1悔聞請定 D2會眾願聞今D1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文殊師利菩薩用〈楞嚴咒〉把阿難救回來了,經過一段路途的時間,大約有惠風徐來,有這種清風拂面,把阿難這個夢也給吹醒了。阿難見佛,頂禮悲泣:「頂禮」,就是叩頭。阿難回來見著佛,叩頭頂禮之後,你說怎麼樣啊?就哭起來了。 阿難尊者平時哭沒哭,經上沒講,不過這個時候哭了。「悲泣」,就悲從中來,悲到極點,而泣不成聲,就哭起來了。為什麼哭起來呢?他就恨怨自己。最好的,就是這一個「恨」字!這就是他覺悟的一個表現;他若不恨,回到佛住的地方,還不坦白,還像沒有事似的裝模作樣,這就是假面具了。阿難尊者最好的還是這一點,他回來就向佛叩頭,不做假面具。 恨無始來:「無始」,就是在多生多劫以前,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始」,是開始,就是個「頭」;無始,就是沒有頭。這個地方沒有頭,你說在什麼地方?就是在最初做人的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你說是什麼時候?誰也說不出來,所以叫「無始」。他就恨無始來怎麼樣啊?一向多聞,未全道力:生生世世就注重多聞,而忽略了定力。因為注重多聞,所以他就記憶力非常好,博聞強記。因為他忽視定力,所以定力就很薄弱的。「道力」,就是定力;「未全道力」,就是定力非常幼稚。那麼現在幸虧釋迦牟尼佛把他救回來了,所以他就五體投地,身心恭敬。 殷勤啟請:「殷勤」,就是不懶惰。就是叩了一次頭,又一次,也就是拜釋迦牟尼佛拜很多次,這就是殷勤,一點也不懶惰了。「啟請」,啟,就是啟白;向釋迦牟尼佛請求。請求什麼呢?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你看這段經文,不要解錯了!這是啟請釋迦牟尼佛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道理,不是說「啟請十方如來」。所以這段文要把它分析清楚了!你如果說阿難尊者啟請十方諸佛,那麼要釋迦牟尼佛在那兒做什麼的?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為什麼他要捨近求遠,去求十方如來呢?沒有這個道理的!這就是他請求釋迦牟尼佛,說一說十方如來成佛的這種道理。 什麼道理呢?他也不知道用什麼功才能成佛,所以就把平時所聽到的三種定的名稱提出來。這三種名稱就是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三種,本來平時釋迦牟尼佛只講「奢摩他、三摩、禪那」,沒有一個「妙」字。現在他都加上一個「妙」字,來請問十方如來成佛的這種妙定。釋迦牟尼佛一聽他這樣講,就知道他是一個外行了!怎麼叫「外行」?就是不懂,他不懂成佛這個定。成佛是什麼定呢?本經這個「楞嚴定」,就是成佛的定。佛知道他不懂得這楞嚴法門,所以在後面才有種種的諍論。 最初方便:就是開始的那個方便法門,那個容易修、容易行的法門。所以阿難尊者一回來,就向釋迦牟尼佛這樣啟請。這是他知道改悔,知道錯誤了,知道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所以後邊他能得證果,就因為他有這個「恨」字。這「恨」,就是「改悔」的意思,知道以前錯了,求佛指示他新的路線。 有的人生出一種偏見,什麼偏見呢?他說:「哦,阿難尊者一向多聞,就將要墮落;這學多聞是沒有用了,我就專門去修定,不學多聞了!」這也叫做「偏見」!偏見,就是不合乎中道。中道,就要不偏不倚;也不向左,也不向右;也不向前,也不向後。阿難尊者一向就注重多聞、忽略定力,所以他這叫「偏見」;可是你要是專註重定力,而忽略多聞,那也是不會生智慧的。所以你又要學解,又要學行,這叫「行解相應」。 最初你們到這佛教講堂來,我不是說過?我們在此地研究經典一段時間就開始打坐,把萬緣放下,不要想東,也不要想西;不要想南,也不要想北,就一心一意放在學佛法上,不要把這最寶貴的光陰空過去了,所以不要說雜話,不要做沒有益處的事情。