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臨床診治的新進展
本文原載於《國際外科學雜誌》2015年第3期
乳腺癌是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乳腺癌的治療模式已經 由單純的手術治療轉變為以手術為基礎的多學科綜 合治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乳腺癌的治療目標 已經由簡單的治癒,轉變為在改善預後的同時盡量提 高生活質量,並保持形體美觀和功能。乳腺外科的治 療已經邁向了一個新理論、新觀念、新技術的階段,無 論經典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還是早期乳腺癌的保 乳手術及術中放療,以及腫瘤整形保乳手術、晚期乳 腺癌的修復技術,都為我們提供了乳腺癌個體化治療 的手術策略。理論的不斷進步,技術的不斷成熟,將 會為乳腺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1 乳腺癌保乳手術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 不斷提高,有利於乳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國外,大 多數乳腺癌患者選擇保乳手術(Breast conservingsurgery,BCS)進行治療,其占乳腺癌手術方式的 50%。保乳手術後患者會有更好的生活質量、社 會功能以及心理狀態。Veronesi等對早期乳腺癌 患者接受不同手術方式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發現,不同 術式之間的生存率和複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且 手術方式不是乳腺癌術後複發的影響因素。研究表 明,保乳手術後5年的局部複發率為2.3%~ 4.6%,而手術切緣狀態與局部複發有關,術中切緣陰性被認為是保乳手術成功的關鍵。因此,保證 所切除腫塊的安全瘤緣距離非常重要,要在安全切除 與保持乳房外形中尋找平衡點,即在確保標本邊緣無 腫瘤浸潤的同時也應儘可能少切除正常乳腺組織。 因為,一旦手術切緣陽性,則腫瘤細胞殘留的風險達 50%,術後殘餘腫瘤組織在相對乏氧的瘢痕環境中, 更有可能耐受放射治療,即使術後局部放療,仍有較 高的局部複發風險。研究數據告訴我們,保乳手術中 腫塊切除的安全瘤緣距離應以2 cm為宜。
2 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前哨淋巴結,即腫瘤淋巴迴流過程中第一個受到腫瘤細胞侵犯的淋巴結門。,這一淋巴結對乳腺癌的 淋巴結轉移具有監視作用。20世紀90年代前哨淋 巴結活檢(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首次在 乳腺癌治療中應用,SLNB陰性的乳腺癌患者避免接 受腋窩淋巴結清掃(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明顯降低了術後患側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 概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SLNB現已成為 臨床上是否需要進行ALND的主要依據。目前臨 床常用的前哨淋巴結示蹤方法_91有放射免疫測定法 (Radioimmunoassay,RIA)和藍染法,再通過冷凍切 片或印片細胞學方法進行診斷。雖然以上前哨淋巴 結檢測方法的成功率都達到70%以上,但兩種方法 各有弊端,若兩者聯合應用可使檢查成功率明顯提 高。同時,為防止假陰性結果的發生,臨床醫師應謹慎、細緻地取出一組前哨淋巴結,而非單一的淋巴結, 將假陰性率降至最低。一項關於前哨淋巴結轉移數 目與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相關性的研究歸1顯示,若 nI>4時(n表示活檢的前哨淋巴結數目),僅有一枚 前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與SLNB 陰性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18);若 n<>時,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說明對於活檢4枚或4枚以上前哨淋巴結且 僅有一枚有腫瘤轉移的患者,可以同SLNB陰性患者 一樣無需進行ALND。因此,SLNB需要臨床醫師熟 練的技術,同時也有待開發更敏感的示蹤方法。