要怎麼樣呢?「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今天聽到有好幾個人,在敲了三槌木魚之後還講話。禪堂的規矩,打過三槌木魚之後,這叫「止靜」,就任何人也不可以講話的。再一講話呢,那韋陀菩薩就會拿寶杵來打你的。 說:「那現在韋陀菩薩沒有打我呢!」他還沒發脾氣呢!你等韋陀菩薩發脾氣,那就不得了了!所以我們切記要遵守這個規矩。要有規矩,才能有相當的成就,所以不要太隨便了。本來人都很守規矩的,不過我恐怕人忘了,再把它重複提一提。 所以我們現在修這《楞嚴經》,就是一心一意,專一其心來學經,專一其心來坐禪。這個樣子,我保證你一定會相應,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不開大悟,一定也開一個小悟,絕對不會耽誤你的功的──不會有「錯誤」那個「誤」。前幾天我不是講「物慾」?白文天以為是「錯誤」的「誤」;現在我講「開悟」的「悟」,不是「錯誤、耽誤」那個「誤」。 在這個期間,只要你誠心誠意地來連學帶實行,這一定會有好處的,我不騙你的!如果你不守規矩,那可就是「老韃子看戲,白搭功」。中國內地叫蒙古人「老韃子」,他看中國的戲,不知道講的是什麼,這叫「白搭功」。那麼我們在「楞嚴法會」這段期間,每一個人都不要白搭功。你千里迢迢為法而來,這不是為旁的,是為了要學佛法,所以我特別歡喜,我就是辛苦到什麼樣子,都不怕的。在這個法會,我也一定要研究經典、看經典,盡我所能和盤托出,為你們講;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得到佛法的好處,這是我的希望。 不過我這樣講,聽不聽還是在你!你實在不聽,我也沒有法子。因為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也可以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怎麼說呢?我們現在大家呼吸氣互相都通著的,沒有什麼分別,大家都是一體的,一個的。所以你也不要障礙我,我也不要障礙你,大家共同來研究佛法,共同都開悟,有一個不開悟,這也是我沒盡到責任。這個法會很重要的,大家要專心來研究佛法、研究經典,不管它深淺,懂我也要研究,不懂我更要研究。我懂一點,就是比不懂好得多;我就算懂一個字──現在這位法師講經,這個字以前我不知道怎麼講,現在我知道了,那已經就夠了。你懂得一個字已經是得到好處了,更不要說不止一個字!這個價值太高了,沒有法子可說的。 阿難尊者證了初果,為什麼不能對抗先梵天咒呢?因為他過去所修的,是用他的心識來修定。心識是有生有滅的,不是徹底的。以心識這種思想來修的定,就是天台修的「止觀」那種定;這種定是屬於八識的,而不是不生不滅性的。以不生滅性,修不生滅的定,這才是真正的定,不會被外面的境界所搖動。所以阿難尊者盡用這個「心」,無論什麼事情他都用心;聽經也是用心來記著,佛講什麼道理,他都用強記的記憶力來記。這都是一種「識」,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所以他才會遇著魔的境界就認不清楚了。 我們修道人最要緊的,是能認識環境,認識境界。境界來了,你若認識它,就不被境界所轉,這個境界不能搖動你,而你的定力能把這境界勝過去。不論善境界、惡境界、順境、逆境來了,你都可以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就是真正定力。如果遇到喜事,你就歡喜了;遇著憂愁的事情,你就發憂愁了,這都叫被境界轉。喜怒哀樂,你隨便用,這都叫被境界轉。不被境界轉,就像鏡子似的,「事來則應,事去則靜」。鏡子,有人一照,有個影在裡邊;人走了,影也沒有了,這叫不被外境所轉。鏡子本體始終是光明的,不會受染污的,所以我們人若有了定力,不動了,就像鏡子;有真正智慧,徹底明了了,這是最要緊的。 「奢摩他」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寂靜」,意思是寂然而靜。