3 乳腺癌術後乳房再造
乳腺癌根治術後造成的乳房缺失、胸壁畸形,給 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而乳房再造給患者以形體及心 理的雙重治療,使她們走出疾病的陰影。乳房再造依 照時間分為即刻乳房再造與延期乳房再造。前者具 有更多的優勢:(1)切除和再造一次完成,有效地縮 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2)有效地避免患 者視覺及心理上接受乳房缺損而引起的心理創傷; (3)再造乳房形態美觀性更佳;(3)在乳房感覺恢復方面具有優越性,保留皮膚的乳腺切除術對皮膚感覺 恢復有積極作用。因此,即刻乳房再造是乳腺癌 患者乳房再造值得推廣的術式,雖然延期乳房再造可 有效地避免乳腺癌輔助治療產生的影響。但延期乳 房再造術後具有瘢痕組織牽拉明顯、放療後胸壁皮膚 質量差等缺點,難以獲得良好的外形。 乳房再造的方法分為三大類:(1)乳房假體:即 硅膠、鹽水乳房假體及擴張器等;(2)自體組織;(3) 假體聯合自體組織。假體乳房再造局限於再造乳房小,且有充足的軟組織覆蓋,其方法是將假體置於乳 房切除後的皮瓣下或胸大肌下,併發症主要表現為局部皮瓣壞死、傷裂開、假體破裂、假體移位、感染及 包膜攣縮。而以自體組織再造的乳房,效果持久、外 形更美觀。主要的優點有:(1)組織量大;(2)無排 斥、包膜攣縮等假體併發症;(3)美容效果好;(4)可 耐受術後的放射治療;(5)具有良好血運的自體組織 能夠促進不良創面及潰瘍的癒合。自體組織的來源 主要有:腹部、臀部、背部、股部等。轉移方式可分為 帶蒂轉移、遊離移植。最簡單易行的為背闊肌肌皮 瓣,是以胸背血管為蒂將背闊肌轉移至胸部,由於其 組織量有限,常需要與假體合用。對於肥胖患者,往 往背部可提供足夠的皮膚脂肪組織,易於獲得大小滿 意的乳房。這種手術方式也利於初學者熟練掌握。 對於遊離皮瓣來說,目前主要的有橫形腹直肌肌皮瓣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和 腹壁下動靜脈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遊離TRAM是以腹壁下動靜脈為蒂, 由Holmstrom於1979年提出。其血管蒂的切取 可攜帶整段腹直肌、部分腹直肌或肌袖。與帶蒂轉移 相比,部分皮瓣壞死及脂肪液化的發病率較低,但卻 增加了術後腹壁薄弱及腹部疝發生的風險。而近幾 年提出並加以推廣的DIEP術式,是對遊離TRAM 的進一步完善。術中只切取皮膚及脂肪,將血管蒂從 腹直肌中分離出來,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的完整性, 避免了術後腹部疝的發生,擁有較好的遠期效果。尤 其對於中老年女性,同時具有腹壁整形的效果,因此 DIEP已成為自體組織移植乳房再造的優選方式。
4 腫瘤整形保乳手術
當今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原則已從最大可耐受治 療向最小有效治療轉變。但傳統的保乳手術會受腫 塊大小及腫塊位置的限制。當切除乳腺組織比例超 過20%時易出現乳房畸形『l4I,或當腫瘤較大、腫瘤 位於中央區、乳頭下方、乳房內上象限等部位時術後 也易出現乳房畸形。因此一種新技術應運而生,即腫 瘤整形保乳手術(Oncoplastic breastconversing surgerY,OPBS)。其在保證腫瘤完整切除的同時,獲得了 術後較好的美容效果。目前的乳腺癌的OPBS主要 有兩大類:一是體積易位技術;二是體積置換技術,即 自體組織移植。前者指局部腺體、皮膚腺體瓣轉移至 缺損區,若患側乳房體積縮小明顯時,對側乳房同期 進行部分切除以達到雙側對稱;後者是指自遠處獲得 自體組織移植到缺損區,常用的組織為背闊肌肌皮 瓣,類似乳房再造,一般無需健側乳房手術來達到雙 側對稱。術前從切除體積、腫塊位置、腺體密度3個 方面來選擇合適的術式及手術切口。根據腫塊位置, 常用的手術切口¨副有:當腫瘤位於中央區可選擇乳暈旁環形切口、倒「T」形切口等;位於乳腺上方,可行 乳暈旁環形切、倒「T」形切口、蝙蝠翼切口等;位於 下區可選擇倒「T」形切口、乳房下皺襞切口、「L」形切 口、「J」形切口、垂直切口等;位於內側區和外側區則 選擇放射狀切口。在臨床實踐中,體積易位技術簡單 易掌握,且損傷小,能通過腺體瓣轉移達到整形目的 時盡量不採用其他複雜方法。