但是這個寂然而靜,是強制這個心,使它有定力、不打妄想,不是徹底的定。這是最初釋迦牟尼佛對著二乘人所講的,是小乘修的一種方便法門。「三摩」,中文叫「觀照」;觀照什麼?觀照十二因緣,觀照四諦法。「禪那」也是梵語,中譯是「思惟修」,又叫「靜慮」。思惟修,就是用這個心總想它,總這麼思惟,想來想去。好像修止觀的──天台講「三止三觀」,講「空、假、中」。觀空、觀假、觀中,本來是不錯的,但是若比較這「楞嚴定」,那相差是太遠了!我們現在坐禪,是meditation,這也叫「禪那」;雖然是禪那,可是有徹底、不徹底的。小乘人所修的,就是用識心所分別的;識心是有生滅的,以有生滅的識心來用功修定,這不能徹底得到真正的佛定。 那麼要修什麼?就要修「楞嚴定」。楞嚴定怎麼修呢?下面經文裡邊,一點一點都會告訴你。你把這部經聽明白了,就知道楞嚴定怎麼定,就不會發愣了。現在還不知道,就:「喔,從什麼地方下手啊?」現在你就好像人在山裡頭,想:「這座山是什麼樣子?」山裡頭樹林很深很深的,你在這山裡頭,就不知道這山的面目。就像蘇東坡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麼你不知道廬山是什麼樣子,因為你身在廬山裡邊,所以你看不見;你若走遠了,往遠一點看看,廬山是什麼樣子,就看見了。所以我們現在鑽到《楞嚴經》裡邊來了,往前走,慢慢看看《楞嚴經》裡邊都什麼樣子,你看清楚了,那時候,你說:「這回我可得到寶物啰!這回可入了寶山啰!」把這「金銀珠寶」抓了兩大把,又揣了一懷,帶回家裡去。那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夠你一生都受用不完。將來就證得楞嚴的佛果,那時你又該教化眾生去了!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於時」,就是在這個時候。在什麼時候呢?就是在阿難尊者啟請釋迦牟尼佛,詢問「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得成正覺,這個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最初方便」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又有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菩薩。 這「恆河」,我重講一遍。印度有一條恆河,這條河有四十里寬,恆河裡邊的沙非常柔細,好像麵粉那麼細,甚至於就和微塵一樣。不過微塵是有動向的,它在空中飛來飛去,忽上忽下,忽高忽低;這個沙是在恆河裡邊不起來。如果刮大風也會吹起來的,吹得飛沙走石,在沙漠的地帶,你若遇著狂風,也很危險的。那麼恆河沙這樣細,四十里這麼寬的河,你說有多少粒沙?你能算得過來嗎?即使你用現在最高的算學家,來算一算恆河裡有多少沙,也算不過來!這就表示有無量無數那麼多。 「菩薩」具足叫「菩提薩埵、Bodhisattva」,中國人簡稱「菩薩」。這Bodhi是「覺」,就是覺悟;Sattva就是「有情」。一切眾生都叫「有情」,菩薩就是一個覺悟的有情;也可以說他已經覺悟了,再去令其他的眾生也覺悟。又有一個名稱叫「大道心眾生」,他的道心最大,誰對他怎麼樣子不好,他也不怨恨,所以他絕對不生煩惱,絕對沒有脾氣,他道心最堅固、最大,這種的眾生就叫Bodhisattva。又叫「開士」,他開開什麼了呢?開開他這個菩提心了,菩提心打開了,這叫菩薩。 及諸十方大阿羅漢:和所有十方的大阿羅漢──這不是小阿羅漢!「諸」,是語助詞,就是所有。「十方」,是東、西、南、北這四維,加上、下,這叫六方;再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這四個角落,就是十方。《阿彌陀經》上有「六方諸佛」,沒有講「十方」;若讓我講,我說一方都沒有,是圓的!地球是圓的,哪有個方呢?但是佛經上說是「方」,我們就講「方」了,我講這個「圓」的,還不成立的,你不要依照我這個講!我認為這個世界都是一圓化,都在這個大光明藏裡邊,在這個如來藏裡邊,哪有一個南北東西、四維上下?