5 晚期乳腺癌手術修復技術
臨床中偶爾也會遇到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患者, 往往在就診時癌腫均已侵犯大部分胸壁組織,並出現 皮膚破潰、創面感染惡臭、滲血,雖經新輔助化療後病 變縮小,但胸壁組織仍需切除部分造成明顯缺損,此 時則需局部修復,達到癒合目的。主要方法有:遊離 皮片(常取自下腹部)、背闊肌肌皮瓣或同時聯合擴 張器、腹直肌肌皮瓣等。第一,對於局部缺損主要為 皮膚、大部分肌肉仍保留的晚期患者,應首選中厚皮 片遊離植皮術,因其不僅操作簡單,且成活率高、創傷 小。中厚皮片含表皮層及部分真皮層,抗感染能力較 強,能在污染的新鮮創面,有輕度感染的肉芽組織創 面上成活,且質地柔軟、結實,較能耐受摩擦和壓力, 皮色很少改變,供皮區仍留有真皮組織,較易自行癒合。但這部分患者術後需常規追加局部放療,放 療可能會引起部分植皮區域缺血壞死。第二,對於局 部缺損不僅為皮膚,同時大部分肌肉也被切除的晚期 患者,可利用背闊肌肌皮瓣修復,主要優點有:(1)皮 瓣鄰近缺損區,解剖位置清晰,可帶蒂轉移不必吻合 血管,操作簡單,易於掌握;(2)肌皮瓣面積大,可修 復各種大小形狀的潰瘍;(3)皮瓣血運豐富,可安全 耐受術後放療。但術後應常規監測皮瓣血運,並預防 感染,必要時要做好創面的細菌培養,同時應用有效 的抗生素ⅢJ。當缺損較大,單純背闊肌肌皮瓣不能 滿足需要時,可聯合擴張器,即將擴張器植入局部或 臨近部位的皮膚,可大大增加修補面積,安全創傷小。第三,與乳腺癌術後乳房再造一樣,肌皮瓣除 了簡單常用的背闊肌肌皮瓣外,腹直肌肌皮瓣也可用 來覆蓋胸壁巨大面積的缺損,其因組織量大、血供豐 富,使得修復術後的胸壁外觀更為滿意,但也因其技 術要求較高,對術者有更高的要求。
6 乳腺癌術中放療
傳統保乳術後放療的常規模式為:術後6—8個 療程化療後開始,放療採用常規分割方式(每天1次, 1.8~2.0 Gy/次,每周5次),全乳劑量45—50 Gy,瘤 床加量16~20 Gy,總療程約25次。術後全乳外照射 的主要缺點有:(1)治療周期長,患者依從性差;(2) 術後組織的修復及解剖結構的改變,影響瘤床定位的準確性;(3)常規全乳腺外照射的照射範圍包括了一 部分心、肺等重要器官,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且局部 皮膚也會有明顯的色素沉著及皮炎。隨著IORT技 術及INTRABEAM治療系統的誕生,保乳手術聯合術 中瘤床加量照射,已成為早期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方 案,通常瘤床表面劑量為20,術中一次完成,約 20 min。對於術後病理提示高危因素的患者術後需 追加常規外照射,主要針對乳房相應的淋巴引流區 域,進一步降低複發風險。而對於部分因乳房較小不 適合做保乳手術的患者,因為術中放療技術的產生, 可選擇保留乳頭乳暈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Nipple sparing mastectomy,NSM),因為乳頭基底部可能存在 浸潤癌,而且乳頭及乳暈保留術的切緣有限,可能導 致局部複發.因此術中對乳頭乳暈區做補充放療,一 般劑量為16Gy。雖然部分患者乳頭感覺可能會減 退,但保留乳頭乳暈仍會讓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隨著基礎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新技術的不斷完 善,乳腺疾病的診治向著更高的標準發展,即在治療 疾病的前提下,力求達到創傷更小、痛苦更小、更加美觀的目的。
參考文獻(略)
(收稿日期:2015-02-19)
推薦閱讀:
※身患乳腺癌也可以像她們一樣活得長壽……
※到底是什麼讓乳腺癌如此高發?女性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乳腺癌的治療及存活率
※前哨淋巴結,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乳腺腫瘤手術後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