沒有的。這是我的見解,或者不對的。 這十方什麼?大阿羅漢。什麼大?他的道大,並不是說他長得大,身量高。這是他法性大,法力大,道德也大,所以叫大阿羅漢。 再說說「阿羅漢」,這是梵語,有三種意思: (一)應供。應什麼供呢?應天上、人間的供。在比丘,「乞士」為因;在阿羅漢,「應供」就是個果。所以,在因地的時候,叫「乞士」;果地的時候,就叫「應供」。 (二)殺賊。說:「喔,那殺賊不犯戒嗎?佛教講"不殺生』,那麼他若把這個賊殺了,這不是犯戒嗎?」不是的,這個賊不是外邊的賊,是你裡邊的賊。裡邊什麼賊?你裡邊那個無明賊、煩惱賊。 煩惱就是賊,甚至於你眼、耳、鼻、舌、身、意,這都叫「六賊」;它盜你的東西,你還不知道呢!你的眼睛一看東西,你這精神散出去了一點;本來你精神很充足的,你看東西看多了,被這個眼睛的賊,把你的寶貝給偷去了。你聽東西聽得多了,把你這個聞性也都散了,這也盜去你的精神,消耗你的精神。你不要以為眼睛是我的好朋友,耳朵也是幫忙我的,這鼻子嗅香,舌頭嘗味,都是幫助我的。不是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賊」,偷你的無上珍寶──你家裡的法財。這個賊和你做鄰居,你不知道;怪不得東西被人偷去,怪不得啊! 這個地方,要緊要緊的,你不要忽略,以為我講笑話;如果你不丟這個東西的話,你早成佛啰!所以這個很要緊的,你們要往裡頭參一參,想一想究竟偷你什麼東西了。你覺得沒丟東西,但是我知道你把那個錢買不來的寶貝都丟了,你還好得意呢!以為:「喔,這你看我多好,我眼睛看得多遠,比旁人的眼睛都看得清楚!」你以為是好啊?但是你越看得清楚,你散的精神越多。說:「你這個法師講這個經,我一聽就夠了,簡直說得一點理由都沒有!」等你明白了,就知道我講的真真有理由;現在你沒明白,當然你說我沒有理由。所以大阿羅漢就是殺煩惱賊的,殺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這種的賊。 (三)無生。無生,就是沒有滅了,不生不滅的。他也不生,也不死了,這叫證到無生法忍上,再不受生死了,所謂「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他所應該辦的事情,已經都辦好了,就不再受生死了;這就是不墮落到三界來了。 在《四十二章經》裡頭,佛告訴我們說,「慎勿信汝意」,你不要信你自己這個意思。「汝意不可信」,你的那個意思不可信。為什麼不可信?那就是個妄想。因為是妄想,你若信妄想,那你就有了妄行為;有了妄行為,就要受這妄生死了。因為你不信那個妄想,不信你那個意,就不會受妄生死了。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以信你自己的意思呢?說「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你證到四果阿羅漢以後,那時你才可以信你自己的意思。沒有證到四果阿羅漢,你不要盡聽自己,而不聽善知識的話;要聽善知識的教導,這才可以。 辟支佛等:「辟支佛」就是辟支迦羅,是緣覺,又名獨覺。「等」,就是很多,不是一個、兩個。俱願樂聞:「樂」這個字,有的讀「勒」,在此地讀「耀」;樂,就是歡喜、好樂。俱願樂聞,就是都想要聽一聽,很歡喜聽的。退坐默然:「退」,就是退坐到一邊了;「默然」,就是不講話了。這兒「退坐默然」,不是聽著我講,是聽釋迦牟尼佛講。承受聖旨:就都想承接佛所說的這種法音。這是聖人的妙旨,聖人所說的道理,所以大菩薩和阿羅漢都想要聽法了。 C2如來答定(分二)D1正說妙定始終 D2通示全經名目 D1分四E1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克果 E2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E3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E4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今E1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這一段文本來在後邊,圓鍈老法師看這一段文在後邊,與前後文不相合,所以把這一段文移到此地來。那麼我也研究了很多次,把這一段文移到此地來,是相應的;因為在後邊,它前後的文意不貫穿。把這一段文移到這兒來,和前邊、後邊有連帶的關係,上下文比較貫穿一氣,就接連起來。所以圓鍈老法師把這一段文移到此處,我很同意的。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爾時」,是當爾之時。什麼時候?就是十方的大阿羅漢和恆河沙數大菩薩,大家聚會到一起,要承受聖旨的時候。也就是阿難尊者啟請釋迦牟尼佛,說十方諸佛最初成佛這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這種修行的方便法門。所以當爾之時,世尊在這個法會大眾裡邊,伸出金手臂。佛的臂是金色的,這不是說貼上金,是本來就是金色的。「舒」,就是伸開;佛伸開他的金色臂,做什麼?摩阿難的頭頂。在佛教裡頭,「摩頂」表示一種慈悲愛護眾生。 佛也講「愛護」,也講「愛」,可是這個「愛」與一般的愛不同;這是慈悲而愛護眾生,是保護著眾生,令眾生一切的魔障都沒有了,不是像一般人所講的「情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人要特別用一番功夫來研究這個道理。你不要說:「佛也講愛啊!」佛那個「愛」,不是我們這個私愛,不是我們這個情愛,是很普遍地對一切眾生都如自己的子女一樣。 世界上最深的愛就是父母愛子女,這可以說是最愛惜了。你看,父親、母親生出一個兒子,這兒子對父母怎麼樣不好,父母都原諒他,說:「哦,他小孩子,不懂事情!」甚至於小孩子小的時候,打父親,罵母親,父母還看得哈哈笑,也不覺得他不對。為什麼這樣?就因為太愛孩子,愛得太厲害了。父母對子女這種的愛,比夫婦間的愛更厲害! 在美國人,這一樣我還很佩服的:子女十八歲,就自己獨立去,父母有的時候就不管他了。這個也是很好的,養成子女沒有一種依賴父母的心。好像白文天十五歲就跑到台灣,闖世界去;這都是獨立,有一種獨立的精神。可是年紀太輕,有的時候未免見事不圓滿;因為經驗少,所以有時就很容易誤入歧途,被這些不正當的朋友拖到水裡去。拖到水裡,就不容易自拔的;幸虧這位白文天還有善根,所以現在又學佛了。 那麼一般美國的家庭,子女到十八歲就自立了,我本來很同意的;但也未免他沒有經驗,有時到外面,就容易被世風吹倒了。世風,就是世界、社會的風潮。現在美國很多青年人,也不知道什麼叫國?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家?甚至於連自己本身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一天到晚吃 LSD(迷幻藥),或者吃 marijuana(大麻煙),或者用很多種的麻醉品,麻醉得頭腦什麼也不清楚,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過一天算一天。你問他:「你對國家怎麼樣?」「哼,我管它去!」你問他:「你對家庭觀念怎麼樣?」「這… …,我沒有家了!」你說他是個出家人嘛,又不是。你說他不是出家人嘛,他又沒有家了。你說,這個未免… …,這叫做「半天吊」,在半天上,上不上、下不下。這樣,我看是很可憐的! 佛愛護一切眾生,他對一切眾生比父母愛護子女更厲害;所以佛這個「摩頂」,就表示他一種深愛的意思。在佛教里講「摩頂」,就表示佛對你有一種愛護的意思,又可以說是他用佛光來注照你,就好像給你注射清血藥針。這打什麼針?他用手一摩你這個頂,佛手上就放光,把你內裡邊的黑暗都給照除了,令你諸惡消滅,善根增長。 說:「哎呀,那我可錯過機會了!我若生到佛的時候,也叫佛摩一摩我的頂,我也諸惡消滅,善根增長了!」誰叫你不生在佛出世的時候來著?誰叫你生在現在的時候來著?這不能怨人家,也不能說是後悔。也不要後悔,也不要怨人、怨天,也不要怨佛。我們現在生在這個時候,就在這個時候學佛法。我們現在如果誠心,感動了佛,佛也會來摩我們的頂,也是這樣愛護我們。佛雖然入涅槃了,佛還在一切處,清凈法身遍滿一切處。 你不要認為佛離開我們了,佛時時都和我們同在的,不過我們看不見佛;我們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吃飯、穿衣服,都在佛的法身裡邊呢!沒有超出佛法身之外的。所以我們和佛是常常在一起,不過自己看不見佛;肉眼沒有那麼大神通,那就沒有辦法了! 佛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佛不單指示阿難,還有在這法會一切的大眾,就是大比丘、大菩薩、長者、居士以及國王,都涵蓋在內。告訴大眾什麼呢?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摩提」,就是定。這個定的名字,就叫「大佛頂首楞嚴王」。這楞嚴王定,就是究竟堅固,定的一個王。具足萬行:「具足」,就是包括的意思。萬種的行門它都包括了,就是無量無邊萬行,這麼多的三昧,這些定都包括在內了。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有十方的佛,都是從首楞嚴王定這一門超出去的,這真是一個妙莊嚴路,是特別莊嚴而微妙的。 汝今諦聽:你現在審諦而聽。「諦聽」,就是你注意聽,不要馬馬虎虎地聽我講經。我現在講經,你要注意聽,你要審諦而聽,要把你的精神貫注到耳朵上來聽,不要打妄想,不要在這兒聽經,心跑到街上去看東西!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阿難聽佛這樣一講,於是就又起身,向佛叩頭,趴到地上,聽佛講這種楞嚴王的定。【編按】以下節自一九八八年春「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 阿難尊者遭受黃髮外道的先梵天咒來迷惑他,這一方面,是那個咒有一種邪魔的力量,能把阿難尊者的思想給顛倒了,沒有正念。一方面,也是阿難尊者平時不好好修行,只貪多聞,把定力都忘了。因為他沒有定力了,所以就受不了先梵天咒這種邪魔的咒術;因為他功力不夠,所以就被這個邪咒所迷。那麼回來,阿難尊者就大慚愧,要求怎樣能修定力;佛就把「楞嚴王」這種的定力,來傳授給阿難聽。 楞嚴,就是「究竟堅固」;究竟堅固,就不會被外境所搖動。這種的定是最堅固的,可是也要由最堅固的心,來修這個堅固的定。你沒有堅固的心,也得不到堅固定。所以要定堅固,先要你心堅固;你心不堅固,就沒有定的堅固。堅固心先要從什麼地方著手呢?要先從「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著手。你諸惡不作,就是善;眾善奉行,就是沒有惡了。我們人做事,就怕善惡夾雜,善裡頭藏著一點惡的因,惡裡頭又有點善的因。這善惡夾雜分不清,就沒有堅固心,也沒有堅固定了。 佛現在指示阿難,就是要他本著「四種清凈明誨」,來修這堅固的定力;你若不依照「四種清凈明誨」來修行,就得不到這究竟堅固的定力。那麼佛先摩阿難的頂,用慈悲心來安慰阿難,令他不要著急,不要上火,不要後悔,現在修行還沒有晚;因為這個,所以摩阿難頂,告訴他這種的定力。阿難聽佛這樣指示,所以他就頂禮,很誠懇地接受佛的教誨。 你們必須要「依教奉行」,然後才能得到感應道交這種力量。所以我們無論講經也好,念經也好,還是研究經典也好,都要去躬行實踐,不能盡在口頭上說得「天花亂墜,地涌金蓮」,這是不適用的。你口吐蓮花空談,難達佛國;一定要實實在在去做,天天要除去自己的習氣毛病,這種種黑暗的東西,都要把它收拾乾淨。這樣,無論你研究什麼經典,都會很快把經的意思明白了。 ──「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至此
推薦閱讀:

楞嚴經
《楞嚴經》色陰十禪境探究
楞嚴經·卷一|經中開篇,讚歎大阿羅漢之德
楞嚴經通議卷一之二(憨山大師)
《楞嚴經》簡介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